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婚礼仪式顺序祭祖、出发、燃炮、拜别、出门、礼车、燃炮、摸橘、牵新、喜宴、送客、闹洞房。
具体仪式流程:
1、祭祖:男方在出门迎娶新娘之前,先祭拜祖先。
2、出发:迎亲车队以双数为佳。
3、燃炮:迎亲礼车行列在途中,应一路燃放鞭炮以示庆贺。
4、拜别:新人上香祭祖,新娘应叩拜父母道别,并由母亲盖上盖头,而新郎仅鞠躬行礼即可。
5、出门:新娘应由福高德劭女性长辈持竹筛或黑伞护其走至礼车,因为新娘子在结婚当天的地位比谁都大,因此不得与天争大。
6、礼车:在新娘上礼车后,车开动不久,女方家长应将一碗清水、白米撒在车后,代表女儿已是泼出去的水,以后的一切再也不予过问,并祝女儿事事有成,有吃有穿。
7、燃炮:由女方家至男方家的途中,同样要一路燃放礼炮。
8、摸橘:新娘子迎新车队到达新郎家时,由一位拿着橘子的小孩来迎接新人,新娘要轻摸一下橘子,并赠红包答礼。这两个橘子要放到晚上,让新娘亲自剥皮,意谓招来"长寿"。
9、牵新:新娘由礼车走出时,应由男方一位有福气之长辈持竹筛顶在新娘头上,并扶新娘进入大厅。进门时,新人绝不可踩门槛,而应横跨过去。
10、新娘进门前应从炭火盆上跨过去,表示洗去进门前的晦气和不祥
11、喜宴:时下颇流行中西合壁式的婚礼,大都在晚上宴请客人同时举行观礼仪式,在喜宴上,新娘可褪去新娘礼服,换上晚礼服向各桌一一敬酒。
12、送客:喜宴完毕后,新人立于家门口送客。
13、闹洞房:新人被整之灾情大小,端视新人是否曾在其他的婚礼上戏弄别人,或平素待人够不够忠厚等。
婚礼角色安排:
1、下聘礼方:由男方家长担当。向女方提亲并赠送礼物﹐即旧时所称纳采和纳征.赠送的礼品通常包括各种在中国文化中表示吉祥的食品﹐物品。如茶叶等。
2、媒人:由一位与双方家庭关系都比较密切的人担当﹐负责邀请双方长辈见面,促进双方的沟通。
3、童子:由男方家的未婚男子扮演,负责婚礼过程中的端茶迎轿。
4、全合人儿:由女方家的几位年轻貌美的未婚女子扮演,在新娘下轿时扶新娘下轿。
5、婚礼司仪:宣布典礼正式开始,介绍双方重要亲友﹐并致祝福词。
6、主婚人:由德高望重的长辈或友人担当,为婚礼致辞。
7、摄像师:专业的摄像人员,记录下婚礼的全过程,拍摄新人与来宾的照片,为新人留下珍贵美好的回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式婚礼
古代结婚流程从说媒开始到提亲定亲、准备“三书六礼”(三书:聘书、礼书、迎书;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迎亲)完成以上步骤即可拜堂成亲,最后还有一个贺郎酒环节。
1、说媒
在古代,如果你看上了哪家姑娘,不会和现代一样自己上门去追求,而是找一个经验丰富的媒婆为你去姑娘家说媒,如果姑娘也对你有好感就会对父母说:“终生大事全凭父母做主”,而如果姑娘对男方不是很满意则会对父母说:“还想再给父母尽两年孝”。
2、提亲
古话有云:“婚姻乃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新人们在结婚之前,男方一定要先去女方家进行提亲,当双方互换儿女的生辰八字,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测算之后,认定男女双方适宜结婚,并且门当户对,此时才能开始议亲。
3、定亲
当男方向女方家提亲之后,确定男女双方适宜结婚,这时两家就可以进入到定亲的环节了。在定亲环节中,男方要给女方家送“过书”即为定亲的凭证,俗称“红绿书纸”,而女方需要给男方送“回帖”进行认可,俗称“文定”。在定亲之时,除了有书面的定亲之外,双方还需商讨嫁娶吉日,为新人们讨得一个好彩头。
4、三书六礼
双方都比较满意的情况下,男方就要开始准备三书六礼,其中三书指的是:聘书(订亲的证明,在六礼中纳吉的时候交给女方),礼书(相当于现在的彩礼清单),迎书(相当于现在的结婚证,证明姑娘已经嫁给男方)。
六礼则是指纳采(男方要送将近30种礼物给女方)、问名(将男女的年庚八字进行匹配)、纳吉(将庚贴于神前请示)、纳征(彩礼和嫁妆)、请期(确定结婚吉日)、亲迎(接亲)。
5、拜堂
当花轿到夫家进门时,出轿小娘需要迎接新娘出轿。随即走向结婚的主厅堂内开始繁琐的拜堂仪式。拜堂仪式一共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拜天地、拜父母、拜夫妻。并且这些仪式都需要新人们正儿八经的跪在地上磕头,而不是如今的面对面鞠躬即可。
6、贺郎酒
拜堂晚上,男家为好日正席酒,叫“贺郎酒”。在贺郎酒上,新娘必须依次挨桌的向长辈们以及宾客们逐一的斟酒,此时需要注意的是,新娘在给大家斟酒时,酒是需要斟满的,但是一定不能洒出来。
婚礼仪式流程
1.主持人开场白
2.兄弟姐妹团入场(无兄弟姐妹团,此环节可省去)
3.新郎出场
4.新娘出场(岳父带出场,也可伴娘陪同出场,或者自已出场)
5.新郎迎娶
6.新郎、新娘隆重登场
7.介绍新娘
8.问誓
9.新郎拥吻新娘
10.交换戒指
11.证婚人致辞(无证婚人时,此环节可省去)
12.新郎感言
13.感恩父母(是否要向父母敬茶仪式?)
