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实践中获得媒体报道记录(如何与媒体记者加强联系)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一、要正确认识媒体

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就看你怎么利用,譬如媒体。媒体是一把双刃剑。你利用得好,他就能助你一臂之力;你用得不好,他就会伤了你。那么什么是媒体呢?

1、媒体的定义。

媒体,一词源于拉丁文“Medium”,含义是“两者之间”,即承载、传递信息的媒介和工具。媒体一词有两个含义:一个是信息发布借助的具体载体,比如报纸、电视;另一个指发布信息的媒体机构,比如电台、电视台。

新闻媒体,是指以传播新闻信息符号为主的物质载体,包括报纸、新闻性杂志、通讯社、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新闻媒介是泛指所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媒体,既包括大众新闻媒介,也包括人际传播中的语言符号或非语言符号等载体。狭义的新闻媒介指以传播新闻信息为主的大众传播媒介,如报纸、通讯社、广播电视、新闻性杂志、网络等。新闻传播学中的新闻媒介,一般指狭义的新闻媒介。

目前,新闻媒体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可分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及手机。

2、媒体的作用。

有学者对媒体的角色作了一个比较全面的综合,提出: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政策发布和宣传发动)、“信息的传播者”(新闻宣传、广而告之)、“社会的预警者”(新闻调查、焦点访谈)、“公共管理的主体”(舆论监督)。正是这四个角色,让它在社会舞台上发挥了四个作用:

一是宣传教育作用。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运用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语言,实事求是地通过事实,来宣传群众、动员群众、教育群众。这个作用应该是我们见到最多的,一般电视报纸这一段时间哪个字眼见到的最多,就是政府这一段时间要宣传的这个方面有关的东西。

二是参谋决策的作用。把人民群众对某一政策、事件、规定的想法、看法、意见、建议用新闻的手法进行信息反馈,为国家制定政策法规提供参考依据。

三是信息传播作用。美国社会学家G·阿尔波特曾提出一个流言公式,即:“流言的传播速度=问题的重要性×公众的不了解的程度。”公众在对社会环境不了解的情况下,往往急需充足的信息来消除对周围环境的不确定性。为了稳定公众,就必须让公众知情。在汶川大地震报道直播节目中,现场报道、现场连线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报道方式。通过现场报道这种“零距离”的报道方式,观众仿佛置身其中。通过直播,观众亲眼目睹了一个个抢救过程,实现了身心情感与当事人的相通。甚至记者在直升飞机上的航拍报道中摇晃的画面、时大时小的声音,都调动着观众的视听感官,使观众“身临其境”,这为后来的全国性的赈灾捐款起到了很直接的促进作用。这就充分表现了媒体信息传播的功能。

四是舆论监督作用。马克思说:“报刊按其使命来说,是公众的捍卫者,是针对当权者的孜孜不倦的揭露者,是无处不在的眼睛。”这就是说,媒体一定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错误的东西,对不符合改革开放大方向,不符合人民根本利益,不符合党的路线、政策的东西要敢于揭露、敢于批评,真正实行舆论监督。

3、媒体的主体之一——记者

记者就是媒体从事信息采集和新闻报道工作的人。雅称:无冕之王。记者属于一种职业。国务院新闻办负责人赵启正认为:记者既不是你的上级、也不是你的下级;不是你的领导,也不是你的同事;不是你的朋友,也不是你的敌人;记者永远是你的挑战者。我们如今谈跟媒体打交道,其实主要是通过与记者打交道来实现的。那么我们就要了解记者的有关常识:

记者的基本任务:①采写新闻(天职或首要任务);②向领导机关和编辑部反映情况(内参);③了解群众的要求和社会的反映(社情民意、民生问题和社会舆情)。④揭露或揭示了事实真相。对我国记者的基本要求:一是敏锐地发现事实;二是忠实地报道事实;三是当好党和人民群众的耳目喉舌。

现在人类已经步入互联网时代,每一个公民,只要愿意,人人都是记者,人人都可以做记者!于是今天记者的含义就广泛了,有人说记者就是历史的记录者、观察者和传播者。也许对于很多人来说,记录和观察可能不难,难的是如何让人知道你的记录和观察,难的是报刊、电台电视台不轻易转播你的记录和观察,但这些都不妨碍事实的披露,因为有互联网在,她可以帮你把这些困难迎刃而解。有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手机网民规模更达2.77亿;一个网民上传自己写作的稿件和拍摄的照片,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只是半秒钟的速度;一个网上稿件被另一家网站用抓取软件抓走并上网的时间是53秒。当前,各网站的BBS、博客非常火爆。中国有1750万博客,每一个博客理论上都是一位“记者”。所以要学会与媒体打交道,就要培养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具备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学习与媒体打交道的技巧。

