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的7月1日是很多学生毕业的日子,很多学生就要开始离开校园,步入社会,这一批毕业的学生大部分都是00后,所以说有很多的网友都会在网上发文称第一批00后已经毕业了,那么这批00后的就业前景到底是如何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小编认为这批00后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个方面就是因为全国的大学生是有很多的,而且各行各业都有一些大学生,每一个大学生学习的一些内容不同的学校也是不同的,所在的地区也是不同的,所以说找的工作也会存在着一些差异,正是因为这些差异性,所以说才让整个社会的分工变得更加合理,社会运转的更加的好,所以说小编认为这批零零后的就业前景是非常好的,因为大家都是来自不懂的地区,不同的专业,所以才能够让社会变得更好。
除了这批00后的专业和学历都很不错之外,其实国家也为零零后提供了很多的就业岗位,就比如说像应届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可以去选择考公务员,国家对于应届生也是有很多优势的,尤其是在国考中,有很大部分的岗位都是面向应届毕业生的,而且很多企业也会去招人,就比如说像字节跳动,华为这种大企业,每一年要招的应届毕业生数量达到上万人,除了大企业之外,还有很多初创企业和小企业也会招很多的学生,所以说这些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其实是非常好的。
总的来说,第一批00后要毕业了,其实小编对于这批00后的就业前景是非常看好的,主要就是因为这批00后其实是非常有活力的新生一代,而且他们所学的专业也是不同的,再加上国家以及各个企业对于毕业生都有一些优待政策,所以说毕业生前景是非常好的。
通常来说,每个年代的人都有时代下的特点。随着2022年的到来,90后的时代已经过去,首批00后大学生成为新一代的“打工人”。
和70后、80后、90后一样,00后也逃不过一些特点和“标签”:比如“怼”老板、任性裸辞、玻璃心……下面,我们来盘点一下00后找工作有哪些特点?
一、00后找工作的特点之一:目标明确。
我同事的女儿今年审计专业本科毕业,大二的时候,他的女儿开始着手着手准备审计方面专业资格证考试。大三暑假的时候,她通过招聘平台招到了一份审计事务所实习生的工作。在我看来,这届00后最大的特点是目标明确。大家决定考研还是就业的节点越来越早,一旦确定方向,就会全力以赴。
00后的目标明确,源自于更丰富的信息摄入和更激烈的竞争环境。他们大多数从小就接触互联网,能获取更多元的信息。从而了解网上的同龄人正在做什么,选择不同的道路各有什么利弊。为了早点确定职业方向,很多人在大一时就会找好几份实习,在实习中进行试错纠正,找到自己的方向。
二、00后找工作的特点之二:积极乐观。
有调查显示,大学生对第一份工作的收入预期创“新高”,达到月薪7119元,较去年的6958元高出2.3%,且呈逐年升高的趋势。这批00后,互联网时代出生的00后更富有创造性,且更有钱,他们大多数在上学时期的生活费就不菲,而由于时代特点,其职业方向也更灵活多变。
所以他们对于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都是保持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哪怕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他们也能够积极乐观地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三、00后找工作的特点之三:相比较于薪资待遇,他们更看重公司氛围和文化。
在我看来,00后是最具备职场平等观念的一代人。他们普遍认为员工和企业就是合作关系,既然是合作,就应该互惠互利、互相尊重、一视同仁。为了公司付出一切的狼性文化、疯狂加班的996工作制的时代早就过去了。反对无效加班,拒绝PUA(精神控制),才是他们奉行的职场观。
“不接受加班、反职场PUA、不被领导拿捏”,与其说这是00后职场人的标签,不如说是打工人内心的真实诉求,无关年龄,更无关是“XX后”。作为职场人,我们都希望摆脱很多职场潜规则,获得更加温暖的职场空间。
从14-35岁青年的教育整体情况看,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初中及以下的占60.2%,高中的占22.8%,大专及以上的占17.0%,其中,大专学历的占9.4%,本科学历的占7.0%,研究生学历的占0.6%。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日前发布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2015)。据悉,该报告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4》、《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4)》、《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4)》和《中国卫生和计划生育统计年鉴2014》等国家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形成了2013年中国青年人口与发展统计报告。
从14-35岁青年的教育整体情况看,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初中及以下的占60.2%,高中的占22.8%,大专及以上的占17.0%,其中,大专学历的占9.4%,本科学历的占7.0%,研究生学历的占0.6%。
报告显示,青年教育呈现如下特点: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不断上升,但高中阶段平均在校生数有所下降。每十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一直维持稳定较快增长,2006年以来维持在100人以内的年增长数。2013年,每十万人口中高等教育平均在校生数为2418人,比上年提高83人。每十万人口中高中阶段平均在校生数在2010年达到历史最高值3504人,此后便逐年下降,2013年再降为3227人,比上年减少184人。
高中升高等教育的升学率经历了“上升—下降—再上升”的“N”型的发展过程。新世纪以来,高中升高等教育的升学率从1999年的63.8%猛增至2000年的73.2%,2002年达到历史第一个峰值83.5%;此后不断下降,2007年下降至70.3%,回复到2000年的发展水平;此后又不断小幅提升,2013年达到新的峰值,为87.6%,比上年提升0.6百分点。初中升高级中学的升学率一直保持平稳快速增长,2013年为91.2%,比上年提高2.8个百分点。
高等教育继续全面稳定发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为3460万人,比上年增加135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34.5%,比上年增加4.5个百分点。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在校生2468.07万人,比上年增加76.76万人。在学研究生179.40万人,比上年增加7.41万人;其中,在学博士生29.83万人,比上年增加1.45万人;在学硕士生149.57万人,比上年增加5.97万人。
全国高中阶段教育规模有所收窄。全国高中阶段教育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00后就业调查(00后找工作有哪些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