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镶嵌模型和流动镶嵌膜型一样的
概念:该模型把生物膜看成是嵌有球形蛋白质的脂类二维排列的液态体。膜是一种动态的、不对称的具有流动性特点的结构。脂双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既具有固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球形蛋白质分子以各种形式及脂双分子层相结合。这个模型主要强了膜的动态性和球形蛋白质与脂双分子层的镶嵌关系。这是细胞生物学的重要进展之一。科学家发现细胞膜不是静态的,而是膜中的脂质和蛋白质都能自由运动。这种模型叫做流动脂质—球蛋白镶嵌模型。这是个动态模型,表示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分子层和镶嵌着的球蛋白分子组成的,有的蛋白质分子露在膜的表面,有的蛋白质分子横穿过脂质双分子层。这种模型主要强调的是,流动的脂质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连续体,而蛋白质分子像一群岛屿一样无规则地分散在脂质的“海洋”中。后来,不少实验都证实膜脂的“流动性”是生物膜结构的基本特性之一,因此这种模型比较普遍地被大家所接受和支持。但是,这种模型也有不足之处,它比较忽视了蛋白质分子对脂质分子流动性的控制作用,以及其他因素对脂质分子运动的影响。特点: 1脂质分子排成双层,构成生物膜基本骨架 2蛋白质或联结于膜内表面,或嵌入或贯穿于脂双分子层 3糖类或联结于膜外表面,与去层蛋白质和脂质亲水端结合,构成糖蛋白或糖脂 4膜两侧结构不对称,各种成分不对称 5膜脂和膜蛋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一种生物膜结构的模型,它认为生物膜是磷脂以疏水作用形成的双分子层为骨架,磷脂分子是流动性的,可以发生侧移、翻转等。蛋白质分子镶嵌于双分子层的骨架中,可能全部埋藏或者部分埋藏,埋藏的部分是疏水的,同样,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在膜上自由移动。因此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是膜结构的一种假说模型。脂类物质分子的双层,形成了膜的基本结构的基本支架,而膜的蛋白质则和脂类层的内外表面结合,或者嵌入脂类层,或者贯穿脂类层而部分地露在膜的内外表面。磷脂和蛋白质都有一定的流动性,使膜结构处于不断变动的状态。
流动镶嵌模型模型认为:细胞膜结构是由液态的脂类双分子层中镶嵌可以移动的球形蛋白质而形成的。随着科学研究技术的不断创新和改进,流动镶嵌模型也逐步得到完善,是目前公认的膜结构模型的基础。
扩展资料:
结构特点:
1、镶嵌性
磷脂双分子层和蛋白质的镶嵌面;或按二维排成相互交替的镶嵌面。
2、流动性
膜的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的基本特征之一,同时也是细胞膜表现其正常功能的必要条件。膜的流动性是指膜结构分子的运动性,它包括膜脂的运动和膜蛋白的运动。
膜脂的流动性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膜脂分子处于运动状态。膜脂的运动方式主要有侧向扩散、旋转运动、旋转异构运动、左右摆动以及翻转运动等。
3、不对称性
细胞质膜的不对称性(membrane asymmetry)是指细胞质膜脂双层中各种成分不是均匀分布的,包括种类和数量的不均匀。(以脂双层分子的疏水端为界,生物膜可分为近胞质面和非胞质面内外两层。生物膜内外二层的结构和功能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称为生物膜的不对称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流动镶嵌模型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流动镶嵌模型名词解释(流动镶嵌模型怎么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