二、要正确对待媒体

和媒体打交道时,要能主动与媒体沟通,主动与媒体合作,主动为媒体服务。为什么这样说,就我的观察,我们基层许多领导对新闻宣传及媒体存在心理上的压力和戒备。有三种表现:一是担惊受怕,对新闻媒体敬而远之。有人说,省里是恩人,市里是好人,县里是罪人,乡镇是恶人,村里是仇人。可见基层工作难度很大,难做事,难为人,加上媒体一掺和,基层领导更是搅得头昏脑胀,身心疲惫,担心新闻媒体小题大做,影响地方党委政府形象,影响自己在领导心目中的印象,另外,与新闻媒体接触时,生怕言多必失,尽量少说或不说,所以对媒体敬而远之。二是疑心重重,对新闻宣传及媒体抵触戒备。部分基层领导认为,媒体过于求全责备,无事找茬,不能体谅基层工作的难处,专门挑刺找基层毛病,所以不愿接触媒体,不愿与新闻媒体沟通配合,对新闻媒体抵触戒备。三是冷漠轻视,消极应付。由于少数基层领导对新闻媒体的地位、作用认识不够,了解不深,认为新闻宣传工作不能与社会稳定、安全生产、人口与计划生育等“一票否决”的工作那样相提并论,所以,在部分领导中认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免得惹麻烦,导致对媒体采访不配合,甚至根本不理不睬。

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来与媒体打交道呢?

1、加强沟通,做到主动不被动。沟通的目的是为我所用,基层工作者不仅要学会正确认识媒体、敢于面对媒体,还要学会积极运用媒体,促进本单位的工作。一是主动向媒体学习,增强抓宣传、谋发展的本领。媒体是千里眼、顺风耳,是能极大地影响受众的专业组织。基层工作者是服务员、“万金油”,需要掌握多种多样的技能技巧,必须善于学习。主动向媒体求教,通过媒体学习各地的新经验、好办法。对工作中的缺点问题,我们也可以借助媒体早发现早纠正,把坏事变成好事。通过学习,与媒体结为良师益友为我所用,同时还可以增强与媒体打交道的信心和本领。二是主动开展新闻宣传,抢抓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基层领导要高度重视宣传工作,牢牢把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动权,“以我为主”开展宣传。抓好协调与合作,形成抓大宣传的格局,高扬主旋律。自觉配合主流媒体强化舆论引导,凝聚民心民智,消除各类不良思潮的影响。特别是在处理社会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和突发性事件的时候,一定要及时通过主流媒体发出正面声音,公布权威信息,加强权威舆论引导。主动通过媒体宣传,展示本地本部门改革发展形象、宣传推介本地的特色与优势,借助媒体提高知名度,提升人气,吸引人才,借助媒体的慧眼匠心策划本地开发发展。举办各类文化艺术活动等等,也应争取媒体广泛参与。

2、加强服务,做到热忱不奉承。要把自己摆在与媒体合作、和记者平等的位置,充分尊重媒体,坦诚对待记者,以对媒体和记者的尊重和坦诚赢得理解和支持。在记者面前不能失语、不能作秀,能说的如实说、充分说;可以有选择地说,但绝对不能说谎言、讲假话,也不能“客客气气地说废话”。遇到媒体批评,不要一触即跳,而是认真寻找差距、改进工作,使媒体感觉到你的真诚。对媒体和记者要有涵养和耐心,不要轻易激怒媒体和记者。当然,我们要热忱但不需要一味地奉承,有些单位,遇到记者上门采访可能对单位有影响的事情,就出面了难,结果越了越难。

3、加强合作,做到应对不应付。对于媒体的报道,我们很多人习惯把它分为正面报道和负面报道。正面报道不用说,记者来了,我们要为他们组织好采访对象,准备好采访资料,提供良好的采访环境,这我相信大家不用我说都做得到,但对于负面报道,要跟记者合作可能就难说了。遇到可能出现的负面报道,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一是做好应急预案。无论发生什么突发事件,我们要有随时可以启动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里面要明确专人负责专事,比如分管办公室的领导及办公室接待记者,相关部门及分管领导制定处理措施;通讯员负责组织通稿等,以确保事件发生后能在最短时间内采取应对措施,降低负面影响的程度,甚至将负面报道转化为有利的报道。二是用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媒体。现在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任何企图封杀媒体的做法都是错误的。在一个突发事件面前,如果你越掩盖,媒体就会越炒作;你越拒绝媒体采访,就越证明你有不可告人的内幕。千万不要对记者说“无可奉告”、“不许采访”,否则会招来更多的麻烦。你最先要做的事情是统一口径,然后向记者主动递上自己的名片,请记者到会议室休息,并主动向记者索要名片,从而掌握是哪家媒体的哪个记者。掌握了媒体名称和记者的姓名,才有利于我们下一步协调上级部门帮助。三是主动披露信息。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说过:“社会在进步,隐瞒消息已不可能,你不用正确的信息占领传播空间,就会有不正确的信息占领。”只有及时主动地发布正确的信息,才能有利于事态的处理和问题的解决。

