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版式设计图片及解析(什么是版式设计)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版式设计是指设计人员根据设计主题和视觉需求,在预先设定的有限版面内,运用造型要素和形式原则,根据特定主题与内容的需要,将文字、图片(图形)及色彩等视觉传达信息要素,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组合排列的设计行为与过程。

版式设计是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环节,它将有限的平面设计元素在版面上进行有组织、有目的地编排组合。版式设计是按照作品的需求,结合感性的创意和理性的设计思维后展示出来的形式。

版式设计的发展

版式设计有悠久的历史,了解它的发展对设计元素的多维思考,开拓新的版式大有裨益。版式设计走过古典主义、构成主义、包豪斯、现代主义、自由版式风格的发展之路。

18世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工业化的批量生产导致了产品的粗制滥造及社会整体设计水平的下降,因此19世纪下半叶英国发动了一场设计改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

在运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具有改革精神的艺术家,其中以书籍设计为主的是威廉·莫里斯,他被后人誉为“设计之父”,是古典版面设计的创始人。他编排的版式采用对称式构图,以订口为对称线左右两面编排文字和图片,强调版面的装饰性,形成严谨朴素的风格。这种版式设计一直影响到当代。

1.视觉度

1)视觉要素是指对于文字要素的插图、照片、表格等图像表现。视觉要素强,则页面轻松,有亲和力的印象。以文字为主,则高格调、冷漠、坚硬。

2)图像中,明快的图像视觉度强。云海等风景照,视觉度低。

3)艺术字介于文字要素与视觉要素之间

4)人物照片中,最具有视觉度的是脸部。人物照片能加强版面的亲和力

2.图版率

1)全是文字的版面让人窒息(适合于词典、法令律),加入图像后,显得充满生趣

2)最好图版率不要100%,加入文字后,既能传递相关信息,又能增添图像活力(对比)

3.文字跳跃率

1)文字跳跃率:文字的大小比。低跳跃率,平静沉着。高跳跃率,生机活力。

2)扩大标题,增添活力。但是会与版面内容失去协调。相反,则能使标题与正文形成一体,产生稳定的、可继续说下去的氛围

3)标题较小,但周围留下空白,也能突出文字跳跃率。所以那些文章性质沉稳,又要提高其活力,则可以通过扩大标题周围的空白

4.照片跳跃率

1)图像跳跃率不仅取决于大小比,还取决于图像所包含的信息。如静态图线,即使放大,也不能体现活力,而是更加安静

2)处理好图像跳跃率与协调的关系。跳跃率低,则稳定,体现稳重大方,但难读下去。跳跃率高,则能分清主次关系,有生气,舒畅,易读下去。

3)大画面采用局部特写,小画面采用全身照片。突出了紧张感,强调空间的跳跃感。总括起来,放大视觉度强的照片,缩小视觉度低的照片,以形成对比

5.网络拘束率

1)网格拘束率:照片和标题位置沿版面用纸的网格决定。拘束率高的版面,稳重、理性、男性化。拘束率低的版面,自由愉快、感性、女性化

2)网格拘束率还体现在图像是否按照形态剪切,也就是挖版。角版与挖版的组合运用,能产生对比效果。角版可以稳定整体,通过挖版的比较,激活页面动感;小的角版能紧凑版面,突出挖版自由的曲线;挖版减轻处在感,所以特别有意义的人物不适合挖版。

3)用网格拘束,保持每张照片的独立性,适合设计照片作品。而自由格式使图文融和为一体。

6.版面率

版面率,也就会空白的大小比重。空白少的,紧迫感强、生动;空白多的,高品质、沉静、自然。

7.构成的三种类型

1)齐行型:合理、标准、面向商业

2)居中型:优雅、高品质、高格调

3)自由型:自由的、随意的、有活力的

8.字体印象

1)粗体字体:有精神、自信、活力、男性力量。但过粗则给人低品质感觉。

2)细体字体:时髦、优雅、纤细、高品质

3)用大字体组成标题,可以适当紧缩字距。而诗集正文可以适当扩大字距,体现高品位,但过度则空洞。字距不足,则低品质,难读。

4)每行字数标准为20~30字,少则轻松易读。

5)使用艺术字:记号、图案中包含文字;设置大小比,表现立体感;除去边缘,加上阴影,使其立体化;加入椭圆等形状,有流畅感;不同大小,不同字体组合,产生对比感;涉及各种形状小框,并加入文字;拉开字距,增强线条;在告示板写入文字

