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是谨防标签效应让社会对“00后”产生刻板印象。
社会本应对这些新鲜血液期待万分、公司企业都纷纷“跃跃欲试”广撒招聘网,希望他们带着不畏吃苦、虚心学习的心态开启自己的职场之旅。但随着“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传的沸沸扬扬,模糊了很多年轻人的职场定位的同时,也让很多企业“谈虎色变”。部分企业直接带着“偏见”将00后新人拒之门外,从根本防止“被整顿”。社会在感叹00后果敢和勇气的同时,却也带着00后“不服管”“惹不起”的刻板印象,就连那些懵懵懂懂、在新环境想沉淀学习的00后也被强行归类到这样的人设中去,成为和谐又不和谐的存在。
第二:是谨防标签效应让“00后”产生“摆烂”心理。
不论是否是00后,在刚步入新环境、面对新工作都应尊重领导同事,带着“空杯”心态虚心求教,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而网络上“整顿职场”标签下的例子真真假假,这无形中驱使着本没有“整顿职场”概念的新人在单位对自己负责的工作项目不上心,除了想着怼领导,就是想方设法抓住公司的“小辫子”,当那所谓的正义“仲裁侠”,自己每天在工作上“躺平”。标签之下他们忘记了求职本就是双向选择,是劳动与利益的同等互换,维权和质疑可以有,但不意味着可以滥用,也不是自己工作摆烂的借口。还未建立起与公司的羁绊,就开始怼天怼地,最后的结果不是辞退就是直接“摆烂”,对工作不负责的同时更是对自己的不负责。
第三:是谨防标签效应引发“过度管理”。
在“00后整顿职场”的话题流传前,企业单位一直按着之前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模式来经营,但面对“00后站出来整顿职场”“职场不平一声吼,劳动法随时拿出手”的声音愈演愈烈,社会的眼睛也被贴了标签,只听那些少数“整顿职场”00后的声音,而大多数00后正能量的声音却被自动过滤掉。虽然许多公司担忧着“被整顿”的情况,却也有公司“正面迎战”,如广东某企业就设立了“新一代”部门,旨在用来接收00后新同事,并称规章制度严格按照职场管理进行,违反甚至会进行处罚。这种将00后都归为这样的刻板印象,出台更严格、只为“治”住00后而采取过度管理,打破单位各个年龄段之间的和谐不说,更是对00后新入职员工带着有色眼镜,是极不信任的表现。
00后整顿职场的那段话,“到点了,为啥不能按时下班呢,你工作完不成是你效率低下,我工作已经完成,不下班替你守灵吗”。
职场中一直流传着一个段子,如果说70后辞职是为了照顾父母和叶落归根,80后辞职是为了经营家庭和照顾孩子,90后辞职是为了身体健康和调整心态,而00后辞职完全是为了照顾老板的面子和情绪。
“到点了,凭啥不能走”,00后职场人金句频出,一言不合就整顿职场乱象。00后作为第一代诞生于21世纪的职场人,在很多人眼中还是孩子,进入职场后,父母大多担心孩子因为不懂得为人处事而备受欺负。
00后的处事态度
相较于70后、80后的忍气吞声,90后的“划水摸鱼”,00后仿佛是职场“清流”。刚步入职场的00后与所有毕业生相同,意气风发,未被雕琢。但又与以往的毕业生不同,他们生活在大数据时代,能够接触到更多一手信息,更加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和见解。
00后生活在快节奏的21世纪,社会发展迅速,日新月异。求学的时候,铃声响起就会按时下课,老师几乎没有拖堂的机会,因此,上班的时候00后大多保持了这样的习惯。这批00后不仅学历高,而且法律意识很强,大学期间学校都重点传授了《劳动法》。00后更多是自己的主人,向往自由,追求平等,完全是为了自己而工作。
所谓“00后整顿职场”,多半只是希望让职场更合法合理合情的一个调侃而已。
00后也开始大学毕业、步入职场了。和每一代人一样,00后也拥有了自己的顺口溜:80后在加班对领导唯唯诺诺,90后在摸鱼装模作样,只有我们00后在整顿职场。
00后职场人,到底做了什么?
00后职场人:“我的胃口差,大饼吃不下”
第一次看到“整顿职场”这个梗,是网上流传的一张朋友圈截图:“……只有我们00后在整顿职场。工作一年仲裁4家公司,告倒闭两家,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
后来,这个tag(标签)越来越频繁地出现:
有人“整顿职场”的方式是拒绝面试过度收集隐私,面试时拒绝填写紧急联系人等涉及隐私的信息,如果HR还出言嘲讽,00后就反手举报公司消防设置不合规,公司就被要求停业整顿了;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00后整顿职场PPT英文(00后整顿职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