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房屋建筑设计说明模板(房屋建筑设计说明怎么写)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建筑设计说明

项目背景

浙江省温岭市大溪镇的城镇建设突飞猛进。80年代开始扩展,近年继续拉大城市框架,进一步丰满城市形象。2005年共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在中心城区实施“东延北扩西改”战略,建立“四纵四横”道路骨架。已建成大溪中学、新世界国际大酒店、十六层信用社大楼,目前31层皇家花园和25层荷兰花园正在加紧建设中。今年加大投入,对镇政府广场、河滨公园、城区主干道一级公路的两侧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使大溪初展小城市风姿。

由于温岭市铁路站场建设涉及到下洋张村全村拆迁,根据大溪镇下洋张村村民公寓式住宅建设安置办法,特制定此项目解决方案。

一.项目概况

1.地理位置

大溪位于浙江省温岭市西北端。东毗泽国,南邻温峤,西接乐清大荆,北交黄岩、路桥,是台州市与温州市的交接处,距温岭市区14.5公里。镇区面积129平方公里,辖5个管理区,110个村(居)。常住人口12.1万人。200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16元;工业总产值154.2亿元,预算内财政收入2.22亿元。大溪镇是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小城镇试点单位,国家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重点镇、浙江省中心镇。并荣获“世界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水泵之乡”称号。

2.基地位置

本项目位与温岭市大溪镇西环路东侧,温岙溪以南,下洋张村B地块,总用地面积4.11公顷。-总建筑面积为101200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为80864平方米,配套公建面积为20336平方米。建筑高度为17+1层,为二类高层建筑。

二.总平面布置

1.交通组织

根据规划条件,两侧建筑后退中间32米规划道路不少与6.5米,规划用地因此被分割为东西两个区块,主入口设置于规划道路与规划用地红线南侧交接处,沿规划用地红线南侧设置一条12米宽小区主要道路(暂明为同赋路),沿狐形转角处延伸到地块北侧,并向东延伸到东面地块,成为小区主要通行道路,沿此路分别在东西两侧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并在中段位置设置一条小区次级道路(暂名为凤鸣路)贯通南北,在凤鸣路上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使人与车有效的得以分流。沿规划用地红线的西侧设置4.5米宽机动车单行道路(暂名银屏巷),北侧设置6米宽双车道(暂名滨水巷),由此使整个小区的建筑群体可以由机动车道路环通,方便人们出行。除此以外,在中心绿地上面设置了若干条蜿蜒曲折的游步道,配合沿路的景观,使小区更具品质感。

根据交通组织关系,小区由西向东分为四个组团,暂名为天水苑、叠翠苑、上林苑、云溪苑。

2.功能布置

根据规划要求,此项目的建筑分为住宅与配套公建两大功能,其中配套公建又分为商业与其他相关管理用房。为充分满足日照要求,本案住宅以高层板式建筑为主,西侧布置两栋点式住宅,地面1-2层为商业与其他相关管理用房,南北向道路两侧设置大型商业,环小区道路设置沿街小型商铺,中心组团中央设置大型公共绿地公园,从而使整个小区形成明显的动静分区,居住与商业有机结合。

3.空间与景观

为充分挖掘规划道路周边的商业价值,本案将规划道路沿线设计为大型商业景观带,以加深路人印象,达到城市标志性区域的目的。在整体空间布局上,东侧组团呈半开放形态布置,西侧点式商住楼呈开放姿态布置,配合部分绿化景观,使居住与商业得以平衡发展,中间组团基本呈环抱形布置,注重中心景观的营造,使之成为整个小区极具人气的公共活动场地,以提升小区的整体品质。

4.平面布局

为达到舒适的居住要求,充分考虑住户的南向采光,中心组团南侧布置119平方米舒适三房户型,以减少对北面住户的日照影响,也可以使组团南面视线更为宽广、通透。西侧组团为两幢一梯三户点式户型,虽然离中央绿化景观相对较远,但是视野通透,建筑间隔较大,且底下1-2层为主要面向小区内部开放的大型商业,配套服务完善,方便居住。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东面组团南侧布置四拼139平米经济四房户型,北侧布置六拼119平米舒适三房户型,并在中间设置中央绿化景观带,以提高居住舒适度。

