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测试题答案
1【单选题】(20分)公共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是( C)
A.管理学学科
B.社会学学科
C.综合应用型学科
D.传播学学科
2【单选题】(20分)
“公共关系是90%靠自己做得好,10%靠说(宣传)得好”,这种观点出自公共关系定义的哪家流派?(D)
A.管理职能论
B.特征综合论
C.社会关系论
D.现象描述论
3【单选题】(20分)
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A)
A.社会组织
B.政府主管部门
C.“一把手”
D.党委集体领导
4
【单选题】(20分)
公共关系客体准确的表述是指( B)
A.消费者
B.公众
C.大众
D.组织
5
【单选题】(20分)
人际交往体现和彰显公共关系是指( A)
A.全员公关,每个人都若明若暗的成为一定社会组织的“形象大使”
B.社会组织是由一个个体组成的
C.人与人交往无处不在
D.人际交往具有目的性
链接:提取码:a4hu
新闻传播学(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是国家一级学科,下设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学、编辑出版学、国际新闻、数字出版等专业,高考文理兼招。新闻传播学是研究执政党的新闻活动、传播活动及其他各类信息传播现象的学科。涉及的领域为互联网与新媒体。
1、分析真题!看书只是建议理论框架的过程。
2、不要嫌书多!广泛阅读,扩展知识边界,才能在答题时独辟蹊径,有区分度;
3、多看论文!需要注意论文的思考角度、套用理论、研究方法,以及分章、小标题等等。因为答题时每道题实际就是一篇阐述思考过程的微型论文;所以一篇一篇论文的吃透,看多之后,就能获得相当多的答题灵感;
4、关注老师的研究动向!老师们的微博是你必须要关注并时时翻看的,也要注意学院网站,老师参加了哪些论坛、学术会议,或者出了什么新的研究成果,这些都有可能在试题里反映。
5、整理热点!年末的时候一般有很多媒体总结年度十大传媒事件,或者微博白皮书等;这些热点每一个可以适用哪些理论,有哪些出题和答题方向,一定不要懒惰,要12345点自己用个笔记本专门罗列出来。作为传播学,而且又是高度重视业界的传播学院,热点是一定会在试题中反应的。到时你会庆幸自己早有头绪而不是坐在考场里才从头思考,看题即能落笔,节约很多宝贵的时间。
推荐一个博客:
这是北大副教授胡泳的微博,我两年考研的过程中几乎隔几天都会看看他对热点的研究。后来几乎熟稔了他的语言。很有帮助,建议将本年度他所有的传播学相关博文通读。
第一阶段:7~8月
这个阶段基本以阅读基础书目为主,掌握基本概念,建立理论框架,对传播学两大学派(也有将技术学派单独列出)各有一个全盘的认识。
推荐书目: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这是国内最经典的传播学教科书,虽然部分理论过时,但其对理论的统摄性使起码五十分以上的基础考点出自该书,重视程度不言自明。建议多做笔记并且将每个细分知识点背诵。
《传播学引论》李彬
这本书是入门难度,写得很文学化,毫不枯燥;如同一本有趣的科普读物,看完一定会调动你对传播学的兴趣;建议跨学科的门外汉阅读。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第三版)》巴兰,戴维斯
我非常喜欢这本书,阅读性相当高,像看小说一般对理论研究从头至尾娓娓道来,时间线索环环相扣。这本书当年也是中大的参考书目,各位一定要重视再重视,并且一定要做详尽笔记。
如有时间还可以看:
《传播学史》罗杰斯,
《人类传播理论》李特约翰
《传播学概论》许静,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没时间就别看了,知识点交叉蛮多的,可当消遣)
《麦奎尔大众传播理论(第四版)》(很好的一本书,但对入门来说稍微生涩,建议学有余力再看。)
第二阶段:9~11月
这个阶段是进阶阶段,开始快速阅读大量的每个学派的专门书籍,丰富、填充知识框架。目的在于拓展理论边界,深化细化对理论的理解,俗称找感觉。
《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沃纳.赛佛林
翻译比较生硬奇葩,读起来稍微费力。建议略读,重点放在其附有的一个效果研究的进程表,建议可作为传播方法的效果源流框架放在最后复习时记知识点来使用。
《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里程碑(第3版)》洛厄里,德弗勒
本书十四章涉及了14个效果学派史上的重点研究,大部分到如今已是经典研究;由于中大的考试内容涉及研究方法,所以本书的每一章都应归纳出选取的研究方法步骤以及环境因素。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这本书是目前为止我最最推荐的一本书,非常棒!有朋友说,这是国内目前最好的传播学教材,这绝非妄语。关于范式论,本书没有答案,只有引导;刘海龙老师作为郭庆光的学生,其实早已青出于蓝,其渊博的知识面,使本书引经据典妙语连珠,可读性极高。我从头至尾,包括考试的前一天,也还在翻这本书的笔记。
所以同学们,一定要选择某一本书作为你复习的线索,作为你理论构建的依据;其他的书都是作为其知识点的补充和细化。而这本书,应该从头至尾陪伴你的复习全过程,作为你复习的骨骼,对该书一定要做详尽笔记,勾重点,背到滚瓜烂熟。
《社会学方法教程》袁方
有同学问到研究方法的书的选择。方法的书还有风笑天的和艾尔·巴比的两本。风笑天是袁方的学生,那本书稍微读起来易懂一些。两本取其一就行了。不清楚其他两本的知识点是否完善,我读的袁书,这一次考试中有两道题涉及:
二、简答 2、简述因果关系形成的三个条件
三、论述 2、纵向研究的主要特征和类型,它与横向研究相比有什么优势?
