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ldesign(意大利设计)
在世界汽车设计领域,有两个名字无人不知,那正是来自意大利的Italdesign和被评为“世纪设计大师”的乔治亚罗。对于这个值得骄傲的称号,乔治亚罗是当之无愧的,不论是他设计的为数众多、遐迩闻名的名车还是他所创立的目前全球效益最好也是规模最大的汽车设计室Italdesign来看,乔治亚罗和他的设计室已经成为汽车设计领域经典的象征
乔治亚罗毕业于都灵美术学院,17岁进入菲亚特汽车公司工作。Italdesign由乔治亚罗和工程师曼托瓦尼创立于1968年,主要给国际汽车生产商提供汽车样式、工艺和原型生产。许多世界著名车厂与之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客户群庞大而稳定。公司的名字后来发生了改动:1987年变为Italdesign S.p.A.(意大利设计股份公司);从1999年7月(在1999年9月进入股市之前)开始叫做Italdesign-Giugiaro股份公司。
Italdesign拥有完备而先进的硬件设施,公司占地面积42,000平方米,拥有CAD/CAM工作站系统450套,数控机床16台,不同吨位的冲压机10台,激光切割机器人6台,三维坐标测量仪 15台,原型车生产线 3条。其规模已接近普通小车厂。Italdesign同时有着一支十分庞大的设计队伍,名气和高薪是吸引设计师的重要原因;能为这样的设计室工作是每个汽车造型师的梦想。
不过拥有骄人成绩的乔治亚罗也不是一步登天,这位设计大师也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超人的天赋,在不断的磨砺中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当初的乔治亚罗加入了有着悠久历史的博通设计室,师从吕思奥·博通。吕思奥·博通的教诲深深影响了乔治亚罗,拓展了他的创作空间,使他的天赋得以展现,同时造就了乔治亚罗惊人的想象力。人们说,博通先后造就了两位设计大师,其中之一就是乔治亚罗,另一位是设计出林宝坚尼跑车的马塞罗·甘迪尼Marcello Gandini。
在博通的这段时间,乔治亚罗创作了许多以实用性为主的汽车,大受欢迎,同时也确立了自己朴实、简练、细腻、流畅的实用风格。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乔治亚罗离开了博通,来到设计风格更适合自己的GHIA设计室,但是在这儿他却没有多少优秀的作品问世。1968年乔治亚罗自立门户,与著名的汽车工程师曼托瓦尼一起成立了Italdesign,并为此倾注了他全部的心血。乔治亚罗不仅是一位优秀的造型设计师,他还具有企业管理的天赋,在他的领导下,设计室规模日渐壮大、生意红火。现在,能为这个设计室工作已成为每个汽车造型师的梦想。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美国车为代表的夸张造型达到了鼎盛时期,然而,当时世界经济处于萧条时期,对汽车有直接影响的便是燃油危机。在那个时候,大家更需要一种简单、实用、有良好空气动力性的车型,于是以乔治亚罗为代表的意大利车身设计界所倡导的朴实、简练、细腻、流畅的实用风格在国际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乔治亚罗也籍此奠定了大师级的地位。据称,世界上现有2500多款他设计的汽车在行驶着,除了一些著名的法拉利、阿尔发·罗米欧和蓝旗亚车型之外,在历史上获得卓著成功的菲亚特家庭轿车如熊猫(Panda)、乌诺(Uno)、鹏托(Punto)、派力奥等都是出自这位大师之手。
近年,乔治亚罗已退居二线,把生意和设计工作交给了饱受其熏陶的儿子法比齐奥。法比齐奥虽然也有一些比较出色的作品,然而外界评价其能力和天赋都与父亲有很大差距。
尽管如此,Italdesign在老乔光环的笼罩下,凭借着规模和硬件的优势,法比齐奥领导的Italdesign发展得亦相当不错。当然,Italdesign欲在未来继续保持其行业上的优势,如果法比齐奥只负责管理企业,另行聘请更高水平和年轻有活力的设计师作为生力军是有远见之举。
Pininfarina(宾尼法里那)
