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包含哪些?
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的说就是宣传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至于媒体的内容,应该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政策,结合广告市场的实际需求不断更新,确保其可行性、适宜性和有效性。此前,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
1、报纸;
2、电视;
3、广播;
4、杂志;
此外,还应有户外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如手机短信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除新的媒体,例如:IPTV、电子杂志等,他们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与传统媒体又有着质的区别。
从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划分:
1、报纸刊物应为第一媒体;
2、饥播应为第二媒体;
3、电视应为第三媒体;
4、互联网则应被称为第四媒体;
5、移动网络应为第五媒体。
参考资料:baike.baidu/view/7072?wtp=tt
1.什么是媒体?媒体有哪些类型?
1.所谓媒体,是指传播信息的介质,通俗的说就是宣传平台,能为信息的传播提供平台的就可以称为媒体了.2.传统的四大媒体分别为:1、报纸;2、电视;3、广播;4、杂志;此外,还应有户外媒体、网络媒体、新媒体,如手机短信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渐衍生除新的媒体,例如:IPTV、电子杂志等,他们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发展起来,但与传统媒体又有着质的区别。从出现的先后顺序来划分:1、报郸刊物应为第一媒体;2、广播应为第二媒体;3、电视应为第三媒体;4、互联网则应被称为第四媒体;5、移动网络应为第五媒体。但是,就其重要性、适宜性、有效性而言,广播的今天就是电视的明天。电视正逐步沦为第二媒体,而互联网正在从第四媒体逐步上升为第一媒体。虽然电视的广告收入一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广告蛋糕正日益被互联网、户外媒体等新媒体以及变革后的平面媒体所瓜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同时,平面媒体已经涵概了报刊、杂志、画册、信封、挂历、立体广告牌、霓虹灯、空飘、LED看板、灯箱、户外电视墙等等广告宣传平台;电波媒体也已经涵概了广播、电视等广告宣传平台。基于此,就其目前适宜性来讲,媒体应按其形式划分为平面、电波、网络三大类,即:1、平面媒体:主要包括印刷类、非印刷类、光电类等。2、电波媒体:主要包括广播、电视广告(字幕、标版、影视)等。3、网络媒体:主要包括网络索引、平面、动画、论坛等。
中央媒体有哪些?
很多人问,通常说的是不是设在北京的媒体就是中央媒体?中央媒体和首都媒体是不是同一个概念?新浪网是不是中央媒体?下面就为大家提供一个中央媒体名单,具体界定一下中央媒体的范围。中央媒体的界定所谓的中央媒体只能是隶属(直属)于中宣部、广电总局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新闻媒体,如: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等,隶属(直属)于其他国家部委办局的媒体一般都不属于中央媒体的范畴,如:中国交通报,仅仅属于行业类媒体,当然也有例外,如中国青年报,虽然是中国共青团中央机关报,但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中央媒体。而北京日报、新京报则属于首都媒体而不是中央媒体。一般来说,首都媒体包含了中央媒体。新浪网等穿络媒体不属于中央媒体。目前,网络媒体没有中央媒体,而人民网、新华网只是人民日报、新华社的网络版。另外,有人会问,求是算不算中央媒体呢?回答:不是。求是只是期刊,不是媒体。中央媒体名单严格意义上的中央媒体名单:报纸类中央媒体:人民日报、中国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报、工人日报、农民日报、中国青年报、科技日报通讯社类中央媒体: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中新社)广电类中央媒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另外,中国妇女报、法制日报勉强可算,参考消息报因基本转译国际媒体资讯,应该不作中央媒体。因此,中央媒体其实很少。
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都包括哪些?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憨“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新媒体是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分众传媒CEO江南春:“分众就是区分受众,分众传媒就是要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而这个族群能够被清晰地描述和定义,这个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BlogBus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魏武挥的定义:“受众可以广泛且深入参与(主要是通过数字化模式)的媒体形式。”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构成新媒体的基本要素是基于网络和数字技术所构筑的三个无限,即需求无限、传输无限和生产无限。——社会关系层面的理解。可以肯定的是“新传媒”是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基础之上,延伸出来的各种媒体形式。“新”最根本体现在技术上,也同时会体现在形式上,有些新媒体是崭新的,比互联网;而有些是在旧媒体的基础上引进新技术后,新旧结合的媒体形式,比如电子报纸。新媒体就是能对大众同时提供个性化的内容的媒体,是传播者和接受者融会成对等的交流者、而无数的交流者相互间可以同时进行个性化交流的媒体。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
什么是新媒体?传统媒体有哪些
新媒体是微博、微信、手机客户端。
传统媒体:报刊广电,门户网站。
目前国内的主流媒体有哪些?
