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80年代老物件(被淘汰的80年代老物件)

婚庆设计 admin 浏览 评论

搪瓷盆,这种盆子不轻易摔坏,并且还好用,深受老百姓喜欢。罕见的五个老物件,用过两个的都很少,全用过的暴露年龄!

理发推子,以前还没有电动的,都是用这种手动的

风车,农民将稻谷拿回来会在晒平上晒干,之后就会用这种风车将干煸的稻谷吹出来,而饱满的稻谷也会被筛选出来。这种风车可是挺好用的,不过就是得手摇,将几百斤的稻谷吹完手就会酸了。

图中是铁吊锅,下面燃上火可以烧水或烹煮食物。

火折子是易于携带,简便照明和取火的用具。它是用很粗糙的土制纸卷成紧密的纸卷,用火点燃后再把它吹灭,这时候虽然没有火苗但能看到红色的亮点在隐隐的燃烧,就象灰烬中的余火,能保持很长时间不灭。到需要用时,把盖子拔掉,然后对着火折子轻轻吹,当然要吹的有技巧才行,乡下从前多是用来点烟做火引的。

80年代不锈钢钥匙圈

80年代的老式吹风机,不仅风大,质量也是杠杠滴。

80年代自行车铃铛:八十年代,人们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作为日常交通工具,铃铛是必需品。现在,自行车已经成为运动休闲的工具,而没有了日常交通工具属性,在日常休闲属性里,铃铛不是必备属性。见过的举手!

进入8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需求的不断提高,原来集中于城市的百货大楼和开设在城镇的供销社,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日常需求。于是,供销系统开始在农村开设“代销点”,小卖部出现了。小卖部的商品种类比较单一,多为生活日用品。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看看80后小时候的小卖部里都卖点儿啥之日用品篇。这种散装的铁皮茶叶罐,相信现在不少家里的老人还在用。

稻谷(1)小卖部(1)铃铛(1)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多年之前小孩子们玩的玩具,若是放在如今小孩子们的面前,估计会遭到嫌弃吧。

就像80年代时,农村常用的8种老物件,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它们渐渐被更高级的东西所取代。

有些人比较恋旧,会保留下来,有些人索性扔掉了,省着占地方。

我们今天就来看一看,老一辈的智慧结晶,能认出4种算你厉害!

01婴儿车

如今市场上卖的婴儿车,那真是品种繁多,琳琅满目。

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家宝宝的实际情况,购买最适合自家宝宝的婴儿车,可谓是既安全又贴心,当然价格也很是“美丽”。