省委宣传部原部长蒋建国讲过,遇到突发事件,被动讲不如主动讲,晚讲不如早讲;别人讲不如自己讲;外行讲不如内行讲。信息的及时披露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关键。怎么披露,方式有很多,比如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公开信等等,但无论哪种方式,都少不了一个东西,那就是我们要讲的第四点——通稿。实践证明,通稿是个很有力的应对策略,因为它不仅可以选择性地披露事实避免口误,而且可以通过大手笔地写出应对措施,消除不利影响,展示政府形象,让坏事变好事。但要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重视应对措施慎报原因。

三、要正确审视自已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在了解媒体,知道怎么与媒体打交道后,我们还要提升自己,管好自己,才能通过媒体推介好自己。

1、建立学习机制,提升自己。作为领导干部,在与媒体打交道时,尤其需要注意提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第一,要努力提升人文素养。深厚的人文素养往往能够展现领导干部良好的媒体形象和出色的个人魅力。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个道理同样也适合我们对人文历史知识的学习和人文素养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平常要加强中外文史知识学习,并养成长期阅读、记诵的习惯。长此以往,日积月累,方能达到顺手拈来,脱口而出的境界。

第二,要切实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领导干部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关乎个人的公共形象,而且反映领导干部同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和舆论引导能力。领导干部面对记者,一是要注意“说”的态度,二是要讲究“说”的艺术。同样的意思,用不同的态度和不同的艺术说出来,效果大不相同。领导干部要追求良好的话语效果,就要朴实地说:用事实、数据说话,并做到通俗易懂、朴实无华、朴素精炼;要严谨地说:注意表述的严密性、逻辑性和准确性;要有个性地说:在话语中适度地展现个人魅力和风采;要形象地说:多用艺术语言和讲故事的方式,化抽象为具体、化深奥为浅显、化枯燥为有趣;要幽默地说:给紧张严肃的气氛注入一些轻松愉快的元素。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都是语言表达的天才。

第三,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作为领导干部,首先,心胸要宽广。只有具备宽广的心胸,才能包容一切。我们常说要尊重记者,善待媒体。而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记者都是友好的,也并不是所有的媒体都是客观公正的。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干部具有广阔的胸怀来包容和化解。其次,心态要阳光。只有具有阳光的心态,才能勇于担当,坦诚相对。我们常说要正确对待媒体的批评和监督,如果没有阳光的心态,则往往容易走向狭隘和对立,将媒体正当的批评和监督当成刁难和障碍。再次,心志要高远。只有心志高远,才能淡泊名利,只有淡泊名利才能从容淡定,宠辱不惊。这样,我们的领导干部才能够直面压力,笑看风云变幻,不管面对何种境遇和突变,都能够从容面对,处变不惊。

1、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机制,管好自己。苍蝇不叮无缝的蛋,无论是广西日记门事件还是南京房产局局长名烟名表事件,都是我们干部自己出了问题,才被曝光。因此,要获得正面报道而不出现负面报道,我们就必须对每项业务工作、每个重点环节都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工作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一是健全管理机制。完善学习、考勤、会议、车辆管理、招待费管理和工作考核等制度,对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加以规范,用制度约束和促进执行力的落实,增强干部职工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减少因制度缺失出现作风等方面的问题而造成不良影响。二是健全日常督查机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采取内部检查与外部监督相结合的方式,由纪检监察部门牵头,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严格检查,对在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处理,并与争先评优、绩效考核等结合起来,确保执行制度有压力、有动力、有效力,全力打造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三是建立干部教育机制。通过开展经常性业务培训,在工作中增长本领,在实践中提高素质,努力提高干部业务工作水平;加强教育培训、开展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综合能力;通过开展理想信念为主题的“创先争优”、“两转一增强”等教育,在实践中锤炼干部,树立干部可亲、可敬、可信的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坚持开展廉政教育,通过典型示范教育和案例警示教育,增强干部的自律意识;四是健全考核机制。建立定岗制,制定了严格的岗位目标,将各项工作对口分解到有关部门,落实到专人,形成从机关到基层组织、从班子成员到每名干部,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对照岗位职责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干部的职务晋升、评先选优、职务调整“三挂钩”,减少因工作失误或不作为而造成不良影响。

