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不是,重点是,板是否能提供给物块足够的加速度。
基础判断方法(地面有摩擦,无其他外力):
第一步:假设可以一起运动,有:f板地=(M+m)a1
第二步:计算板可提供的最大加速度,有:f板物=ma2
第三步,若a1>a2,则板无法提供足够大的力,假设不成立,板和物块分别减速
物块加速度为a2,板的加速度为(f板地-f板物)/M
若a1<=a2,则板可以提供足够大的力,假设成立,
且物块和板的加速度均为a1
注:有外力的情况下,思路是一样的,稍微改变式子即可。
高中物理板块模型处理思路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板长。这个模型,物块(可以被当作质点)要么在左边,要么在右边。如果物块是从右边滑到左边的话,物块相对于大地的位移的位移是2~3,木板相对于大地的位移是2~4。板长就可以用3~4来表示。同样的。如果物块是从左边滑到右边的话,5块相对于大地的位移,是1-4。木板相对于大地的位移是,2-4。板长就可以用,1-2来表示。规律,我已经在图的右边写出来了。
不过,出卷人出题,不会出那么简单,他一定会把板块模型至少分成两段运动过程。(比如先施加一个拉力,然后撤消。问你物块会不会从木板上滑下来。)因此我们就要分别分析在这两段运动过程当中,板块他们分别受到的力。这是很重要的!接着我们要分析在第二段运动过程当中,板块他们会不会共速。因为木板是在加速的,物块是在减速的,如果他们两个共速的话,他们之间就没有相对位移。如果在他们两个共速之前,物块没有从木板上滑下来,就再也不会滑下来了。如果有就滑下来了。
我们先来看前两问…(前两问非常简单…)是对于第一段运动过程的分析。对于A
B分别列个方程,然后代入数值,算出来就可以了。第二小问,就列个运动学公式,也是带数值算就可以了。
这句话是正确的
在高中物理中几乎所有应用到整体分析的都是求加速度的
先是整体分析然后隔离分析求内力
在运动状态相同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可知
物体间的内力相互抵消,不影响整体的运动状态
所以在物体运动状态相同时可以整体分析
辽化高中二年一班XXX提供,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高中物理八种板块模型(高中物理板块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