可早些年,人们的生活水平还没那么高,尤其是住在农村的,温饱都是问题。

手艺好的人,会就地取材,然后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制造出简单版的婴儿车。

那时的婴儿车,虽然没那么多功能,也不够好看,但它足够结实。

家里香火旺的,用几代人都没什么问题。

使用过这种婴儿车的人,年纪想必不小了。

02喷雾器

在农村,少不了种地,喷雾器的作用之一就是把能防治病虫害的药剂喷洒在农作物上,这一步骤很有必要。

这种老式的喷雾器,重量一看就知道不能轻了,其次它还是手摇的,特别费力气,估计用过它的人很多都离开人世了。

后来出现了机动喷雾器,但由于它噪音很大,还容易冒烟,从而污染环境。

2007年之后,便被节能环保型电动喷雾器取代了。

如今,更先进的喷雾器也出现了。

可以说,喷雾器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03铜质熨斗

家里有这个的,老一辈人想必是个裁缝。

因为在80年代的农村,熨斗并没有那么普及,多数家庭都是没有的。

这样的熨斗,不需要插电,只要把提手拉开,将烧红的木炭放进去,便可以开始工作了。

从事制作衣服行业的人,才会买上一台或多台熨斗,平常家人根本不需要。

那个时候的熨斗之所以不用电,不是他们不想用,而是一些农村根本没电,若是有电,就不至于这么麻烦了。

如今时代不同了,所以铜质熨斗便被淘汰掉了。

现在很多家庭都用挂烫机来熨衣服,时间短不说,操作也特别方便。

04全铜秤盘子

多年之前人们买东西,就是用这种盘子来秤的,那个时候,很多东西并不存在小包装,用盘子称刚刚好。

现在可就不行了,当然取代盘子秤的肯定比它要高级多了,就说厨房用的高精度电子秤吧,发明这个的人属实很厉害了。

05雕花木床

这种木床给人一种很高级之感,事实也差不多,早些年,能拥有这种木床的家庭,往往都比较富裕。

普通家庭也买不来这样精致的雕花木床。

从床上的雕花可以看出,这个木床是有用心做的,想必是准备卖出个好价格。

但如今床的种类五花八门,雕花木床的舒适度以及观赏度,都较难打动大批人。

尤其是小孩子,他们往往更喜欢可爱的床。

06老式照相机

在电子产品普及的今天,看到好看的风景了,拿出手机就能拍一张。

早些年完全是做不到的,但也不是没有其他东西可以拍照,80年代,这种老式照相机就给无数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

如果家里有这种东西,相信许多人都是一脸懵的,毕竟怎么看都不像是照相机,可见前人们实在是有些聪明。

07煤油灯

多年之前,很多家庭并没有安装电灯。

到了晚上,就看不见什么了。

煤油灯则受到了不少家庭的喜爱,虽然它的灯光不是特别亮,但起码不会像个“睁眼瞎”。

想在晚上看看书,或者做点什么事情,还是不难的。

如今电灯早已普及,有些家庭更是安装了声控灯,简直不要太方便,煤油灯只能在角落里落灰了。

08制作月饼的模具

早些年也是要过中秋节的,中秋节少不了吃月饼的环节,但那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什么水果月饼,鲜肉月饼,想吃哪样就买哪样。

那时有钱都很难买到月饼,为了让孩子们开开心心地过个中秋节,一些女子会用月饼模具,做些月饼出来,虽然很麻烦,但看到孩子们脸上的笑容,也会感到很满足。

09结束语

各位朋友:上面这8种老物件,在80年代的农村比较常见,也是常用的器具,但是现在已经很少见到它们了。

要么被收藏家们收藏了,要么被农民朋友们当成没有用处的物件儿丢掉了,烧掉了。

若您的老家还有这些老物件儿,记得好好把它们收藏起来哦,它们的价值会越来越大的。

不过,即便是在农村,这些老物件都非常少了,有些可能很多朋友都没有见过,能够认出4种都算你很厉害了!

相信很多八零年代的小伙伴都穿过这样的凉鞋,它的质量高,价格低,颜色众多,几乎适合所有人,风靡整个夏天。

记得那时候的小姑娘穿着小花裙子,配上一双白色的连裤袜,脚上穿着一双这样的塑料凉鞋,别提有多骄傲了。

这种凉鞋还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怕水,不怕脏。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下大雨的时候穿着凉鞋出门踩水,甚至踩了泥坑也不怕,回家用水冲冲洗洗就像新的一样。这也导致想要买一双新鞋就要等很长的时间,毕竟它也不容易坏。

那时候人们生活还并不富足,通常都是一双鞋穿坏了补一补修一修继续穿,知道实在没办法修了才会买新的。我记得小时候为了让妈妈买一双新鞋,自己偷偷用剪刀把鞋带剪坏,谁知道妈妈看到了把两只鞋鞋带都剪掉,剪成对称的,让我当拖鞋穿。

如今这样的凉鞋已经不多见了,以前的老款式也几乎看不到了,材质上也更先进,现在的凉鞋,不仅有凉鞋,还有凉拖,运动凉鞋等等各种各样的分类,款式众多,颜色更加好看,更时尚,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不过也有一些迷之操作。香奈儿就在几年前推出了一款“水晶凉鞋”,从外观和材质上看和我们小时候穿的这种塑料凉鞋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价格确翻了几千倍。这让广大网友不禁感叹时代发展太快了,连小时候穿的塑料凉鞋也成长为了我们穿不起的样子。