14.交杯酒
15.主婚人(新郎爸爸)致辞
16.夫妻对拜(备选)
17.蛋糕塔
18.香槟酒
19.抛手花
20.礼成退场
婚礼注意事项
1、选好地点以及司仪
先选好仪式的地点和请好一位司仪,因为费用和具体的要求因地而异,你有必要事先问好该地点有哪些限制和具体的开销。
询问一下,仪式中标准的服务都包括哪些?比如:音乐、清洁、装饰、通道地毯等,以及那里对音乐和摄影有没有什么限制。
2、座位安排
新人家属的座位安排
你需要在前排留出一部分座位给你最亲近的家人。按传统来讲,新娘的父母要和祖父母、兄弟姐妹坐在左手边的第一排。如果新娘的父母已经离异希望可以分开坐,那么新娘的母亲可以和她现在的丈夫坐在第一排,父亲和他的妻子可以坐在第二排。其他特别的亲属也可以坐在第二排、第三排上。新郎的家人也是以同样的形式在右手边就座。
3、伴郎把宾客引到座位上
在你的宾客到达之后,伴郎会带领他们到自己的座位。和新娘的家人一样,新娘的客人也坐在左手边,新郎的客人坐在右边。但是如果一方的人来得比较多,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在两边随便坐,这样他们就都能有一个很好的观礼视线。
一位伴郎应该用右手把女宾客请到座位上,男宾客就不需要顾虑这些。如果同时到了一大批宾客,就是年长者优先。
4、入场顺序
伴郎从大门进入,由矮到高一对一对行进。如果人数是单数,就请最矮的单独走在最前面,后面是一对一对的跟随进入。每一对之间隔3-4排的距离。
接下来,伴娘进入,与最后一对伴郎保持4-5排的距离。如果伴娘团人数少于5人,就采取排成一队入场,否则看起来就不协调了。如果人数为单数,最矮的走在前面带队。年轻的姐妹团成员走在主伴娘的前面。如果你有两个主伴娘,一对走和单独走皆可。
在新娘和其父亲进入之前是戒童和花童。待这些人在通道上站好之后,新娘挽住父亲的左臂步入礼堂。如果新娘穿着的是长裙裾婚纱或是有长长的头纱,可以安排2个人为其在身后拖住婚纱。
5、证婚仪式
(1)站立位置
在踏上地毯走进通道时,新娘一般站在左边,新郎站在右边,面对司仪。伴郎站在新郎的旁边,戒童和伴郎们站在他的右边。主伴娘站在新娘旁边,其他的伴娘团成员和花童站在她的左边。
(2)选择音乐
没有什么比音乐更能渲染你婚礼仪式的气氛了。仪式音乐很严格地分为3种:序曲、入场曲和退场曲。序曲,可以在仪式前45分钟奏响,用一些古典、经典的曲目供宾客们欣赏。歌唱家的现场演唱适合安排在入场曲响起之前。
(3)退场顺序
在仪式结束时,一对新人率先退场,身后是戒童和花童。姐妹团成员和伴郎团各成一队,两两一对。伴娘要先走,走在伴郎的右手边。如果人数不平均,一位伴郎要护送两名姐妹团成员离开;多出来一个伴郎便单独走,两个便组成一对同时行进。当队伍走到门口或仪式现场的后面时,指定的伴郎要回到里面护送新人的母亲、祖母和一些尊贵的客人退场。
6、宣读和祈祷者
这个特别的环节可以把本是极为苛刻的宗教婚礼仪式变得个性化。你所能选择的程度依赖于司仪的要求,在选择时要和他进行商讨。一旦你想到了要宣读或由祈祷者传达什么信息后,这时你的司仪会帮你确定一个最为合适的选择。对于一个非常严格的宗教婚礼来说,你应该选择圣经中的经典段落。没那么传统和正规的仪式可以选择一首能很好地表达你对婚姻情感的诗。
7、互许誓言
你的誓言可以写到什么程度这也要根据司仪的要求来定。但是就算是最传统的婚礼誓言你也可以加进自己个性化的现代词语,来使你的誓言和你的心愿相契合。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婚礼仪式过程详细步骤(古代婚礼的流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