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50个工作中最常用ppt技巧(标点符号用法ppt)

求职攻略 admin 浏览 评论

现在研究生答辩还没开始,就有人在有人在问答辩时PPT要放多少页,于是我提前整理了下面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研究生论文答辩ppt多少页

答:

幻灯片的数目:

学士答辩10min 10~20张

硕士答辩20min 20~35张

博士答辩30min 30~50张

2字号字数行数:

标题44号(40)

正文32号(不小于24号字)

每行字数在20~25个

每张PPT 6~7行(忌满字)

中文用宋体(可以加粗),英文用 Time New Romans

对于PPT中的副标题要加粗

3 PPT中的字体颜色不要超过3种(字体颜色要与背景颜色反差大)

建议新手配色:

(1)白底,黑、红、篮字

(2)蓝底,白、黄字(浅黄或橘黄也可)

4添加图片格式:

好的质量图片TIF格式,GIF图片格式最小

图片外周加阴影或外框效果比较好

PPT总体效果:图片比表格好,表格比文字好;动的比静的好,无声比有声好

四、(注意)

幻灯片的内容和基调背景适合用深色调的,例如深蓝色,字体用白色或黄色的黑体字,

显得很庄重值得强调的是,无论用哪种颜色,一定要使字体和背景显成明显反差注意:要点!用一个流畅的逻辑打动评委

字要大:在昏暗房间里小字会看不清,

最终结果是没人听你的介绍不要用PPT自带模板:自带模板那些评委们都见过,且与论文内容无关,要自己做,简单没关系,纯色没关系,但是要自己做!

时间不要太长:20分钟的汇报,30页内容足够,主要是你讲,PPT是辅助性的

研究生论文答辩注意事项和技巧不得不学习的方法

(一)掌握总体

以下五点是同学们答辩时必须做到:1、脱稿汇报2、突出重点3、抓住兴趣4、掌握时间5、留下伏笔

(二)开场白的准备

答辩开始时要向专家问好,开场白是整个论文答辩的正式开始,它可以吸引注意力、建立可信性、预告答辩的意图和主要内容。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切合主题、符合答辩基调、运用适当的语言。

应避免负面开头,如自我辩解等(如“我最近找工作压力太大,准备不充分……”“我工作太忙,准备不太好……),

既不能体现对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尊重,也是个人自信不足的表现,答辩者在各位专家的第一印象中大打折扣。

牢记谦虚谨慎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但是谦虚并非不自信。

同时也要避免自我表现,洋洋得意,寻求赞赏。

过度的表现,会引起答辩委员会专家的反感。

(如“经过这么多年的思考,我认为我的这种制度设计已经达到最科学,最完美的……,”)

(三)报告论文

报告时应注意:掌握时间、扼要介绍、.沉着冷静,语音优美,用普通话,抑扬顿挫,表情丰富,表达淋漓尽致,语气上要用肯定的语言,是即是,非即非,不能模棱两可。

内容上紧扣主题,表达上口齿清楚、流利,声音要响亮,富于感染力,可使用适当的手势,以取得答辩的最佳效果。

我参加的答辩会上大部分同学是用比较小的音量进行陈述,估计只有前两排的人才听得清楚。

声音大有三个好处:一是增强胆量,减少怯场,二是更加引起老师的注意力,三是会使自己更富激情,从而感染老师。

当然,语言的流畅性、信服力等,非一日之功,看临场发挥了。

(四)如何回答答辩委员会专家提出的问题

研究生报告结束后,答辩委员会专家将会每人提出二到四个问题,记录问题时注意进行确认是否理解正确,

有些专家的声音比较低沉(如重庆大学的许明月教授),你听不清时,一定要追问一下“如老师您的意思是...?”。

理解错问题就麻烦了,导致回答问题时非常被动。

我校允许有20分钟的准备时间,你可专家提问不管妥当与否,都要耐心倾听,不要随便打断别人的问话。

对专家提出的问题,当回答完整、自我感觉良好时,不要流露出骄傲情绪。

如果确实不知如何回答时,应直接向专家说明,不要答非所问。

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要强词夺理,实事求是表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搞清楚,今后一定要认真研究这个问题。