以设计法拉利而闻名于世的设计公司。由Battista Farina创立于1930年,当时是一个自行设计生产车身的小作坊,从50年代开始将汽车设计作为经营业务。与Italdesign由乔治亚罗全权担纲的运作方式不同,平尼法里那一直以设计室的形式存在,虽然领导层一直由Pininfarina家族的成员担任(现任总裁为Battista之子Sergio Pininfarina),但设计师是外聘的。因此平尼法里那是一间公司,而不是一个设计师,有些文章说某车的“设计师是平尼法里那”,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平尼法里那的前任首席设计师是意大利的Lorenzo Ramaciotti,现任首席设计师是日本人Ken Okuyama。
平尼法里那的强项是设计名贵的跑车。它的作品相对产量较少,因此公司的规模比不上Italdesign,但以跑车为主的业务性质使他们每每推出新作品都能成为潮流的指标,这一点使其在设计界确立了很高的地位。公司最大的优势是拥有非常出色的设计队伍,同样,平尼法里那具有极强的设计开发能力,近年还进一步向生产领域扩展,甚至能够替客户承担生产的任务。
Bertone(博通)
由大名鼎鼎的汽车设计大师Nucci Bertone吕思奥·博通创立。Nucci Bertone是汽车设计界最德高望重的人物,早在1910年已经在车身工场当学徒,30年代开始从事造型设计。与Pininfarina一样,设计室也一直涉足于车身生产领域,具有很悠久的优良工艺传统。作品线条硬朗,勇于探索,具有强烈的科幻风格。
如果说三大设计公司中Italdesign是实用派,平尼法里那是艺术派,那么就属于风格派。Nucci Bertone本人是出色的设计师,但他的设计室也有很多外聘的设计师。他尤其欣赏有天份的年轻人,并努力发掘和提拔他们,最出色的两个徒弟是乔治亚罗和马塞罗·甘迪尼,这也是备受尊崇的一个重要原因。
Nucci Bertone于1997年逝世,享年99岁。直到晚年他仍然具有非常旺盛的创造力,设计了多款汽车。他的离去是汽车界极大的损失。设计室近一、两年比较低调,推出的概念作品也不多,据说公司正在进行一些架构调整。
ZAGATO
ZAGATO设计室也称米兰交通工具设计中心,位于意大利时装之都米兰北部郊区。虽然历史久远,但作品风格却相当另类。设计室规模相当宏大,总占地33000平方米,其中23000平方米为建筑面积,共分为三个部分:造型设计与机械工程(Styling&Engineering)分部、比例模型制作(Models)分部以及原型车生产(Phototypes)分部。设计室可按照客户要求,进行现代化的造型设计、模型、原型车制作的流程服务。造型设计与机械工程(Styling&Engineering)分部:主体以车身内饰造型设计为主,肩负机械工程、结构和行驶机构设计任务(虽然客户一般只要求造型设计,但完整的服务却是其特色)。拥有庞大的设计队伍,全部设计人员由欧洲高等设计学府毕业,在世界各大车厂、研究室有3-5年的设计工作经验。ZAGATO同时还拥有大型的CAD-CAE工作站。比例模型制作(Models)分部:拥有多名资深的专业模型师,多台大型的专业模型制作数控机床,以及风洞设施和5台专业模型制作机器CNC。可以制作1/43—1/1的精确设计模型。
原型车生产(Phototypes)分部:设计部的作品经过验证后,被制作成模型,如果客户需要进一步了解整车情况,或者是有意发展,就会在原型车生产分部生产原型车。原型车一般只制作一到两辆,使用铝或其他合成材料。ZAGATO同时还有能力为客户少量生产一些限量版本。除此以外,ZAGATO在美国佛罗里达还设有设计中心,拥有25名来自美洲的设计工作人员。ZAGATO除了汽车设计以外,业务范围还包括航空、船舶等交通工具设计,以及其他工业设计。成立于1930年,是历史悠久的跑车世家。在意大利现有的汽车设计公司中,ZAGATO是最坚守传统的一家,至今仍保持着只设计、生产特别型号汽车车身的业务传统,源自50年代的“设计工匠”性质基本上没有改变。ZAGATO的作品很多,但全部都产量极小,绝大部份是为车厂设计的特别型号,再由ZAGATO负责生产。ZAGATO的设计风格比较极端,设计过很多毁誉参半的汽车,而这也是它难以涉及量产车领域的原因。答案补充马塞罗·甘迪尼Marcello Gandini
生于1938年,与乔治亚罗(也是生于1938年)是同门师兄弟。Gandini是Nucci Bertone最宠爱的徒弟,Betone形容他在跑车设计方面简直是天才。Gandini设计了多款经典跑车,在整个70年代他的出色作品比Nucci Bertone本人的还要多,为建立Bertone的声誉立下汗马功劳。时至今日还能数出一大批由他设计的烩炙人口的车款,如Miura,Countach,Diablo等等。Gandini脱离之后的作品较少,近五、六年甚至销声匿迹,直到今年的都灵车展才推出了一款为STOLA设计的新作。
