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建筑(Prefabricated Prefinish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简称PPVC),是指将建筑分成若干空间模块,模块内的一切设备、管线、装修、固定家具均已做好,外立面装修也可以完成。
将这些模块构件运至施工现场,就像“搭建积木”一样拼装在一起的建筑。是建筑工业化的高端产品,具备自身高度的完整性。
模块化建筑技术的优点:
1.施工速度快,同大板建筑相比可缩短施工周期50~70%。
2.装配化程度高(装配程度可达85%以上),修建的大部分工作,包括水、暖、电、卫等设施安装和房屋装修都移到工厂完成,施工现场只余下构件吊装、节点处理,接通管线就能使用。
3.对环境污染极少。
4.方便后期扩建。
模块化建筑技术的缺点:
1.模块化构件的预制工厂投资大
2.运输、安装需要大型设备
3.造价较高
4.单模块面积受限,建筑适用范围低
扩展资料:
模块化建筑技术最早是由摩西·萨弗迪在1967年于蒙特卡罗举行国际博览会(Expo 67)的设计生境馆(Habitat'67)中制作一座模块式混凝土住屋集合体。
由3个独立的成套房间单位群集组成,这些房间单位排列成类似沿着锯齿形框架堆成的不规则方块机体。这种在预铸组合式住屋中运用模数的大胆实验在当时引起国际间相当大的兴趣。
1972年日本建筑师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体大楼也是一栋典型模块理念建筑。黑川与运输集装箱生产厂家合作,大量采用在工厂预制建筑部件并在现场组建的方法,所有的家具和设备都单元化,收纳在2.3m×3.8m×2.1m的居住舱体内。
舱内设置非常精简但功能齐全,整体设计程度非常高,连窗户的细节部分也像制造汽车的工艺那样精致。就建筑整体而言,也具有制造工艺的精致感。
近代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和日本在过去几十年中也都发展了成熟的预制化建筑系统。但是预制化仅仅是建筑构件的标准化,还不等同于模块化建筑。
模块化建筑指的是建筑空间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空间的的预制。早期的模块式建筑主要为了适应快速建造和低成本的社会住宅的需要。现如今重谈模块建筑责更符合当今绿色生态的理念。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模块化建筑
模块化建筑技术
现在的建筑,不管是板楼,或是塔楼,都是框架式的。未来的建筑应该是拼插模块式的,其间将更多地体现仿生学的元素。
未来的建筑将是单元体结构,如同一个个火柴盒,但又不局限于四边形的方体。每个单元体可以是多边形的,呈现不同的形体构造。这些利用特殊新型节能材料修建起来的单元体,将通过插件,拼插焊接在一起。这一过程有些类似于搭火柴盒,或是儿童搭建、拼插积木玩具。
将预先制作好的房间安装在已经做好的框架中接上水电等管道简单的理解就是像火车一样的车厢连起来就是一列。
建筑框架的设计与建造能够达到建筑标准以及抗震的标准这样的建筑形式是成立的。
2月16日一、模块化建筑为什么被叫停?1房子的透气性很差。a、模块在整个建房过程中是一个壳体的一部分,其内部仍然用钢筋混凝土填充,混凝
2月16日
一、模块化建筑为什么被叫停?
1.房子的透气性很差。
a、模块在整个建房过程中是一个壳体的一部分,其内部仍然用钢筋混凝土填充,混凝土填充后需要养护。
b、填充混凝土在海容模块内部,气密性有很好的保证。但会使混凝土内部水分难以挥发,形成湿气,对居住者产生影响。
2.建筑技术还不够成熟。
a、使用模块建房需要使用专业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其普及率不高,进行售后或维修比较麻烦。
b、填充钢筋混凝土时,一旦操作不当,会导致整体结构不良、混凝土强度不合格等问题。
3.成型后的结构布局不应改变。
模块化建筑的墙体结构为剪力墙结构,其结构在建成后不能改变。
4.成本相对较高。
相对于传统的砖混结构,模块的制作工艺和成本都比较高,所以用海容模块建一栋楼的整体成本不会便宜。
5.不适合高层建筑
盖房子有一定的建筑规定。其层高不应高于24m,层数不应高于7层。
6.打孔容易损坏墙面。
海容模块表面没有那么光滑,有燕尾槽结构。装修的时候可以很好的粘结装修,但是不可能在墙上钻孔,这样会破坏墙面。
二、海容模块如何构造?
1.打基础时,海容模块先根据基础线挖好沟槽,然后在沟槽内放置钢筋笼,钢筋笼放置固定后,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稳定后进行回填土。
2.海容模块施工前,提前根据标记在混凝土地梁上钻孔,以便植入竖向钢筋,支撑模块固定,增加墙体结构的稳定性。
3.除了竖向钢筋,模块内都有钢筋笼,每根竖向钢筋都会穿过基础钢筋笼。这样做的好处是,浇筑混凝土时,每根竖向钢筋都可以和钢筋笼粘结在一起。
4.除竖向钢筋外,每层模块建成后,竖向钢筋之间还会插入横向钢筋,可以增加墙体的抗剪能力,使其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模块化建筑(模块化建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