2、建立与媒体正常的合作机制,推介自己。第一,最好建立自己的新闻传播管理制度。可以借鉴新闻发言人的做法,确定一个熟悉本单位情况的人来接待记者,统一管理和发布重要信息。也就是规定如何与媒体打交道,本单位中哪些人有权利接受媒体的采访,谁能代表本单位对媒体讲话等等。这样做的目的是,碰到发生重大事件时,统一对媒体的口径,用一个声音讲话,避免在媒体面前一个人一个观点,说法不一,前后矛盾,造成于己不利后果。第二,建立经常性的记者联系制度。在每家媒体确定一个自己的“心腹”记者,与他们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平时,加强联系,了解媒体每个阶段的报道重点和需求,加以策划引导,以利用时机宣传、推介本单位,一旦遇到负面报道,可以通过“心腹”早了解,早准备应对措施,同时还可以通过“心腹”输出正面消息,从而引导舆论。第三,建立舆情监测机制。就是通过对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的一种监视和预测行为。《瞭望》新闻周刊2009年6月1日第一期:一呼百万应的网上群体事件,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让大量群众对政府的看法发生某种根本性的改变。更值得注意的是,网民互动已经从以往的说说就罢,蜕变为“从说到做”,从虚拟世界的参与投入现实行动中。因为网民的跟贴而使某一事件迅速成为网络群体、舆论的焦点,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与媒体打交道是一门学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不完的技术,所以在实践操作时,大家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对待,具体解决,遇到自认为难以应对的问题,大家要及时沟通,及时汇报,以确保正面宣传不落后,负面报道不出面。

要是比较官方的社会实践报告一般写法是:

(1)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介绍索取活动地点的概况。

(3)是参加这次实践团队的人数以及概况,分工。

(4)活动的具体内容,如果是团长的话可以概括的写大家都做了什么,一般队员可写自己负责的主要工作。

(5)活动的感触和收获。

表格填写说明:

1、《**学生社会实践登记表》是学生以团队或个人形式完成大学生社会实践学习过程的记录,学生须如实填写,字迹工整、清晰。

2、实践报告,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深入实际、深入社会,对完成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总结报告,团队实践报告要求2500字以上,个人自主实践报告要求1500字以上,图文并茂,并将电子文稿保存备用,如有实践地媒体或其他媒体新闻报道,应在实践报告中说明。

3、实践报告是课程学习内容,无报告视为未按要求进行社会实践,不获得相应学分。社会实践单位意见由实践所在单位填写,并加盖公章。

4、调查报告是指围绕学校当年的社会实践主题,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地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真实地表述出来,以反映问题,揭露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向学校和企事业单位提供社会信息的书面报告,一般不少于3000字。

5、团队实践至少完成一篇社会调查报告。学校鼓励自主实践学生完成调查报告。

作者:马钦

如果你是带着几分景仰和忐忑对话一位艺术大师,却发现自己倒变得侃侃而谈,那人一定是程亚杰。他儒雅而谦和,坦诚而智慧,使你岂能错过这道心灵的盛宴?面对倾听的程亚杰,你会着实感觉到他不是神而是人。

走进程亚杰,你总会从他的话语和作品当中听到他内心的声音——渴望安静。他可以毫不犹豫推掉各种盛情的邀请和交流的活动,去营造属于自己温馨的世界:绘画,音乐,健身和家人。这让习惯于有些人不惜任何代价想把自己推到社会焦点风口浪尖的我们感到大为诧异。他说:安心做自己的事情,不被名利所打扰。一个人怎样才算成功?快乐就好!面对如此安静的程亚杰,你会着迷于他的低调和真实!

他为艺术而生!他有着非常丰富的艺术经历,从装潢、舞美到服装设计。他追逐艺术最高境界的脚步从未停下,从中国到日本、前苏联及欧美等国家去学习和考察。他的艺术风格永不静止,从苏式学院派、法国印象派、欧美古典主义以及维也纳幻想写实画派中吸取精华,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成为奥地利顶级艺术大师沃尔夫冈·胡特的“幻想写实画派”的得意门生,成为撼动了国外艺术家对世界著名SHEBA大赛的垄断、唯一入选的华人艺术家。这就是执着的艺术大师程亚杰先生!

他更是一位善于思索的画家,认为没有高超的专业技巧不可能成为大家。然而,要想成为佼佼者,那必须是超越技术的“精神领袖”。因此他运用纯古典油画超薄的技巧、印象派丰富的色彩、电影蒙太奇梦幻的语言在画中向观者讲述一个美轮美奂的奇妙故事。他的画作不是高雅的陈设、空灵的意境,而是使人触摸到了心底深处的纯净,重新拾起了遗忘在遥远的美好。

也许一个人选择了绘画,就会选择了漂泊,注定自己的脚步无法停下来。程亚杰笑称自己的绘画是“世界语”。前不久程亚杰先生亲自率领艺术团赴台湾参加的“海峡两岸甲午马年马画特展”,向世人展现中华传统生肖文化的独特魅力,促进海峡两岸文化艺术交流。程亚杰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此次展览展现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生肖马的文化。中国是一个吟诗的国度,她有5000年的文明史,她有太多太多歌颂友情、注重交流的诗词歌赋。‘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句在中国家喻户晓的诗句已经走出了国门,迈向了世界。在当今海峡两岸大好的形势下,两岸的民众,两岸的群众组织应该更加团结起来,为振兴中华这一共同目标贡献我们的力量。”

