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大学生创新创业答辩ppt(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应该如何进行)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1、首先是要有一个方向或者叫点子,比如还没有共享充电宝,你有一个创意做共享充电宝,类似这种创意。

创意来源一般是自己对商业与生活的洞察,发现他人还没有解决的一个需求,有需求是创业大赛开始的第一步。

2、发现需求后,就要想用什么样的解决方案去解决,是通过产品还是通过服务,有没有科技含量,产品实现需要什么资源,技术门槛高不高,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

最好与自己的专业相结合,如果与现在的热闹领域能结合最好,如人工智能,大数据,新材料等方向。

3、第三步,是组建团队

团队要有一个负责人,还要有懂技术和懂市场人同学,最好是在全校组织跨专业的团队,当然不跨也可以。

然后请一个指导老师。团队是实现你想法的基础,没得团队不行。团队要能实现产品原型,要能做项目策划与包装,还要能做演讲。

4、第四步,有团队了

就是再讨论,进行分工,一般是兵分两路,一路专业于产品实现,做技术,一路是做策划,写PPT

做演讲等准备。将产品实现,产品这点,受众,独特性,商业价值,社会价值都得分析出来。即使暂时不能实现,饼也得画出来。

5、第五步,请老师指导,改进。

6、报名参赛,演示产品,演讲。

7、如果产品好,讲得也好,市场也大,技术也高。基本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奖了,

8、产品实现不易,需要更强的团队,需要更多的投入。还要进一步验证市场。

很多学生直到毕业了也没弄清楚什么是什么是“国创”,什么是“大创”,什么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什么“新苗计划”,什么又是“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校园里或多或少听别人说过大创、创新创业训练等,但多数人始终对这些词感到迷糊甚至陌生。

其实“大创”、“国创”都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简称。“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在浙江省被称作为“新苗计划”,由于各个省市情况不同,所以在“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称呼上有所差别,但它在大多数省市都被称作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创新训练项目(设备创新、化学生物创新、材料创新等科技创新。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创业训练项目(创业训练主要体现在训练上,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项目运营模拟,就有点类似于“创新春”、“互联网+”创业大赛的初创组与创意组。)

创业实践项目(创业实践往往是学校就业指导老师指导学生在校创业,入驻学校孵化基地进行实际创业,如果是自己的创业想法实现了真正创业,导师也就是挂个名而已,千万不要被忽悠了,把自己股份分了出去。)

国家级与省级大学创新创业计划的经费一般分别为: 10000元与5000元(学校不同经费可能存在差异,是由于国家和地区政府对各学校的政策不同)

在每年三月份教育部下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通知,多数学校选择在每年的四月底截止申报,与此同时省级、校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也在这段时间选拔。所以即使国家级训练计划没被选上,那么还有机会申报报省级、校级计划。当然也有省级训练计划没被选上,反而被国家级训练计划选上的情况也有,当年我有个项目就是这样情况(可能是评委对项目的看法存在差异)。

成功申报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完成时间为2年以内,省级以及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的完成时间均为1年。如果成功结题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将会获得一张结题证书,从某个方面来看它的意义不亚于一个互联网+的省赛金奖,一个国家级的课题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很多学校甚至会把大创立项与“创青春”、“互联网+”捆绑在一起,这三个在一定程度上是互通的,只要稍加修改就以相互利用。

首先需要要有一个可行的项目,很多同学会问“想不到项目,该怎么办?”

前面提到大学创新创业计划分为三类,而且每一类都提到一点“在导师指导下”,所以咨询导师项目也是一个很好地选项,导师可以是平时给你上课的老师,也可以是学校其它部门的人员(行政、后勤),不要小看其它部门的学校工作人员,好歹能进学校工作,几乎都算得上是高学历。另外最好是选择一些资历比较老、人脉关系不错的老师作为自己项目的指导老师,因为在项目评审答辩时可能存在一些人情分数在里面,毕竟评委都是自己学校的。

也可在以前的专利论文成果上优化改进,产生的“新东西”也是可以用来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还可以将以前参加过得比赛项目或者以前学长学姐参加过的比赛项目拿过来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除此之外,也可以是自己或团队成员想出的新idea用来申报,当然我们是积极鼓励这种申报方式。

