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版面设计一般分为常见的有:流水规则式;综合交错式;对称式;花苑式;冠首式;图片式。
单从报纸整个版面的构成来看,一份报纸版面主要包含报头、标题、正文、插图(图片和图表)几个部分。它们是构成报纸版面设计的基本要素。
一张报纸一个版的幅面,是报纸规格的称呼,它是以印刷用纸的全张幅面为计算单位的。一张全开纸(109.2cm×78.7cm)能切成多少张,叫做多少开,全张纸幅面的二分之一叫对开,报纸也叫对开四个版。
全张纸幅面的四分之一叫四开,报纸也叫四开四个版,目前也出现了一些幅面不规则的报纸版面,如宽幅、窄幅报纸等。版面是各类稿件在报纸上编排布局的整体产物,是读者第一接触的对象。
扩展资料:
报纸排版要讲规程:
组版编辑不仅要懂新闻采写、稿件选编,而且要懂得报纸的整个生产过程。即:安排各类稿件,修改审定各版标题,设计划版,美化版面,调整版面与稿件,审改大样、检查付印,直至看到第一张报纸。
各家报纸都在进行改进,在这个改进过程中必须抓好组版编辑工作,改善报纸的编排,让报纸形成良好的版面风格、合理的版式规范和高效的组版规程。
报纸排版要讲权威:
任何一家报纸都重视舆论导向,导向是报纸的灵魂,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导向必须明确。新闻报道的标题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所以,报纸排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就一篇言论稿件而言,它要讲政策,讲道理,就不宜“浓妆艳抹”,应该和它的内容一样严肃、庄重。
编辑为了突出言论稿件的宣传效果,适当的加框、加线,是为了增强视觉强度。但花边不宜使用那些花、鸟、叶之类,或带有实物的花边来作花框,更不能把标题打扮得花花绿绿。
《中国青年报》的“求实篇”言论栏可称范本,采用标题字体严肃,花框、花线时粗时细,始终给人以庄重之感。
现代报纸流行模块化版式,该版式崇尚简洁大气,标题醒目,图片“夺人”,紧紧抓住读者视线,给人以酣畅淋漓之感。
1.提倡纯净版面
(1)减少栏数,栏距也由一字扩展为两字甚至三字。
(2)原则上去除纹饰、题花等阻碍视线顺畅流动的修饰,使用纤细清秀的水线或“无形线条”。
(3)加入组版第四元素——空白,让版面恢复自由呼吸。
(4)简化标题制作。
(5)适当地使用色彩,避免花哨。
2.加大留白技巧的运用,营造视觉“透气”效果
留白是现代报纸版面语言的重要表现手段,在版面上留白除了能引起读者的视觉关注,还能营造“透气”的视觉效果。常见的留白有:报头区留白、封面留白、导读区留白、标题区留白、图片区留白、图形区留白、留白非白、提示式留白、内文区留白、栏(行)距留白等。
版面组织上,十分注重版面策划
报纸竞争,重中之重仍是采编之争,回归新闻,回归版面,拼独家,拼拳头栏目,更是拼策划。下面来分析研究一下现代版面策划趋势:
1.创意破格化。现代报纸版面张扬的个性设计,令人过目难忘。以《北京青年报》为例,其“浓眉大眼”的视觉形象,在“三步五秒之内射杀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大胆独特的新闻视角给报界带来了不小震撼,也赢来了无数掌声和质疑,它至今仍是国内报纸学习借鉴的典范。
2.图文一体化。文图并重,在版面中运用好图片,不仅美化版面,还可提高版面质量,让读者在视觉美感的享受中轻松地获得信息。
3.新闻集群化。面对激烈的竞争,在新闻的“爆发点”上抢占先机,是报纸成败的关键。对于一些预料之中的重大新闻进行专题策划,缔造出了新闻集群。
4.专题系列化。如每年的两会报道,《南方都市报》都普遍从不同的切入点联系百姓生活,做好系列新闻。大事化小,小事放大,入情入理,深入浅出,使老百姓在品读自己身边的实际生活时轻松领会了两会精神,无形之中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权威性、互动性和亲和力。
[关键词]静态版式;动态设计;第一时间一张优秀的报纸必须是既好看又好读的。好看,是指报纸的版面设计所形成的整体视觉感觉,包括文字、图像、标志、插图以及线性的空间分割等重要元素构成的视觉形象,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好读,是指报纸所刊发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读者,具有警示作用和给人启迪与思考的力量。
报纸的版式设计应服从于报纸的整体气质与基本风格,对于不同内容的板块和叠次,在版式设计上应体现出相应的风格特色,并从全局角度把握设计的强弱、轻重、疏密等等,形成层次分明、节奏有致的版式风格。细致完善的版式细则和严谨到位的执行力是确保一份报纸能形成鲜明风格、整体气质的根本保证。优秀的版式设计是用编者魅力吸引读者去领会作者魅力。