1、David Carson
被恰如其分地被称为“颓废设计”的教父(‘the Godfather ofGrunge’),他以一种独特的,不合常规的设计态度为设计界掀起了一场革命。
他的平面设计充满碎片,层层叠叠,有时几乎不可辨认,但些设计至今依然被全球的设计师们当成是一种极具创意的灵感来源。
2、Saul Bass
作为一个在设计界无人不知的大师,Saul Bass是一个传奇,你很可能在以前就已经见识过他的作品。Bass凭借他1950年代设计的一系列电影海报和电影标题为自己在设计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这些电影包括《惊魂记》《西北偏北》《金臂人》等等。
他同时也是一个杰出的logo设计师,他设计了众多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商业标识,平均每个logo都有35年的寿命。这些logo很多依然在使用,只要看一下Kleenex、Girl Scout和AT&T的标志就明白。
3、Stefan Sagmeister
Stefan Sagmeister是一个成功的当代设计师,他拥有很多鼎鼎有名的客户:如滚石(The Rolling Stones),HBO和古根海姆博物馆(Guggenheim)。
Sagmeister的作品常常将幽默,性感,非传统和繁复的细节等不同因素融为一体,创造出极具灵感和震撼力的现代设计作品。
4、Michael Bierut
人们常将“设计的民主化”归功于Michael Bierut,原因是他的平面设计不仅独特,而且无处不在。Bierut将原本复杂的内容变得更为简洁,通过采用坦率,直接的设计策略引发阅读和观赏的兴趣。可以说他为“可理解”的设计铺平了道路。
5、Massimo Vignelli
Massimo Vignelli被许多人认为是过去的百年间最具影响力的设计师之一。他以“信息建构者”自居,并成功地将密集,繁杂的信息以更易认知和理解方式在设计中体出来。他1972年为纽约地铁设计的运行线路图就是一个例子,这个前卫和抽象的设计当时引发了不少争议,但最终被证明是非常有效的。
平面设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在数不胜数的设计师手下,平面设计已经不断发展和进化了许多个年头。从杂志设计到唱片封面再到海报,在不断地发展过程中都留下了设计师们浓墨重彩的一笔,下面就给大家分享几位改变了平面设计行业的大师以及他们对作品,也为学习平面设计的同学增长一些知识。
01、David Carson
David Carson是美国纽约最著名(也最引人争议)的实验设计家之一,同时也被称为“垃圾教父”,他独一无二、打破常规的态度彻底改变了设计业。直至今日,他令人惊叹的碎片式、有时候甚至难以辨认的布局设计还一直是全球设计师的灵感来源。
David Carson的第一本书《印刷时代的终结》,一直是最畅销的平面设计类书籍,在全球售出超过300,000册,并被翻译成6种语言。
02、Saul Bass
Saul Bass是一个传奇,在设计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你很可能早就已经欣赏过过他的作品了。Bass通过设计20世纪50年代的经典电影海报和电影片头而留名青史,比如《惊魂记》、《金臂人》、《西北偏北》等。
Saul Bass擅长利用简约字体和几何形的融合创作,这使得其作品都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之上加入动态理念放大视觉效果,极富创造性的设计充满生命力,打破了以前电影片头、片尾固有的枯燥感,推动了电影及动态影像设计的发展。
03、Paula Scher
你可能不知道Paula Scher,但你一定见过花旗银行的标志,听过Best Of Jazz的唱片,用过微软,买过Tiffany& Co,逛过现代艺术博物馆,纽约高线公园和纽约大都会歌剧院。不过这仅仅只是她众多霸占你视线的一部分作品。
“用字体做插图设计。那是我听过最好的设计建议。发现可以通过字体设计传递情绪和情感后,我便立刻掌握了这一设计方法。我并不是很擅长画画,所以通过字体设计传递情感是我的一个优势。”
Paula Scher是第一个能在知名平面设计公司Pentagram占有一席之地的女设计师,而且她也完全担起这一地位。她的设计受格莱美奖提名四次,从此她开始致力于历史性的字体与设计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