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媒体主要包括哪些媒体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数字媒体是指以二进制数的形式记录、处理、传播、获取过程的信息载体,这些载体包括数字化的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影像和动画等感觉媒体,和表示这些感觉媒体的表示媒体(编码)等,通称为逻辑媒体,以及存储、传输、显示逻辑媒体的实物媒体。
传播特性
麦克卢汉说过媒介即讯息,媒介技术的进步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数字媒体的发展将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以受众为中心,数字媒体将成为集公共传播、信息、服务、文化娱乐、交流互动于一体的多媒体信息终端。根据拉斯韦尔的“五W”模式,数字媒体的主要特点如下:
1.传播者多样化:由于数字方式不像模拟方式需要占用相当大的电磁频谱空间,传统模拟方式因频道“稀缺”导致的垄断将会被打破。
2.传播内容海量化
3.传播渠道交互化
4.受传者个性化
5.传播效果智能化:借助类似于POS(销售数据系统)的计算机系统,数字媒体能够对观众的收视行为及收视效果进行更为精确的跟踪和分析。
编辑本段
精确化特性
从传播学角度来考察数字媒体,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纯粹的技术概念,而应该把数字媒体看作是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数字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媒体属于纯粹的大众传播媒介这一属性,不仅仅能进行大众传播,还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精确化传播。
1.精确化传播是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极端化的产物
随着传播媒介的发展演化,人类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发展。最初是绝对的大众传播(即完全不考虑信息接收的对象,直接把信息洒向最广泛大众的传播),后来演变为分众传播(将信息接收对象按其特征和喜好等进行一定的划分,再进行相应信息的传播)。
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中提到,在信息时代,大众传媒的覆盖面经历了从大到小的变化。一方面传播媒体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和读者,其传播的辐射面变得更为宽广相关书籍,而另一方面,针对特定读者群的传播又变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专。随着媒介和受众的共同发展,分众传播开始进入到一个极致阶段,即精确化传播阶段。
分众传播极致化发展的阶段,即传播由面向特定的群体发展到面向特定的一个人、一个家庭的阶段。与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相对应,即是精确化传播阶段,也是现代传播发展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受众的个性化需求比较明显而且多样;传播技术非常先进,且具有“一对一传播”、“交互性传播”的传播特性;媒介组织能和它的受众(客户)保持一对一互动,受众能较易获得个性化信息,并能通过先进的媒体及传播技术经济地、方便地满足不同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2.数字媒体的精确化传播
数字媒体的个性化传播特性决定其传播对象的细分化,甚至开始以家庭和个人为基本单位进行量身定制和传播,这就使得受众这一传统概念得到越来越细的划分,能在大众传播的基础上进行更分众化、精确化的传播。
(1)传播内容个性化。内容供应商将一部分生产内容的功能分出来,进行节目的社会化生产,这不仅使数字媒体的节目数量大大增加,节目内容更加丰富,而且也增加了一些个性化很强的增值业务,使传播的内容更丰富多彩。
(2)传播者推出个性化服务。数字媒体的传者,有着高效性、易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等符合精确传播特点的信息传播特征。一般以用户的需求为导向,优先推出用户最喜欢的节目频道,争取取得最高的收视率和订阅率。在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和经营专业频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按照专业频道细分市场大小顺序,逐步推出更多专业节目。树立品牌意识,培养名牌频道,以节目质量取胜,尽最大努力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
(3)传播受众个性化。数字媒体时代,受众即数字媒体的信息接受者或消费者,他们是数字产业链的终端用户,与模拟时代的观众有着明显区别。个性消费的特点表现在受众对数字媒体业务的消费上。用户与前端运营商不再是广泛单纯的广播式关系,而演变成一种密切的信息服务供求关系,数字媒体的服务也不仅限于新闻与娱乐节目服务,而演变成建立在宽带互动基础上的互联网、电信网、广电网的综合服务。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定制节目,也可以利用数字媒体享受其他的个性化服务。
(4)传播形式个性化。数字媒体不再是“点对面”的广播式传播,而是“点对点”的交互式传播。数字媒体的出现,数字技术在电影、电视、音乐、网游等行业的广泛应用,双向电视、交互式多媒体系统、数字电影的普及,使数字媒体传播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三网合一状态下,用户只要打开电视机就可以看到自己喜欢的节目、IPTV交互式网络点播、进行网上冲浪,享受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服务。
特征如下几点:
1、思想性与单一性
排版设计本身并不是目的,设计是为了传播客户信息的手段。设计师自我陶醉于个人风格以及与主题不符的字体和图形之中,这一般是造成设计平庸失败的主要原因。
成功的排版设计,首先要明确客户的目的,深入了解、观察、研究与设计有关的各方各面,简要的咨询是设计良好的开始。版面离不开内容,要体现内容的主题思想,用来增强读者的注目力与理解力。做到主题鲜明突出,一目了然,才能达到版面构成的最终目的。
2、艺术性与装饰性