上海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文汇报》、《新民晚报》、《东方早报》、《新民周刊》、《SHANGHAI DAILY》、《上海星期三》、《上海东方体育日报》等13家报刊和1家出版社,是中国最大的报业集团之一。地址在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755号12楼。
新华社
CCTV、各省级卫视
《人民日报》、各省级党委机关报报
团委机关报《中国青年报》
以党报命名的全国各地有影响力的报业集团旗下的市场化的报纸,如:《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报》(广州)《新民晚报》(上海)《楚天都市报》(武汉)《北京晚报》(北京)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各省级人民广播电台
各大门户网站,如:新浪、网易、搜狐、腾讯等
什么是媒体?媒体发展至今有多少分类?
什么是新媒体,我们且看各方定义: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熊澄宇教授:“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分众传媒CEO江南春:“分众就是区分受众,分众传媒就是要面对一个特定的受众族群,而这个族群能够被清晰地描述和定义,这个族群恰好是某些商品或品牌的领先消费群或重度消费群。”阳光文化集团首席执行官吴征:“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以下摘自百度知道)------------------------近两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新媒体在业界的繁荣也使得学界对其研究进一步加强,2005年新闻传播学核心期刊关于此论题的文章有数十篇之多,这些文章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新媒体进行了分析。本文将对2005年新媒体研究中的焦点话题做一个简要的梳理。一、何谓新媒体对于新媒体的界定,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至今没有定论。一些传播学期刊上设有“新媒体”专栏,但所刊载文章的研究对象也不尽相同,有数字电视、移动电视、手机媒体、IPTV等,还有一些刊物把博客、播客等也列入新媒体专栏。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媒体?所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无线移动的问题,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也有专家提出:“只要媒体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别于传统媒体,才能称得上是新媒体。否则,最多也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变形或改进提高。”“目前的新媒体应该定义为在电信网络基础上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使用有线和无线通道的方式。”还有学者把新媒体定义为“互动式数字化复合媒体”。二、新媒体的特点较之于传统媒体,新媒体自然有它自己的特点。对此,吴征认为:“相对于旧媒体,新媒体的第一个特点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周进指出,新媒体可以与受众真正建立联系,同时,它还具有交互性和跨时空的特点。同时,新媒体给媒体行业带来了许多新的理念和模式,如节目专业化越来越强,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等。郭炜华认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最大的区别,在于传播状态的改变: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从传播学的角度来分析,新媒体传播有四个特点——每个人都可以进行大众传播;‘信息’与‘意义’无关;受众的主动性大大增强;大众传播的‘小众化’”。有研究者从另一个角度提出:“新媒体近乎于零费用信息发布,对受众多为免费,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产品制作成本造成挑战。”张毓强还以“伦敦爆炸案”为个案提出了新媒体的多媒体整合态势。“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这些照片很快进入各大电视网的新闻头条。在这次‘报道’中,手机、博客、互联网以及‘播客’密切配合,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权力牢牢抓在手中,新的媒体形式与媒体工具的结合,显示出了巨大威力”。三、聚焦几种新媒体研究2005年,学界除了对新媒体做了综合的研究之外,还有一些文章针对新媒体中的一些具体形态进行了详尽而独到的分析。 1.手机媒体,开创媒体新时代杨春兰在她的文章指出:“如今的手机已不再单单是通讯......
常见的媒体元素有哪些?他们的定义是什么?
多媒体元素(Multimedia elements)包括文本,图形,动画,声音及视像.在演示及网页,多媒体元素扮演重要的角色.多媒体就是多重媒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多媒体是计算机和视频技术的结合,实际上它是两个媒体;声音和图像.
