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监测狭义指对媒体发表的文章有提及监测者关心的话题、人物、产品、企业品牌、企业自身、企业形象、负面报道等做定期监测,筛选原始数据,分析媒体报道频率、报道媒体地域、媒体行业占比、主要媒体、关注度最高话题等,帮助企业了解媒体关注情况,负面预警以及有效市场推广、竞争对手情报等。
媒体监测除了人工监测指定网站(如医药类丁香园、生物谷)和社交媒体论坛贴吧外,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对搜索引擎收录的新闻源进行监测如新闻搜索,对这些目标信息收集整理后在进行分析,相对成本高,费时费力;系统化平台是通过数据抓取和分析手段对平面媒体电子版、网络媒体网站、社交媒体、网络互动平台进行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平台提供可视化分析图标,可以生成自定义的报告提供下载或者推送。
系统化平台需要一定技术支持、媒体数据资源合作、大数据分析能力、媒体理解能力、数据抓取能力(例如对指定网站进行爬虫程序开发和更新)、数据存储成本支持能力、客户服务能力。
后续的媒体分析和危机公关咨询能力也是衡量一个企业业务能力的指标,当然有些企业会包给公关公司做,监测平台只是一个工具。
广告效果的提升取决于数据获取能力
线上移动广告作为新兴广告产业,顺应了移动营销的趋势,与传统媒体广告相比更具精准性、互动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目前中国市场移动广告的展现形式可以分为下五大类:图片类广告、富媒体类广告、视频类广告、激励类广告及原生广告。
当然,这只是线上广告展现形式,线下广告一般比较好理解,展现形式有易拉宝、海报、扶手等,一般以二维码为下载入口,铺陈在地铁、公交、电梯等公共场所。
如今消费者数据散落分布在广告主与不同的媒体平台之上,多方的数据能力整合需要更强的技术中枢作为支撑,这也成为广告主的需求和痛点所在。因此,加强广告投放渠道的数据获取能力,才能在数字化时代兼顾投放的精确性和及时性。
如何统计广告投放效果?广告监测的主要目的有两个:
1、监测和衡量广告投放效果,即了解素材和渠道的质量
2、监测广告曝光后的用户行为,为App后续的精细化化运营做准备
广告监测一般分为三种:
1、曝光监测:即展示量,一般线上监测代码以URL形式出现,线下则只能统计URL访问量。
2、点击监测:即访问量,一般监测代码以URL形式出现。
3、App监测:一般指App内的行为/事件监测,用户在广告上下载安装App后,会做哪些行为,留存多久,这些都需要数据支撑。一般电商App除了基础的PV、UV、APP下载/激活/注册外,还需要统计“加入购物车”、分享、购买等用户行为;游戏App除了CPC、CPA等考核指标,更看重用户的次日留存、7日留存、30日留存、付费率、ARPU值等。App站内的行为监测一般采用SDK加特殊代码实现。
在投放形式上,要想匹配所有渠道和平台的需求,落地页是最佳的方式,通过在落地页集成openinstall SDK,在广告平台后台配置跳转地址为落地页地址,服务器获取渠道参数后自行统计。通过这种方式的移动广告效果统计能够统计访问量、安装激活量、注册量,甚至能统计到每个渠道下面具体有哪些用户。
后台可以创建广告渠道链接,在广告平台后台配置跳转地址为创建的渠道链接,查看投放效果数据。目前提供的数据有访问量、安装激活量、注册量、点击量、自定义效果点、渠道对比分析。
媒体监测是一项专业性的工作,具有涉及内容广,工作量大等特点,一般情况下,想要凭借自身的力量来完成对大量网络新闻媒体内容的监测,是十分困难的。
为此,专注于互联网信息挖掘服务的小编为大家盘点了一些常用的网络新闻媒体舆情监测平台,可有效助力于媒体监测工作的展开,可供参考。
1.识微商情监测系统
一个专业面向企业的网络新闻媒体舆情监测平台,旨在助力于企业摆脱信息收集和整理的困扰,能够实时自动地对全网舆情进行采集与推送,并自动过滤重复信息的干扰;可追踪已订阅主题的发展变化趋势,分析主题生命周期阶段以及各阶段的热点话题,挖掘主题演化过程中的传播网站、传播媒体、关键传播节点以及传播溯源;能自动识别正负面信息,自动向用户发出告警;能够对新闻进行统计分析,如新闻传播量、传播媒体的分布和比重、正负面新闻比重进行统计分析等,并生成分析图表及报告,供用户决策参考。
2.鹰眼速读网系统
一个专业面向各级政府部门的网络新闻媒体舆情监测平台,能够对各大网络新闻媒体上的社会民生话题、热点、事件等进行监测、告警和分析,在全网范围内分析挖掘舆情的传播声量、传播来源、传播媒体类型、转载情况以及情感态度,便于掌握舆情发展的路径、脉络和态势,支持导出关键数据,自动生成舆情剪报等。
3.鹰击早发现系统
一个专业面向政府的在线社交网络新闻媒体舆情监测平台,采用自主可控的大数据技术和安全可信的大数据服务云,“早发现”突发事件,为早报告、早响应提供先机。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媒体监测统计(什么是媒体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