一个没有个性的版面是绝对失败的,就像一张毫无个性的面庞,在视觉不会给人留下什么印象。每张报纸都要拥有自己的个性,才会具备吸引读者的魅力。人们在浏览报纸版面时,在看到形式上的独特性的同时,也就能感受到内容上的独特性。下面就版式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做简单论述。
一、静态版式需动态设计
版式设计不仅仅是吸引读者眼球的编排方式,更为重要的是体现报纸发展策略、办报理念和独特品位。新兴报纸大都在成立之初就制定版式大纲确立基本风格,即采用静态版式的编排风格。
静态版式有明显的易读性特征,各条新闻成方成块,可以一览无余,便于读者轻车熟路地获知信息。就如新闻摆上了橱窗,阅读时像进超市,在固定的位置找到自己所需,长此以往较易形成认同感。静态版式实际上把编辑从版面上解放出来,淡化了“划版”的功能,强化了“编辑”的功能。另一大好处就是,它有效避免了传统版式操作中因编辑原因造成版式的良莠不齐,十分有利于一张报纸统一风格并形成相对固定的形象。
有一点需强调的是,静态版式并非一成不变,也就是静态版式也需动态设计。版式设计在整体风格固定的前提下,要以读者易读、悦读为首要标准,随时了解、洞察目标读者的阅读情境、习惯、喜好变化,有计划有步骤地丰富发展新的设计手法。
二、让读者第一时间找到感兴趣内容
版式设计就是对文字和图片进行整合,调动点、线、面以及所有科技设计手段强化阅读效果和视觉冲击力。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视觉感受的规律性法则,如对称、平衡、和谐、对比、统一、整体等将起到重要作用。不同的报纸会以版式信息的侧重点不同来凸显媒体性质,同时,不同的版式设计和色彩运用也表现着不同的编辑思路,这些都有助于形成不同的报纸风格。无论具体表现形式如何,成功的版式都会具有以下几种通性:
1.易读性。编排依据内容的主次从左到右,便于阅读。一个缺乏设计的版式大多是缺乏整体感和悦读感的。因此编辑的第一职责就是按照视觉习惯的需要组织好文章,使版面流畅大方。报纸是大众化的文化快餐,因此,报纸版面应条理清晰、简洁单纯,形成整体节奏和美感,让读者在第一时间里找到感兴趣的阅读内容。
《家报》自2011年11月起对一版版式做了很大的改动,由原来的新闻版改成了大标题导读版。六七条导读,配上夺人眼球的图片,将重要新闻所在告知受众,极大地活跃美化了版面,使头版更加生动形象,充满活力。
2.差异性。在新闻资源日渐趋同的情况下,版式风格的差异性正是区别于竞争对手的一种特殊的优势。
3.稳定性。版式风格的稳定有利于培养阅读习惯和风格的形成,一般不做大的调整和变化,这是一张报纸走向成熟的体现。但在发展过程中力求适当的补充和创新。
三、广告与版面设计相融合要有科学性
任何一块报纸广告版面中,都包含着诸多构成因素,这就要求版面设计者要有统领全局能力,力求做到主次分明、突出主体。如果不突出主体,那就极易导致读者视线的流动,偏离设计的诱导路线。在设计版面时,通过设计各种标志的办法来引导读者阅读。报纸版面和新闻版面有相同之处。在新闻版面中有“主题”“腰题”“倒头题”之分。而广告版面也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要把读者最想看到的,也最能体现产品特点和个性的内容放到醒目位置。可根据广告创意,有意把读者最想知道的内容或要素安排在比较小、但非常好的位置上,吊足读者胃口,达到广告效果。一块报纸广告版面是否能得到读者认可,以至达到较理想的宣传效果,版面的艺术质量占很大比重。因此,在版面设计时,要把握“主次分明”原则,充分安置好素材,做到灵活调配。
四、用版式设计展露编辑智慧
1.在策划中激发再创造意识。打破以往策划、采访、编辑的界限,编辑直接参与报纸各方面的总体策划,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参与对报纸编辑发行、读者需求、稿件定位、市场预测、竞争举措等总体策划。这样报纸编辑就会在全面了解战略目标的前提下,胸有全局,进而产生大思维、新创意,才能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严谨细致,精益求精地进入报纸编辑具体的再创造活动。
2.从版面上再现再创造意识。报纸版面的内容编辑和版式设计是编辑展露智慧、驰骋才情的场所,是再创造意识全面价值的最高体现。编辑根据总体策划的大思路,对自己所主持的版面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具体策划,然后有目的、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编排文稿、图片等,并把自己多方面的新创意渗透到版面编辑中。报纸编辑的再创造意识,集中体现为用美学和技术创造出内容和形式双重美的和谐统一。可以说,版式设计是美的追寻与创造,比如统一中的整体美、配置中的组合美、比例中的差异美、对称中的平衡美、节奏中的韵律美等等。在此过程中,编辑的主体价值将在从内容到形式的再创造中得到充分发挥。□
(编辑/刘佳)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优秀报纸版式设计图片(优秀报纸版面设计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