媒体是做什么的
多媒体(duō méi tǐ)的英文单词是Multimedia,它由media和multi两部分组成。一般理解为多种媒体的综合。
媒体(Media)就是人与人之间实现信息交流的中介,简单地说,就是信息的载体,也称为媒介。多媒体就是多重媒体的意思,可以理解为直接作用于人感官的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各种媒体的统称,即多种信息载体的表现形式和传递方式。
通常所说的“新闻媒体”、“第四媒体”、“网络媒体”、“超媒体”,“多媒体”等,这些词汇中媒体一词的所指是不同的。因此,有人对此多有微词。比如说不应译作“第四媒体”,而应叫“第四传媒”或者“第四媒介”。到底是媒体还是媒介?有人认为:
“传播媒介有两种含义。第一,它是指传递信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如语言、文字、报纸、书刊、广播、电视、电话、电报等。第二它是从事信息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如报社、出版社、电台、电视台等。在传播学中,传播媒介包括以上两种含义。细分起来,如果是指传播活动的手段、方式或载体,那么一般就用‘媒介’这个词;如果是提传播活动的组织、机构或人员,那么一般就用‘媒体’这个词。”
照此说法,前述“新闻媒体”中“媒体”指的是组织或机构;而“多媒体”、“第四媒体”、“网络媒体”、“超媒体”中“媒体”则是指“传播活动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应当说是“媒介”。这种解释,可谓差强人意。不过人们在指称多种“传播活动的手段、方式或载体”时,并未沿用“媒介”一词,而是约定俗成地称为“多媒体”了。
据此,我们可以把这一概念分成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
广义,指的是能传播文字、声音、图形、图象、动画和电视等多种类型信息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包括电影、电视、CD-R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VCD、DVD(digital versatile disc)、电脑、网络等。
狭义,专指融合两种以上“传播手段、方式或载体”的、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的媒体,或者说是指在计算机控制下把文字、声音、图形、影象、动画和电视等多种类型的信息,混合在一起交流传播的手段、方式或载体。如多媒体电脑、因特网等。
新闻媒体有哪些?
新闻媒体亦称大众媒体,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以后出现的一个概念。一般来说,新闻媒体包括纸质媒体(报刊)和电子媒体(广播、电视)两种。随着互联网的兴起,作为“新电子媒体”的网络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媒体类型。典型的新闻媒体网站:新报网、凤凰网、腾讯新闻、网易新闻、搜狐新闻等等
现在视频文件格式太多了,有时缭乱,但理解一些关于它们的历史信息,偶尔感觉它们也很亲和,这样可以做到:理解并接受它们,驱除疏远的感觉,亲近多了!
视频文件格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影像视频格式、流式视频格式。
(以下搜集自网络)
一、影像视频格式
人们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的VCD(VideoCD:数字小型视频光盘)、S-VCD(SuperVCD:极好的数字小型视频光盘)、DVD(DigitalVersatileDisk:高密度数字视频光盘)和多媒体光盘中的动画等等,这些都是影像文件。影像文件不仅包含了大量图像信息,同时还容纳大量音频信息。所以,影像文件的数据容量往往不可小看,小到几MB,大到几十MB。目前常用的影像文件格式有AVI、MOV和MPEG等格式,具体如下。
1、AVI格式
AVI(Audio VideoInterleaved)的专业的名字叫做音/视频交错格式。是由Microsoft公司开发的一种数字音频和视频文件格式,原先仅仅用于微软的视窗视频操作环境(VFW,Microsoft Video ForWindows),而现而今已被大多数PC机操作系统直接支持。
AVI格式,一般用于保存电影、电视等各种影像信息,有时它也出没于Internet中,主要用于让用户欣赏新影片的精彩片段。常用的AVI播放驱动程序,主要有MicrosoftVideo for Windows或Windows95/98中的Video 1,以及Intel公司的IndeoVideo等等。
在多媒体光盘中,人们常常可以发现它的踪影,如果你是一名游戏爱好者,就会注意到许多游戏的片首动画都是AVI格式。如《仙剑奇侠传》的片首那段,我国传统的古装色彩(青山、绿水、白鹭)的动画就是采用的AVI格式。
