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项目问题参加创赛的大多是是科研成果转化,这也是我重点想强调一下的参赛方式。某些有想法的同学可以构思新的商业模式。.科研成果转化:比如通过做实验得到新产品,把这个项目做好,就得思考你的新产品好在哪里,与市面上的同类产品相比有什么优点以及不可替代性(并不是真的无法替代,要学会自圆其说,因此企业计划书的撰写非常重要,这点下面再说)。这种方法也是最简单的。构思新的商业模式。这个就需要平时多观察多考。比如我们学校当时有个参赛作品是双语社区:我们学校外教很少,一个学姐的项目,周末花钱请外国人来学校,在校学生可以付费参加各种party,探讨会练习口语,一学期200,对学生也很划算,参加的同学挺多的,一般每次都是3、4个外国人和十几个学生。后来学姐把这个项目做大了还成立了新公司。构思新的商业模式就需要多观察身边有哪些需求,在通过分析思考怎么以最低的成本解决这好的项目非常重要,依托于科研成果的更可靠。
下面说一下参赛都需要哪些成员。①专业技术人员(成果的研发人员)(一般都是项目负责人)2)财务人员(找经管学院的)③市场营销类人员(这个不用太专业,有对口专业最好,没的话就选一个头脑灵活的人,看一些相关的书,介绍的时候说一说自己有一定的营销经验,老师不会太为难的)④宣传文印人员:视频制作、网页制作、图片处理、项目计划书的排版与美化5路演者(要自信、大方、有气质、台风好的、不怯场的、普通话流利的)我们项目ppt上的一页(各种花式互捧,语句通顺就没什么问题)(记得把指导老师放上去!显得更专业)
3.企划书的书写项目是内容,企划书和ppt是形式,校赛和院赛,老师直接是看你们团队提交的企划书,所以企划书的书写至关重要,直接决定了你在初赛时会不会被pass。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的项目来说,市场分析、产品介绍这些需要立足于自身的科研成果。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比赛流程如下:
一、熟悉赛事
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办:教育部、中央统战部、中央网信办、国家发改委等14部委。
简介:大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四届大赛累计有490万大学生、119万个团队参赛,覆盖51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一大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社会效益好的高质量项目,展现了当代青年大学生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大赛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大、影响最广、成果最多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盛会。
2021年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吴岩在介绍高校2021年春季学期教育教学工作情况时,直接提到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属于国家战略级赛事,“我们将聚焦五育并举的双创教育实践,完善线上线下相融合的赛事组织形式,举办一届共建共享、融通中外的百国千校、全球最大的一场创新创业盛会。”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主办: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
简介: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一项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在中国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另一个则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竞赛采取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全国三级赛制,分预赛、复赛、决赛三个赛段进行。
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主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等。
简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作出了专门部署,指出了明确方向。在原有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二、熟悉模式
作品提交:互联网+大赛的作品形式为计划书,也就是商业计划书(business plan),俗称bp,一般需要写到50页以上。在路演答辩时还需要用到PPT,用于辅助介绍项目,通常做15-25页。特别说明一点,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很多学弟学妹都喜欢把计划书叫做“策划书”“项目书”,这两种叫法均是错误叫法,是把这三者混为了一谈。
无论是计划书中,还是路演答辩中,均不要使用以上两种错误叫法,不然会显得你非常不专业,是个外行。计划书并不是互联网+比赛的专有产物,而是商业中的一种常见文体,用于企业或项目融资,说直白点就是“要钱申请书”。向谁要钱呢?投资人。投资人为什么会给你钱?这是因为他投了你的项目,如果你的项目发展潜力好,会为他带来高额收益。
而互联网+比赛,本质上就是一个模拟融资比赛,评委扮演的就是投资人这一角色。不仅如此,互联网+大赛还会帮助优质的项目对接投资人,实现真正的融资、落地。
只有了解计划书背后的原理和逻辑,你才能写好计划书。
路演答辩:
路演答辩这一环节,也是十分重要的要想知道如何能从容应对评委的各种提问,首先你要知道,你面对的评委都是些什么人。在互联网+大赛中,评委有两种来源。在校赛阶段,评委主要由本校各个学院的专家组成。大家都是一个学校的,平时低头不见抬头见,同时校赛的一个初衷也是筛选优质项目,并加以打磨、完善。
因此在校赛答辩阶段,评委通常不会提比较刁钻、难以回答的问题,主要侧重于产品和技术的完成度和可行性。而在省赛阶段,评委不仅仅有来自各大高校的专家,也有知名企业高管、行业专家、天使投资人等等,相比于校内专家,这些人更为专业,对项目的审视也不仅仅只停留于产品和服务,而是项目运作的完整流程,特别是商业性和项目发展潜力会有更高的要求。
在了解评委来源后,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比赛阶段,针对性的去准备QA。准备QA不是盲目猜测评委所有可能提出的问题然后背下答案,评委的问题你是猜不中的,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看项目的视角都不尽相同,可提问的角度太多太多了。有可能你准备了一百个问题,但评委一个也没有问到,白白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要。根据查询国家教育局官网发布的《关于举办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显示,辽宁省大学生各团队根据要求制作汇报PPT及展示视频,展示视频时长为1分钟,MP4格式,大小不超过500MB。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报名时间为5至8月,主要采用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三级赛制。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互联网 创新创业大赛ppt(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比赛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