当有了项目,自然是撰写好申报书,然后参加答辩评审。这类申报书不像做比赛那样需要一本详细的说明书或者商业计划书,仅仅需要几页最多十几页就行。如果照着模板撰写申报书,只需大半天时间就可以填好。(回复“申报书”获取国家级、省级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申报书模板)

因为申报书写得并不是十分详细,所以答辩过程自然成为了能否被选上的关键点。答辩就涉及到ppt以及自己团队的答辩能力。这里的答辩ppt几乎与竞赛ppt一样,所以如果有现成的稍加修改就可用来答辩,如果没有那就自己老老实实做呗。(前面有篇文章讲到如何准备创业大赛,就放出了竞赛ppt模板,所以后台回复“ppt”即可领取)

一般这类答辩评审的评委都是在校老师,很少有校外人员作为评委,所以提前了解评委老是十分必要的,了解评委老师的评审风格以做对应策略,也可找与答辩评委熟悉的团队成员参与答辩,毕竟大家都相识一场。(嗨呀!又把你们教坏了)

项目结题方式可通过申请专利、发表论文,或参加A类竞赛获奖,其中创业类训练计划注册公司、达到一定盈利额也能算作结题。

其中省级训练计划需要获得省级A类竞赛二等奖/银奖才能算作结题成果,同理国家级训练计划则需要获得A类竞赛国奖才行。

结题所申请专利、论文以及调研车旅费可通过项目经费报销,以及购买其它的项目相关物品,只要有发票是都可以报销的。特别注意报销有效期,过了时期是报不了的,报销越快越好,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嘿嘿,自己掏过钱当然记忆深刻。

——end——

资料获取,看我简介

最详细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有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等。

一、熟悉赛事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办:教育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

简介:大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四届大赛累计有490万大学生、119万个团队参赛,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大赛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大、影响最广、成果最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

2021年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介绍高校2021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时,直接提到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属于国家战略级赛事,“我们将聚焦五育并举的双创教育实践,完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赛事组织形式,举办一届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百国千校、全球最大的一场创新创业盛会。”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

简介: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一项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主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等。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作出了专门部署,指出了明确方向。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二、熟悉模式

作品提交:互联网+大赛的作品形式为计划书,也就是商业计划书(business plan),俗称bp,一般需要写到50页以上。在路演答辩时还需要用到PPT,用于辅助介绍项目,通常做15-25页。特别说明一点,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学弟学妹都喜欢把计划书叫做“策划书”“项目书”,这两种叫法均是错误叫法,是把这三者混为了一谈。

无论是计划书中,还是路演答辩中,均不要使用以上两种错误叫法,不然会显得你非常不专业,是个外行。计划书并不是互联网+比赛的专有产物,而是商业中的一种常见文体,用于企业或项目融资,说直白点就是“要钱申请书”。向谁要钱呢?投资人。投资人为什么会给你钱?这是因为他投了你的项目,如果你的项目发展潜力好,会为他带来高额收益。

而互联网+比赛,本质上就是一个模拟融资比赛,评委扮演的就是投资人这一角色。不仅如此,互联网+大赛还会帮助优质的项目对接投资人,实现真正的融资、落地。

只有了解计划书背后的原理和逻辑,你才能写好计划书。

路演答辩:

路演答辩这一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想知道如何能从容应对评委的各种提问,首先你要知道,你面对的评委都是些什么人。在互联网+大赛中,评委有两种来源。在校赛阶段,评委主要由本校各个学院的专家组成。大家都是一个学校的,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同时校赛的一个初衷也是筛选优质项目,并加以打磨、完善。

因此在校赛答辩阶段,评委通常不会提比较刁钻、难以回答的问题,主要侧重于产品和技术的完成度和可行性。而在省赛阶段,评委不仅仅有来自各大高校的专家,也有知名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天使投资人等等,相比于校内专家,这些人更为专业,对项目的审视也不仅仅只停留于产品和服务,而是项目运作的完整流程,特别是商业性和项目发展潜力会有更高的要求。

在了解评委来源后,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比赛阶段,针对性的去准备QA。准备QA不是盲目猜测评委所有可能提出的问题然后背下答案,评委的问题你是猜不中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项目的视角都不尽相同,可提问的角度太多太多了。有可能你准备了一百个问题,但评委一个也没有问到,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大学生创新创业答辩ppt(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我应该如何进行)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