底商柱网基本以8.4米布置,以提高地下车库面积利用率,平面布置规整,方便分隔。

三.单体设计

1.住宅

本案中,住宅楼主要为89平米舒适两房,119平米舒适三房,139平米舒适四房户型。

其中89平米舒适两房为点式一梯三户型中间套,拥有两房两厅一厨一卫,客厅与主卧室南向布置,各功能区间均能正常采光,且布局合理,空间尺度舒适整齐。

119平米舒适三房为一梯两户板式户型,拥有三房两厅一厨两卫,客厅与主卧室南向布置,采用全明设计,布局合理,空间利用率高。

139平米四房一梯两户板式户型,拥有四室两厅一厨两卫,客厅与两卧室南向布置,动静分区明确,设计中尽量减少走道面积,使各功能区间尺度更为宜人。

139平米四房一梯三户点式户型,拥有四室两厅一厨两卫,两卧室南向布置,客厅为东西向采光,空间布置规整有序。

2.商业与其他配套服务用房

地面1-2层为商业与其他配套服务用房,由西向东分为天水苑商业区块、叠翠苑商业区块、上林苑商业区块与云溪苑商业区块。

其中,天水苑商业区块主要为面向小区内部开放的大型综合商场,南北两侧为沿街商铺。

叠翠苑商业区块西侧布置大型商业,由过街楼形式连通,与天水苑商业区块的大型综合商场结合成为小区内部商业中心,南北两侧均布置沿街商铺,为达到动静分区的理想效果,商铺不向组团绿地公园开放。

上林苑商业区块临近规划道路,以大型商业为主,南北布置沿街商铺。

云溪苑商业区块西侧以大型商业为主,以过街楼形式连通,与上林苑大型商业一起,将规划道路的这一路段打造成为城市商业中心。

3.造型设计

建筑以简洁现代的风格为基调,局部加以线脚的处理,使建筑更显精致,色彩采用暖灰色调,具有一种亲切的归属感。建筑顶部通过退台、窗户整合、线脚等处理使得整体更显挺拔。

商场部分的造型简洁大方,给上部住宅以强烈的依托感,入口与其他节点位置通过特殊立面处理加以强调,使商业区域整齐有序。

整个小区建筑风格趋向大方,稳重,又独具个性。

经济技术指标

A地块经济技术指标单位

总用地面积 30737 m2

总建筑面积 75920 m2

其中住宅面积 60600 m2

配套公建面积 15320 m2

建筑占地面积 10142 m2

建筑密度 33%

容积率 2.47

绿地率 30%

地下建筑面积 21250 m2

A户型130-140 m2 252户

B户型110-120 m2 192户

C户型80-90 m2 36户

地面汽车位 69个

非机动车位面积 478 m2

地下汽车位 380个

摩托车位面积 775 m2

非机动车位面积 3952 m2

B地块经济技术指标单位

总用地面积 10363 m2

总建筑面积 25280 m2

其中住宅面积 20160 m2

配套公建面积 5120 m2

建筑占地面积 2612 m2

建筑密度 25%

容积率 2.44

绿地率 30%

地下建筑面积 4820 m2

A户型130-140 m2 64户

B户型110-120 m2 96户

地面汽车位 15个

非机动车位面积 153 m2

地下汽车位 69个

摩托车位面积 116 m2

非机动车位面积 1239 m2

结构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浙江省温岭市西环路东侧,下洋张村B地块。由十栋17-18层高层商住楼组成,总建筑面积约101200平方米,地下面积约26340平方米。

二、设计依据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01)(2006年版)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94)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

基本风压:0.6KN/ m2(重现期50年)

基本雪压:0.35KN/ m2(重现期50年)

本工程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小于0.05g,不进行抗震设计。

三、结构选型

1.本工程中的高层商住楼地下一层,地上十五~十六层,房屋高度均不超过50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楼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

2.构件尺寸:

