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层次。
1、用户层。实现与用户交互的接口,用户可直接调用在用户层提供的、与I/O操作有关的库函数,对设备进行操作。
2、与设备无关的软件层。用于实现用户程序与设备驱动器的统一接口、设备命令、设备保护、以友设备分配与释放等,同时为设备管理和数据传送提供必要的存储空间。
3、设备驱动程序层次。与硬件直接相关,负责具体实现系统对设备发出的操作指令,驱动I/O设备工作的驱动程序。
4、用于保存被中断进程的CPU环境,转入相应的中断处理程序进行处理,处理完并恢复被中断进程的现场后,返回到被中断进程。
设备独立性是操作系统把所有外部设备统一当作成文件来看待,只要安装它们的驱动程序,任何用户都可以像使用文件一样,操纵、使用这些设备,而不必知道它们的具体存在形式。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在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也称为设备无关性。即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为了实现设备独立性而引入了逻辑设备和物理设备这两个概念。
在应用程序中,使用逻辑设备名称来请求使用某类设备;而系统在实际执行时,还必须使用物理设备名称。
扩展资料设备独立性的特点:
1、设备分配时的灵活性
2、易于实现I/O重定向
3、X窗口系统是个分布的,网络透明的,独立于设备的多任务窗口和图形系统,它采用顾客/服务员模式,把画窗工作分面二部分,从而取得了设备独立性,它提供了在网络上传送图形信息的标准协议,X窗口系统是网络图形工作站和高档PC机理想的窗口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设备独立性
根据百度教育资料显示,设备独立性:
所谓设备独立性是指,用户在编制程序时所使用的设备同实际使用的设备无关,也就是在用户程序中仅使用逻辑设备。
引入设备独立性这一概念的好处引入设备独立性,可使应用程序独立于物理设备。此时,用户编程只需用逻辑设备去请求使用某类设备。当系统中有多台该类设备时,系统将其中的任一台备分配给请求进程,而不必局限于某一指定设备。这样,可以显著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和可适应性。独立性还可以使用户程序独立于设备类型。例如,在进行输出时,既可以利用显示终端进行输出,也可以以利用打印机进行输出。有了这种适应性,就可以很方便地实现输出重定向,类似地可以实现输入重定向。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设备独立性软件的功能有哪些(什么是设备独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