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一种媒体形式是否为新媒体的核心依据是它所使用的技术。新媒体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媒体形式,它利用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先进技术,通过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络等网络平台实现信息的传播、交流和共享。因此,新媒体所使用的技术是它与传统媒体最重要的区别。
常见的新媒体形式包括网站、微博、微信、手机APP、在线直播、数字电视、数字音乐等。它们具有信息传播迅速、传播范围广、传播成本低、交互性强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和使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在技术上有所区别,但它们并非互相排斥的关系。传统媒体也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如互联网、手机APP等平台,实现信息的数字化传播。因此,新媒体和传统媒体可以相互融合,形成全媒体、跨媒体的媒体格局。
新媒体有全方位的数字化、有互动性、个性化等特点。
一.全方位的数字化
新媒体最为显著的特点即数字化的传播方式。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必然带来数字化传播方式。新媒体通过全方位的数字化过程,将所有的文本缩减成二进制元编码,并且可以采用同样的生产、分配与储存的过程。
二.互动性
提及新媒体最常提到的就是其交互性。传统的大众媒介都是单向式传播,但新媒体则突破了单向传播,增强了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的互动性。新媒体以其新兴技术新兴,特别是互联网,可以连接网上任一用户,实现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使用户之间无障碍沟通交流。
三.个性化
新媒体实现了信息传播与收阅的个人化。以网络环境为基础,基于信息用户的信息使用习惯、偏好和特点向用户提供满足其各种个性化需求的服务。这种新媒体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令信息的传播者针对不同的受众提供个性化服务。扩展资料:
新媒体存在的问题:
1.我国网民数量激增,但分布不均。调查显示,城市网民,尤其是大城市网民是主力军。知识、信息之间的这一鸿沟将会变得更宽而不是更窄。
2.网民素质良莠不齐。网民拥有自由发表意见的平台,但此类言论自由随意、导向不明,甚至部分网民热于揭人隐私、制造谣言,而导致偏激和非理性、盲从与冲动。
3.虚假信息多。目前,网络上频繁出现一些虚假、低俗等有害信息给构建健康文明网络造成了极坏影响。
关于新媒体(new media)的确切定义,业界和学界目前尚未达成共识。
早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新媒体就是网络媒体。与之类似的是把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概念,其内涵会随着传媒技术的进步而有所发展,但从人类传播史的角度而言应是一个时代范畴,特指“今日之新”而非“昨日之新”或“明日之新”。
新媒体亦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目前,新媒体主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形态。
相关概念有:ß网络传播、网络媒体、手机媒体
1.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2.网络媒体也不仅仅是指互联网,网络媒体包括互联网、手机媒体、网络电视等多种形态。媒体又称媒介、媒质,是承载信息的载体。网络媒体曾经被一些人称为“第四媒体”。他们认为,印刷的纸质媒体是第一媒体、广播是第二媒体、电视是第三媒体、互联网是第四媒体。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网络被正式作为“第四媒体”提出。
3.所谓手机媒体是借助手机进行信息传播的工具;随着通讯技术(例如4G)、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手机就是具有通讯功能的迷你型电脑;而且手机媒体是网络媒体的延伸。手机媒体也只能成为信息海量的网络媒体新的组成部分,否则它将面临信息贫乏的难题。
“新媒体”即“数字化互动式新媒体”。
从技术上看,新媒体是数字化的;从传播特征看,新媒体具有高度的互动性。数字化、互动性是新媒体的本质特征。
新媒体的传播过程具有非线性的特点,信息发送和接收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异步进行。诸如楼宇媒体、车载电视,由于缺乏互动性,不属于新媒体的范畴。
《在线》(Online)杂志给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由所有人面向所有人进行的传播(Communications for all,by all)。传统媒体使用两分法把世界划分为传播者和受众两大阵营,人们不是作者就是读者,不是广播者就是观看者,不是表演者就是欣赏者。新媒体与此相反,它使每个人不仅有听的机会,而且有说的条件。新媒体实现了前所未有的互动性。
帮您打造感官品牌形象,欢迎勾搭!我的微信:finjoe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新媒体的本质特征是技术上的什么(新媒体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