剪力墙厚度:250mm

框架柱:600×600 mm~400×400 mm

框架梁:250×400 mm

四、基础型式

因未提供工程地质勘察资料,根据周边建筑及地质情况,本工程拟采用φ600~φ800钻孔灌注桩,承台厚1200mm,地下室底板厚500mm。

给排水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国家有关消防设计及给排水设计规范、标准。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建筑专业方案设计图纸及甲方提供的资料

二、设计范围

承担红线范围内所有建筑物室内和室外给排水及消防设计。

三、给水设计

1.给水水源

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从市政给水干管预留的接口上引入DN150进水管两根,并各设DN100水表井一座,市政供水压力为0.15MPa。

2.用水量

本工程最高日用水量为345m3/d。

3.室外给水系统

室外给水管网为消防、生活合一高压制,围绕四周布置成DN150环状管网,并与市政预留的两根进水管相连接。

4.室内给水系统

根据建筑设计、水源条件、节能和管理上的合理性,生活给水系统共分二个区:低区为二层及二层以下用水由城市自来水直接供给;中区为三至十五层用水,由泵房生活水箱、变频生活水泵供水。

水泵房内设不锈钢生活水箱一个,有效容积100m3。

5.管材

室外给水管采用内衬PE钢塑管或给水铸铁管。钢塑管丝接或沟槽相接;给水铸铁管承插连接,水泥砂浆接口。室内给水管采用不锈钢管,卡压式相接;也可采用PE管或PPR管,热熔相接。

四、排水设计

1.排水体制:室外采用雨、污分流制;室内雨水、生活粪便污水和生活洗涤废水分流排至室外。

2.排水量

3.生活排水量按给水量(不包括绿化用水)的85%计,约为295m3/d。

4.排水系统

生活排水包括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和生活废水一起排入市政污水管道。

5.雨水:屋面雨水为有组织排放,室外雨水经雨水口汇集排入室外雨水检查井,排入室外雨水检查井。再统一经雨水管道汇总后排至市政雨水管道。

五、消防设计

1.消防用水量

本工程消防控制建筑物属二类高层建筑,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室外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室内消火栓用水量为20L/S,火灾延续时间室内外消火栓用水为3h。自动喷淋用水为1h。

2.室内消火栓系统

室内各层均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消火栓给水管布置成环状,消火栓出水压力控制<0.5MPa。室内消火栓布置保证同层有两支水枪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分,充实水柱>10m,屋顶设有试验用消火栓,室外设水泵接合器。

3.消防水箱

屋顶设一只消防水箱,有效容积18 m3,贮存火灾初期室内消防用水。屋顶消防水箱旁设置消防增压措施以满足最不利点消火栓要求。

4.自喷系统:

自动喷淋系统按中危险级II级设计。地下车库设置湿式自动喷淋系统。水力报警阀按每套不超过800个喷头设置。水流指示器,按防火分区设置;喷头温级均为68℃喷头;同时系统中还设有增压装置和供水能力为15l/s的消防水泵接合器二套。

5.消防泵房:

地下室泵房设有消防泵两台,喷淋泵两台。泵房内设置一座消防水池,有效容积为250m3,贮存室内消防用水。

室内根据规范设置灭火器。

六、人防设计

1.概况:地下室战时为防空地下室,作为人员掩蔽所,每个防护单元按800人设计。

2.人防给水:水源采用城市自来水,在每个防护单元设75m3钢板水箱一座,在临战时构筑,水箱与自来水连接处设隔断措施。

3.人防排水:在每个人防单元内设污水集水池,采用污水泵排出。在人防进、排风机房附近按要求设置防爆地漏,冲洗水流入污水池,采用手摇泵排出。

4.管材:人防给水管采用热浸镀锌钢管,排水管采用钢管。所有穿过人防壁的给排水、消防管道均设防护密闭套管,并在人防壁内侧设置压力>1.0Mpa的阀门。

暖通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调气调节设计规范。

2.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范围

本工程为商住楼的高层建筑。设计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通风设计:地下室设备用房,人防通风。

