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媒体监测环境(环境监测是什么单位)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环境监控属于环境保护部或者环保局。环保部职能:负责重大环境问题的统筹协调和监督管理。牵头协调重特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的调查处理,指导协调地方政府重特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警工作,协调解决有关跨区域环境污染纠纷,统筹协调国家重点流域、区域、海域污染防治工作,指导、协调和监督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一、环境监测是什么

1、环境监测,是指环境监测机构对环境质量状况进行监视和测定的活动。

2、环境监测是通过对反映环境质量的指标进行监视和测定,以确定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的高低。

3、环境监测是科学管理环境和环境执法监督的基础,是环境保护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二、环境监测任务

1、经常性

2、监视性

3、提供准确、可靠的监测数据和资料

4、促进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三、环境监测的目的具体归纳为: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和普及工作,鼓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环境保护志愿者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营造保护环境的良好风气。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体应当开展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怎样才能做好舆情监测

1、增强舆情预警意识。一是客观认识网络舆论,认识舆情预警作用。要认识到网络既是社会危机的放大器也是社会情绪的减压阀,不必把网络舆情视为洪水猛兽而反应过度,但也不能对潜在的负面舆情信息置之不理,酿成舆情危机。因此政府要认识到舆情预警的作用,通过利用一些舆情监测工具,比如多瑞科舆情数据分析站系统舆情监测系统,提高舆情预警能力,争取舆情负面信息早发现早处理,防危机于未然;二是指导思想上从"堵"向"疏"转变。当前,突发事件出现的机率较高,信息的传播渠道很广,把封锁消息作为处理危机的基本方法,很容易把危机推向更糟糕的境地,唯有把这类事件视为一种常态和中性事件来疏导和处理,把处理危机看作政府正常职能的一部分,才能更有利于应对网络舆情。五是提高正确引导舆论的能力。通过学习、研究和培训,不断提高干部运用网络与群众沟通交流、科学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热点、有效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

2、建立和完善网络舆论引导机制。一是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丰富信息公开形式,把传统媒体与网络相结合,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公开渠道,加快政府信息公开进程,让谣言止于公开。二是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和网评员机制。以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公开正面客观地说明事实,同时,又站在党和政府的立场上对民众情绪进行疏导,智慧地讲真话,不说套话、假话,主动向社会提供新闻信息服务。

3、完善管理体制。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县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县信息化建设和电子政务的指导和管理,互联网和网站的统一规划和建设管理,网络舆情的监测、研判和应对。二是明确职责。建立一套灵活有效的工作机制,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分工,尽量避免职能交叉、多头管理问题的发生,搞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形成合力。三是建立虚假信息惩处机制,利用法律对制造谣言和扰乱网络秩序的恶意行为予以打击。

4、正确引导网络舆情。一是充分发挥政府公权力、传媒和知情方面的优势,理性引导舆论。充分发挥政府信息优势和宣传部门媒体优势,正确地引导舆论,营造网上主流舆论话语权。二是建立"网上统一战线"。求同存异,在论坛、社区、博客、QQ群等载体中广泛争取支持者,使舆论向理性、可控的方向发展。三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在政策、人力、财力上扶持政府网站,扩大主流网站在网民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使其真正成为能对本地网络舆论起主导作用的权威网站;同时,加强县长信箱、在线访谈、留言板等政府和公众沟通交流的互动栏目和政府信息公开栏目建设,将网上沟通作为了解民情、采集民意、汇聚民智的重要平台,真诚客观及时回应网民诉求,使政府网站成为政府和民众之间真情交流、沟通的桥梁。

5、尊重网民权力,打造诚信政府。一是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监督权。允许和鼓励网民对地方政府的施政缺失提出批评,进行舆论监督,同时通过积极沟通对话,帮助他们理解现代社会公共治理的复杂性,引导他们在最根本的问题上帮助地方政府,缓释民间某些不满情绪。二是及时发布真相,坦诚回应质疑。第一时间发布最新、最权威的信息,把事件真相、政府的措施和事情解决的进展等情况公布于众,满足网民对相关事件的知情权。三是快速及时地对事件做出调查处理。把着眼点放在事后的处理、原因的调查以及责任追究上,甚至可以邀请网民或人大代表参与事件的调查和处理,充分尊重公众的参与权与监督权。

为规范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行为,提高自行监测数据质量,依据《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环办监测函〔2018〕793号),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2020年排污单位自行监测帮扶指导工作。

对企业开展自行监测专项检查,注意以下排污单位自行监测信息: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方案;

排污单位与社会检测机构的委托合同;

排污单位自行监测报告;

排污单位上报或联网的自行监测数据;

生态环境部门对排污单位的监控情况;

群众举报、信访、环保热线、媒体报道、其他机构转办等信息

排污单位应当按照行业自行监测技术指南、总则、排污许可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的优先顺序制定自行监测方案。

自行监测方案应包括排污单位基本情况、监测点位、监测频次、监测指标、执行排放标准及其限值、监测方法和仪器、质量控制措施、监测点位示意图、监测结果公开时限等内容。重点检查监测方案编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可操作性。

检查排污单位是否按照监测方案开展监测,通过查阅自行监测原始记录检查监测全过程的规范性,原始记录包括现场采样、样品运输、保存、交接、分析测试、监测报告等。

自动监测检查包括站房建设标准化、排污口规范化、设备运行维护记录、运行管理规章制度制定等方面,废水流量计还应关注设备检定等情况。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媒体监测环境(环境监测是什么单位)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