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在职场中“横冲职场”,这样的行为对职场风气的利弊:无论是从自我提升或者社会环境来讲,这一届的00后不言而喻更加扩大开放、独立、信心,既认同主流价值观,又具有极强的身份认同。在他们看来,工作上不单单是得到收入养家糊口常用工具,都是进行职业价值的媒体。他们许多人在相对优异环境下发展,具有更高一些维权意识和能力,有底气对自己不喜欢的事儿说不;此外,在一个多元社会经济发展,公众的工作选择可以各式各样,没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当然,一些人将00后不愿遵从管教、行为随性洒脱作为孩子气的主要表现,也并不是全无道理。常见问题,我们生活在一个真实的世界里边,务必适当妥协和让步。目前在职场中“抓鱼”的80后、90后,在年轻的时候可能也骄横过,00后在职场中能潇洒自信多久,真不好说。
但却要清晰看到,现在很多00后整改的,更多的是那种不合理的职场乱象,比如没日没夜的“996”、从天而降的“周末拓展活动”、没有意义的“工作上欺软怕硬”等。这类乱象,很多体现的是企业管理不到位,制度机制不健全,没有做到对员工应该有的维护保养。他不仅为00后厌烦,或许80后、90之后也没人喜欢。当她因为各种原因不得已承担,而有的人却冲锋在前勇敢音标发音,大伙儿所作的应是开展鼓励,并非冷眼相待。
00后不该明确自己发展的方向,因此他们依然对自身困惑不已。对于一些从工作上大学毕业或在学校学习的人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压力。极少有零零后早已承受了生活的压力。很多都仅仅去做,开心,随意。她们留意公平对待,这样他就不会输。00后一代也是有与众不同的见解。由于社会的进步和转变,他的观念世代相传。
第一:是谨防标签效应让社会对“00后”产生刻板印象。
社会本应对这些新鲜血液期待万分、公司企业都纷纷“跃跃欲试”广撒招聘网,希望他们带着不畏吃苦、虚心学习的心态开启自己的职场之旅。但随着“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传的沸沸扬扬,模糊了很多年轻人的职场定位的同时,也让很多企业“谈虎色变”。部分企业直接带着“偏见”将00后新人拒之门外,从根本防止“被整顿”。社会在感叹00后果敢和勇气的同时,却也带着00后“不服管”“惹不起”的刻板印象,就连那些懵懵懂懂、在新环境想沉淀学习的00后也被强行归类到这样的人设中去,成为和谐又不和谐的存在。
第二:是谨防标签效应让“00后”产生“摆烂”心理。
不论是否是00后,在刚步入新环境、面对新工作都应尊重领导同事,带着“空杯”心态虚心求教,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而网络上“整顿职场”标签下的例子真真假假,这无形中驱使着本没有“整顿职场”概念的新人在单位对自己负责的工作项目不上心,除了想着怼领导,就是想方设法抓住公司的“小辫子”,当那所谓的正义“仲裁侠”,自己每天在工作上“躺平”。标签之下他们忘记了求职本就是双向选择,是劳动与利益的同等互换,维权和质疑可以有,但不意味着可以滥用,也不是自己工作摆烂的借口。还未建立起与公司的羁绊,就开始怼天怼地,最后的结果不是辞退就是直接“摆烂”,对工作不负责的同时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第三:是谨防标签效应引发“过度管理”。
在“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流传前,企业单位一直按着之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来经营,但面对“00后站出来整顿职场”“职场不平一声吼,劳动法随时拿出手”的声音愈演愈烈,社会的眼睛也被贴了标签,只听那些少数“整顿职场”00后的声音,而大多数00后正能量的声音却被自动过滤掉。虽然许多公司担忧着“被整顿”的情况,却也有公司“正面迎战”,如广东某企业就设立了“新一代”部门,旨在用来接收00后新同事,并称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职场管理进行,违反甚至会进行处罚。这种将00后都归为这样的刻板印象,出台更严格、只为“治”住00后而采取过度管理,打破单位各个年龄段之间的和谐不说,更是对00后新入职员工带着有色眼镜,是极不信任的表现。
每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造成了整体上的群体差异,尤其是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00后大多数都个性鲜明,喜欢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环境,不喜欢被约束,看待问题有自己独特的主见,这也是00后不接受加班的影响因素吧!
这种不接受加班的行为确实对身边的人有一些影响,但是加班这个问题上没有绝对的对错,如果当天工作没有完成得足够好,或者跨部门协作事情还没有处理完,需要你配合的,加班也是人之常情;工作完成好了其实是可以按时下班的,不应该心存愧疚感!
回归问题本质,为什么要加班?
公司到底向员工购买的是什么?是时间、体力、经验、学历吗?我认为不是。上班8小时在公司但不干活或干很少的活,老板愿意给工资吗?我体力好、经验好、学历高,但这些一定在公司用得上,给公司带来价值吗?如果能,那购买的还是这些,还是它们带来的结果。所以,企业购买的是利用你的学历、经历、体力、能力和时间等给企业带结果和效果的价值。
所以,加班不是必然,不能总依靠加班来完成工作,很容易劳民伤财。更希望通过一套机制,激励员工更高效的完成工作,创造更高的价值。而公司在获利的同时,愿意给员工付出相应的激励。从而员工也企业利益趋同,形成共赢。
所以,对于加班可以视不同情况去区别看待,无效内卷性质的加班可以杜绝,确实遇到突发事件需要协助的,加班也是应该的,毕竟商业的本质是要盈利,只有大家齐心把公司营收做上去了,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如果公司经营不善,暴力裁员或者破产的时候远远比加班残酷!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00后没有整顿职场的例子(00后整顿职场的弊端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