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货币资本;二是生产资本,包括厂房、机器、原材料等等;三是商品资本,也就是包含剩余价值的新产品。资本虽然以物的形式存在,但这些东西本身并不是资本,只是在资本家用来剥削雇佣工人从而带来剩余价值时候,才转化为资本。资本的本质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英国经济学家威克菲尔德已经“发现,资本不是一种物,而是以物为媒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威克菲尔德在《英国与美国》一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英国有一个叫皮尔的资本家“把共值5万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从英国带到澳大利亚的斯旺河去,”并同时带去了3000名男工、女工和童工,企图在英国这个富饶的殖民地上开工厂、发大财。可是,英国工人一到物产丰富、极易独立谋生的澳大利亚,就纷纷离开皮尔,自谋生路。“皮尔先生竟连一个替他铺床或到河边打水的仆人也没有了。”
马克思点评:“不幸的皮尔先生,他什么都预见到了,就是忘了把英国的生产关系输出到斯旺河去。”
作者|豆豆学长
编辑|孟热热
本文为新闻传播考研真题与真相原创作品,转载请授权
离2018考研还剩138天
“每周回答一个新闻传播学问题”,是我们的一个品牌专栏。大家在看书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在这个专栏下留言,我们会每周选取一个问题,以“写论文的标准”对你作出回答。我们的口号是——你问得走心,我们答得尽力!
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及社会影响
人类传播媒介的发展历程分为口语传播时期、印刷传播时期、电子传播时期以及网络传播时期。以下,我将就这四个时期的传播特征与影响展开分析:
(1)口语传播时期
人与人的交流依靠口耳相传,从麦克卢汉的观点出发,这是一个“感官统合的时代”,是人整体感官的延伸,媒介偏向趋于平衡。人与人之间关系紧密,初级群体对人的模仿行为、社会化过程都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2)印刷传播时期
印刷传播媒介打破了年长者对于知识的垄断,但也因视觉的偏向和文字的线性规则导致了人的线性思维和个人主义的倾向。印刷媒介是空间偏倚媒介,有利于中心对于边陲的控制,强调位移上的传递,由于媒介自身的局限性,交互性较弱。
(3)电子传播时期
广播、电视等媒介的兴起极大程度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在一定意义上,感官“再统合”,受众的感官趋于平衡。电视的出现将人们的前台、后台行为加以重构,出现了“中区”行为,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人们行为的混乱。
(4)网络传播时期
网络媒介打破了空间与时间的限制,网络媒介是人类中枢神经的延伸。高强度的互动性与无界新促使“地球村”的形成,使人与人间的关系更为紧密。但在某种意义上,网络媒介模糊了虚拟与现实间的界限,形成了“综合的景观”、“超真实”的社会,媒介不再是虚拟的现实,而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这可能导致受众行为的混乱,是值得警惕的。
媒介形态的更迭不是简单的替代关系,而是以提升、过时、复活、逆转的方式向前推进。例如:印刷媒介的出现,使口语媒介过时,但是电子媒介的出现,又使口语媒介重新复活。互联网使书写文字重新成为重要的信息载体。电报和手写信虽然逐渐消失,但是人和人之间用文字沟通的的形式却以手机短信和电子邮件的形式重新复活。
媒介形态的迭代对于社会影响作用是不可否认的,但同样不可忽视的是,社会是媒介形态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伯明翰学派代表人物威廉斯曾强调社会意向对于媒介技术的影响,不同的媒介特征与特定的历史意向相关联,孤立地看待是有失偏颇的。
了解更多知识梳理,点击阅读原文或者戳公号主页的18必看--问答板块
传播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传播学与社会学
在西方,人们曾将传播学看作是社会学的分支学科。我们知道:社会学是以社会组织、社会行为、社会问题等为研究对象,范围较广泛;而传播学着重研究传播过程、传播行为、传播意识和传播关系等现象,对象较集中。社会学诞生于前,而传播学产生在后。传播学在形成中吸取、借用了社会学的一些知识和方法(如调查方法、统计方法),但也从其他许多新兴学科中吸取养料。如今,社会学和其他学科也开始用传播学的成果来丰富自己的研究内容。这种研究范围的部分重叠、交叉和研究成果的相互借鉴是完全正常的,也是应该的,但它们终究是具有各自特性的、相互独立的学科。
2、传播学与心理学
在传播学的形成过程中,心理学曾经助一臂之力。作为研究心理活动规律的心理学,是通过挖掘传播现象发生的内在动力和情感因素来充实和丰富传播学研究的内容的,从而使偏重于宏观研究和过程研究的传播学能够从微观研究和心理研究方面得到取长补短,显得更具活力。传播作为一种最富有人性和人情的社会活动,也为心理学研究增添了新的研究内容和话语空间,而传播活动中的传播者、守门人、中介者和受众的心理现象及其活动规律,也是人们想了解的,这也使得心理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感和实用性。这两者的相通之处就在于传播心理。
3、传播学与人类学
传播学与人类学都是“关于人的科学”,目的都在于描述和解释人类这一特殊的横跨整个地球和贯穿整个历史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但是,人类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躯体和文化的各个方面,传播学的主题是研究人类的传播行为和文化世代流传的基本媒介。以往,人们过多地注视这两门学科的不同,而很少注意两者的互动互补。传播是人类的特权和标志,是文化载体和“社会水泥”,又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助推器。人类学中的语言学派、文化学派和传播学派的理论可以给传播学者许多启示,而传播学中的符号理论、接受理论、功能理论也可以让人类学家大开眼界。总之,我们既要了解传播学与人类学的区别,又要设法找到两者的契合点,这样才能科学解释和揭示人类传播的现象和规律。
4、传播学与宣传学
传播学与宣传学之间有着某种“血缘”关系。因为,早期的传播研究有很大一部分是宣传研究。但是,这两者的区别也是明显的,不可以混同。传播学是把人类社会中一切信息传播现象都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其中自然也包括宣传现象;而宣传学只把劝服性、观念性的传播现象看作是自己的研究对象。传播学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广的视野来揭示一般信息传播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可以更正确地指导包括宣传活动在内的一切传播活动;而宣传学只能从它自身的角度和层面来分析宣传现象、揭示宣传规律,进而指导自己的传播活动,并且只能从某些方面深化和丰富传播学的内容,而不能简单地用来指导一般的传播活动。后来居上的传播学已成了各门分支传播学科的“统帅”,而宣传学说到底只是传播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5、传播学与新闻学
传播学与新闻学在其演进过程中,曾有过十分密切的互动关系,新闻学对传播学的诞生也确实起过催产的作用,但两者是不能划等号的。一般认为:新闻学是报刊新闻时代的产物,偏重于业务研究或“术”的研究;传播学是电子新闻时代的产物,侧重于理论研究或“学”的研究。新闻学以古老的“报学”研究为基础,偏重于微观研究、局部研究和单向研究;传播学以新兴学科的知识为基础,侧重于宏观研究、整体研究和双向研究。新闻学的研究对象是新闻信息的现象;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传播活动的现象。新闻学是具体科学的研究,对传播学研究有提供材料、充实内容的作用;传播学是一般科学的研究,对新闻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有规范、指导的作用。也有人认为:新闻学是一种专业研究,传播学是一种社会研究。总之,两者各有特点。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新闻传播学下属的二级学科。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媒介与人和社会的关系(传播学的知识与现在传媒社会有什么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