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础工具
简单工具,能够应付大多数的建模工作。
1、测绘工具:三棱尺(比例尺)、直尺、三角板、弯尺(角尺)、圆规、游标卡尺、模型、蛇尺等。
2、剪裁、切割工具:勾刀、笔刀、裁纸刀、角度刀(45o)、切圆刀、剪刀、手锯、钢锯、电动手锯(积梳机)、电动曲线锯、电热切割器、电脑雕刻机。
3、打磨喷绘工具砂纸、砂纸机、锉刀、什锦锉、木工刨、台式砂轮机。
二、材料
1、化工类:石英玻璃、海绵、有机玻璃、三-氯烷、油漆、UHU胶水、A胶、ABS胶板、工程塑料、合成塑性版、泡沫板等。
2、植物类:木板、多层板、高密度板、竹条、纸板等
3、灯光类:LED灯,米泡等。
4、水晶内雕建筑模型通过激光内雕、把建筑物内雕到水晶里面。
三、步骤
1、建筑模型考察:学习建筑模型首先要了解模型,经过考察,认真思索后才有独立设计的依据,学习模型先例不妨从模型的规划布局、模型的细部构造和模型的科技含量。
2、分析设计要求:设计要求一般是由建筑模型的管理者和使用者根据建筑模型的具体应用而提出。平时我们的学习中,这些要求一般来自老师,他们会根据教学大纲来拟定设计要求。
这就要求我们注意倾听对方的言语,不宜随时打断,在交谈中作简单的记录,待总结后再针对疑或发问,并对对方的功能、形式、技术解答作记录。
3、图纸绘制:建筑模型设计图纸必须详细,其内容的完善程度并不亚于建筑设计方案图,建筑模型的图纸绘制要求有创意草图和施工图,创意草图可以很随意,但不代表胡乱涂画;
每次落笔都要对创意设计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施工图可以采取手绘或电脑cad、sketchup、ps等方式,但必须注意的是画施工图要求我们精确定位,严谨制图,保证建筑模型的最终效果。
4、材料搭配:建筑模型材料的选取与搭配也是建筑模型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材料可以多种多样,但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保证丰富满意的效果。
5、加工制作:建筑模型的加工制作,要求精致严谨,裁切材料准确度要高,拼装组合准确度要高,并且在制作的过程中要求我们的脑手高度的协调。这样我们就做出了一个完美的建筑设计模型。
四、注意事项
做好模型后,可以拍摄存档,以便以后分析讲解。
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模型中的墙与墙之间联结点的处置难度,二是模型中的门窗洞与门窗加装的难度。
建筑模型设计是建筑模型制作的首要环节,用的软件一般用的是CAD软件展开设计。建筑模型生产必须:
(1)背诵建筑图,解读建筑师设计思想及设计意图;
(2)模型材料的搭配及加工;
(3)计算出来模型图形比例;
(4)制订模型制作工艺流程;
(5)制作模型。
扩展资料
从理论到实际,想要学会制作建筑模型就先要了解建筑模型制作基础:
1、软件的操作基础
3dmax基本界面和基础命令,熟悉对界面的设置、快捷键的编辑,其中当然包括基本的安装和使用。
2、建筑外观模型制作
辅助线的意义、实力的操作、简单的编辑命令,分析辅助线的画法,学习如何根据辅助线制作(编辑和使用)。
3、地形制作
通过实地考察对地形进行分类和了解各类基本元素,能够完成十字路口的制作;景观地形需要的基本构成和一般尺寸;地形高低差异的制作顺序和制作思路;坡地的一般制作方法等
4、图片建模
根据图片、照片制作模型:如何根据图片估测尺寸;如何根据体块调整相机;学习细节操作。
5、格式
由SketchUp犀牛等软件导出为可以导入max的格式如3ds. obj. fbx.等等
导入后再3dmax进行必要的调整:省面、重做、分材质等。
建筑模型的基本特征:
在初步设计即方案设计阶段的称工作模型,制作可简略些,以便加工和拆卸。材料可用油泥、硬纸板和塑料等。在完成初步设计后,可以制作较精致的模型──展示模型(见图),供审定设计方案之用。
展示模型不仅要求表现建筑物接近真实的比例、造型、色彩、质感和规划的环境,还可揭示重点建筑房间的内部空间、室内陈设和结构、构造等。展示模型一般用木板、胶合板、塑料板、有机玻璃和金属薄板等材料制成。模型的制作务求达到表现设计创作的立意和构思。
扩展资料:百度百科-建筑模型
模型的制作工艺流程为:初模制作、高模制作、拓补低模、拆分UV、贴图的烘焙、贴图绘制。
1、初模制作
角色初模的制作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在ZB中直接用Z球创建。第二种是在3DMax或者MAYA中创建大型网格,这一步主要是确认角色大型体,同时模型的布线应该尽量做到平均,也要尽量避免3角面,一定不要出现多边面(5边。5边以上的面),尽量用4边面。
2、高模制作
如果设计师用Z球创建初模,则直接细分模型在ZB中进行雕刻,如果用MAYA软件创建的触摸则要倒入到ZB等雕刻软件中进行高模雕刻,这个步骤也是这个角色制作最耗时耗力的步骤,遇到需要对角色添加子物体时候,可以将模型导出到3D软件中添加。
3、拓补低模
ZBrush雕刻后的模型精度太高,面数也是很多,如果我们直接用高模导入游戏引擎的话电脑会崩溃,所以我们需要将高模拓补一个同高模表皮大致一样结构的低模。
拓补的方法有很多,3DMax和MAYA有新加入的拓补插件,ZBrush也有拓补的模块,但是在这里我习惯用Topogun这个软件进行拓补,根据自己的习惯选择相应的方法。