画家程亚杰先生以画为媒,以文会友,促进两岸人民文化、审美与情感交流。台湾政要、社会名流、华人华侨界纷纷致贺电、贺词和花篮,此行在社会反响之强烈在近些年来两岸的展览中都是不多见的。作为身居海外的画家,程亚杰先生心系中国,根在中国。他希望以画作搭建两岸文化桥梁,为促进两岸文化共融与发展尽一己绵薄之力。

画画期刊作者:杜仲华

在国内艺术圈,程亚杰是一个神秘的名字。

但在雅昌艺术网艺术综合拍卖指数上,多年来他一直排在十几位,这对当代艺术家而言,绝对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指标和位置。艺术圈里的一些重量级的交易,偶尔会飘过程亚杰这个名字——说“飘”,是因为他常常像一位穿针引线者,联系着国际顶级的收藏家和中国当代艺术。人们鲜少看到他的报道,即便有,也鲜少看到他的面孔;即使出现也不爱张扬,甚至还有几分正襟危坐的意味。深入接触才知道,这一切,是与他的新加坡国际大师级画家的地位分不开的——1995年,他应邀为新加坡总统李光耀绘制肖像,在新加坡政界和商界产生很大影响。作为一个作品被新加坡国立美术馆大量收藏的艺术家,程亚杰为人处事的低调和严谨,与这个国家的风格有直接关系。

从苏派、印象派到怀斯的嬗变

每个画家学画的经历都是相似的,成功的道路却各不相同。回首自己走过的艺术之路,程亚杰将其归结为两点:一是基础牢,二是运气好。

程亚杰出生于北京,因父亲在天津电视台工作而移居天津。他从四五岁时喜欢上画画,虽是胡涂乱抹,却也表现出特殊的艺术天赋和童真童趣。在平山道中学读书时,他师从王麦杆、步万芳等名家学画,画艺大增。1975年考入天津工艺美校,学了三年装潢美术,毕业后分配到天津人艺从事舞美和服装设计。其间,他开始从实用美术设计向纯绘画过渡,三年后,他考上了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

“您知道,当时中国油画学的是苏派,造型和结构准确,素描基本功扎实,色彩运用到位;但一直画苏派容易‘僵’,千篇一律,失去自己的个性。恰在这时,西风东渐,印象派的轻松笔触和色彩运用令我兴奋,便到大自然中画风景,捕捉光影的变化。‘放松’一段后,回过头来再画人物,结构、质感、内心刻画相对就弱了;恰在这时,怀斯风又吹进来了,怀斯的超级写实主义画风细腻扎实,正好弥补印象派的不足。这三种画风融汇贯通,使我既有了精准的造型手段,又有了对色彩的敏感把握……我们这一代画家真的很幸运。”程亚杰这样总结道。

从大学时代,程亚杰便已在美术界崭露头角。这一时期,他的油画《细雨无声》入选全国美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回归的鸽子》入选世界大学生美展并被执委会委员长妹尾美智子收藏;表现柔道运动的《银花》入选全国奥林匹克体育美展并被天津市体委收藏;他以妻子为模特创作的《心曲》在《诗刊》发表后,当时的偶像诗人汪国真深情配诗赞道:“只一个沉默的姿态,便足以让世界着迷……”

胡特大师的东方门徒

艺术虽然是不分国界的,但作为舶来品的油画,还是应该到它的故乡去“朝圣”,这是程亚杰一生的向往。正是抱着这样的念头,1990年,他经亲友运筹,到苏联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进修。“当我站在谢洛夫的风景画前时,一下子就惊呆了,一股热泪夺眶而出,全身像僵住一般不能动弹,完全进入一种浑然忘我的境界。画得实在太好了!与以前在印刷品里看过的截然不同,画的笔触、肌理、色彩的丰富变化,只有在原作前才能看得如此真切、如此痛快!”程亚杰仿佛仍沉浸在当年的艺术享受中而兴奋不已。

不幸的是,这段美好的学习生活只维持了一年,苏联便解体了。社会动荡,学校停课,程亚杰只得依依不舍地飞往另一个艺术圣地——维也纳。

维也纳是世界音乐之都,在美术方面也不乏克里姆特这样的世界级大师。而被誉为“美术界的莫扎特”的梦幻现实画派创始人沃尔夫冈·胡特,则像磁石般吸引了程亚杰。他听说胡特有个“大师班”正在招生,便跃跃欲试。但当他赶到维也纳应用美术学院时,报名早已结束,考生们正在校园外排起长龙等待面试。无奈中,他只能硬着头皮赌上一把了,从后门插进了考场。他没有报名表,也不会德语,只有几件习作。胡特先生逐个翻看着,然后在《银花》一画停了下来,问:“这是你画的吗?”程亚杰回答“是”。胡特接着讲了一席话,他听不懂,便从楼道里拉来一位懂德语的华人当翻译。翻译告诉他:“胡特觉得你的画太不可思议了,这才是真正的艺术,但不相信是你画的:因为你的《银花》是写实的,而风景画又是印象派的笔触,胡特不相信一个人能画出这样风格迥异的画来。”

