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新媒体、融媒体的区别是概念不同、内容不同、意义不同。
一、概念不同
1、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是相对于传统媒体(报刊、广播、电视等)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媒体形态。
2、自媒体又称“公民媒体”或“个人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
3、“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二、内容不同
1、新媒体包括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手机网络等。相对于报刊、户外、广播、电视四大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
2、自媒体平台包括:百度贴吧、博客、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
3、融媒体对外是一个单位,一个声音,一个价格。广播、电视、网络同时变为共同为一个项目活动服务的三种形式、手段和方法,价格上也会比任何一个单媒体要高得多,客户对这种活动的认可度也大大提高。
三、意义不同
1、新媒体的发展将是未来媒体发展的新趋势,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是通过电视,广播,报刊,杂志,单一形式的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而新媒体是集传统意义的媒体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媒体技术开发创意完成的对于信息的传播加工以及新的诠释的一种新的媒体概念。
2、自媒体通过“六度理论”和病毒式的传播,将信息的传递速度和规模无限的放大,如果网站的品牌和商品是正向的,让用户使用后心理价值感受超过其预期值,则通过用户自媒体的影响,自动会形成产品的口碑,有形的助推企业价值。
3、融媒体:理念的创新,除了扩展对媒介既有的狭义理解之外,还意味着对传统媒介产业链的新认识。媒介的产业链不再仅局限于新闻生产、交换、消费等环节中,产业链的线条也会因新媒体的加入而有新的变化。
自媒体、新媒体、融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网络、桌面视窗、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
自媒体有别于由专业媒体机构主导的信息传播,它是由普通大众主导的信息传播活动,由传统的“点到面”的传播,转化为“点到点”的一种对等的传播概念。
“融媒体”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媒体,而是一个把广播、电视、互联网的优势互为整合,互为利用,使其功能、手段、价值得以全面提升的一种运作模式,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科学方法,是在办台实践中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行为。
自媒体的特点是什么?
多样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各行各业,这相对于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单个行业的知晓能力来说,可以说是覆盖面更广。
平民化。自媒体的传播主体来自社会底层,自媒体的传播者因此被定义为“草根阶层”。
普泛化。自媒体最重要的作用是:它授话语权给草根阶层,给普通民众,它张扬自我、助力个性成长,铸就个体价值,体现了民意。这种普泛化的特点使“自我声音”的表达愈来愈成为一种趋势。
新媒体的特点是什么?
价值:就媒体本身意义而言,媒体是具备价值的信息载体。载体具备一定的受众,具备信息传递的时间,具备传递条件,以及具备传递受众的心理反应的空间条件,这些综合形成媒体的基本价值。
原创性:新媒体之所以称之为新,就新在这里。应该具备基本的原创性。这里的原创性,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个人或个移动互联网别团体单独的原创性,应该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容的创造,一种区别于前面时代所具备的内容上形式上理念上的更革新的一种创新。
效应:效应是在一定环境下,因素和结果而形成的一种因果现象。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特定效应的特性。
生命力:新媒体作为媒体而存在,必须有一定生命力。或长或短必须有其存在期间的价值体现,而这个价值体现的长短,就是生命周期。
扩展资料:
1、自媒体的发展趋势:
自媒体向传统媒体发出挑战。以播客为新兴形式的自媒体使得原来处于新闻制造边缘的受众成为新闻信息传播的中坚力量,传统媒体受到自媒体的挑战。
2、新媒体的教育影响:
现实交往世界因为主体性意识的压迫,已然走向价值理性合理性的反面——工具理性的非理性。互联网时代可谓加剧了人类理性的工具化,人类对待技术的态度总是在使用与适用这两个层面上摇摆,并且带有明显工具特征。
更为关键的是,在与技术的交往中,人类未能遵循一种可以脱离于规范的作用而以自觉力达成共识的交往标准,如何在合理的交往标准指导下实现网络空间交往意义上的再造正是选题的实践层面的原因。
“融媒体”为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融媒体”对外为一个单位,一个声音,一个价格。广播、电视、网络同时变为共同为一个项目活动服务的三种形式、手段和方法,价格上也会比任何一个单媒体要高得多,客户对这种活动的认可度也大大提高。
以前,在电视节目中插播的广告,上网时都要进行重新编排,拿掉广告部分。现在,不少客户上门谈广告时,都主动要求,和“融媒体”价钱一起商谈,网上也予保留。“融媒体”成为利益上的“共同体”。
扩展资料
融媒体时代的创新,除了理念上的创新之外,还有一系列的模式创新。融媒体带来的最重要的一个后果即“媒介之间的边界由清晰变得模糊”。因此,“打通”是融媒体时代模式创新的关键。
数据库模式,是基于“打通”理念下“共融”模式的第一类。一些纸媒网站将珍贵声像、图片、文字资料进行数据库处理,建立特色“媒资库”,重新整合利用,从而实现通过媒资库向用户收取费用的获利方式。数据库模式的另一种方式是建立用户智能数据库,进行“数据库营销”。
融媒体是自媒体火了之后,很多官方媒体的一种“妥协”。
要是在以前,大家看一些权威资讯可能各门户网站有他们的渠道,然后还有各大报社、各大电视台,曾几何时他们还都开发自己的APP,搞的我们看个新闻都很被动。
然而从自媒体(这里的代表平台是今日头条)出现之后,这些自媒体公司成为了平台的搭建者,就比如说今日头条它自己并不产生新闻,可有很多作者在这个平台上创作。因此这些平台获得了巨大的用户量。
这时候以前那些传统媒体的APP就更没人看了。这时候才出现了“融媒体”。
融媒体很多地方的电视台在做,通俗点就是把他们之前只在电视、广播中的内容同步发布到各大自媒体平台,同时很多地方的电视台目前也已经改制成了“融媒体中心”。
拓展了解:融媒体其实是自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倒逼,在今日头条出现之前很多人看新闻在搜狐新闻客户端、新浪新闻客户端,在这些APP上的内容过于正式,死板,后来今日头条出现后更加亲民的内容吸引了海量用户,而那些传统媒体虽然不靠阅读量活着,但他们也要维护自己的影响力,无奈只能进入这些自媒体平台做一个作者。
以上我所说的是融媒体的由来。
在百度百科中说融媒体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广播、电视、报纸等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不同媒体,在人力、内容、宣传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资源通融、内容兼融、宣传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体。
但对于用户来说,其实就是像今日头条这样的自媒体平台对曾经传统媒体的“收编”。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融媒体的概念(什么是融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