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PPT母版视图来操作,方法是依次从菜单栏中选择“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
幻灯片模板即已定义的幻灯片格式。PowerPoint和Word、Excel等应用软件一样,都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Office系列产品之一,主要用于设计制作广告宣传、产品演示的电子版幻灯片,制作的演示文稿可以通过计算机屏幕或者投影机播放。
利用PowerPoint,不但可以创建演示文稿,还可以在互联网上召开面对面会议、远程会议或在Web上给观众展示演示文稿。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PowerPoint的应用越来越广。
在PowerPoint中,演示文稿和幻灯片这两个概念还是有些差别的,利用PowerPoint做出来的东西就叫演示文稿,它是一个文件。而演示文稿中的每一页就叫幻灯片,每张幻灯片都是演示文稿中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内容。
利用它可以更生动直观地表达内容,图表和文字都能够清晰,快速地呈现出来。可以插入图画,动画,备注和讲义等丰富的内容。目前常用的电子文档幻灯片的制作软件有微软公司的OFFICE软件和金山公司的WPS软件。
PPT制作,对于一般人来说,就是三个步骤:挑一个PPT模板,复制粘贴内容,保存。
但其实高手的PPT制作流程是这样:
之前的制作思路,百度知道上很多人回复过,其实套路也差不多,就不赘述。
今天想讲讲PPT的制作技巧,能提高不少效率的小技巧~~~
写好大纲做PPT之前,缕清思路最重要。
很多人来问我问题时,直接就是一句:请问某某主题的PPT该怎么做?我没有思路…
我只能说抱歉…因为这跟PPT无关,跟你的语文水平有关…
1)PPT主题是什么?
2)要分成几章来阐述?
3)每章分别有几个小节?
4)每个小节应该放几个内容点?
……
把这些整理成树状图,PPT的结构跟大致页数不就出来了?
当然,如果你想要整理PPT内容逻辑,想要逻辑更清晰,内容更全面,可以通过画思维导图的方式来优化逻辑。
结构梳理好,做PPT时才不会有思路一直在便秘的感觉…
设置默认元素我们在PPT中经常需要使用统一的元素,比如统一的形状、线条、字体等:
因此,为了提高做P效率,你可以在做第一页PPT时就先设计好需要的形状、文本框、线条,接着右击这些元素,分别将它们【设置为默认形状/文本框/线条】:
设置完毕后,接下来你插入的形状/文本框/线条,就都会是统一的样式:
添加幻灯片母版建议使用幻灯片母版,可以统一版式。
在母版中,不仅可以设置 PPT的版式,还可以批量添加 logo和统一幻灯片字体。
使用快速访问工具栏PPT这个软件比较反人类的一点就是:常用的功能总是隐藏得特别深,找起来特别费劲!
为了提高做P的效率,我们可以右击任意常用的菜单,然后将其【添加至快速访问工具栏】里:
这样以后做PPT时,你就可以直接在工具栏里使用常用的功能,而不用费劲地去找了:
别小看少点的这几下鼠标,对于常年需要做PPT的人来说,一年下来可能就少点了几千上万下鼠标!
批量操作昨天一位同事在我旁边做PPT,我观察了两分钟,吐了三升血…
给十个同样的形状更换同样的颜色,他选择了一个一个来换…
给十个同样的文本更换同样的字体,他选择了一个一个来改…
他应该不知道,按住【Shift】键同时选中这些元素后,是可以批量对它们进行操作的…
希望大家能养成批量操作的意识,给像我这样的同事多一些关爱…
善用快捷键快捷键用得好,关键时刻能救你一命…
比如在办公室断电之前你恰好提前按下了【Ctrl+S】…
……
PPT的快捷键算起来可能得有上百个,但实际上你只需要把下面这些常用的记起来就可以了:
Ctrl+S:保存
Ctrl+Shift+S:另存为
Ctrl+G:组合
Ctrl+Shift+G:取消组合
Ctrl+Z:后退一步
Ctrl+Y:前进一步
Ctrl+C:复制
Ctrl+V:粘贴
Ctrl+X:剪切
Ctrl+D:复制并粘贴
Ctrl+B:文字加粗
Ctrl+Shift+<:字号缩小
Ctrl+Shift+>:字号放大
Ctrl+A:全选
Ctrl+F:查找
Ctrl+Enter:新建幻灯片
F4:重复上一步操作
Alt+F4:关闭当前文档
Alt+F5:演讲者视图
Alt+F9:参考线
Alt+F10:图层窗格
Ctrl+鼠标滚轮:放大/缩小页面
Ctrl+拖动元素:复制并粘贴元素
Ctrl+拉伸边框:对称放大/缩小元素
Shift+拖动元素:平移元素
Shift+拉伸边框:等比例放大/缩小元素
Ctrl+Shift+拖动元素:平移并复制元素
Ctrl+Shift+拉伸边框:中心等比例放大/缩小元素
啥?太多了记不住?