“如果真是你画的,你现在就可以毕业了!”胡特十分肯定地说,从此,胡特有一位得意的东方门生。

走廊上诞生的“冠军”

在与胡特学习梦幻现实主义的同时,程亚杰又修学了建筑学和油画的制作与保养,想象着毕业后,就去巴黎罗浮宫打工,天天修复大师的名画,该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印象最深的是在阶梯教室画人体写生。欧美国家流行现代艺术,学生写实功底普遍较差。当程亚杰站在画架前,用流利的线条准确画出人体的结构时,所有同学都不画了,都一层层围在他身后,以惊异的目光注视着他捏着铅笔的手,好像在猜测舞台上的魔术师是如何从一只空箱子里变出活人的。那一刻,他有些得意,也很受鼓舞。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二年级时,欧洲有个著名的SHEBA大赛向社会征集作品,收件处就设在维也纳应用美术学院。当程亚杰获悉这一消息时,不但报名已经结束,连应征作品都收齐了。程亚杰匆忙中写生了一幅奥地利女孩抱猫的肖像画,取名《我的宝贝》。当他把未干的油画送到学院收件室时,被告知参赛作品已经封档了。他并末放弃,急忙填写了一张表格,浮搁在封档的袋子上,画则被“请”到走廊上,一切都听天由命了。

一周后,《我的宝贝》打破了欧洲人的垄断地位,成功入选SHEBA大赛!至于这幅被扔在走廊里的画,是怎么被评委发现并通过的,至今是个谜。接下来,《我的宝贝》到欧洲各国巡展、出画册、被美术馆收藏、与著名画廊签约……一夜间,他成了明星,并获得了在奥地利的居留权,他的眼前一片光明、前途无量。1994年,程亚杰从胡特的“大师班”毕业,是继续留在欧洲探索西方艺术之神秘?还是回到东方,把在学习中领悟到的艺术真谛结合自己所熟悉的文化元素,再攀新的艺术高峰?几经思考、权衡之后,程亚杰选择了到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更“东方”的新加坡定居。

“画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在二十多个寒暑的不懈追求中,程亚杰将奥地利梦幻现实主义创始人胡特的绘画精神和技巧,与东方的审美情趣相融合,创造出一种用“世界语”描绘心中梦幻的独特绘画风格,在海内外引起广泛关注和好评。

什么是梦幻现实主义?梦幻现实主义就是将梦境与现实以非常戏剧化的形式融合在一起,运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表达画家对世界与人生的主观感受。其创始人即程亚杰的恩师、奥地利国宝级艺术家沃尔夫冈·胡特。

“你的技术很好,”胡特在为程亚杰上第一课时说,“这是你进入绘画领域的基本功,并不意味着你已经是一个艺术家或大师。什么是艺术家或大师?就是掌握一门技术后,要通过它创造出自己的风格来,否则你就只是一个匠人或手工艺者。”

胡特还教给程亚杰:要把颜色“糅”在空间里,融入空气中,而不能平摆在画布上,一层层叠加;上面的颜色与下面的颜色要有“呼吸”,要能“讲话”,第一遍要做第二遍的“嫁妆”,覆盖上去的颜色不是对下面颜色的否定……最终,程亚杰说他学会了一套高超的用色方法,感觉就像在镜子下面作画一样,画出的东西有强烈的质感和空间感。1994年,他的一幅29×29厘米的油画小品在香港佳士得拍卖时,以12万港币的价格成交,用的就是这种技巧。

还有“画什么”的问题。“以前,我们画画时考虑的多是:色调、构图、形象,都是被动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是对自然的复制而非创造。我与胡特学习的最大收获,即学会了画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其实没有别人看不到的东西,只是被你发现的那个角度一定要与众不同,还要用自己的独到手法表现出来,让人慢慢品味、思索,从中体味出画家对自然对人生的真实情感和态度。这才是真正的艺术家。”程亚杰如是说。

汪国真为他的画配诗

上世纪初,随着弗洛伊德《梦的解析》而兴起的精神分析学说,在艺术上催生了一种对后来的西方现代艺术影响深远的超现实主义画派,其代表人物米罗和达利等,通过梦幻的画面,把人们带到一个充满焦虑、恐惧和荒诞的世界;而以胡特为代表的梦幻现实主义画派,则强调使用具象的、色彩华丽、描绘精细的绘画语言,营造出一个亦真亦幻、充满浪漫想象的世界。