4、拆分UV
在Topogun拓补低模后,要将低模网格倒入3d软件进行UV拆分,我们可以用3DMax和MAYA的UV编辑器,也可以用专业的UV查分工具拆UV,比如UVlayout。
5、贴图的烘焙
这一步是法线贴图和AO贴图的制作,简单的说这一步是要将高模上的凹凸细节以贴图的形式赋予到低模上,这样低模就能显示出高模的凹凸细节和环境光细节,贴图的烘焙可以用3D软件自带的烘焙工具,也可以用专业的烘焙软件比如xnormal。
6、贴图绘制
这里就是将拆分的UV面板渲染出来,回到PS中绘制纹理细节,一般我们主要绘制底色加上一些特殊的纹理,最后叠加AO贴图完成贴图绘制。
模型制作需要注意什么?
如果模型简单,那么面数越少越好。但是不同的模型,面熟的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如果模型简单,1000面就可以做出来;如果建构复杂,3000面以上也是有的。简单来说,只要做出大致的结构造型即可,其他的通过贴图或者法线等方法来实现。
1.发现与明确问题
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因此,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要了解为什么要设计,设计的目的是什么,服务的目标对象是谁。
2.制定设计方案
在发现问题和明确要求的基础上,紧接着要做的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尽可能广泛地收集设计所需的信息,通过对各种信息的归纳与分析,挖掘影响设计的主要因素,大胆提出各种设计想法,并依据一定条件对各种想法进行筛选,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这就是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要大胆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始终明确:运用不同的材料、结构可以产生不同的设计方案;任何设计方案都有改进的可能性,好方案决不会仅有一个。
收集资料:
可以通过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渠道收集有关的信息。了解清楚要设计的产品的特性:材料,结构,工艺,功能,尺寸,消费人群,市场定位等。然后,总结调研结果。设计分析:
面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办法。
方案构思:
方案构思是设计过程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它要求我们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努力挖掘自己的创造潜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
方案呈现:
构思过程中产生的设计想法常常是模糊的,为了使其具体化,我们通常会用草图把它们转化为视觉形象。同时,这些想法又是零散的,从中我们并不能看到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所以我们还要对这些想法进行综合。
3.制作模型或原型
完成方案筛选以后,就要开始制作模型或原型。一般地,模型制作包括两个阶段,即绘制图样和制作模型或原型。对于图样,我们既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用计算机辅助绘制。
4.测试、评估及优化
要明确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我们还必须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
测试:在模型或原型制作完成后,一般需要对其进行测试。测试的目的是检验产品在操作、使用过程中,在结构和技术性能等方面能否达到预定的设计要求。
评估:在测试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对设计方案和产品进行较为全面的评估。这种评估,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反复进行。
优化:
为了优化设计方案,我们既要分析测试和评估的具体记录,也要重视对公众意见的调查,以明确改进的方向。一般说来,我们可以对三种典型人群,即专家(销售者、制造者)、潜在客户(可能会用的人)和用户(正在使用的人)进行调查,征集优化的具体意见。
5.产品的使用和维护
在产品使用过程中,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既可以使产品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又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掌握正确的使用和维护方法对于产品使用者来说尤为重要。为此,我们通常要设计一份产品使用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