广告效果的提升取决于数据获取能力
线上移动广告作为新兴广告产业,顺应了移动营销的趋势,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更具精准性、互动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目前中国市场移动广告的展现形式可以分为下五大类:图片类广告、富媒体类广告、视频类广告、激励类广告及原生广告。
当然,这只是线上广告展现形式,线下广告一般比较好理解,展现形式有易拉宝、海报、扶手等,一般以二维码为下载入口,铺陈在地铁、公交、电梯等公共场所。
如今消费者数据散落分布在广告主与不同的媒体平台之上,多方的数据能力整合需要更强的技术中枢作为支撑,这也成为广告主的需求和痛点所在。因此,加强广告投放渠道的数据获取能力,才能在数字化时代兼顾投放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如何统计广告投放效果?广告监测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1、监测和衡量广告投放效果,即了解素材和渠道的质量
2、监测广告曝光后的用户行为,为App后续的精细化化运营做准备
广告监测一般分为三种:
1、曝光监测:即展示量,一般线上监测代码以URL形式出现,线下则只能统计URL访问量。
2、点击监测:即访问量,一般监测代码以URL形式出现。
3、App监测:一般指App内的行为/事件监测,用户在广告上下载安装App后,会做哪些行为,留存多久,这些都需要数据支撑。一般电商App除了基础的PV、UV、APP下载/激活/注册外,还需要统计“加入购物车”、分享、购买等用户行为;游戏App除了CPC、CPA等考核指标,更看重用户的次日留存、7日留存、30日留存、付费率、ARPU值等。App站内的行为监测一般采用SDK加特殊代码实现。
在投放形式上,要想匹配所有渠道和平台的需求,落地页是最佳的方式,通过在落地页集成openinstall SDK,在广告平台后台配置跳转地址为落地页地址,服务器获取渠道参数后自行统计。通过这种方式的移动广告效果统计能够统计访问量、安装激活量、注册量,甚至能统计到每个渠道下面具体有哪些用户。
后台可以创建广告渠道链接,在广告平台后台配置跳转地址为创建的渠道链接,查看投放效果数据。目前提供的数据有访问量、安装激活量、注册量、点击量、自定义效果点、渠道对比分析。
这里以三个段来分析
一、
1.
广告计划在取得预定的广告目标上是否有效,所获得的广告效果能否可以用计划外的其他工作来替代;
2.
广告计划在实施过程中是否有超出计划的作用;
3.
广告活动的实施是否最大效益地使用了资源(指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4.
接触广告信息的目标消费者的数量
(
即广告的接触率
)
,注意和理解了广告信息的受众数量;
5.
接受了广告内容改变态度、意见、观念的目标消费者的数量;
6.
按照广告导向采取了行动的消费者的数量和重复采取类似行动的消费者数量;
7.
达到预定目标与否等等。
评估广告策划活动效果的客观标准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心理效益,以经济效益为主,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和心理效益。
二、
广告策划的直接目的是经济效益。一个广告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看它的经济效益,这方面的衡量指标有:
(
1
)广告是否培养了新的公众需求市场,发挥了市场扩容功能;
(
2
)广告是否激发了公众的需求欲望,有效地引导公众产生购买行为;
(
3
)广告是否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
4
)广告是否突出了本企业商品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提高了公众的指名购买率;
(
5
)广告是否增强了商品的营销力,扩大企业的销售量。
三、
对广告策划的评估:
(
1
)看广告计划是否与广告目标相一致,其内在逻辑联系紧密与否,广告成功的可能性是否最大限度地得到了利用;
