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版式设计排版点线面(版式设计中的点线面)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1、版式设计中的点

点是最简洁的形态。它在版面中的不同位置,给人予不同的感受。点在版式设计中起到平衡视觉的作用,构成了画面的跳越丰富的视觉感受,点虽然形象比较小,但是在重要的位置上能够丰富人的视觉效果,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在版面中心点的使用能给人沉静稳重的视觉感受,而有着一定运动方向的点的排版带有较强的视觉引导性。

2、版式设计中的线

线是由无数的点通过运动而形成的轨迹,线是最富表现力的视觉形态,直线、斜线、曲线、折线等等,不同的线带给人们的心理感受也各有不同。

①水平直线就会常出现在企业类的比较严谨的、工整的界面中,带给人平静、稳定、严肃的感觉。

②斜线本身就带有方向感、运动感,具有不稳定性,加上粗细的变化可以产生带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效果,因此特别受到设计师的喜爱,各种需要突出主体物的界面设计中,经常能看到斜线的身影。

③曲线作为女性的象征,带给人柔美、轻快、灵动的感受,能使散乱的版面变得集中。

3、版式设计中的面

与点、线相比,面给人的最重要的感觉是由于面积而形成的视觉上的充实感,它能引发的注意力更大,视觉冲击力更强烈,可以体现页面的层次感,形成纵深感。对面的不同分割、不同位置的变化,不仅能营造出丰富的版面空间层次,还能充分利用面的这些性格特征,把握互相之间的和谐关系,会为版面设计带来强烈的美感享受。

不同的形态的面,在视觉上表现不同的情感。直线形的面具有直线所表现的心理特征,有安定、秩序感。曲线形的面具有柔软、轻松、饱满。不规则的面则比较自然生动,有人情味。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点、线、面是相对存在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协调、相互转换的关系。希望大家可以把这些技巧用在自己的作品中,祝愿各位设计师的创作水平越来越好。

版式设计

和色彩搭配一样,版式设计也是很多人容易忽略的学习科目。版式设计是啥?就是画面的布局!通俗点说就是把画面中的元素(图形、图像、文字、色彩)合理安排起来的一种手段。我们得考虑构图、平衡、点线面、主次、层次等这些因素。让受众更加快速、直观、明显的捕捉到我们画面需要传递的主题和信息。你的很多创意、想法,以及基于对产品的考虑都会表现出来。你可以这么理解,一个出门化妆打扮的人和一个出门不化妆不打扮的人,出门化妆打扮一下自己的那个人就是在做“版式设计”!出门打扮的人会想:这件衣服比较适合今天的场合、今天的发型适合这件外套、这件衣服搭配起来有点显胖,换一件、今天不能穿这双高跟鞋等等....当然,版式设计不是以酷炫、美观为最终标准,虽然美观很重要。排版的过程是不断打磨、不断尝试的过程。记住一点就好,版式设计是拉开平面设计师之间差距的地方。

所谓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版式设计个性化地表现出来;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送方式。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版式设计的范围,涉及到报纸、刊物、书籍(画册)、产品样本、挂历、招贴画、唱片封套和网页页面等平面设计各个领域.

特征

思想性与单一性

排版设计本身并不是目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传播客户信息的手段。设计师以往中意自我陶醉于个人风格以及与主题不相符的字体和图形中,这往往是造成设计平庸失败的主要原因。一个成功的排版设计,首先必须明确客户的目的,并深入了解、观察、研究与设计有关的方方面面,简要的咨询是设计良好的开端。版面离不开内容,更要体现内容的主题思想,用以增强读者的注目力与理解力。只有做到主题鲜明突出,一目了然,才能达到版面构成的最终目标。

艺术性与装饰性

为了使排版设计更好地为版面内容服务,寻求合乎情理的版面视觉语言则显得非常重要,也是达到最佳诉求的体现。构思立意是设计的第一步,也是设计作品中所进行的思维活动。主题明确后,版面构图布局和表现形式等则成为版面设计艺术的核心,也是一个艰难的创作过程。怎样才能达到意新、形美、变化而又统一,并具有审美情趣,这就要取决于设计者文化的涵养。所以说,排版设计是对设计者的思想境界、艺术修养、技术知识的全面检验。

版面的装饰因素是由文字、图形、色彩等通过点、线、面的组合与排列构成的,并采用夸张、比喻、象征的手法来体现视觉效果,既美化了版面,又提高了传达信息的功能。装饰是运用审美特征构造出来的。不同类型的版面的信息,具有不同方式的装饰形式,它不仅起着排除其他、突出版面信息的作用,而且又能使读者从中获得美的享受。

趣味性与独创性

排版设计中的趣味性,主要是指形式的情趣。这是一种活泼性的版面视觉语言。如果版面本无多少精彩的内容,就要靠制造趣味取胜,这也是在构思中调动了艺术手段所起的作用。版面充满趣味性,使传媒信息如虎添翼,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传神功力,从而更吸引人,打动人。趣味性可采用寓意、幽默和抒情等表现手法来获得。