6)在大标题或者大文字后追加小文字,显得十分有生气。而小文字又使版面细致。

版式设计具有特殊的美学特征:实体是字群与空间的结合;给人以心理上和感情上的不同反应;文字与图片的剪裁和分布,有不可言传的移情作用。

版式设计艺术中,通常采用绘画艺术常用的横向式构图、斜线式构图、金字塔式构图、V型构图、S型构图等被认为是很有意味的构图形式,使版面出现更加新颖美观的新形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图文并茂更加受到重视图片(美术、摄影图片)作为版式设计艺术造型的一种手段,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在版式中所占的比例正在日益提高。

②在色彩上突破了过去偏重灰调子组合、在平稳与和谐中求得对比效果的传统程式,逐渐代之以纯度较高、对比较强的色调在对比与刺激中追求和谐和完美。

③版式设计上追求“健康醒目”的视觉效果,为了使版式活泼抢眼,过去设计中的许多“禁忌”逐渐被打破,为了使文章醒目夺人,有些文字在版式设计中,不仅能通栏,还可以跨版。

④版面中直观、具象的设计逐步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形式感较强的变形和简洁明快的图案,以及抽象的几何分割,设计师刻意追求的是强烈的形式美。

⑤版式设计艺术造型,不仅注意外观形象的设计,也更加注意视觉功能的设计。首先应具有冲击性和舒适性,视觉功能设计给人一种亲切感、信任感或权威感,使接受过程中的合理性、审美性和现代性得到加强,更加依赖自身的设计风格来推销自己。

就版式设计本身来说,其风格的形成则取决于对主从、统一协调、均衡、对称、对比、节奏、韵律等艺术规律的运用和版面空间构成的艺术处理上。正是这些设计艺术语言的运用,沟通了观者与设计师之间的情感,激发了观者的美感情绪。推荐阅读:版式设计的形式美法则!该如何用?

如果版式设计符合一定的造型原理,做到适用、坚实、美观,那么它就会使设计作品给人一种美好的印象和感觉,这种感觉就会令观者产生阅读的欲望。版式设计的造型原理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主从关系,是版式设计的个基本要求。和舞台构成一样,主角、配角的关系一目了然,可使观众心绪平静。版面上也是一样,要让人搞清什么是主角,那么内容就容易理解了。

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根据宣传的需要,文字或图片稿件的份量,把那些重点内容安排在显要位置上,产生非头条的“头条效应”,以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主从分明的正统派的构成方法,给人以安心感。若两者关系模糊不清,将失去重点。相反,如主部过强,则失去动势,版面就会枯燥乏味。

整体的均衡与对称也是版式设计常用的手法。在均衡的版式设计中,形状、方向、位置诸因素之间的关系,都达到了确定的程度,以致不允许这些因素有任何细微的改变。在这种情形下,整体所具有的那种必然性特征,也就可以在它的每一个组成成分中呈现出来了。

版面中的动势和变化很重要,独具韵味,要在此前提下求得均衡。在具体设计时,可在不对称中寻求均衡,亦可加强较弱的一方以求得均衡。对称的版式设计,可使版面呈现稳定的美感。在版式设计中,强调中心,运用对称也是格调高的表现手法。另一方面,不对称手法的运用对于改变庄重有余、活泼不足的对称手法的表现手法,有很好的效果。但这两者都要以获得均衡感为目标。

如果说主从关系一目了然的手法是正统派的构成法的话,那么变化、多样的手法则是现代表现手法的典型。版式设计中讲究错综、参差、多样、变化,使组成版面的每一个部分都能显示出自己的个性。但此种手法运用不当则会产生零乱分散的感觉,不能为多样化而多样化,要做到微观上变化、多样,而宏观上还是统一、融合的。

在具体设计时,把形状和主题等有特征的东西重复使用,使版面融合起来,由于同样形状的重复,整个版面融为一体,产生旋律、节奏和统一的观感。

对比可使版面产生节奏和起伏,对观者的视觉产生良性刺激,包括字体的对比、版面色彩关系的对比、位置的对比、明暗的对比、线条的对比等等,一块排满文字的版面会呈现一片灰色,没有主次、节奏、表情,没有兴奋点。因此,利用对比手法以及必要的分割组合手段,改变灰色的单调是版式设计必须解决的问题。

例如:利用一些图片、装饰等元素做成有形的空白,是一种比较现实的手法。在一个充满黑灰文章、题目的版面中,适当的空白有着调节观者视觉的重要意义。黑、灰、白搭配对比适宜,就会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只有文字构成的版面上增加图版后,文字立刻形成活泼的空间,图也显得生动。把强烈的动感与静止的形态组合在一起时,会形成动与静的关系,形成极自然的版面。不平衡的形带有动感,与此相对,水平与垂直性强的形呈现静止状况,产生着各种力的相互关系,因而形成动态支配着空间。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版式设计图片及解析(什么是版式设计)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