AVI格式允许视频和音频交错在一起同步播放,但由于AVI文件没有限定压缩标准,由此就造就了AVI文件格式不具有兼容性。不同压缩标准生成的AVI文件,就必须使用相应的解压缩“算法”见文后注解1,才能将之播放出来。
2、MOV格式(Quick Time)
QuickTime格式大家可能不怎么熟悉,因为它是Apple公司开发的一种音频和视频文件格式。QuickTime用于保存音频和视频信息,现在它被包括Apple MacOS、Microsoft Windows95/98/NT在内的所有主流PC机平台支持。QuickTime文件格式支持25位彩色,支持领先的集成压缩技术,提供150多种视频效果,并配有提供了200多种MIDI兼容音响和设备的声音装置。
新版的QuickTime进一步扩展了原有功能,包含了基于Internet应用的关键特性。QuickTime因具有跨平台、存储空间要求小等技术特点,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事实上它已成为目前数字媒体软件技术领域的工业标准。
3、MPEG格式
MPEG(Moving Pictures ExpertsGroup:动态图像专家组)是由ISO(InternationalStandardsOrgan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和IEC(InternationalElectronicCommittee:国际电工委员会)于1988年联合成立,专门致力于运动图像(MPEG视频)及其伴音编码(MPEG音频)标准化工作。MPEG是运动图像压缩算法的国际标准,现已被几乎所有的PC机平台共同支持。
MPEG和前面某些视频格式不同,是采用有损压缩“算法”,来减少运动图像中的冗余信息的,从而达到高压缩比的目的,当然这些是在保证影像质量的基础上进行的。MPEG压缩标准是针对运动图像而设计的,其基本方法是:在单位时间内采集并保存第一帧信息,然后只存储其余帧相对第一帧发生变化的部分,从而达到压缩的目的。
MPEG家族中包括了MPEG-1、MPEG-2和MPEG-4等在内的多种视频格式。平均压缩比为50比1,最高可达200比1,压缩效率之高由此可见一斑。同时图像和音响的质量也非常好,并且在计算机上有统一的标准格式,兼容性相当好。
MPEG标准包括MPEG视频、MPEG音频和MPEG系统(视频、音频同步)三个部分,MP3音频文件就是MPEG音频的一个典型应用,而VCD、S-VCD、DVD则是全面采用MPEG技术所产生出来的新型消费类电子产品。
当你在电脑上打开VCD和DVD光盘文件时,你会发现其中有一个MPEG的文件夹。实际上已经告诉你,VCD光盘压缩就是采用MPEG这种文件格式,具体地讲,是用MPEG-1格式压缩的,使用MPEG-1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1.2GB左右。MPEG-2则应用在DVD的制作(压缩)方面,同时在一些HDTV(高清晰电视广播)和一些高要求视频编辑、处理上也有相当的应用。使用MPEG-2的压缩算法可以把一部120分钟长的电影压缩到4到8GB左右。
二、流式视频格式
当今,许多视/音频数据是通过Internet来进行实时传输的,其传输方式有两种,一是媒体以文件形式存储,“先传输后播放”,用FTB下载或E-mail传输,这样对于比较小的文件是可行的,比如MP3音乐。但是对于电影电视,由于文件容量非常“宽大”,相对现有的网络带宽来讲是十分“窄小”。若仍然采用“先传输后收看”,则需要很长的传输时间,人们将感到厌烦。对于远程会议和远程监控等图像信息,人们需求的是“一边传输一边收看”的“流媒体”传输格式,即先从服务器上下载一部分视频文件,形成视频流缓冲区后实时播放,同时继续下载,为接下来的播放做好准备。这种“边传边播”的方法克服了用户必须等待整个文件从Internet上全部下载完毕后方能观看的缺点。到目前为止,Internet上使用较多的流式视频格式,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RM格式
RM格式即Real Media是由RealNetworks公司开发的一种能够在低速率的网上实时传输视/音频信息的视/音频压缩规范的流式视/音频文件格式,可以根据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的不同制定了不同的压缩比率,从而实现在低速率的广域网上进行影像数据的实时传送和实时播放。是目前Internet上最流行的跨平台的客户/服务器结构流媒体应用格式。
RM格式的魔下共有三员大将,即Real Audio、RealVideo和Real Flash三类文件。RealAudio用来传输接近CD音质的音频数据,RealVideo用来传输连续视频数据,而Real Flash则是RealNetworks公司与Macromedia公司新近合作推出的一种高压缩比的动画格式。
RealVideo文件除了可以以普通的视频文件形式播放之外,还可以与RealServer服务器相配合,首先由RealEncoder负责将已有的视频文件实时转换成RealMedia格式,Real Server则负责广播RealMedia视频文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可以边下载边由RealPlayer播放视频影像,而不必像大多数视频文件那样,必须先下载然后才能播放。目前,Internet上已有不少网站利用RealVideo技术文件,进行重大事件的实况转播。