总之,答辩中应实事求是,不卑不亢,有礼有节,时刻表现出对专家的尊重和感谢。

注意答辩不纯粹是学术答辩,非学术成分大约占一半,要显示出自己各方面的成熟,要证明自己有了学术研究的能力。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

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

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

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

因为,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这个问题有可能有过专门研究,再高明的也不可能蒙骗他。

这里我们应该明白:学员在答辩会上,某个问题被问住是不奇怪的,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一般是本学科的专家。

他们提出来的某个问题答不上来是很自然的。

当然,所有问题都答不上来,一问三不知就不正常了。

答辩中,有时主答辩老师会提出与你的论文中基本观点不同的观点,然后请你谈谈看法,此时就应全力为自己观点辩护,反驳与自己观点相对立的思想。

主答辩老师在提问的问题中,有的是基础知识性的问题,有的是学术探讨性的问题,对于前一类问题,是要你作出正确、全面地回答,不具有商讨性。

而后一类问题,是非正误并未定论,持有不同观点的人可以互相切磋商讨。

如果你所写的论文的基本观点是经过自己深思熟虑,又是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能自圆其说的,就不要因为答辩委员会成员提出不同的见解,就随声附和,放弃自己的观点。

否则,就等于是你自己否定了自己辛辛苦苦写成的论文。

要知道,有的答辩老师提出的与你论文相左的观点,并不是他本人的观点,他提出来无非是想听听你对这种观点的评价和看法,或者是考考你的答辩能力或你对自己观点的坚定程度。

退一步说,即使是提问老师自己的观点,你也应该抱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态度,据理力争,与之展开辩论。

不过,与答辩老师展开辩论要注意分寸,运用适当的辩术。

一般说,应以维护自己的观点为主,反驳对方的论点要尽可能采用委婉的语言,请教的口气,用旁说、暗说、绕着说的办法,不露痕迹地把自己的观点输入对方,让他们明理而诚服或暗服。

让提问老师感受到虽接受你的意见,但自己的自尊并没受到伤害。

(五)结束语和致谢

报告结束前一定要进行致谢。

论文答辩之后,作者应该认真听取答辩委员会的评判,进一步分析、思考答辩老师提出的意见,总结论文写作的经验教训。

一方面,要搞清楚通过这次毕业论文写作,自己学习和掌握了哪些科学研究的方法,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科研能力上得到了提高。

还存在哪些不足,作为今后研究其他课题时的借鉴。

另一方面,要认真思索论文答辩会上,答辩老师提出的问题和意见,修改自己的论文,加深研究,精心修改自己的论文,求得纵深发展,取得更大的战果。

使自己在知识上、能力上有所提高。

下面有一篇我从《法学家茶座》上摘录的关于硕士论文答辩技巧的文章,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但是这些内容在老师们看来却是负面的,转在此,是想让同学们放松一下,别无他意:

当老师久了,从硕士导师熬到博士导师,如今又过了好多年,不知有多少莘莘学子在我们面前“过堂”。

所谓“过堂”,也就是答辩,其核心无非就是一问一答。

问答看似简单,但结果却是因人而异的。

有的顺顺当当,安然而过。

有的跌跌撞撞,侥幸脱险。

有的折戟沉沙,铩羽而归。

要想顺利通过答辩,确实得琢磨答辩的门道。

因为问有问的技巧,答有答的高招。

我曾经在一次到外地参加答辩的路途中总结了一些学生答辩的经验,称为“答辩十二法”,并将其传授给众弟子。

这十二法是:察言观色法。

删繁就简法。

扬长避短法。

偷梁换柱法。

狐假虎威法。

溜须拍马法。

含糊其辞法。

自问自答法。

自我检讨法。

见好就收法。

低眉顺眼法。

留待将来法。

他们使用后普遍认为不错,并一再要求我把它们写下来,以使更多的学子受益,但我顾虑良多。

一是因为这些经验在学生们看来也许实用,但是在老师们看来却是负面的,因为基本上是教学生如何“忽悠”答辩委员的,如果流传开来,其后果不堪设想。

二是有些法子是群众自发创造出来的,效果更加明显,却没有被我收录。

比如趁着某个评委老师有比较危急的情形如接电话、上厕所或者烟瘾上来而离席,

或者浑然入睡而理智全无的`时候,赶紧把他的问题一梭子不歇气地回答完,这种法子用比较专业的说法就是“乘人之危法”。

又比如情急之下,也就顾不得斯文了,眼泪一把,鼻涕一把,以此博得老师们的同情恻隐之心的,姑且叫做“痛哭流涕法”吧总体而言,一是因为它们的偏面基本都是反面的,

二是因为它们的片面,即不全面,所以总是觉得难登大雅之堂。

于是就一直憋着,没有写出来。

一个时期以来,我认真地而且是从正反两个方面观察、总结、思考、提炼了一些论文答辩的技巧和方法,自认为比以前的十二法是有进步了,也更加全面了,至少是不那么偏面了。

所以心下就有些释然,而且觉得可以写出来了。

以下就是论文答辩的“十四问法”、“十四答法”和“十二忌”。

十四问法:1.请问。

2.发问。

3.提问。

4.试问。

5.借问。

6.质问。

7.责问。

8.反问。

9.诘问。

10.追问。

11.纠问。

12.盘问。

13.讯问。

14.拷问。

前12个都是老师们常用的,后两个则是因为时代进步了,刑讯逼供被法律禁止了,所以用得少了。

前面的问法是比较客气的,越到后来就越严肃,这大致可以从问话者的面部表情上看出来的。

十四答法:1.察言观色,见风使舵。

2.歌功颂德,讨好卖乖。

3.避重就轻,避实就虚。

4.扬己之长,克己之短。

5.偷梁换柱,移花接木。

6.含糊其辞,蒙混过关。

7.装聋作哑,装疯卖傻。

8.乘人之危,一吐为快。

9.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10.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11.巧言善辩,推卸责任。

你是不是做 PPT的时候不知道从哪儿开始?是否总是会花费大量时间而做出来效果不佳,导致反复修改?是不是手忙脚乱,工作体验极差?

有没有方法可以避免这些问题?答案就是形成一个 PPT工作

※什么是工作流?

参见维基百科:工作流(Workflow),是对工作流程及其各操作步骤之间业务规则的抽象、概括和描述。

其实通俗地讲工作流就是一个工作流程。

一个由计算机软件系统控制的程序的执行就是一个工作流,PS中的动作也可以视为工作流,企业部门的请假、报销等工作也会有工作流。

※为什么形成工作流?

好的工作流,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利用协调各个资源,还能减少错误和延误。

建立运用正确的工作流可以使你的 PPT像产品一样被高效「批量生产」出来。

这篇文章就来讲一讲 PPT高手的工作流是怎样的?

第一部分软件设置

PPT高手的软件设置和普通人之间是不一样的。虽然每个人会有一些个人偏好,但有一些设置是具有共性的。设置好软件对于后续工作的进行有极大地帮助。

①自定义快捷工具栏

在 PowerPoint中,快捷工具栏可以进行自定义。默认的快捷命令只有保存、撤销几个图标,而高手的快捷工具栏会有一排小图标,如下图:

在「高手的工具栏」中,按照图标顺序依次增加了以下工具:

左对齐、居中对齐、右对齐

上对齐、中部对齐、下对齐

合并形状(布尔运算)

横向分布、纵向分布

插入文本框、插入形状

这个快捷工具栏有什么好处呢?好处可以说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一键对齐文本框、一键调整图层顺序、一键进行布尔运算……下面这个动图是使用对齐和分布工具快速调整形状布局的示例:

这么好用的快捷工具栏,如何设置呢?