2.防排烟设计:地下室用房,设备用房,主楼等的机械排烟系统。

三、设计内容

1.通风系统

(1)地下室设备用房配置机械送排风系统,换气次数为6次/小时,以排除废气、废热。金库设机械送排风系统。废气由竖井排出屋顶。

(2)卫生间设置排风换气,废气排入竖井,通至屋顶层由屋顶风机排入大气

(3)地下车库配置机械排风,排烟系统,排风(烟)量按6次/时换气次数计算,火灾发生时系统切换成排烟工况运行。汽车尾气排至高空排放,排风排烟系统根据防火分区防烟分区设置,排风管路与排烟管路合为一路,通风管路上设置70℃防火阀,排烟管路上设置280℃防火阀,室外风口采用风吹百叶风口,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均设置70℃防火阀。

(4)人防通风设计

地下层设六级人防,人防区内设置进排风口部,送风由扩散室,油网过滤器,滤毒器,电动脚踏风机等组成,排风由自动排气活门,经洗消间,防毒通道排至室外,战时人防通风系统按清洁室、滤毒室和隔绝式三种通风方式运行,清洁式送风量按6m3/h.p计,滤毒式按3m3/h.p,人防区用手动密闭阀隔绝。

2.大楼防排烟系统

(1)排烟系统

地下部分:地下室用房,设备用房配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以60立方米/平方米计算。地下车库配置机械排风,排烟系统,排风(烟)量按6次/时换气次数计算,火灾发生时系统切换成排烟工况运行。汽车尾气排至高空排放,排风排烟系统根据防火分区防烟分区设置,排风管路与排烟管路合为一路,通风管路上设置70℃防火阀,排烟管路上设置280℃防火阀,室外风口采用风吹百叶风口,风管穿越防火分区均设置70℃防火阀。

地上部分:楼层内大于20m的内走道,大于60m的外走道和大于100m2的经常有人停留的暗房均设置机械排烟系统。排烟量按60M3//H计。排烟风机设于屋顶,烟气排入大气。

(2)防烟系统

大楼为二类高层建筑。故在无窗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均各自独立设置加压送风系统,加压风机均设于一层。消防前室每层设正压送风口,有效尺寸为800×500,楼梯间隔层设正压送风口有效尺寸为630×400,送风竖井面积0.8m2。

3.人防通风设计

地下层设六级人防,人防区内设置进排风口部,送风由扩散室,油网过滤器,滤毒器,电动脚踏风机等组成,排风由自动排气活门经洗消间防毒通道排至室外,战时人防通风系统可按清洁室、滤毒室和隔绝式三种通风方式运行,清洁式送风送风量按6m3/h.p计,滤毒式按3m3/h.p,人防区用手动密闭阀隔绝。

4.控制系统

当某一楼层发生火灾时,由消控中心自动开启(也可手动开启)着火层以及其上下各一两层多叶排烟口,同时停止该三层空调,通风系统运行,联锁启动排烟风机。当地下层防烟分区发生火灾时,由消控中心自动启动(亦可手动启动)该区所配置的机械排烟系统。

排烟风机前均配置排烟防火阀,楼层排烟风机排烟防火阀平时常闭,地下室排烟风机排烟防火阀平时常开,发生火灾时与排烟风机联锁开启,当烟温度超过280ºC,排烟防火阀自动关闭,排烟风机停止运行。

5.环保和节能

地下室内设置排风风机。以保空气洁度。

6.其它

所有地下室通风管道均采用玻璃钢风管制作,厚度按国标。

电气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15-95);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95);

3.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

4.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

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

6.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 48-88);

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98);

9.相关专业提供的有关资料。

二、设计范围

电气设计范围包括整个工程的电力,照明,消防及防雷接地。

三、供电设计

本工程内有住宅及配套的商铺、物业用房等,其中消防设备、走道疏散应急灯等的供电负荷等级为一级。供电电源采用两路10KV高压电源进线,由电力部门从城市10KV电网引入至开闭所,再分别引至各变配电房.