莫慌,设法将其制作成一份PPT快捷键壁纸:
PPT“外挂”学会用要想快速制作一份PPT,不用几个“外挂”辅助工具怎么行!
平时大家都熟悉的islide、thinkcell这些不用多说,它们能够快速帮你搞定PPT的排版和各类图表!
但如果此时任务紧,时间有限,还要兼顾PPT排版、动画、播放效果等等。
那么小翼就教你一个最“偷懒”的办法!赶紧打开我们的“演翼PPT播放器”。
一键套用主题模板,快速改变PPT的转场和播放效果,从视觉上给予对方强烈的冲击。
足以媲美好莱坞大片的播放效果,一步到位,帮你省去找图、修图、排版、动画制作的繁琐步骤,让PPT的视觉效果瞬间爆表。
PPT正由原来的一个从属性质慢慢地往专业性发展,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而越来越多的工作岗位都开始非常重视PPT演示的重要性。
今天中汇设计分享一下PPT的总体设计思路。
一、分析目标
受众(给谁看的)
环境(中型会议室?大型培训室?)
时长(5分钟?20分钟?1个小时?1天?)
目标(为了达到什么最终效果?)
1.“受众”,内容的接收者。可能是一个人,也可能是一个干系人群体。做PPT之前,需要先了解他们的背景与期望值。
2.环境,最终展示成果的地点。比如邮件群发,会议室讨论,展厅宣讲,甚至是大型的路演。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场景设计字体大小与素材,越是大的场面,就得使用越大的字体,同时配合越大气的背景。
3.时长,演示需要的时间,决定了这份PPT大概要做成多少页。有可能是一个简单的10分钟自我介绍,这样的话大概准备10页以内的PPT;如果领导定的是2个小时的讨论会,那么至少要准备50页左右的、比较详细的内容。
4.目标,此次演示的核心目的,千万不能偏离了主题。本次演示是为了培训?普通的工作汇报?还是企业宣传呢?对这个目标,除了要与开头前后呼应,做一个高度凝结的概括之外,还需要将其贯穿融入到整个PPT设计思路中。
二、收集素材
故事背景
文档
邮件
会议记录
领导关注
好的PPT就好比跟对方讲一个通俗易懂的故事,深入浅出,最终达到让对方认可与产生共鸣的目的。所以,前提就是了解故事的背景情况。
为此,你得收集到所有相关的文档、邮件、会议记录,结合对方关注的点,仔细研读,最终在脑子里面产生一个多维度的体系结构思维。
三、明确框架
提取要点(5W2H)
绘制草图(分析逻辑关系)
目录结构编排(三段论)
封面选择(公司内部模板?自选模板?)
目录页(过渡页)
1.“提取要点”:前面我们已经收集了足够的素材,这个阶段就是要从素材中提取一些重要的信息,可以借助5W2H方法。当你对每个值都非常清晰时,这个故事的要点也就已经提炼出来了。
2.绘制草图(分析逻辑关系):考试考得好不好,往往可以从草稿纸上就能看出个大概。可以草稿纸打草稿,也可以使用当下流行的手绘图、思维导图等。
打草稿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下各个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比如时间结构?空间结构?还是概念结构?然后根据结构特征,把要点各就其位,也就把草图绘制成功了。
3.最后进入转制阶段:包括模板的选择、目录结构的编排。
关于模板,以下是我个人使用模板的一个历程,从毫无概念,到热用模板,到观察生活提高自己的审美观,再到能够自制模板。说到底,就是反复练练练、反复看看看。
关于目录结构,如果是公司性质用的话,个人偏向简约欧美风,比如下面这几个:
四、视觉呈现
继续使用模板/母版,统一风格
结论提升(比较、多维、趋势)
可视化转制(表格、图表、动画)
大道至简(KISS法则)
SmartArt
辅助素材、工具
对于那些陈述的事实或成果物,我们需要做一些进一步的多维比较,达到结论的提升。完成任务如果说是100分,但能把结论进行提升,达到更好的视觉效果的话,就能拿到120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文不如字,字不如表,表不如图,静不如动;
百闻不如一见,一见解千言。
在如今这个大数据时代,随着信息量越来越大,我们常常迷失在数据中,可视化作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手段,通过视觉的方式让数字、文字易于理解。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ppt设计制作(PPT模板怎么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