很简单。在「保存」图标附近右键单击,然后在下拉菜单中选择「自定义快捷工具栏」,会出现如下界面,接下来选择需要添加的工具往右侧添加即可(命令是按照名称拼音排序的):

掌握这个骚操作后可以按照自己的一些习惯对工具进行增减,原则是让以前需要鼠标在界面不同地方点好几下才能找到的常用工具(比如布尔运算)一步到位。

②设置自动保存

在做 PPT的时候,难免出现忘记保存或者电脑罢工的状况。为了避免工作白白浪费,设置自动保存是很有必要的。

设置操作为:文件>选项>保存。除了改自动保存的时间(不建议太短,三五分钟比较 OK),还可以更改自动保存的文件位置。

③增加撤销次数

做 PPT很难总是一次性做到完美,有时候稍微疏忽,就要撤销,甚至全部撤销重来。

但是 PowerPoint的默认撤销次数是 20,这个时候手动增加撤销上限,就可以解决没撤销几下就撤销不动的问题了。

设置方法和自动保存类似:文件>选项>高级,然后更改次数到 50-100次。

关于撤销还有另一个小技巧是:点击快捷工具栏撤销图标右侧的小三角会出现操作记录,下拉可以一次性撤销很多步,不需要不停地按 Ctrl+ Z。

④更改画布的大小

为了达到更好的演示效果,画布的大小要考虑屏幕分辨率的大小,如果是适应桌面显示设备,一般我们将其宽高比设置为 16: 9。

在 PowerPoint中,画布的度量单位是厘米。建议采用 48cm× 27cm大小画布,这两个数都比较利于计算。什么意思呢?

比如我们一张 PPT上想要讲三点内容,这三点内容横向排列,每一点内容都有一小段文字和一个小标题,这个时候,我们会直观反应过来,除去间隙后分给每一栏的宽度大概就是 14cm多一点。

如果觉得 48cm宽的画布导出的图片尺寸还不够大,可以再增加到 64cm× 36cm。

画布尺寸不建议过大,画布尺寸越大意味着分辨率更大的图片、更大的计算量、占用更大的内存,笔记本容易出现运行卡顿问题。

⑤编辑幻灯片母版

幻灯片母版在事企业单位用得较多,设计师用得较少。在幻灯片母版加 Logo,自定义页码能使整个文稿保持一致的 Logo和页码格式,一步到位,非常方便。

页面比较少的 PPT,也可以先预留一个 Logo和页码位置,等 PPT都完成之后,选择一页确定好这两个元素,然后在不同页面上复制粘贴一个也是可以的。

⑥使用好快捷键及其组合

软件用得好的高手,你甚至都看不出来他干了些啥,只知道屏幕上的东西在快速变换格式,感觉很神奇,只留下一脸懵逼的你在一旁啧啧称赞!

其中的秘诀就在于使用好快捷键。灵活的使用快捷键,能大幅度提高效率而且保证很好的精度和准确度。下面是制作 PPT时一些常用的快捷键:

Ctrl+ S:保存

Ctrl+ Shift+ S:另存为

Ctrl+ A:全选

Ctrl+ D:复制粘贴

Ctrl+ G:组合元素

Ctrl+ Shift+ G:取消组合

F4:重复上一步操作

Ctrl+ Z:后退一步

Ctrl+ Y:前进一步

Ctrl+】增大字号

Ctrl+【缩小字号

Shift+鼠标拉伸:等比例缩放

Shift+鼠标拖动:水平或垂直移动

Ctrl+鼠标拉伸:按中心缩放

Ctrl+鼠标拖动:复制一份

Ctrl+方向键:距离微调

Ctrl+鼠标滚轮:缩放编辑区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快捷键(热键)冲突。快捷键可能被多个软件占用,经常遇到占用的是微信和搜狗输入法。

