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可能选择典型电路,并符合单片机常规用法。为硬件系统的标准化、模块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2、系统扩展与外围设备的配置水平应充分满足应用系统的功能要求,并留有适当余地,以便进行二次开发。
3、硬件结构应结合应用软件方案一并考虑。
4、系统中的相关器件要尽可能做到性能匹配。
5、可靠性及抗干扰设计是硬件设计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包括芯片、器件选择、去耦滤波、印刷电路板布线、通道隔离等。
6、单片机外围电路较多时,必须考虑其驱动能力。
7、尽量朝单片方向设计硬件系统。
如果是一个人或者是很小的软件,他们没有任何的优越性,反而显得更加复杂。但是如果是许多人协同作业,或者软件工程非常大是,它就会有非常明显的优越性,因为其他人不需要知道你这个工作组究竟是怎样写的,只是需要知道你这部分所实现的功能,知道他所拥有的接口就可以了,这样程序设计就会更加简便,而且你还可以把某个部分外包,可以集中人力、物力先完成其中一部分的模块,等等
模块化设计:它将一个复杂的系统或产品分解为许多相对独立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块。
1、模块化
模块化设计将整个系统或产品分解为具有特定功能的模块。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可以单独设计、开发和测试。模块之间的接口和通信方式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规范,以保证不同模块之间的兼容性和互换性,标准化有助于减少设计错误。
2、可维护性
由于模块化设计将系统分解为独立的模块,因此在维护过程中可以单独替换或升级某个模块,而不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大规模的修改。模块化设计使得系统可以方便地进行扩展。当需要增加新功能时,只需添加新的模块,而无需对现有模块进行大幅度修改。
3、重用性
模块化设计有助于提高模块的重用性。一个模块可以在多个不同的系统或产品中使用,从而节省开发时间和成本。模块化设计是一种将复杂系统或产品分解为独立模块的设计方法,它具有模块化、标准化、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重用性等特点。
模块化设计在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1、计算机硬件设计。
计算机硬件系统通常包括处理器、内存、硬盘、显示器等多个模块。通过模块化设计,这些模块可以独立设计和生产,然后通过标准接口组装成一台完整的计算机。这种设计方法简化了硬件设计过程,降低了生产成本。
2、软件开发。
模块化设计可以将复杂的软件系统分解为多个功能模块,如用户界面、数据处理、网络通信等。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同时方便进行功能扩展和维护。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简化产品设计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并方便用户根据需求定制产品。
3、提高设计效率。
模块化设计有助于降低系统的复杂性,通过独立设计和开发模块,可以提高整体设计效率。通过模块化设计,可以降低生产和维护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模块化设计有助于提高模块的重用性,重用已验证过的模块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硬件模块化设计(硬件的模块化设计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