四、负荷计算

本方案按面积指标法估算,住宅总安装容量Pe=1363KW,拟设2台变压器,容量分别为800KVA;公共区总安装容量Pe=689KW,拟设2台变压器,容量分别为400KVA。

五、变配电所

本工程内变配电所均设于地下室,高压柜、变压器、低压屏采用组合式布置于同一室。

六、计量方式

电能总计量采用高供高计,高层住宅每个单元集中分层设电表箱,每户一表,分别计量。

七、防雷接地

1.防雷等级按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根据自然条件、当地雷暴日数、建筑物的高度和重要程度,屋面设避雷带作防雷接闪器,并利用柱内不小于φ16两根对角主筋作为引下线,并利用建筑物基础钢筋焊通作为联合接地体,接地电阻要求小于1欧。

2.保护接地采用TN-C-S系统。

八、人防电气设计

1.设计依据

(1)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2001年版)

(2)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 50038-2005)

2.人防电源

本工程地下室设有人防区。人防平时电源由本楼变电所双回路供电,战时电源由市内人防区域电源供给,采用末端动力配电箱切换,平时自动切换,战时手动切换到战时电源。人防区域电源进出人防工程,均经电缆防爆井进入人防区。

九、弱电设计

本工程弱电包括通讯,有线电视,车库管理,保安监控系统,宽带网等内容。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单位设计实施。

1.电话通信及宽带网络:本小区的电话从市网引入光缆至弱电机房,住宅按每户两门,商业按40部/100人设置。

2.有线电视:设广电机房一个(均考虑在弱电机房内),住宅内有线电视线路采用暗管配线方式,用户分配网络采用分支——分配方式。

3.楼宇对讲与门禁系统:住宅单元设置楼宇对讲与门禁系统,住户可通过楼宇对讲系统与访客对话,并遥控开启单元保安门。

4.保安监控系统:监控机房与消控中心集中设一间,保安监控主要是闭路摄像监控、安全防盗等,针对公共场所:

5.车库管理:主要有车库自动计费系统及出入识别,采用非接触式智能卡停车管理系统,并对车库入口及出口设置挡道杆、出票机、出入口图像识别等设计。

十、电气消防

1.本工程内设火灾报警控制系统,系统选用火灾集中报警控制系统,报警控制系统工作接地采用联合接地,消控中心设于底层。

2.车库设温感探测器,各设备用房,办公用房等均设烟感探测器;且各区域皆设有手动报警按钮、消火栓按钮、消防电话及事故广播;火警电话分别设于消防泵房,变配电房、消防控制室;火灾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主要设在通道、出入口。

3.应急照明:

各楼内楼梯间、公用走廊及公共场合按规范要求设置一定数量的带镉镍电池的应急照明灯和疏散指示灯。在消控中心、消防水泵房等重要场所设置带镉镍电池的事故照明灯。

分类:教育/科学>>科学技术>>工程技术科学

解析:

根据《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03年版)的规定,建筑施工图设计说明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本子项工程施工图设计的依据性文件、批文和相关规范。

2项目概况

内容一般应包括建筑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建筑面积、建筑基底面积、建筑工程等级、设计使用年限、建筑层数和建筑高度、防火设汁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人防工程防护等级、屋面防水等级、地下室防水等级、抗震设防烈度等,以及能反映建筑规模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如住宅的套型和套数(包括每套的建筑面积、使用面积、阳台建筑面积。房间的使用面积可在平面图中标注)、旅馆的客房间数和床位数、医院的门诊人次和住院部的床位数、车库的停车泊位数等。

3设计标高

本子项的相对标高与总图绝对标高的关系。

4用料说明和室内外装修

1)墙体、墙身防潮层、地下室防水、屋面、外墙面、勒脚、散水、台阶、坡道、油漆、涂料等的材料和做法,可用文字说明或部分文字说明,部分直接在图上引注或加注索引号;

2)室内装修部分除用文字说明以外亦可用表格形式表达,在表上填写相应的做法或代号;较复杂或较高级的民用建筑应另行委托室内装修设计;凡属二次装修的部分,可不列装修做法表和进行室内施工图设计,但对原建筑设计、结构和设备设计有较大改动时,应征得原设计单位和设计人员的同意。