在向胡特学习的过程中,程亚杰很快消化和掌握了恩师的理论,但在研读他的作品时,却产生了相当的困惑。胡特对色彩、对花卉、对人体的理解和表现完全是西方的,其精神境界与我们完全不同。如何在东西方文化的巨大落差中,寻找到一个平衡点、契合点呢?就是说,作为一个华人画家,他不能用“德语”、而必须用“汉语”乃至“世界语”让东西方的读者都能听得懂并受到艺术感染。

这时,他想到了娃娃。“童年的东西是没有国界的,譬如芭比娃娃,是全世界儿童都能理解和喜爱的。童真是人类最纯洁可爱的素质之一,它所反映出的心理、情感,就像镜子一样透明和美丽……”

他让圣诞老人与小熊、小鸭说“悄悄话”;让米老鼠和日本女孩“邂逅”;让小熊、小鸭坐在大熊腿上,“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让帕瓦罗蒂变成一只肥胖的老鸭,与维也纳少儿合唱团的孩子们一起高唱《我爱北京天安门》……他还将一直喜欢的东西方古典建筑——故宫、天坛、罗浮宫、比萨斜塔等变成文化符号,穿插在娃娃的世界里,使东方与西方、古典与现代糅合在一起加以想象和思考。

程亚杰的图式,就像他这个人一样,仪表儒雅,装扮新潮。他用古典的技法与笔触,描绘的一些卡通化的形象,以梦想对现实进行审视,发人深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下面对《亚当与夏娃》的解读,来自诗人汪国真——

(一)

凡是被禁止的

往往都具有诱惑

人类的祖先

也曾偷食禁果

要当心了

哄诱你的可能是蛇

自由的意志

这当然不错

只是别忘了提醒自己

不要坠入深渊

甚至罪恶

(二)

沉郁的感情

仿佛总是伴随着折磨

各取所需的相伴

那只是片段

构不成传说

即便经不住诱惑

也要经得住岁月

即便经不住岁月

也要让过去的一切

结一颗值得回味的记忆之果画画期刊2013年第一期

在当今经济与艺术日趋全球化这样一个大交流、大融通、大碰撞的时代,画家只有不断推陈出新、超越自己、紧随时代,才能创造出具有时代特征和精神力度的作品。也只有这样高扬原创精神的画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画家。现定居于新加坡的中国油画家程亚杰,其艺术风格的可贵正在于此。他的作品从初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幻想的世界,再到更能够表达出他对世界的幻想的超现实主义,他以自己独特艺术风格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语境。在他的作品中,视觉经验、空间想象和神奇现实巧妙遇合,艺术特征唯美鲜明,艺术境界、艺术语言与众不同,同时更呈现出一种“当随时代”的感召力。

程亚杰自幼习画,后入天津美术学院深造,在专业老师的正规指导下奠定了扎实的绘画基础。在大学期间主要是以传统学院派(苏派)为主,强调基本功的训练,以照相写实主义的方式表现出画面的光影,色彩,空间和质感,力求气氛逼真,刻画到位。创作方向是以现实主义的角度观察事物,客观真实地再现生活。在大学时代创作的油画《数不尽的黄砂粒》获得天津大学生美展一等奖,《细雨无声》获得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这些运用现实写实主义手法创作的作品体现了程亚杰扎实的绘画技巧和写实能力。苏联的社会现实主义不单在绘画上引导着中国艺术界,也在文学,音乐,舞蹈等诸方面影响着中国,成为主流思潮。当时除了中国的古典诗词,欧美的世界名著外,苏联的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作品深深影响着那一代人。艺术创作除了现实生活外还要具备深刻的思想内涵。这些影响也在程亚杰的作品里体现出来。像参加在日本举行的世界大学生美展的油画《回归的鸽子》,就是借用鸽子从远方带来一封信给乡下正在磨面的姑娘,赋予人们遐想的空间。世界大学生美展执行委员长味尾美智子女士被此画感动的留下了眼泪,并派专员前往中国与画家协商收藏此画。而另一幅参加国际青年节的作品《春光》也同样被日本弘方茗先生收藏。