2.拨浪鼓

那个年代的哄娃神器,也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的小玩具,一面木制的空心小鼓,鼓面以羊皮最为常见,两侧分别吊着一个小珠子,插在长木柄上,摇一摇,两个小珠子打在鼓面上发出“咚隆咚隆”的声响。

那个年代经常能看见抱着孩子的小媳妇一手拿着拨浪鼓一手抱着孩子和别人聊天。或是把孩子放在一旁,大人在旁边干活。孩子哼唧一下,就赶紧摇晃手里的拨浪鼓,孩子注意力被吸引过去就不闹了,大人也就能继续做自己的事儿。

拨浪鼓的用途很广泛,不仅可以哄孩子,也是那时候走街串巷的货郎揽客必备之物。货郎一般挑着货物,或者推着自行车带着一些小零食小玩具,或者家用小物件卖糖葫芦的也是如此,还有雪糕,边走边摇拨浪鼓,听到拨浪鼓响声的客人就知道货郎来了,寻着声音去买东西。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商店中也看不到拨浪鼓的存在了,那陪伴了一代人整个孩童时期的小玩具也被更多更好,更精致的玩具取代。现在小孩子的玩具更偏向于高科技电子产品,即便是和拨浪鼓同等作用,会发出响声的小玩具,也有更好听的音乐,更好看的颜色,也不需要手动就可以发出响声。

2014年12月8日,拨浪鼓更是作为收藏品,被李克强总理赠给了拥有百年历史的中国国家博物馆,从此正式退出舞台,成为一代人的回忆。

3.卫星锅

早在好多年前,国家就已经明令禁止使用“卫星锅”,所以现在的很多人可以说是从来没见过这个物品,但在八零年代,几乎是有电视的家里必备的卫星信号接收器。

这些像锅盖一样的接收器通常都被装在房顶,直径也有大有小,越大接受的信号越强,电视上能看的内容也就越多。但那个时候一台卫星锅的价格也不便宜,所以有许多人私自购买安装卫星锅,这样就只用掏一个设备的钱,不需要额外付费给广电公司,并且还能够免费看到几乎所有的国内外频道。

这种私人购买安装的行为,为卫星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首先,它能接受到的电视频道很多,国外有许多付费成人内容同样也可以接收到,在电视还是主要娱乐项目的年代,小孩子们更是喜欢搜索各种频道,一旦搜到这些内容,非常不利于小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而且卫星锅是靠天气吃饭的产物,安装摆放的时候也需要调整方位。方位不对,天气不好,接受到的信号就不强,刮大风很容易就吹翻了。这时候就需要人工爬上安装卫星锅的高处去维修调整,安全系数很低。尤其是遇到打雷的时候,设备上的金属装置也很容易遭到雷击。

综合考虑之下,国家便出手禁用卫星锅,已安装的也予以拆除。虽然在一些偏远的网络信号难以覆盖的地区还存在这种信号接收器,但也是国家正规售卖的卫星锅。

如今网络覆盖的地区越来越广,从卫星锅到有线电视再到现在的网络电视,信号接收越来越强,手机平板各种电子产品的出现也使得娱乐活动也越来越多,电视也已经不是不再是所有人的选择。

4.女明星老挂历

在八零年代没有美颜没有滤镜没有医美的时代,美女都是纯天然的,那时候的审美也与现在不同,大部分女明星的气质也是以健康活泼有朝气为基调,挂历上的美女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

这种挂历一般只有正面印有图案,背面是纯白色的,因此用途也有很多。最多的可能就是学生用来包书皮了。相信八零年代,甚至九零年代很多小伙伴都包过这样的书皮。

挂历带图的这一面也可以用来做门帘。一大张挂历裁剪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以卷成小圆桶,也可以折叠成各种形状,用一根根结实的线或者塑料管穿起来,均匀的粘在门框上便成为好看的,独一无二的门帘。

