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定开发项目:了解客户需求,包括产品品质要求、设备生产效率要求、设备工作环境等。
2、分析产品:了解产品生产工艺,产品各方面尺寸要求及来料情况。与客户沟通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设备使用地点的技术参数。详细分析设备的工作原理,以及执行此原理的可行性分析。
3、拟定方案:设计人员讨论、分析作出设备方案,包括:设备示意图(整体示意图,局部示意图)、各部分机构简介、动作说明、设备技术参数。
4、方案审核:非标自动化设备由设计人员和技术主管领导组成审核组,对方案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括:设备可行性评估、设备成本评估、设备生产效率的评估、各部分结构可行性评估。
5、方案整改:如果设计审核组认为初版方案不可能达到生产工艺要求,需重新拟定方案,设计审核组应给出合理化建议。
6、设计开发:划分设计工作时间节点,包含:结构设计和控制流程时间、结构设计图纸完成时间、电气设计图完成时间、外购件采购完成时间、设备组装完成时间、调试完成时间等。
7、机构审核:对所设计出的图纸、电气控制原理进行审核。
8、机械零件和电气元器件入库清点。
9、结构设计人员与电气设计人员配合完成机器组装。
10、电气设计人员根据设备的执行流程图和出场试车大纲对设备进行调试和试车。
11、通知客户,包装出货、现场安装调试及后续的维护。
1、新产品创意的产生
即对新产品进行设想或创意的过程。一个好的新产品创意是新产品开发成功关键,缺乏好的新产品构思已成为许多行业新产品开发的瓶颈。
2、创意筛选
采用适当的评价系统及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各种创意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把最有希望的创意挑选出来的一个过滤过程。
3、新产品概念的发展和测试
新产品构思具体化,描述出产品的性能、具体用途、形状、优点、外形、价格、名称、提供给消费者的利益等,让消费者能一目了然地识别出新产品的特征。
4、制定营销战略计划
对已经形成的新产品概念制定营销战略计划是新产品开发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
5、商业分析
对新产品概念进行财务方面的分析,即估计销售量、成本和利润,判断它是否满足企业开放新产品的目标。
6、产品实体开发
通过对新产品实体的设计、试制、测试和鉴定来完成的。
7、新产品试销
通过将新产品投放到有代表性的小范围目标市场进行测试,帮助企业真正了解该新产品的市场前景。
8、商品化
通过将新产品投放到有代表性的小范围目标市场进行测试,帮助企业真正了解该新产品的市场前景。
产品设计流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顶层设计、框架设计、项目实施、回归迭代。
1、顶层设计
概念上来讲,就是需求分析与设计,如何把握住用户的核心本质需求——是每一位优秀产品经理的必要涵养。
2、框架设计
通俗地讲准确理解原质化需求、对明确划限的需求进行结构性设计。明确产品需求范围和结构框架,构建细化产品信息架构。
3、设计产品结构模块和信息元素,随即交付UI美工的产品视觉设计。UI设计犹如”装修“,对产品经理设计的线框图/原型进行润色、美化、调整,以产出极具美感的产品,到达用户眼前。UI阶段谨记两大原则:
①产品框架结构不能偏移原型设计,结构清晰、模块分明、层次协调。
②不能被遗漏或串改产品内容信息架构,一字一眼、毫无误差。
4、用户通过产品需求反馈通道,给出使用新产品的感受,以及提交发现的产品问题和不足,及时响应用户的所求、为用户排忧解难也是新产品建立口碑的机会。
问题反馈通道建设对于一款新产品迭代优化初期显得尤为重要,对产品快速增量式迭代及改善用户体验的重要性都是不可估量的。
扩展资料;
产品规划主要内容:
(1)市场与行业研究
产品规划人员研究与产品发展和市场开拓相关的各种信息,包括来自市场、销售渠道和内部的信息。研究用户提出或反馈的需求信息,研究竞争对手,研究产品市场定位,研究产品发展战略等。
(2)沟通
产品规划人员应及时与消费者以及公司内部的开发人员、管理人员、产品经理等保持良好的沟通,而且不仅仅在规划阶段,这种沟通要覆盖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3)数据收集与分析
产品规划工作中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收集与产品规划相关的各类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
(4)提出产品发展的远景目标
产品规划工作的基本任务是提出产品发展的远景目标,并通过各种沟通渠道,让公司内的相关人员熟悉和理解这个远景目标。
(5)建立长期的产品计划除了提出当前产品的远景目标外,产品规划人员还负责对产品的长期发展规划(如3到5年内的发展计划)进行设计和描述。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产品设计流程8个步骤(产品开发流程8个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