5对采用新技术、新材料的作法说明及对特殊建筑造型和必要的建筑构造的说明。

6门窗表(见表4.3.3-2)及门窗性能(防火、隔声、防护、抗风压、保温、空气渗透、雨水渗透等)、用料、颜色、玻璃、五金件等的设计要求。

7幕墙工程(包括玻璃、金属、石材等)及特殊的屋面工程(包括金属、玻璃、膜结构等)的性能及制作要求,平面图、预埋件安装图等以及防火、安全、隔音构造。

8电梯(自动扶梯)选择及性能说明(功能、载重量、速度、停站数、提升高度等)。

9墙体及楼板预留孔洞需封堵时的封堵方式说明。

10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任务书—题目2:十二班中学教学楼方案设计

一、目的要求

为配合《房屋建筑学》第一至第四章理论教学,进行一次建筑方案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建筑设计原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中了解方案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二、设计条件

1.修建地点:本建筑位于中小城市或工矿区新建的职工住宅区内,地段情况可参考提供的地形图,亦可自己另选地段。

2.房间名称及使用面积

3.总平面设计:

(1)教学楼:占地面积按设计

(2)运动场:设250m环形跑道(附100m直跑道),田径场1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1个。

(3)绿化用地(兼生物园地):300~500m2

4.建筑标准:

(1)建筑层数:1~4层

(2)层高:教学用房3.6~3.9m办公用房3.0~3.4m

(3)结构:混合结构或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4)门窗:木门、铝合金窗(或塑钢窗)

(5)装修: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状况,自行确定。

(6)走道宽(轴线尺寸):2.4~3.0m(中间走道),1.8~2.1m(单面走道)。

(7)采光:教室窗地比为1/4,其他用房为1/6~1/8。

(8)卫生:设室内厕所(蹲式大便器、小便槽或小便斗),数量按男女学生各半计算。

男厕所:40~50人一个大便器,两个小便斗(或1m长小便槽)。

女厕所:20~25人一个大便器。

三、设计内容及深度

本设计按方案设计深度要求进行,用AUTOCAD软件计算机制图,2#图纸两张。完成下列内容:

1.平面图:各层平面,比例1:100~1:200

(1)底层各入口要画出踏步、花池、台阶等。

(2)尺寸标注为两道,即总尺寸与轴线尺寸。

(3)确定门窗位置、大小(按比例画,不注尺寸)及门的开启方向。

(4)楼梯要按比例尺寸画出梯段、平台及踏步,并标出上下行箭头。

(5)标出剖面线及编号。

(6)注明房间名称。

(7)标图名及比例。

2.立面图:入口立面及侧立面,比例1:100~1:200。

(1)外轮廓线画中粗线,地坪线画粗实线,其余画细实线。

(2)注明图名及比例。

3.剖面图:1~2个剖面,比例1:100。

(1)剖切部分用粗实线,看见部分用细实线;地坪为粗实线,并表示出室内外地坪高差。

(2)尺寸标两道,即各层层高及建筑总高。

(3)标高:标注各层标高,室内外标高。

(4)标图名及比例。

4.总平面设计作与否,可以酌情掌握。

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总建筑面积、平均建筑面积(校舍总面积/学生总人数)、平面系数K(使用面积/建筑面积)等。

四、设计基础知识

五、设计方法与步骤

1.分析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目的要求及条件,根据题目所给条件,算出各类房间所需数目及面积和厕所蹲位数。

2.带着问题学习设计基础知识和任务书上所提参考资料,参观已建成的同类建筑,扩大眼界,广开思路。

3.在学习参观的基础上,对设计要求、具体条件及环境进行功能分析,从功能角度找出各部分、各房间的相互关系及位置。

4.进行块体设计,即将各类房间所占面积粗略地估计平面和空间尺寸,用徒手单线画出初步方案的块体示意(比例1:500或1:200)。

在进行块体组合时,要多思考,多动手(即多画),多修改。从平面入手,但应着眼于空间。先考虑总体,后考虑细部,抓住主要矛盾,只要大布局合理就行了。

5.在块体设计基础上,划分房间,进一步调整各类房间和细部之间的关系,深入发展成为定稿的平、立、剖面草图,比例为1:100~1:200。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名称:多层教学楼