这在袁方书里就全部有涉及到,而且恰好我以前做笔记做到了,只是考试时纵向研究的三大类型有趋势研究、同期群研究、追踪研究,我考试时死活想不起来第3个,把追踪研究写成了变迁研究。
而因果关系形成的三个条件有:1,因变量与自变量; 2,两个变量是前后相继的相关关系;
3,没有其他外在变量参与变化。这两道题在书里都是极其细小的点,甚至不是黑体重点,如果不好好做笔记,只读遍就过了,是一定不会被重视到的。所以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单向度、超真实、内爆》石义彬
石义彬老师是武大的新传院的院长,这本书据说是他手下的研究生们的集体杰作 o(╯□╰)o
不过该书对批判学派的讲解很细致深入,在国内不失为一本难得的批判学派专著。
后有涉及到女性主义的章节,在其他书里少有提到,建议一读。
《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费斯克
又是一本非常推荐的好书!!就像作者所说,本书绝不仅仅是一本辞典。该书的每个词后都有其英文表述,把每个概念的英文术语记清非常重要,尤其复试的时候。费斯克是文化研究的代表学者,这本书是他和其他学者一起编著而成的集大成之作,很值得,很值得一看。读完本书,一定有找到写论文语感的感觉。
《传播的观念》陈卫星
为什么要看本书,很简单,陈卫星是中大的教授,也是复试的主考老师之一。这本书是他最重要的著作,自然应该翻阅一遍。这本书文字很优美,我当时摘抄了很多句子,在答题时可以套上。
《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彭兰在网络传播研究的名声可谓如雷贯耳,这本书分两个版本,主要阅读一下框架类的东西。前半本可跳过,直接阅读后半本。
如有闲还可阅读:
《舆论学概论》许静
这本书我非常喜欢,书上密密麻麻都是笔记和勾画的重点。书中从个人、组织、群体、社会的角度,讲解关于谣言的传播机制以及大众传媒对舆论的影响,应单独挑出来翻一翻。其他部分可略过。
《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张咏华
《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1~4》
这四本书其实是四本论文集,新媒体传播与大众传播,以及文化研究均有涉及。
《符号透视:传播内容的本体诠释》李彬
时间紧的话别的不用看,把第一章拧出来看看。
《作者图像:新闻专业主义的建构与消解》黄旦
这本书好像中大老师还蛮喜欢的。
《文化帝国主义》萨义德
东方学的作者,文化研究的重量级人物。拿一天时间翻看一下即可。但还是建议在复试的时候再通读本书。初试时意义不大。
《童年的消逝》、《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
《众声喧哗》胡泳
《现代出版学》、《印刷书的故事》
《传播学定性研究方法》
这本书有余力也要看看。我大致翻了一遍,可惜时间太短没有详细笔记。
第三阶段:统筹复习(12月~1月考研前)
这段时间的复习以梳理基础知识为主,同时辅以论文深化。注意的是对每个细小知识点的背诵,小到作者生平、著述、背景、研究方法、理论的发展与新媒体应用。答题时是按点给分,所以答的点越多,涉及面越广,越不会错过一些细小的得分点。
推荐书目:
《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专题精编·传播学》
又称绿皮书,非常重要!!!非常好的一本应试教材,重要性就像任汝芬之于考研政治。这本书将传播学所有基础理论全部分类列举得非常清晰,特别适合做最后复习的融会贯通和查漏补缺之用。建议无论看什么,都带一本在身边,时刻查阅标注弱项。
同时把之前做的重点书目的笔记全部拎出来反复看,一定要把书读薄,挑出精华,达到让笔记烂熟于心的地步。还要把论文中的小标题和重点语句勾画出来,反复领会将之为己用,并自己找真题来谢谢提纲,尝试下如果是自己,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传播学考试试题及答案(考研传播学怎么复习更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