以搜狗输入法为例,建议直接在输入法的属性设置里取消快捷键,微信的快捷键可以在设置中修改成另一个组合。

⑦文件管理与文件保存

关于文件管理与命名,之前的文章《精英都在用的文件命名管理法》已经说得比较清楚了,也举到了 PPT制作的例子:

📁期末展示-中美贸易战:一与二的博弈

📁 1 _Mindmap

📁 2_image

📁 3_docx

📁 4_data(xlsx)

📁 5_pptx

📁 6_Reference

制作 PPT的时候,建议文件多保存几个版本,避免一个文件从头做到尾,不要心疼硬盘空间。

另外,制作过程的页面不要轻易删除,可以先复制一份拽到最后面隐藏起来,有时候会发现还是之前的那个好,但是一旦删除就后悔莫及了,多保存几个文件版本与之同理。

第二部分设计与制作

①金字塔结构

PPT是用于沟通的,要完成信息从一方传递到另一方的任务,不能高效准确传达自己想法的 PPT不是好 PPT。

和写作一样,PPT的整体框架和逻辑是至关重要的。最常见的逻辑框架就是金字塔结构。金字塔原理风靡全球这么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超级好用。

所谓金字塔结构,其实和我们写高考作文非常类似。开门见山抛出中心论点,然后分三个分论点进行论证,在三个分论点中优又会有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等方式。

写作、演说、思考、制作 PPT……很多事情都可以与金字塔结构建立起联系。金字塔架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金字塔,另一种是倒金字塔。

正金字塔结构是先总后分——在开头表达主要观点,然后分点向下铺陈展开,这种形式沟通上更为高效,因此在 PPT和演说中也用得最多。

李开复在演讲《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演讲者?》的 PPT中,使用了大量的正金字塔结构,配合其演讲,整个逻辑清晰明了,让听者易于接受。

不过这个 PPT已经很多年前的设计,放在今天来看显得有些简陋,有许多可以重新设计的地方,见下图:

②话题与设计关键词确认

在开始制作第一张 PPT之前,有几个需要整体把控的要点。首先要确认 PPT的话题与设计关键词。

什么是 PPT的设计关键词呢?比如苹果的发布会的关键词是简约直观;一些概念黑科技产品要强调炫酷、有科技感;还有一些比较文艺的话题需要优雅感性。

用一两个词去形容这个 PPT想要传达的感觉,就是设计关键词,设计关键词与演示的话题息息相关。

有了关键词之后,设计元素、设计样式都要围绕这一两个关键词展开,不要跑偏。可以通过找几张契合的图像、和设计作品来强化大脑中这一认识。

比如下面是我在 Behance搜索「Gentle」找到的一些设计作品的拼图,其配色、字体选用、版式都有很多借鉴意义。

③字体、色彩确认

确认好设计主题和关键词。我们就可以大致反应出要用什么字体和颜色了。

字体选择:比较现代、商业、互联网、科技一点的话题,可以用简约的无衬线字体,比如苹方、Montserrat;比较文艺一点的古典的一些话题可以在大标题中用一些衬线字体,比如造字工房尚雅、俊雅等。

确认色彩的几种途径:

①直接用色卡

②限定颜色:企业、品牌色彩

③设计作品取色

④自己根据色彩理论配色(要求太高)

④文本层级样式确认

在制作第一张 PPT的时候,就要考虑文本的层级区分。

一个清晰的文本层级关系能让整个 PPT的视觉架构非常清楚。既有助于信息从演说者传达到观众,也有助于观众进行记忆。

以李开复在演讲使用的一页 PPT为例。他在解释演讲技能是什么的时候,使用了下面这样一页 PPT(已修改优化)。

这里就有明显的文本层级关系,分别是大标题、小标题和解释文本。这一层级关系可以继续沿用到后面的 PPT页面中,如下:

大标题、小标题和说明文本这三个文本层级在 PPT中的运用是非常常见的。

制作演示文稿之前可以对这三级文本进行样式的定义,并将常用文本框设置为默认格式。(同理可以将常用的形状样式设置为默认形状格式)

也可以将三级文本框单独放在一张 PPT上,灵活使用复制粘贴和使用格式刷快速更改文本框的样式。

⑤相同页面同步处理

PPT做多了其实会发现很多常用版式结构是很类似的。同一个 PPT里经常出现相同的处理,比如类似的转折页,类似的图表页……

这个时候,可以跨越顺序,将相同形式的页面同步处理。这也是能提高一点效率的不错的方法。

结束语

好的工作流程是能让工作事半功倍的,从一个 PPT的构思、设计与制作到产品的开发、设计与生产都是如此。希望大家都能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建立起近乎完美的工作流。

标点符号用法ppt_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

标点符号的书写格式本格式参照《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一、在方格稿纸上的书写格式 1.在横行书写的文稿中,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都占一个字的位置,放在句末的右下角。这七种符号通常不能放在一行的开头,因为这些符号表示语气的停顿,应该紧跟在一句话的末尾。如果一行的最后的一个格正好被文字占用了,那么这个标点就必须点标在紧靠文字的右下角。

2.引号、括号、书名号的前一半和后一半都各占一个字的位置,它们的前一半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但不出现在一行的末尾,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破折号和省略号都占两个字的位置,可以放在一行的开头,也可以放在一行的末尾,但不可以把一个符号分成两段。连接号和间隔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这四种符号的位置都写在行次中间。

4.着重号和专名号标在字的下边。

二、在长格稿纸上的书写格式 1.直行书写时,标点符号的格式是这样的: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放在字的下方偏右,也占一个字的位置。

2.破折号、省略号、连接号和间隔号放在字下居中。

3.引号改用『』和「」。括号的两部分分别放在被标明词语的上下。

4.着重号标在字的右侧。专名号标在字的左侧。哪些符号不该放在一行的开头和末了,直行书写和横行书写的规则是一样的。

为更容易理解就方格稿纸上的书写格式用图展示一、点号的一般书写格式 1.在格中居左偏下的点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2.问号、叹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1二、标号的一般书写格式 1.引号、书名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上引号写在格子的右上角,并要紧贴标示的文字;下引号写在格子的左上角,也要紧贴所标示的文字。上引号和下引号各占一格。

书名号前一半写在格子的右半格,后一半写在格子的左半格,两部分各占一格。括号的写法与此相同。

2.破折号、省略号的书写位置如下图:三、点号和引号、书名号合用一格的情况2四、标点符号在行末时的变通书写格式 1.行末点号的变通写法如下两张图片所示:由于要避免点号出现在下一行之首,故挤在上一行最后一格书写。

2.行末标号的变通书写(1)省略号和破折号:3破折号和省略号占两格。为避免破折号和省略号因换行而断开,故挤写在上一行末。

(2)引号和书名号的行末变通书写:如上图所示,为避免上引号和前书名号出现在一行之末,所以采用和下字挤占末格的写法。4如上图所示:为避免下引号和后书名号出现在一行之首,故采用和前字挤占在行末一格的写法。数字的书写格式本格式参照《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一、数字用法的规定。

1.书写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和时刻,应当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1世纪 90年代,公元前 221年,1949年 10月 1日 10时 30分。

注意四点:①年份不能简写,如:1996年不能写作 96年,1921—1971年不能写作 1921—71年,“—”前的“年”可省;同一年某月至某月,前面的“月”可省;同月某日至某日,前面的“日”可省;某年月日至不同年月日,则“年”、“月”、“日”都不能省。

②星期几一律用汉字。如:星期五。

③农历和清代历史纪年用汉字。如:正月十五,丁丑年二〇〇八年四月十八日,太平天国庚申十年九月二十四日(清咸丰十年九月二十日,公元 1860年 11月 2日)。

④中华民国纪年和日本年号纪年使用阿拉伯数字。

如:民国 38年昭和 16年。

2.计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整数、分数、小数、百分比、约数等),使用阿拉伯数字。