二、项目地点:长春市

三、项目简介:

本工程位于本市某中学校园内一平坦地段。建筑性质为单一教学群体,用做全校公用流动教室,以满足文化、美术、音乐实验等教学需要;结构形式为全框架结构。

四、基本要求:

1、认真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

2、进一步掌握建设的内容、方法和步骤,充分考虑影响设计的各种因素。

3、了解和运用有关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规范和规定。

4、认真选择结构形式及进行合理的结构布置,掌握框架结构的计算方法和要求。

5、认真绘制设计图和编写说明书、计算书。

6、外文摘要完整、准确、通顺、清晰、简洁。其中英文不少于2000个印刷符号,日文不少于600个印刷符号。

7、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其说明书要求内容全面、条理清晰、书写工整;

8、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采用统一表格,用HB铅笔绘制;

9、绘制施工平面图,可采用手绘或计算机绘图(必须手绘草图),比例1:200-1:500。

五、设计条件:

1、自然条件

(1)地势平坦(地段图由指导教师给定);

(2)地质资料:场地土类别、地质勘察资料由指导教师给出;

(3)抗震设防要求:按7度考虑;

(4)主导风向:西南风;

(5)土壤冻结深度:-1.62m。

2、设备条件

电力,供水,排水,供热均由城市系统引入。

3、建筑规模

4-5层,可局部6层。

建筑总面积4000平方米+5%,建筑等级2级,耐火等级不低于2级。

4、房间组成及要求

普通教室 56-62㎡ 18个

阶梯教室 250㎡ 1个

实验教室 120㎡ 3个

音乐教室 70-80㎡ 1个

乐器库 15-20㎡ 1个

美术教室 120㎡ 1个

视听室 120㎡ 1个

电教室 120㎡ 1个

电教器材库 20㎡ 1个

计算机教室 100㎡ 1个

科技活动室 15-20㎡ 4个

广播室 12-16 1个

语言教室 80-90 2个

语言控制室 15-20 1个

教师休息室 14-18㎡每层1个

门卫、收发室、开水间、杂物间自定

卫生间按规范标准定

建筑层高:底层≥3.6m,标准层≥3.9m

六、设计内容

(一)建筑部分

1、完成下面内容:

(1)建筑平面功能划分;

(2)建筑材料选用及建筑尺寸确定;

(3)防水、防潮、节能与保温等具体构造及做法;

(4)建筑构造。

2、完成下列图纸绘制:

(1)总平面图、设计说明、图纸目录、门窗表、装饰材料做法表

(2)底层平面图 1:100

(3)标准层平面图 1:100

(4)剖面图(1~2个) 1:100

(5)立面图(1个) 1:100

(6)楼梯详图 1:50

(7)主要节点构造详图(3~4个) 1:20

注:1)楼梯详图包括底层、标准层、顶层楼梯间平面放大图。

2)墙身详图包括外墙檐口、圈梁、过梁、窗台、勒脚、散水、台阶、雨篷。

七、参考书目:

(一)建筑部分

1、《房屋建筑学》傅信祁广士奎主编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房屋建筑学》张一弘金虹柴广义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

3、《中小学建筑设计图集》南京工学院建筑设计研究院编华中工学院出版社

4、《中小型民用建筑图集》(第二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中小学校建筑设计图》张宗尧闵玉林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现行建筑设计规范大全》修订缩印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总图制图标准;建筑制图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7、《建筑设计资料集》(1)(2)(3)第二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8、参考图集

(1)《室内设施》 DBJT06-46-92

(2)《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屋面建筑构造》DBJT201-91

(3)《陶粒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填充墙体建筑构造》DBJT06-74097

(4)《建筑工程做法》 DBJT06-35-90

(5)《节能构造参考图集》 DBJT06-12-90

(6)《塑钢门窗图集》 DBJT06-69-93

(7)《室外设施》 DBJT06-16-85

(8)《墙身》 DBJT06-13-90

(9)《钙塑门窗图集》吉J94-771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房屋建筑设计说明模板(房屋建筑设计说明怎么写)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