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关注00后?首先,我们从竞争角度来看,主流消费人群的产品已经饱和,一片红海。当前2C的创业者多为80后,目标也偏于在85后这一代的社交及消费升级机会。过去一批专注于90后的社交产品,最终仍然无法成为中国的Snapchat,微信仍然是90后沉淀强关系的社交产品。而随着时代演进,我们发现00后在用户习惯和社交行为特征上,和80、90后有显著不同,且围绕着00后的泛娱乐、社交、电商等领域是目前创业者鲜少涉足的领域,就连品牌厂家或内容IP商都鲜少触碰00后,认为其第一多变、喜新厌旧、口味难以捉摸;第二,不如已步入职场的90后,消费能力较有限。
然而,我们发现00后的消费能力比起当年初高中时期的80、90已显著提高。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看:
00后处在高GDP、低出生率的红利期00后同期出生率比95后下降20%,同时中国人均GDP仍逐步上升,已突破10000国际元。因此,00后是第一波在成长期便可享受高经济红利的人群,个体所享有的资源较80、90后有所增加。
消费体量
据调查目前00后中的初高中生每个月约500-1000元的零花钱,按照年龄段/所处城市/家庭经济水平略有不同,主要来自于父母提供。当前00后约1.4亿人,城镇人口约8000万,我们以每月500元零花钱并以城镇人口来计算,00后可支配的消费金额每年高达近5000亿的市场规模。
消费意愿
00后更愿意为兴趣爱好付费-即游戏和动漫。由于00后从小便开始玩QQ,经常花钱购买QQ秀的服装、萌宠道具等,对虚拟商品的付费习惯从小就累积起来;这点和80、90后当年花钱买游戏点卡有些许不同。
举例几个调研中的案例来分享:一、爱好游戏的00后在王者荣耀做活动时,每个月花200元,相当于每月1/4的零花钱,在买皮肤和英雄。二、爱好动漫的00后,一年去1-2次动漫展,单次花费可高达3000元,相当于一年中30%的零花钱。
父母影响
对比90后的父母-70后,教育理念偏传统,在孩子成长期阶段,对游戏、动漫等较为排斥,不鼓励孩子在此花过多的金钱。然而,00后的父母-80后在孩童教育更加开明,注重亲子间的交流;由于接触互联网较早,对于游戏、动漫、甚至是线上的教育产品较为开放,只要不影响儿女的学习,支持其在兴趣爱好上的花费。例如,我们曾调研过一位在北京的高中生,爸妈不排斥孩子热衷二次元,曾一次性支持小孩4000元让她买漫画。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最大的00后已经18岁,已经进入大学,拥有更多自主时间和零花钱,在消费/娱乐/社交的需求上将比初高中时显著提升。
与忠诚于某一品牌相比,零零后更加重视体验和参与。调查显示,在过去10年中,15岁左右青少年对于品牌的忠诚度下降了7%,与之相对的是对“个人体验”的重视。比如,对于零零后来说,旅游的乐趣在于自拍,用图片编辑软件来美化,然后发到社交平台上引发议论,而不再是花心思购买旅游纪念品。
微博监测显示,“X X爱好者”、“X X一族”等标签在零零后的个性化标签中排名靠前。而那些具有传奇个人经历、富有故事的人物也往往在传播中拥有较强话语权。
给品牌的建议:
作为长期活跃在“御宅族”亚文化中的群体,当今的零零后有着自己独特的传播语汇。
部分零零后的微博昵称直接叫“X X萌萌”、“小小X X”或是“XX嘟嘟”,其他偏萌性的词如“XX小姐”、“ XX王子”、“XX会发光”,也充斥着社交媒体。
调查显示,零零后使用网络表情的次数高出90后55%,是80后3倍。
给品牌的建议:
互联网的咫尺天涯,使得零零后延续了90后的“宅”。不论长假短假,70%左右的零零后都选择宅在家中。其中
40%的零零后会做作业或补习;30%的零零后会打游戏(16%)和玩手机(14%)。
网游是“零零后”最热衷的娱乐活动。某项针对广州儿童的研究显示,有70.7%的儿童会玩网络游戏。而且,在玩网游的孩子里有超四成(40.7%)表示有加入线上联盟,这个比例在13—14岁的儿童中,还要上升66.7%。虽然宅在家中,大部分零零后都有稳定长久的朋友关系,并且和朋友相处融洽。零零后喜欢独处,但并不孤独,他们通过网络与朋友交流,社交工具中现实朋友占绝大多数。
给品牌的建议:
健康、减肥、美妆、交友,这些“成人化行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零零后身上。
零零后关注的健康微博话题中,48%与减肥相关,而94%的减肥方式则以控制饮食为主,这导致了零零后对健康食品的关注。 10年间,100%纯果汁、茶饮料、果蔬饮料消费分别上升17个、 13个和11个百分点,而西式快餐、可乐和速溶咖啡的消费,则分别下降5个、13个和9个百分点。
给品牌的建议:
与80后不同,作为网络原住民的零零后的追星方式更偏重于感情寄托与身份的认同。
调查显示,零零后51%的微博内容都与偶像相关。零零后不仅关注明星参与的娱乐节目、红毯秀、海报和电视剧,更热衷于明星的幕后,如个人生活、工作、学习、感情生活等。
而社交媒体的存在,更史无前例地拉近了这些粉丝与偶像之间的距离,他们不仅可以选择穿戴与明星同款的服饰,更可以选择与偶像“共生”的生活方式,比如模仿他们同龄偶像的生活习
惯、行为举止等等。
给品牌的建议:
从而带来可观的市场潜力。
零零后出生于经济较为丰厚的时代。据某知名研究集团一项针对一、二线城市的零零后家长进行的网络调研数据显示,零零后平均每月花费3150元,占零零后父母每月支出的36.5%,排名家庭支出第一位。
零零后对于媒介的成熟和敏感,使他们对潮流有着理性的判断。相比10年前,当今的零零后对“为时尚而放弃实用性”的赞同率下降了6%。作为与电商共同成长的一代,81%的零零后在微博上提及自己的网购经历,与10年前相比,当今零零后的现金支付意愿下降了18个百分点,储蓄意愿下降了8个百分点,负债消费的接受度上升10个百分点。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们对潮流的敏感和信息搜集的能力,也使得他们在家庭购物决策中有着重要的话语权。在高科技产品的选择上,越来越多的父母会听取零零后的建议。
对于家长而言,需要快速了解商品信息,以及用户评论来做出判断;对于孩子而言,方便查找、公信力高的平台也有利于快速挑选商品,并获得家长的首肯。
给品牌的建议:
00后消费市场会成为下一个商业巨头诞生的战场,针对00后消费观的研究与利用可以帮助企业发掘先机获得先发优势,是未来5-10年内决胜的关键。
[1]奥美中国.零零后研究[J].国际公关,2015,(5):86-87.