(
2
)评估广告决策是否正确,广告策略是否运用恰当;
(
3
)广告主题是否正确,广告创意是否独特新颖,广告诉求是否明确,目标消费者是否认准;
(
4
)广告预算与实际费用如何,它们与广告效益的关系如何,是否随广告投资增加而效益也成正比例地增加等等。
一、广告运动中的媒体效果的监测与评估
1、媒体投放同时监测
此法意图于广告刊播时测定与评估消费者对广告之暴露和反应。并且对电视广告特别有效。
最大特征是用于测验一般电视节目播出24小时后,在最自然的收视环境中(例如家中)的广告吸引力。
普遍的方法是电话访问——用以确认广告讯息是否达到正确的目标市场,以获知资讯如何传播以及传透了什么资讯。通过反映之广告商品品牌的正确指认能力,将获取的分数比较,以决定所测试之广告是成功或失败。
2、广告运动中媒体效果追踪监测评估
由于广告效果要历经时间才能建立,所以此跟踪监测都在广告播出60天后进行。用以评估与媒体策略规定要素相符合。
(1)每千人成本监测
每千人成本(简称CDT或CPM)即表示“每1000人接触需要多少费用:
1)总视听率(GRP)到达率(Reach)平均接收人数或频度(Frequency)
监测。
GRP. F.R三者关系为GRP=R×F
F=GRP÷R
R=GRP÷F
例如某品牌广告发布后追踪如下:
其实,在实际计算中F的指数极不易计算。最简单的方法是以特定的广告接触率
(注目率)为前提计算。
即F=NP(P-注目率 N-发稿次数)
当媒体为复数媒体(多种媒体)时,各广告接触不同,不能向上公式那样单纯性计算出,必须把基本资料输入计算机,进行复分配函数计算得出。
关于媒体广告效果的监测与评估
(2)品牌知名监测和评估
品牌知名监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了解品牌消息是通过什么媒体到消费者,再次了解品牌在消费者的了解度。
一般通过电话访问和日记式调查:
问卷设计:(以花生类为例)
1、你看过或听过花生类的任何广告吗?
有无
2、是什么品牌的花生广告:
品牌名称(1)(2)(3)。
3、是什么媒体上看到或听到这个广告?
电视广播报纸其它:
4、大约什么时间看到,大约几次。
电视晚间7:30-8:30晚9:00-11:00日间
报纸名称
广播栏目
其它
5、广告说了什么?
6、你平常买什么品牌?
附:消费资料
将以上数据统计分析予以评价媒体组合及费用分配,是否合理科学,及知名传播的程度。例如:假定某明确的广告运动之目的为对某特定产品利益在目标市场人口中提高25%的知名度。事前测试,发现目标群体之间已存有16%程度的知名。因此要达成25%的成长目标,在广告运动终了时对产品利益的知名测定至少要达到20%(以16%为基础)。如果在此一广告运动结束之后发现对某特定产品利益之知名度在目标人口间达到32%,则此一运动应判断为非常成功;广告目标只是增加25%的知名,而实际成长100%。
(3)销售效果监测和评估
虽然我们主要一直强调广告运动之传播效果,但广告方也常以销售或行销资讯作为评估的依据。主要来源为内部销售资料以及资料供应社的研究或专案研究。
内部销售资料常用来帮助了解产品销售是否与广告运动发生回应。此种效果可以经由与前些时期作比较,针对为某品牌所制定之销售目标加以测定。广为应用之资讯来源于经纪人或推销人员之报告。
资料供应社或专案研究,通常由订阅类如尼尔逊零售指数或“销售地区行销公司”(SAMI)查核服务所作成。尼尔逊每两月作一次食品零售店与药房杂货店的研究,以取得配销程度、产品进入不同类型商店之渗透度、全国占有率(以箱为量之单位)、店内配销占有率、产品移动,以及竞争者活动等资讯。“销售地区行销公司”所提供之服务为测定食品零售店与药房杂货店在仓库中之出货,以说明产品在零售范围普及之情况。
在销售产品上虽然涉及许多行销因素,如果使用类如尼尔逊零售指数技术所测定之销售,人们有进能够确定产品之成败能否归因于广告运动。
评估媒体广告效果,类如亲身观察与专家意见等有时亦被使用。然而上述各种方法构成收集资料与评估技术之主力。
“到达率”的评估指标,一般是从数据中统计出来的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媒体投放效果评估报告(如何做媒体广告投放效果评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