当程亚杰创作出《我的朋友》(获天津青年美展二等奖)后,其画风开始有所转变。黑格尔,苏格拉底等哲学家的思想,特别是弗洛依德的心理学著作《梦的解析》,给画家程亚杰更多启示,使他早在1983年就开始了幻想的萌芽。入选奥林匹克体育美展的作品《银花》就是运用女子柔道旋转动作展示出似梦似真的“盛开的花朵”(原作被中国天津体委收藏)。与此同时,美国的“怀斯”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席卷中国艺术届。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陈凯歌的《黄土地》等代表作品的出现,把艺术再次拉近生活,赋予新的艺术语言。法国的“印象派”,苏联的“学院派”以及美国的“怀斯”风等等已经成为中国艺术界的主流。然而如何把他人之长真正掌握在手,再发扬光大,谈何容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可这攀登的梯阶何在?如何才能创作出更高境界的作品?当时国内的艺术资讯贫乏,想了解欧美绘画大师的作品,只能借助印刷拙劣的画册。无论古典,还是印象派的作品,其颜色几乎是清一色。笔法技巧更是难以分辨。未来之路,何去何从?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时代的转换对于整个中国美术和中国油画,意味着文化格局的变化和艺术思潮的变化,年轻一代画家在新的国际文化格局的重组中以锐意探索的锋芒表达着自己的现实处境和文化追思。程亚杰也因“画缘”来到日本求学,然而,当真正了解日本的油画艺术时却大失所望,遂于1991年初远赴苏联求学。由于在中国深受苏派影响,苏联艺术已经成为那个时代中国人学习的典范。走遍各大美术馆,仔细品味仰慕以久的“苏里克夫”、“列宾”、“希施金”、“马克西莫夫”等大师的作品的精华,之后他又到欧洲各国及其博物馆进行参观和研究。以“零距离”欣赏各国艺术大师的经典名作,使得他对世界艺术潮流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以更加宽广的视野从事融合东西方艺术精神的绘画实践。这些经历对于他在20世纪90年代的发展成为一个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的画家起了很大的作用。扑克—超时空的战争,既无硝烟、又不见刀光剑影。然而,它却演义着人间大戏。54张看似平等的牌面,却阴错阳差地令每个玩者一牌到手,就已分成高低上下。但是,一手好牌未必能成大器,而一副看似平淡无奇的牌面,却有可能改换门庭。这不单需要运气,更需要智慧;胆大心细,运筹帷幄,智勇拼搏才有可能成为强者。扑克牌也由此成为人们的最爱、成为“世界语”的魔幻大戏。

的确如此,我于1991年在苏联所经历的一切,足以证明这一切:前苏派的魔力,曾经影响着中国的方方面面,我就是以朝圣的心态来到苏联这块“圣地”膜拜。然而,看似表面的一幅“好牌”,却在玩牌人的不断换手中,扑簌迷离起来。这期间,我所创作的油画“谜”是我对现实中苏联的不解;而“密码·1991”则是我对苏联不解中的种种疑问;那么“奥·1991”则是我对无法解释的苏联现状的感叹!也就是由此,我开始创作出以扑克为题材的“金童玉女”、“蝶恋花之恋”等系列画作。我要用我的画作记录我对前苏联的不解之谜;也通过我的作品,与人们共同探讨“一幅好牌”出现多种结局的道理;同时,更给那些表面牌面不佳的“弱者”提升信心:“扑克虽以牌运定出身,却难以运气定结果。最后的强者是逆流而上的勇士,是聪慧务实的“忍者”。

程亚杰 The game of Poker- a metaphysical warfare without the smoke of gunfire or the flashing of blades. Yet, it enacts the big drama of life and humanity.

When 54 seemingly equal cards are randomly distributed, as each player gets their hand, they are split into winners and losers. But a hand of good cards is not a sure recipe for success and a set of mundane cards can still turn the tables. To do so requires not only luck, but more importantly, intellect; only by being bold and observant, with a strategy in mind, equipped with courage and a fighting spirit, can one become the victor. Thus, the game of Poker became the people's favourite and a global language of fantastic human drama.

Precisely so, all that I encountered in the Soviet Union during 1991 proved this. The magical allure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once permeated all aspects of Chinese society and it was with the notion of a holy pilgrimage that I travelled to the Soviet Union to worship. However, what appeared to be a set of good cards, as they constantly changed hands among the different players, became increasingly mystifying. During this time, the creation of my oil painting, Mystified, represented my confusion over the real Soviet Union and Password.1991 was a reflection of my numerous doubts arising from that confusion. Profound.1991would then be my lament about the unexplainable existing state of affairs of the Soviet Union! And due to this, I started creating a series of oil paintings based on the theme of Poker such as The Perfect Pair(Golden Boy and Jade Maiden), Romance of Butterfly Passion etc.

I wish to use my artworks to document the unanswered riddles I had towards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through my works, explore together with everyone, the principle that one set of good cards can still lead to many different outcomes; at the same time, I wish to give courage to the weaker players, who have not been dealt a good hand, and raise their confidence levels; although Poker can affect win/lose conditions with its initial set of cards, it cannot influence the power that luck or chance has over the outcome. The final victory goes to those courageous enough to swim against the flow, who are clever, pragmatic and patient Ninjas.

Kevin chew sung yeow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实践中获得媒体报道记录(如何与媒体记者加强联系)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