[2]牟鑫淼.浅析新生代“零零后”的消费习惯[J].时代金融,2017,(10):296-297.
[3]初心资本.不一样的00后,我们读懂了吗?[J].36Kr,2017-04-28.
[4]张梦如,孙虹.基于00后消费心理诉求的潮牌营销策略研究[J].现代装饰理论,2016,(5):290-291.
[5]汤锐.浅析当代中学生消费观念的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导
刊,2016(27):54-55.
00后创业者的特点是年轻、具有创新精神,同时也比较注重个性化和社交化。以下是一些适合00后创业的项目:
1.网络直播:网络直播已经成为了一种热门的社交方式。00后创业者可以通过自己的创意和特色来进行网络直播,并且通过直播平台来获得收益。
2.社交媒体:00后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非常熟悉,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来创建社交媒体平台,吸引用户并获取收益。
3.在线教育:随着疫情的影响,在线教育已经成为了一种新的教育方式。00后创业者可以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来创建在线教育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4.农村电商:农村电商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也是00后创业者可以考虑的领域。他们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来推广当地的农产品,同时为农民提供更好的销售渠道。
5.个性化定制:00后的消费观念比较注重个性化和定制化,因此个性化定制可以成为一个创业项目。创业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提供个性化定制的服装、家具、饰品等产品。
总之,00后创业者应该关注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并且需要具备坚定的信念和积极的态度,为创业的成功而努力。
一年一度的毕业求职季,绕不开的话题就是择业和职场现状。俗话说得妙【每一代人都每一代的择业观,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的坚持。】,面对着即将大批涌入职场的00后新新血液,相比于85、90甚至95后更加注重搞钱的职场心理来说,00后明显“不走寻常路”,那我们不妨大胆预测一下,00后能否成为一股崭新的力量倒逼职场改变吗?
【拒绝职场PUA】
其实95后的职场人就已经逐渐开始全方位的抗争了,职场PUA堪称【职场天坑,万恶之源】正是要团结起来,才能对抗这种病态的打压和无休止的惊天大饼。
00后在职场中显示出了更加鲜明的个性,他们更加明确:劳资是来上班的,上班是来赚钱的,不是来听你狗叫的。【画饼学宣告失败】注定了一部分领导要开始思考新的沟通方式,这就是改变的开始。
比如我曾经的一位领导,她奇葩的认为年轻职工都是傻子,不需要跟他们认真说话,结果可想而知,被年轻职工重新教做人了。
【说走就走的辞职】
00后辞职起来真是像龙卷风,上周还在带的一个实习生弟弟,这周就拎包走人了。说是领导不说人类的语言,他才不受这份气。本来觉得是一次冲动离职,谁知道他跟我说已经【反向背调】了这个领导,人品跟衣品一样差,而且他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表示怀疑,决定先走为敬,听得我目瞪口呆。他甚至跟这位领导也直说了,领导直接怀疑人生。这位弟弟是真勇,经此一役,领导现在跟我们说话态度柔和了一大截~仔细想想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改变呢?
【拒绝加班】
下班之后手机直接关机,这是多少职场人想做又不敢做的?但是00后的友友们不仅敢,还能当面拒绝加班,这真是让我等倍感羡慕了。无偿加班?做梦。有偿加班?勿扰。下班临时电话?拒接。00后力争不让加班成为理所当然,努力到让人泪目。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愿世界上再无加班~额?什么声音?哦原来是我给自己点的梦醒时分~
最后,温馨提示正在求职的小伙伴们,签约千万忌盲目,可以提前【反向背调】:①咨询靠谱的老师学姐学长小伙伴。②从企业查询网站上看规模、老板背景、有无官司纠纷。③对比同类企业的同类岗位,不要死磕一家。④多泡泡相关论坛、官网、贴吧,也可以在知道上提问,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祝00后小伙伴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00后市场调研(00后消费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