独创性原则实质上是突出个性化特征的原则。鲜明的个性,是排版设计的创意灵魂。试想,一个版面多是单一化与概念化的大同小异,人云亦云,可想而知,它的记忆度有多少?更谈不上出奇制胜。因此,要敢于思考,敢于别出心裁,敢于独树一帜,在排版设计中多一点个性而少一些共性,多一点独创性而少一点一般性,才能羸得消费者的青睐。

整体性与协调性

排版设计是传播信息的桥梁,所追求的完美形式必须符合主题的思想内容,这是排版设计的根基。只讲表现形式而忽略内容,或只求内容而缺乏艺术表现,版面都是不成功的。只有把形式与内容合理地统一,强化整体布局,才能取得版面构成中独特的社会和艺术价值,才能解决设计应说什么、对谁说和怎样说的问题。

强调版面的协调性原则,也就是强化版面各种编排要素在版面中的结构以及色彩上的关联性。通过版面的文、图间的整体组合与协调性的编排,使版面具有秩序美、条理美,从而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

形式:

重复与交错

在排版设计中,不断重复使用的基本形或线,它们的形状、大小、方向都是相同的。重复使设计产生安定、整齐、规律的统一。但重复构成的视觉感受有时容易显的呆板、平淡、缺乏趣味性的变化,故此,我们在版面中可安排一些交错与重叠,打破版面呆板、平淡的格局。

节奏与韵律

节奏与韵律来自于音乐概念,正如歌德所言:“美丽属于韵律。”韵律被现代排版设计所吸收。节奏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秩序、重复连续地排列,形成一种律动形式。它有等距离的连续,也有渐变、大小、长短,明暗、形状、高低等的排列构成。在节奏中注入美的因素和情感--个性化,就有了韵律,韵律就好比是音乐中的旋律,不但有节奏更有情调,它能增强版面的感染力,开阔艺术的表现力。

对称与均衡

两个同一形的并列与均齐,实际上就是最简单的对称形式。对称是同等同量的平衡。对称的形式有以中轴线为轴心的左右对称;以水平线为基准的上下对称和以对称点为源的放射对称;还有以对称面出发的反转形式。其特点是稳定、庄严、整齐、秩序、安宁、沉静。

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差异性的强调,对比的因素存在于相同或相异的性质之间。也就是把相对的两要素互相比较之下,产生大小、明暗、黑白、强弱、粗细、疏密、高低、远近、硬软、直曲、浓淡、动静、锐钝、轻重的对比,对比的最基本要素是显示主从关系和统一变化的效果。

调和是指适合、舒适、安定、统一,是近似性的强调,使两者或两者以上的要素相互具有共性。对比与调和是相辅相成的。在版面构成中,一般事例版面宜调和,局部版面宜对比。

比例与适度

比例是形的整体与部分以及部分与部分之间数量的一种比率。比例又是一种用几何语言和数比词汇表现现代生活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抽象艺术形式。成功的排版设计,首先取决于良好的比例:等差数列、等比数列、黄金比等。黄金比能求得最大限度的和谐,使版面被分割的不同部分产生相互联系。

适度是版面的整体与局部与人的生理或习性的某些特定标准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就是排版要从视觉上适合读者的视觉心理。比例与适度,通常具有秩序、明朗的特性,予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新感觉。

变异与秩序

变异是规律的突破,是一种在整体效果中的局部突变。这一突变之异,往往就是整个版面最具动感、最引人关注的焦点,也是其含义延伸或转折的始端,变异的形式有规律的转移、规律的变异,可依据大小、方向、形状的不同来构成特异效果。

秩序美是排版设计的灵魂:它是一种组织美的编排,能体现版面的科学性和条理性。由于版面是由文字、图形、线条等组成,尤其要求版面具有清晰明了的视觉秩序美。构成秩序美的原理有对称、均衡、比例、韵律、多样统一等。在秩序美中溶入变异之构成,可使版面获得一种活动的效果。

虚实与留白

中国传统美学上有“计白守黑”这一说法。就是指编排的内容是“黑”,也就是实体,斤斤计较的却是虚实的“白”,也可为细弱的文字、图形或色彩,这要根据内容而定。

留白则是版中未放置任何图文的空间,它是“虚”的特殊表现手法。其形式、大小、比例、决定着版面的质量。留白的感觉是一种轻松,最大的作用是引人注意。在排版设计中,巧妙地留白,讲究空白之美,是为了更好地衬托主题,集中视线和造成版面的空间层次。

变化与统一

变化与统一是形式美的总法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版面构成上的应用。两者完美结合,是版面构成最根本的要求,也是艺术表现力的因素之一。变化是一种智慧、想象的表现,是强调种种因素中的差异性方面,造成视觉上的跳跃。

统一是强调物质和形式中种种因素的一致性方面,最能使版面达到统一的方法是保持版面的构成要素要少一些,而组合的形式却要丰富些。统一的手法可借助均衡、调和、秩序等形式法则。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版式设计排版点线面(版式设计中的点线面)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