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2020年,20后的小孩已经出生了,但是马上要过春节的我们却感受不到一点过年的喜庆,作为一名90后,还记得小的时候最期待的事情就是过年了,因为过年红红火火,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还要去给亲戚拜年收红包,简直就是小孩子最幸福的时光了。记忆中的春节是这样的。
一:提前买好新衣服。
都说辞旧迎新,在新的一年,肯定要穿一身新衣服过新年了。还记得提前一个月的时候妈妈就会领我们去商场买衣服,从里到外,一身都是崭新干净的。还没到过年那一天是不让穿的,等到除夕晚上的时候,妈妈会把新衣服给我们放在床边,等待着新年的到来,大早上,还在睡梦中,鞭炮声就响起来了。
二:一家人吃团圆饭。
大年初一的中午是很重要的,一家人要一起吃团圆饭,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在一个桌子上。大年初一大早上爸爸妈妈就起来忙碌了,准备鸡鸭鱼肉,各种食材,还给我和妹妹一人包一个红包。到了中午,各种各样丰盛的美食就上桌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
三:大红灯笼高高挂。
小的时候在农村里面住着,有一个习俗就是,过年每家每户都要挂红灯笼,本来黑暗的一条街,瞬间就被照亮了。看着爸爸娴熟的挂上大红灯笼,一整条街都是红通通的,出去玩也都看得见了。灯笼要挂到过了正月十五。十五也是很热闹的,走花灯,猜灯谜。
那个时候过年真的是很有年味,过年前几天在大街上就能感受得到,家家都在准备年货等待着新年的到来。
网络上流传着一个视频,视频中是一个小男孩在前面“不要命”的狂奔,母亲手中拿着一根棍子在后面奋力追赶,有网友即兴赋诗道:“慈母手中棍,逆子身上敲。”当然了,这句诗很大程度上是一句玩笑话,这个视频的配文是:为什么现在的孩子体质弱,父母容易抑郁?究其原因还是因为现在讲究鼓励教育,类似这种集爆发、灵敏、变向、速度、协调等为一体的常规运动项目消失了。
其实仔细回想下来还真是如此,相信很多80、90后的朋友小时候都因为调皮被父母拿着棍子追打过,但是现在很难看到孩子在前面“飞”,父母在后面“追”的场景。除了鼓励教育,不体罚孩子以外,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家都沉迷手机,每天辛苦下班回家只想好好休息,没有精力再陪着孩子闹腾。
据此,有部分人提出了疑问——上世纪的人们体力强悍,农村人甚至能肩扛400斤,但是现在的很多年轻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这些年来,科技一直在发展,人类也变得越来越懒,这究竟是一种进步还是退步?
其实回顾整个人类历史,我们人类一直都是在进步的,比如以前我们还没有成为世界上的高级的动物时,我们的祖先以别的动物为食,但在面对别的动物时,祖先能利用的工具无非只有石块和木棍,以致随时都面临着生命危险。
后来发明了火,发明了语言,制作出更多工具,人类才打败狮子、老虎等猛兽,建立了人类的帝国,再后来进入封建时代,人们慢慢学着播种、看天象,学着驯服猛兽,学着管理国家,同时也创造出更多物品,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比如我们今天常用的生活用品牙刷,其实是明朝皇帝朱佑樘发明的。
后来进入工业时代,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轻松,但因为清朝闭关锁国的政策,导致中国错过了世界的发展,所以我们现在依旧处在追赶状态。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们国家的生产力还比较落后,绝对多数底层人民都从事着体力活动,特别是农村,每逢栽种丰收的季节,农民都必须亲力亲为,不论农具、粮食多重,农民都必须想法设法地将其挪回家。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不得不发挥出最大的潜力去干活,所以肩扛400斤是很多青壮年必备的技巧,城市底层的老百姓同样也做着这样的体力工作。但现在能肩扛400斤的人已经少之又少了,因为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当初繁重的体力活现在已经有机器可以代替,人只需要做一些轻松的事情,这也就导致人越来越懒得运动。
人变得懒散之后,身体得到不良好的锻炼,健康情况自然会慢慢下降,但这并不代表人类在退步。科技发达,很多简单但重复的事情不再需要人类亲力亲为,我们可以节约出更多时间去做感兴趣或者更有意义的事,让生活变得越来越好。不过从宏观角度来说,互联网发展的时间不才几十年,短短几十年,又怎么能判断出在历史长河里人类究竟是进步还是退步呢?
现在过年之所以找不到小时候年节的感觉是因为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了。小的时候,由于生活困苦,大家都很期盼着过年。因为每逢过年就可以吃到以往吃不到的团圆饭,还有新衣服穿,又有压岁钱拿。而现在呢,大家的基本所需已经得到了满足,所以就对过年的期待值有所降低。
1.生活需要已经满足,不再期盼过年
依稀记得小时候尤为的期盼过年,因为每到过年就可以享受与以往不同的新年福利。比如:只有到过年才能吃上大鱼大肉,所以特别期待年夜饭;只有到过年才能穿新衣,所以常常想象自己穿上新衣的模样;只有到过年才能收到长辈包的压岁钱,而每每拿到红包,心中就像乐开了花一样;只有到过年才能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平常家人都在忙工作,难得团聚。小的时候,快乐是如此的简单,每到过年,整个人都是喜气洋洋的。而现在呢?完全不用等过年就可以享用到美食,也可以穿新衣戴新帽,所以好像一下子就失去了幼时过年的快乐感。
2.生活质量高,对快乐的要求也提高了
小的时候快乐很容易满足。每到过年的时候,心情就会格外的兴奋和激动。春节来临,街上氛围感浓厚,快乐也很简单。和伙伴在街边玩会儿摔炮,就能高兴一整天;拿着到手的压岁钱,参加街头的抽奖活动,中了幸运奖,可能也没有中多少钱,但还是很激动。而现今呢,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提升了,可以选择的娱乐项目也增加了,人们对春节的仪式感也逐渐淡化了。大多时候,大家都沉浸在自己的手机世界中,或刷视频娱乐,或是参与活动摇红包。
3.年龄随之增长,年味儿也越来越淡
小时候过年是其乐融融的事情,全家在一起共同迎接新年的到来。而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家对新年的仪式感也越来越淡了。即使大家难得聚在一起,也不过是在谈论工资待遇,结婚嫁娶,别人家的孩子,全然没了小时候过年的喜庆氛围,即使聊天也有点尬聊的场面,好像现在过年都变成了催婚、催生的主场。
尽管记忆中小时候过年的感觉已全然变了模样,但却可以给新年增添一些新的仪式感,让自己在春节这样的节日氛围中,感受到不一样的惊喜。比如:临近过年,可以采购一些小装饰物,把家里布置一番,迎接新年;或是提前筹划年夜饭的菜谱,为家人制作一桌新意的菜品,让家人品尝到不一样的味道。这样的话,在过年时,就会让自己对新年有新的期待和新的向往。又如小时候一般,期待新年的到来。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80年代小时候农村老视频(小时候过年都是怎么度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