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广告设计的原则)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在第一部分,我们分析了唐·诺曼的畅销书《日常的设计》中的七个重要问题。

为了帮助确定这七个问题的答案,诺曼设计了一份关于七个基本设计原则的清单。每一个原则都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设计策略来应用,使产品被高效且有效地使用。

每当我们处理日常事务如电视遥控器,或网站及应用程序之类的产品时,我们都会找出在哪里以及如何执行各种功能。通过良好的可发现性,我们可以考虑不同的选项,并选择一个能够满足我们目标的方案。然而,如果这些动作无法被发现,我们就不能这样做。

诺曼将良好的可发现性描述为:“可以确定哪些操作是可行的以及设备的当前状态“。明确的关键要素(行为召唤按钮、图片和标题);清晰的视觉层次结构(按优先级排列的内容);显而易见的导航系统在设计中都具有良好的可发现性和理解能力。

然而,当设计缺乏可发现性时,我们必须更加努力地去理解事物的工作原理。以网站的汉堡包菜单为例,虽然它可以方便地存储多个项目,但实际上却掩盖了产品的关键和重要信息。

其他设计原则,特别是指示符、反馈和约束(我们很快就会遇到这些)也可以用来提高可发现性和减少可能的错误。

当我们与日常用品或产品交互时,我们需要某种东西来传达我们的行动结果:反馈。在没有任何即时反应的情况下,我们想知道我们所采取的行动是否有任何影响。

诺曼将反馈描述为“某种让你知道系统正在处理你的请求的方式”。他还解释说,反馈必须是即时的,提供信息的,有计划的(以不打扰的方式)并且是优先考虑的。

重要信息应及时清晰。例如,当出现问题时,一个错误提示对话框会迫使我们注意刚刚发生的事情以及下一步该如何做的关键反馈。然而,微妙的反馈可以告诉我们,我们的行动是有效的,且不会打断我们的流程。例如,当我们在Twitter上发推时,屏幕底部会出现一条小的确认消息,让我们知道我们的操作已经成功执行。

概念模型是对事物如何运作的简单而有用的解释。例如,一个网站或应用程序的新手入门向用户演示了如何使用产品或服务。诺曼解释道:“设计会投射出创建系统良好概念模型所需的所有信息,从而带来理解和控制感”。

概念模型的其他例子可以在包装、说明书和图示中找到。数字界面特别使用视觉隐喻来帮助我们理解可以做什么;例如,垃圾桶图标描述了删除不需要的文件的想法。

然而,当一个概念模型不清晰时,它可能与我们的心理模型(我们对某件事情应该如何工作的期望)背道而驰。例如,有些USB接口只能以一种方式插入,这可能与我们预期的正反面两用的设计相冲突。

功能可见性是指对象的感知动作和实际属性,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其操作。诺曼说:“功能可见性是指实体和人之间的关系”。例如,门把手或拉链的形状类似于其控制的形状。

以椅子为例,它的形状可以让你坐着或站着,还有一些椅子配有脚轮,可以推拉。而且,在发生火灾的极端情况下,我们甚至可能会将椅子的尺寸和重量视为打破窗户的机会。

应该指出的是,功能可见性取决于头脑中的知识(我们已经了解的)和文化相关性。如果没有这些特性,则对象的所需动作将更难以感知。以扁平化设计为例,新手用户可能不会立即理解某些视觉元素可以被操纵。

指示符向我们传达行动应该发生的地方。诺曼解释道:“指示符这个词指的是任意符号或声音,任何可感知的指示符号,它向一个人传达适当的行为”。例如,按钮标签可以确切地告诉我们相应控件的操作类型。

在影片《马达加斯加的企鹅》中,一个北极小动物踩着红色的大按钮,丝毫没有注意到它的动作。然后,在闪烁的警报声中,企鹅们惊呼:“他们确实应该在这些东西上贴上标签”。

现如今,一个大的红色按钮通常表明它可以执行紧急操作,例如紧急出口。然而,在企鹅的案例中,没有明确迹象表明按钮的真实意图。

虽然指示符可以清楚地说明在何处执行某项操作,但它们也依赖于文化上的理解。例如,当亚马逊在印度推出其网站时,用户将搜索图标误认为是乒乓球拍。这表明了指示符必须具有相关含义,以便目标用户可以立即识别它们。

映射是控件与其对世界的影响之间的关系。例如,钳形机器上的箭头按钮对应于玩具抓取机械臂的运动。诺曼解释道:“当映射使用控件布局和被控制设备之间的空间对应关系时,很容易确定该如何使用它们”。

自然映射使我们能够在潜意识中改变我们世界的效果,例如轻按相应的灯光开关。iOS的亮度控制中心特别利用了良好的映射功能;例如,当您上下滑动亮度时,相应的滑块会与您的移动相匹配。

当某些事物的映射变得不自然时,设计就会变得违反直觉。在常见的家用电器(例如炉灶)中会发现一个特殊的映射问题。当操作炉灶时,我们会依赖控件装置的位置。如果映射图不清楚,那么我们将很难确定每个炉灶由哪些控制器控制。