RealPlayer是在网上收听收看这些实时视/音频和Flash的最佳工具。只要用户的线路允许,使用RealPlayer可以不必下载视/音频内容就能实现网络在线播放,更快捷地上网查找和收听、收看各种广播、电视节目。RealVideo(RA、RAM)格式一开始就是定位在视频流应用方面的,也可以说是视频流传输技术的始创者。它可以在用56KModem拨号上网的条件下实现不间断的视频播放,网络连接速率不同,客户端所获得的视/音频质量也不尽相同,以声音为例:对于14.4Kbps的网络连接,可获得调幅(AM)质量的音质,对于28.8Kbps的连接,可以达到广播级的音频质量。
2、MOV格式(Quick Time)
MOV(Movie digital videotechnology)是由全球另一大类微机—Apple公司推出的流媒体视频格式,即,相应的视频应用软件为Apple’sQuick Time forMacintosh。由于Apple公司推出了适用于PC机的视频应用软件Apple’sQuick Time forWindows,因此在PC机上也可以播放MOV视频文件。
MOV也可以作为一种流媒体文件格式。QuickTime能够通过Internet提供实时的数字化信息流、工作流与文件回放功能,为了适应这一网络多媒体的应用,QuickTime为多种流行的浏览器软件提供了相应的Quick TimeViewer插件(Plug-in),能够在浏览器中实现多媒体数据的实时回放。该插件的“FastStart(快速启动)”功能,可以令用户几乎能在发出请求的同时便收看到第一帧视频画面。而且,该插件可以在视频数据下载的同时就开始播放视频图像,用户不需要等到全部下载完毕就能进行欣赏。此外,QuickTime还提供了自动速率选择功能,当用户通过调用插件来播放QuickTime多媒体文件时,能够选择不同的连接速率下载并播放影像,当然,不同的速率对应着不同的图像质量。此外,QuickTime还采用了一种称为QuickTime的VR(VR:VirtualReality即虚拟现实)技术,用户只需通过鼠标或键盘,就可以观察某一地点周围360度的景象,或者从空间任何角度观察某一物体。
MOV格式的视频文件可以采用不压缩或压缩的方式,其压缩算法包括Cinepak、IntelIndeo VideoR3.2和Video编码。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QuickTime已经在“视频流”技术方面取得了不少的成果,最新发表的QuickTime4是第一个基于工业标准RTP和RTSP协议的非专有技术,能在Internet上播放相当清晰的视频/音频流的节目。
QuickTime是一种跨平台的软件产品,无论是Mac的用户,还是Windows的用户,都可以毫无顾忌地享受QuickTime所能带来的愉悦。利用QuickTime4播放器,能够很轻松地通过Internet观赏到以较高视频/音频质量传输的电影、电视和实况转播的体育赛事节目。
3、ASF格式
ASF(Advanced StreamingFormat:高级流格式)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也是一个在Internet上实时传播多媒体的技术标准,Microsoft公司的野心很大,为了与现在的RealMedia竞争,开发了一种可以直接在网上观看视频节目的视频文件压缩格式。它的视频部分采用了先进的MPEG-4压缩“算法”见文后注解1,音频部分采用了微软新发表的一种比MP3还要好的压缩格式WMA。希图用ASF取代QuickTime之类的技术标准。
ASF的主要优点包括:本地或网络回放、可扩充的媒体类型、部件下载、以及扩展性等。
ASF的压缩率和图像质量都很不错,因为ASF是以一个可以在网络上即时观赏的“视频流”格式存在的,所以它的图像质量比VCD差一点点,但比同是“视频流”格式的RAM格式要好。
ASF应用的主要部件是NetShow服务器和NetShow播放器,有独立的编码器将媒体信息编译成ASF流,然后发送到NetShow服务器,再由NetShow服务器将ASF流发送给网络上的所有NetShow播放器,从而实现单路广播或多路广播。这和Real系统的实时转播则是大同小异。
4、WMV格式
WMV格式,也是一种独立于编码方式的在Internet上实时传播多媒体的技术标准,Microsoft公司希望用其取代QuickTime之类的技术标准以及WAV、AVI之类的文件扩展名。
WMV的主要优点包括:本地或网络回放、可扩充的媒体类型、部件下载、可伸缩的媒体类型、流的优先级化、多语言支持、环境独立性、丰富的流间关系以及扩展性等。
5、DivX格式
DivX是目前MPEG最新的视频压缩、解压技术,DivX是一种对DVD造成最大威胁的新生的视频压缩格式。这是因为,DivX是为了打破ASF的种种协定而发展出来的,是由MicrosoftMPEG-4v3改进而来,同样使用了MPEG-4的压缩“算法”。