在农村挂历还可以用来糊墙,糊顶棚。那时候农村大都是土房,挂历的纸质也比较结实,纯白的纸面糊在墙上,屋子里都亮堂了不少。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几乎没有用挂历的了,只有老一辈人还延续着以前的习惯,而现在的挂历内容也多了起来,更多的则是广告宣传,即便是美女图,也少了以前的青春质朴,没有了那个年代的感觉。

包书皮更是被更方便,更美观地专用书皮和各种印花的包装纸取代。门帘也经历了更新换代。至于糊墙,那就更不用说了,早被各种颜色各种环保漆和壁纸占领了市场,挂历也渐渐堙灭在历史的潮流。

5.老式热水袋

这也是属于家家户户都有的老物件儿了,冬天的时候暖手暖被窝必备。一个橡胶材质的袋子,封口处大多是金属冒拧紧,虽然十分好用,但是灌上热水后那个金属帽会变得特别烫,稍不注意就会被烫的“嘶”一声。

在八零年代其实有电热毯,那时候我们叫电褥子,只要插上电调节好档位便可以一直保持恒温。但那个时候农村用电还是有些费劲,就是城市里也有经常断电的情况出现,电褥子实在是没有热水袋好用,毕竟灌上热水就可以,又轻便小巧,拿在手里也方便。

不过晚上使用的时候也要把握好时间,毕竟热水总会凉的,如果水灌得太早,就不一定能撑到早上了,等到早上迷迷糊糊碰到脚底已经冰凉的热水袋,总会被冰的一个激灵就清醒了,比闹钟还好使。

老式热水袋的淘汰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如今各种暖手宝层出不穷,空调暖气的出现更是使人们不惧寒冷,即便是暖气还没有普及的南方,也有着各种各样电暖气可以使用。甚至出门在外穿少一点,隔着衣服贴个小小的暖宝宝也可以保暖,既轻便,保暖时间又长。

6.香皂

香皂在那个年代叫胰子,是舶来品,也是居民生活必备用品,尤其对男同志来说,洗澡的时候一条毛巾一块香皂就够了,那时候的香皂,洗头、洗脸、洗澡一块就足够。

功能上没有细分,功效也没有现在那么多。现在的香皂除螨的,抑菌的,滋润的各种各样层出不穷,甚至还有根据要洗的部位划分的。洗脸用的,洗澡用的,洗手用的,连洗膝盖腿根这种颜色较深的地方的也有单独的香皂。

味道也更加多种多样化,什么味道的都有,可以根据喜好挑选,还有持久留香的,洗完一整天都是香香的小仙女。

香皂也不像那个年代那样没有替代品,洗手的香皂可以用洗手液代替,洗脸的可以用洗面奶代替,洗澡的可以用沐浴露代替,甚至功效比香皂更多更全面,香皂也不再是必需品。

7.塑料梳子

各种颜色的塑料梳子,材质软,湿了水也不易擦干,并且用它梳头特别容易起静电。小时候不明白静电是怎么产生的,只觉得很好玩,就用梳子快速在头发上摩擦,看着头发一根根飘起来哈哈大笑。

那时候这样的梳子到处可见,大红色的还经常和镜子脸盆一起作为结婚的陪嫁品。样式虽然不多,却也绝不单一,有宽齿的细齿的,长条地带手柄的,那时的梳子还只是一把梳子,只默默履行着梳头的任务。

如今这样的梳子也逐渐被淘汰,不论什么年代,人们对美的追求是不可改变的。梳子最为最基本的美发工具也同样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功能。现在的女生也不止一把梳子,长直发,卷发,刘海儿,都有其不同的梳子。还有插电的,可以一边梳头一边烫发的,层出不穷。

老物件不仅承载了许多人的回忆,更是一代又一代人实实在在的生活。这些被时间,情感堆砌起来的物品是一种精神层面的满足,是在想起的时候让人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在,我热爱的深情。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80年代老物件(被淘汰的80年代老物件)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