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农业园区规划的规划内容)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规划成果在形式上包括:研究报告;文本、图集;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四大部分。

1、基础资料收集与分析: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

(1)园区所在区域所做的该区域农业园区宏观布局规划的成果(如没有,可以收集相关的文件或导向性政策以及现有的相关研究成果);

(2)当地农业现状(生产力水平、技术水平、主要产业等);

(3)各级农产品市场情况(包括地区、全国乃至相关的世界市场);

(4)园区所在地自然条件(包括环境污染程度);

(5)园区所在地社会条件

2、定性与定位: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园区的性质与规模;

(2)园区的主要功能与发展方向;

(3)园区的发展阶段及每阶段的发展目标。

3、发展战略:内容主要有:

(1)确定实现园区目标的可能途径;

(2)找出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核心因素;

(3)制定园区发展的战略。

4、园区项目规划:主要有6点:

(1)各级市场前景分析与预测;(2)关键技术选择;(3)适用性评估;(4)制定操作方案;(5)投资及运行费用测算;(6)效益与风险评估。

5、园区产业布局规划

对规划的园区项目进行合理的布局,以发挥最大效益。工作内容有:

(1)土地利用现状及利用效益评估;(2)产业关联程度分析;

(3)功能分析;(4)体现“定性与定位”部分的要求。

6、园区空间布局:主要内容有:

(1)确定若干功能区;(2)确定景观及经济轴线;(3)划定产业带;

(4)划定核心区、示范区以及辐射区的范围;(5)完成功能布局图。

7、园区土地利用规划:包括:

(1生产用地规划;(2村镇规划;(3道路系统规划;(4林地规划;(5完成土地利用规划图。

8、园区景观系统规划:包括六个方面:

(1)确定景观林、防护林以及苗圃的位置;(2)确定适当的景观绿地;

(3)重新组织园区水系,使之符合生产、交通以及景观的三重需要;

(4)设计一条或若干条(视园区大小和景点/示范点多少而定)景观游线;

(5)调整旅游接待设施的位置与数量;(6)完成景观系统规划图。

9、绿色农产品环境保障规划:主要包括八个部分:

(1)园区及所处区域环境现状分析(特别是土壤与水体以及限制性生态环境因子分析);

(2)规划目标、治理期限以及范围;(3)环境功能区划及环境控制目标;

(4)水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5)大气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

(6)固体废物污染治理与资源化规划;(7)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

(8)实施规划的保证措施与管理对策。

10、园区运行模式规划

(1)组织与管理模式

(2)园区运行机制:①资金筹措机制;②土地流转机制;③技术支撑机制;④经营机制;⑤风险保障机制。

现代农业产业园的规划设计要以科技为先导,以产业园区为载体,立足当地资源禀赋、区位环境和产业比较优势,围绕农业资源和特色,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现代农业产业园的综合社会效益。现代农业及现代农业园区的研究,结合多年实践,总结提出其产业规划的“344587”理念和六大规划要点。

三大原则:在总体上坚持“科技先导、创新思路、可持续发展”原则

四个比重:在产业布局上,在当前优势产业布局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绿色、无公害、有机、特色产品”的四个比重

四个方法:在资金筹措上,坚持“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多元投入、滚动开发”四个方法

五个平台:在园区组织建设上,搭建“招商引资、农业高新技术转化、现代农业展示示范、现代农业技术培训推广、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管理营销”五个平台

八大体系:在项目选择上,全面构筑“特色主题种植、设施蔬菜、花卉苗木、良种繁育、特种养殖、休闲观光、农产品加工、物流配送”等八大产业体系。

我们目前将规划的分为:

一、农业产业园区规划

农业产业园区主要是指以规模化农业生产为主导功能的农业园区,既涵盖单一产业类型的园区,又有多产业相互叠加的园区。农业产业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产业发展趋势分析、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二、农业科技园区规划

农业科技园区是一类以农业高科技示范、辐射推广、科普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园区,将新技术、新成果、新的运行机制和新的管理体制应用到园区并进行示范推广。农业科技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科技要素集聚与辐射能力分析、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三、都市农业园区规划

都市农业园区一般是以一种或几种农业主导产业为基础,利用田园风光和自然生态资源,依托都市的经济辐射和市场需求,集生产性、生活性、生态性于一体的现代多功能农业园区。都市农业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都市农业服务半径与需求分析、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四、休闲农业园区规划

休闲农业园区是一类以服务于城市居民休闲娱乐为市场导向,以农业资源、农村特色、农村自然景观和天然风光为依托,开展观赏、体验农作、品尝、购物、休闲、娱乐、度假、健身等各种旅游活动,从而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多功能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农业产业结构分析、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五、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规划

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是一类拥有完善的物流设施、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的专业农业园区。农产品加工物流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主导农业产业链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加工工艺指导、主导产业商品内容、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六、生态循环农业园区规划

生态循环农业园区是一类以生态农业、循环经济为发展理念,构建种养加循环发展产业链条的现代农业园区,注重生态技术和新能源的引进应用。生态循环农业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分析、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主导农业产业链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生态循环容量计算、生态循环链条设计、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七、畜牧水产园区规划

畜牧水产园区是一类以畜牧、畜禽、水产养殖业为主导产业的农业产业园区。畜牧水产园区规划深度一般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主要包括园区发展条件研究及SWOT分析、生态环境分析、园区发展定位和总体目标策略、园区空间建设布局、重点项目建设内容、养殖工艺流程、园区基础设施工程专项、组织架构和运营、投资时序及实施建议等。

相关案例有:

1、安徽省宣城市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发展规划

2、安徽省涡阳县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概念性规划

一、园区规划的任务

根据国家和地区发展和建设的方针与政策、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计划、区域规划以及园区所在地区的自然、社会和农业发展条件,布置园区体系,保证园区协调发展。具体包括:

1、科学制定规划期内园区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目标;

2、确定园区的性质、规模和布局;

3、合理利用园区土地;

4、综合部署园区生产、管理、服务、生活等各项建设等。

二、园区规划的原则

1、前瞻性原则:规划立足当前,科学预测未来,讲求超前性。

2、示范性原则:示范园在经营过程中注重发挥示范作用,以点带面,从而发挥更大的效益。

3、市场性原则:以市场为导向,科学合理地进行定位,明确功能、类型、特点及其细分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追求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整体最佳效益。

4、特色性原则:在发展定位、经营方式和景观创造上均应突出特色,增强“生命力”和吸引力。杨凌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科技型观光农业特色明显。

开展以农耕文化与农业科技为内涵的农业科技交流、农业科普、田园观光、农事参与、休闲娱乐、会议会展及农特产品购物等旅游活动,把杨凌建设成集农业观光、科技交流与科普教育、休闲度假、会议会展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田园生态型农业科技文化名城。建有新天地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园、人工降雨大厅、克隆动物基地、昆虫博物馆、节水科技博览园等主要景点。

5、因地制宜原则

(1)考虑当地的资源条件和生态类型,选择适宜的主导产业和产品,进行开发。

(2)充分利用原有基础条件,以减少基础性投资。

6、可操作原则

(1)功能分区可操作:主题内涵加以区别,连片开发,以保持建设的可操作性;

(2)政策上可操作:将规划体现于政府的政策和管理体制中,以保证管理的可操作性;

(3)时间上可操作:采用整体规划、分区开发的序列安排,保证开发的可操作性。

7、可持续发展原则

体现生态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社会可持续。以“严格保护、科学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为指导方针,实施保护性开发,切实做好生态环境和各类资源的保护,从而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及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农业园区规划的规划内容)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