由于MPEG-4是集合并支持不同性质的对象和不同来源的素材(如:自然视频、图形、文字等)用于不同应用(如:Internet、视觉编辑、消费视频、专业视频、2D/3D计算机图形、移动通信等)的、考虑了各类网络性能很大差异性的、允许多媒体信息“通用接入”的、第一个使用户视听方式由被动转为主动(不再只是观看,而是允许用户加入其中的交互观看)的动态图像标准。
另外,MPEG-4在较低的数据率下,还有着相当高的视频图像质量,提供了比MPEG-1和MPEG-2编码过程中所需要更好更强的“算法”,实现了低比特率下的多媒体交互应用中“AV对象”见文后注解2的综合。
实际上MPEG-4主要是针对多媒体交互应用,采用按照具有一定时间关系(同步)和空间关系(对于视频而言是在屏幕上,对于音频而言是在房间内)的“AV对象”进行压缩处理,利用形状编码、Sprite编码、时间空间伸缩编码等技术,用较小的数据量达到了MPEG-2相同的视频分辨率和相同的图像质量。
用MPEG-4压缩一部DVD大片只需要2张CD-ROM。这样就意味着用户不需要额外购买DVD光驱可以得到和它差不多的视频质量。而且播放DivX这种编码,对机器的要求也不高,CPU主频只要求在300MHz以上,而且在CPU类型的选择方面,不论你的芯片是PII、CELERON还是PIII、AMDK6/2、AMDK6III、ATHALON,就是CYRIXx86也可以。在配置为64兆内存和一个8兆显存的显卡上,DivX便可以流畅地播放了。
文中注解
1、算法:MPEG蓝本中明确“算法”是用以完成一项或多项要求的有组织的工具集合。“算法”自身可由工具和(或)算法组成。如:码激励线性预测、DCT图像编码、里德所罗门编码、语音驱动图像编码。
2、AV对象:MPEG蓝本中明确“AV对象”是对可以用声音和(或)视觉的形式来表达的现实或虚拟对象的一种表示方法。AV对象通常是具有层次性的,即它们可以由其它AV对象的组合来定义,用于构成组合的对象称为子对象。由于子对象的组合构成的AV对象称为复合AV对象。而所有其它的AV对象称为基AV对象。不能被分解为子对象AV对象称为基AV对象。
新媒体传播是利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介质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方式多样,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新媒体传播方式特点具体如下:
1、传播方式从单向到双向。
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单向、线性、不可选择的。它集中表现为在特定的时间内由信息发布者向受众传播信息受众被动的接受没有信息的反馈。这种静态的传播方式使得信息不具流动性。而新媒体的传播方式是双向的传统的发布者和受众现在都成为了信息的发布者而且可以进行互动。
2、传播行为更为个性化。
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使得每一个人都成为信息的发布者,个性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传播自己关注的信息。传播内容与传播形式等完全是我的地盘我做主。个性化的传播方式一方面让众人体会着发布信息,影响他人的快感同时也带来了个人隐私泛滥,内容良莠不齐的弊端,为管理带来困难,也为受众的信息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接受方式从固定到移动。
无线移动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具备移动性的特点,用手机上网、看电视、听广播,在公交车、出租车上看电视等越来越成为普遍的事情。随着3G\4G技术的到来,移动性的特点将成为未来新媒体的主要特性。
4、传播速度实时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新媒体可以实现实时的传播。
不再需要复杂的剪辑和烦琐的后期制作与排版,技术的简单便捷使得信息可以在全球实现实时传播。这一优势是任何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目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基本上都可以实现声音和视频音频的实时传播,时空的距离被缩小的最小。
5、从单一到交融。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在传播内容方面更为丰富,文字、图像、声音等多媒体化成为一种趋势。与此同时交融性还表现在终端方面,一部手机不仅仅可以用来通话、发短信同时还可以用来听广播、看电视、上网,多种媒体的功能集合为一身,而这些功能的实现是以互联网、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多种网络的融合为基础的。
另外,新媒体传播方式也打破了地域化、国界化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媒体的类型有哪些 有没有视频(新媒体的类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