为了使排版设计更好地为版面内容服务,寻求合理的版面视觉语言则显得很重要,是达到最佳诉求的体现。构思立意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设计作品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主题明确后,版面构图布局和表现形式等则成为版面设计艺术的核心,是一个艰难的创作过程。
读图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汇集了大量的图片信息,对图像的组合与设计也显得格外重要。相应地,对文字设计也应做灵活的处理,从大小、字体、排列等方面进行不同的设定,使文字与图像组合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版式。
在设计中,如果将图与文并举,对它们进行同等的强调,其结果往往显得版面杂乱无序,两方面的表现力都会被削弱。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力求对文字与图像进行适当的布局,文字紧凑、图形灵活,以形成阅读中的节奏和层次。
3、趣味性与独创性
排版设计中的趣味性,主要是指形式的情趣。这是一种活泼性的版面视觉语言。如果版面本无多少精彩的内容,就要靠制造趣味取胜,这也是在构思中调动了艺术手段所起的作用。版面充满趣味性,使传媒信息如虎添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传神功力,从而更吸引人,打动人。
趣味性可采用寓意、幽默和抒情等表现手法来获得。独创性原则实质上是突出个性化特征的原则。鲜明的个性,是排版设计的创意灵魂。试想,一个版面多是单一化与概念化的大同小异,人云亦云,可想而知,它的记忆度有多少。更谈不上出奇制胜。
轻松、休闲的现代风格正在成为许多媒体界面设计的主导风格,涵盖了不同年龄段的读者群。活泼的图片辅以文字,版式新颖,亦庄亦谐。风趣、生动、活泼甚至张扬的个性化风格,不断出现在版式设计中。
4、整体性与协调性
排版设计是传播信息的桥梁,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这是排版设计的根基。只讲表现形式而忽略内容,或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版面都是不成功的。
只有把形式与内容合理地统一,强化整体布局,才能取得版面构成中独特的社会和艺术价值,才能解决设计应说什么、对谁说和怎样说的问题。强调版面的协调性原则,也就是强化版面各种编排要素在版面中的结构以及色彩上的关联性。
从视觉的适应能力上讲,处于深色背景上的反白文字最易于识别。在版式设计中以深色或黑色为底色,配以浅色的文字,这样强烈的对比效果会给版面带来冷峻高雅的气质。图像与文字之间的穿插组合,清新简洁的表现手段,合理的版面结构,力图与受众交流互动,带来了阅读过程中全新的感受。
设计中的结构是内敛而隐蔽的,它们藏匿在漂亮而感性的图式背后,无声地体现着设计中理性的规范。本文将从图像与文字、叙述与直白、交流与互动、时尚与趣味、建构与解构、图示与诗意这六个方面,对当代版式设计风格进行分析与诠释。
扩展资料
现代版式设计是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结合。
思想根源:科学的思辩与逻辑数理来探求设计的本质,用明晰的思路与有规律的秩序去把握设计的内涵,强调标准化与批量化,最终把功能和效益作为终极目标。
是功能美与形式美的和谐结合。
基本步骤
第一步:确定主题(需要传达的信息)。
第二步:寻找、收集和制作用于表达信息的素材-含文字、图形图像。
文字表达信息最直接、有效,应简洁、贴切。
应该根据具体需要确定视觉元素的数量和色彩(黑白、彩色-色系)。
第三步:确定版面视觉元素的布局(类型)。
第四步:使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制作。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版式设计(现代设计艺术的组成部分)
百度百科-现代版式设计
广播媒介的特点:
(1)它可以真实逼真地记录,复制和控制人类
的声音,使稍纵即逝,过耳不留的声音可以留存,也
可以用或大或小的声音传播;
(2)即时性,电子媒介可以在突发性新闻事件发
生时同步进行报道。在这一点上,广播甚至比电视还
更为快捷。电视进行现场直播时必须配备各种笨重的
录像录音设备,还需要考虑灯光、音响等条件;而广
播的直播却极为方便,几乎不需要什么设备。
(3)跨时空性,广播拥有电子媒介的优势,能够
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把信息即时地传到四面八
方,其速度之快、覆盖面之广为其他大众媒介所望尘
莫及。
(4)较强的亲和力。对受众来说,广播具有较
强的接近性。广播是声音媒体,其主持人的音质、语
气、谈吐以及播音风格经常会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
对受众产生独特的吸引力并使之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参
与感,因而更接近于面对面的人际交流,具有较强的
亲和力。声音善于传情,富有感染力,也有着无穷的
魅力。广播能够为听众提供声音世界里多彩多姿、美
妙动听的各种音乐和音响的享受。
(5)易接受性。对广播的接受不需要识字能力
,因而也就较能适应各种文化程度的受众。又因其是
声音的传播,所以其传播可以在人做另外的事时不影
响。
(6)多功能性。广播既是新闻媒介,同时又能
够很好地对各种以声音为载体的艺术进行传播,并使
这些艺术以声音吸引人的鲜明个性得以充分发挥,从
而也扩展了自身的功能。
电视媒介的特点:
(1)画面传播一看即懂,声像并茂视听兼容,
形象生动优美感人。视听兼备的特点赋予电视媒介其
它媒介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又使电视受众形成了
专注视听的特点。
(2)电视传播的范围广阔,人数众多。各个阶
层,老少皆宜。
(3)电视传播具有一定的互动性,比如一些娱
乐节目,可以让观众参加进去。
(4)电视传播环境较佳,干扰度低,一般在家
中
(5)电视传播的可信度一般较高,例如CCTV等
一些机构所播出的信息,大众一般较易接受和信任
(6)电视传播也具有一定的即时性和跨时空性
,例如NBA的现场直播
(7)电视传播也又一定的指向行,适应分众化
趋势,例如CCTV13新闻,CCTV少儿频道等
(8)电视传播越来越呈现出黄金时间效应,受
众的收看时间相对集中。
(9)与广播媒介以个人收听为主不同,家庭视
听是电视最主要的接收方式,且具有一定的专注性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媒体风格有哪些特征(当代数字媒体主要有哪些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