请注意,如果无法进行自然映射,请使用指示符来阐明两者之间存在的关系。

当用户负担太多内容时,我们通常将其称为“信息过载”。冗长的表格、复杂的布局和繁重的文字描述会引起分心和增加认知负荷(工作记忆)。

然而,约束可以限制可能发生的交互类型,因此有助于减少我们处理的信息量。诺曼解释说:“物理,逻辑,语义和文化约束指导行动并简化解释”。

正如诺曼所述,约束的形式有多种,包括物理的、语义的、文化的和逻辑的。每一项都可以帮助我们将注意力集中在一项重要任务上,并有助于减少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物理约束限制了可能的操作;例如,鼠标光标不能移到屏幕之外。语义约束是可以在何处执行操作的线索;例如,插座的含义是可以插入插头的位置。文化约束是一种社会习俗,比如排队等候服务。最后,逻辑约束有助于确定替代方案。以滚动为例,这就使我们知道如何查看屏幕的其余部分。

诺曼的七项基本设计原则可以帮助用户确定问题的答案;无论是使用日常用品还是产品。总之,我们需要遵循的原则如下:

可发现性使人们更容易理解在哪里执行操作

反馈传达了对我们行动的回应

概念模型是对事物如何运作的简单解释

功能可见性是一个物体的感知行为

指示符准确地告诉我们在哪里执行动作

映射是控件与其具有的效果之间的关系

约束有助于限制可能发生的交互类型

设计师可以将每一个原则作为一种特殊的策略来与用户沟通。当所有的原则都做得很好,那么概念模型尤其可以符合用户的心理模型,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和有效地使用产品。

本文已获得原作者授权:

1、广告创意的独创性原则。

所谓独创性原则是指广告创意中不能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而要勇于的善于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独创性的广告创意具有最大强度的心理突破效果。与众不同的新奇感是引人注目,且其鲜明的魅力会触发人们烈的兴趣,能够在受众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长久地被记忆,这一系列心理过程符合广告传达的心理阶梯的目标。

2、广告创意的实效性原则。

独创性是广告创意的首要原则,但独创性不是目的。广告创意能否达到促销的目的基本上取决于广告信息的传达效率,这就是广告创意的实效性原则,其包括理解性和相关性。理解性即易为广大受众所接受。在进行广告创意时,就要善于将各种信息符号元素进行最佳组合,使其具有适度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其关键是在“新颖性”与“可理解性”之间寻找到最佳结合点。而相关性是指广告创意中的意象组合和广告主题内容的内存相关联系。

扩展资料:

广告设计的要求:

设计是有目的的策划,平面设计是利用视觉元素(文字、图片等)来传播广告项目的设想和计划,并通过视觉元素向目标客户表达广告主的诉求点。平面设计的好坏除了灵感之外,更重要的是是否准确地将诉求点表达出来,是否符合商业的需要。

平面广告,若从空间概念界定,泛指现有的以长、宽两维形态传达视觉信息的各种广告媒体的广告;若从制作方式界定,可分为印刷类、非印刷类和光电类三种形态;若从使用场所界定,又可分为户外、户内及可携带式三种形态。

若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它包含着文案、图形、线条、色彩、编排诸要素。平面广告因为传达信息简洁明了,能瞬间扣住人心,从而成为广告的主要表现手段之一。平面广告设计在创作上要求表现手段浓缩化和具有象征性,一幅优秀的平面广告设计具有充满时代意识的新奇感,并具有设计上独特的表现手法和感情。

广告设计的优秀与否对广告视觉传达信息的准确起着关键的作用,是广告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使广告策划的深化和视觉化表现。广告的终极目的在于追求广告效果,而广告效果的优劣,关键在于广告设计的成败。现代广告设计的任务是根据企业营销目标和广告战略的要求,通过引人入胜的艺术表现,清晰准确的传递商品或服务的信息,树立有助于销售的品牌形象与企业形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广告设计

系统性原则

教学设计应立足于整体,每个子系统应协调于整个教学系统中,做到整体与部分辩证地系统的分析与系统的综合有机地结合,最终达到教学系统的整体优化。

2.程序性原则

教学设计中应体现出其程序的规定性及联系性,确保教学设计的科学性。

3.可行性原则

一符合主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应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已有知识基础和师资水平;客观条件应考虑教学设备、地区差异等因素。二是具有操作性。教学设计应能指导具体的实践。

4.反馈性原则

以教学过程前后的变化以及对学生作业的科学测量为依据,获取反馈信息,以修正、完善原有的教学设计。

5.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是指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学人物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课程实施与课程开发、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等方面和谐完整的形态。

6.开放性原则

新课程理论主张课程是开放的,因而教学作为课程的实施途径也应是开放的。

7.情境体验教学原则

通过创设多种形式的教学情境,作用于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从而促进学生积极的内在体验。

拓展资料:

【教学设计】

定义

加涅曾在(教学设计原理)(1988年)中界定为:“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systematic)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教学系统本身是对资源和程序作出有利于学习的安排。任何组织机构,如果其目的旨在开发人的才能均可以被包括在教学系统中。”

帕顿(Patten,J.V.)在《什么是教学设计》一文中指出:“教学设计是设计科学大家庭的一员,设计科学各成员的共同特征是用科学原理及应用来满足人的需要。因此,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performance problems)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梅里尔(Merrill)等人在新近发表的《教学设计新宣言》一文中对教学设计所作的新界定值得引起人们的重视。他认为:“教学是一门科学,而教学设计是建立在这一科学基础上的技术,因而教学设计也可以被认为是科学型的技术(science-based technology)。”

美国学者肯普给教学设计下的定义是:“教学设计是运用系统方法分析研究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部分的问题和需求。在连续模式中确立解决它们的方法步骤,然后评价教学成果的系统计划过程。”

学习教练肖刚定义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目的

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百度百科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设计策略和设计原则(广告设计的原则)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