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开始读《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书里提到的两个案例让人印象深刻,分享给大家。
第一个案例是2002年上市的麒麟发泡酒“极生”。当时啤酒厂商为了避开啤酒的高税率,用较少比例的麦芽酿制成“类啤酒”,也就是发泡酒。人们大多认为发泡酒是廉价、劣质的饮料,是为了节省经费的无奈选择,对它的印象并不好。
客户希望消除人们对发泡酒的负面印象,做出畅销新作。于是他开始思考如何扭转发泡酒的负面印象,尝试换一种角度,寻找积极的观点,如发泡酒并非风味不足,而是清爽不腻的口感;并不是廉价饮料,而是可以轻松享受的现代饮料。然后,通过简约冷调的包装及广告手法,将这种正面形象可视化。
第二个案例是1996年本田休旅车。当时的面包车普遍被认为是全家一起出游的车子。但在那个时代,一家人共度周末给人的感觉并不算正面,或是说并不帅气。但是,这是这种车型的核心价值。全家出行其实是一件十分幸福的事情,只要想办法传达出这种美好的感觉就足够了。于是,佐藤可士和把焦点放在和孩子一同出游的乐趣上,大胆强调了这个优点。他缩小了车子的照片,用儿童涂鸦般的识别标志和动物图画占满广告画面。这种手法颠覆了以往汽车的广告风格,深受好评,销售量也跃登同级车种的冠军。
这两个案例有一个共同点,即商品本身够好,但没有正确传达出它的优点。遇到这种情况,只要整理想要强调的内容,适当传达商品的优点,便能获得该有的评价。当然,这里所说的整理并不简单,需要我们针对要素设定优先排序,将焦点聚焦于关键处。下一篇将着重谈整理的步骤和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
《佐藤可士和的超整理术》:如果说原研哉奠定了无印良品的设计哲学的话,那佐藤可士和就创造了UNIQLO优衣库的视觉精神,而现在UNIQLO已经成为了一个新的日本设计象征,它更加国际感,并强调设计性让设计完成真正意义上的直观和重要同时又保持了日本风格。
在日本,佐藤可士和是带动销售的设计魔术师,也是走在时代尖端的创意鬼才,不论麒麟极生啤酒、国立新美术馆或是UNIQLO等等,皆以崭新的创意抓住众人目光。事实上,这般精准呈现的极致美学,都是透过「整理」而完成的。
书中佐藤可士和以自己的知名设计案为例,将「超级整理术」分为三大阶段,从有形到无形分别是:空间整理、信息整理以及思考整理。从随身物品、办公环境开始,透过对于空间整理的习惯,养成对于思考整理的敏锐,只要按部就班,时时刻刻磨练整理技巧,便能促使思绪清晰、提高判断能力、开启灵感之门,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精致度!
好的设计,从「整理」开始!
佐藤可士和的设计灵感来源:整理。
唯有整理自己与对方的想法,才能够掌握本质、面对课题、找出方法,最终产生感动人心的设计!
佐藤可士和 1965年出生于东京,是日本著名平面设计师。
佐藤曾两度报考艺术大学但都落榜,直到1985年(20岁)时才进入多摩美术大学就读。 1989年毕业后进入广告公司博报堂工作。 2000年离开公司自行成立工作室「SAMURAI」就任该公司的会长。
迄今的主要客户包括日本国立新美术馆、UNIQLO优衣库、乐天、7-11、本田、今治毛巾等。在当今广告业界与设计业界,被誉为“能够带动销售的设计魔术师”,其简单、创新并富有视觉震撼力的作品,一再为品牌形象及商品营销提出新的可能。佐藤可士和为当今日本设计界、广告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之一。他相信“设计可以改变世界”,认为自己的使命即为“用设计为世人提供新价值”。佐藤深信,“创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钥匙就藏在客户手中,他要做的只是把它们引导出来,因此其创意永远不会有枯竭的一天。
从他的作品中也能够感受到他对于“空间整理”、“信息整理”、“思考整理”的痕迹。产品理念进行整理和提炼,去冗杂的装饰,简洁给人空间、简洁给人有力的集中、简洁中有本质的提炼。震撼常常来自深入人心的简单。
看佐藤作品和书,一二思考与朋友们分享。
01、创作的开始从质疑开始。
02、然后用倾听创建与客户的连接,挖掘最深处真实的想法需求。
03、记录我们的心情,倾听我们内在的情绪。
04、找让自己着迷的东西,努力寻找本质并用暗喻比喻去连接展现事物的本质。
05、将语言文字视觉化,共鸣胜于雄辩,你引人入胜的PPT就是带领客户看见他即将实现的未来。一切说明在直观感知感受面前都是废话。展示就是将模糊的远景变为可见的现实。
06、寻找真实感,张开每一个毛孔去感受真实,比调研结果重要。
07、尽可能地运用一切媒体和发声器。
08、让信息与传达最后的呈现除去一切桎梏繁杂的装饰,真诚的、纯真的、傻傻的简单。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佐藤可士和设计作品分析(整理出的设计大师佐藤可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