注意四点:①不是出现在一组表示科学计量和统计意义数字中的一位数(一、二、??九)可以用汉字。

②4位和 4位以上的数字,采用国际通行的三位分节法,节与节之间空半个阿拉伯数字的位置。

③5位以上的数字,尾数零多的,可改写为以万、亿作单位的数,不能以百、千作单位,即不得阿拉伯数与汉字数混用。如:345000000公里,可写作 3.45亿公里或 34500万公里,但不能写作 3亿 4500万里或 3亿 4千 5百万公里。

④一个用阿拉伯数字书写的多位数不能移行。

3.数字作为词素构成定型的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语句,应当使用汉字。如:一律十月革命,某部五连二排六班,“九五”期间,白发三千丈,十二分满意,实现“四化”五省市。

注意:表示序数的数字要用汉字。如:第三中学、七 O三研究所。5 4.邻近的两个数字(一、二??九)并列连用表示概数,应当用汉字。如:三五天,十之八九,十五六岁,七八十种。

注意:连用的两个数之间表示概数时不能用顿号隔开。

5.引文标注中版次、卷次、页码,除古籍应与所据版本一致外,一般均使用阿拉伯数字。如: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 4卷,人民出版社 1958年第 1版,第 493页。

二、数字书写规定:一个阿拉伯数字占半个方字格例如:2008年占 3个格,20一个,08一个,年一个 50000占 3个格,50一个,00一个,还有一个 0也占一个格,这时就会有人把它跟前面两个 0挤在一个格里面,那是不对的,最后的 0也要占半个田字格,这时,数字已经写完,还空半个格,应该怎么办?正确的做法是空着,因为剩下的半个格写不开一个汉字了。

校对符号的使用说明本说明参照《国家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GB/T 14706-1993)版署 1994年 02月 26日颁布的《国家标准校对符号及其用法》中共有校对符号 21种,这里选用教学中较常用的 12种: 1.删除号:用来删除字、标点符号、词、短语及长句或段落。

2.恢复号:又称保留号,用于恢复被删除的文字或符号。

如果恢复多个文字,最好每个要恢复的字下面标上恢复号。

3.对调号:用于相临的字、词或短句调换位置。

4.改正号:把错误的文字或符号更正为正确的。

5.增添号:在文字或句、段间增添新的文字或符号。

6.重点号:专用于赞美写得好的词、句。

7.提示号:专用于有问题的字、词、句、段,提示作者自行分析错误并改正。

8.调遣号:用于远距离调移字、标点符号、词、句、段。

9.起段号:把一段文字分成两段,表示另起一段。6 10.并段号:把下段文字接在上文后,表示不应该分段。

11.缩位号:把一行的顶格文字缩两格,表示另起段,文字顺延后移。

12.前移号:文字前移或顶格。另外: 1981年 12月,我国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业校准 GBI一 81《校对符号及其用法》。该标准规定的符号共有 22种,常用的有以下 9种。删除号是删去字、词、句的符号。第一个符合用于删去句、段;第二个用于删去数字、词或标点符号。调位号是调整字、词、句次序的符号。第一个和第二个符号用于个别字或少数字的调位;第三个符号用于大段或隔行的调位,箭头插在移入位置。增补号是增补字、词、句的符号,一般用在需要增补的字、词、句的上方。

第一个符号用于增补个别字;第二个符号用于增补几个字;第三个符号用于增补较多的字数。7提行号是另起一段的符号。

把原来一段的文字分成两段;在需要分段的地方标示,竖线画在起段后的位置上。压行号是降格缩行的符号,用于表示字行退后。复原号表示恢复已删文字的符号。第一符号标在需要复原的文字下方;第二符合用于复原大段文字,符号标在已删部位的四角。

7.离空号:##离空号是表示空行、空格的符号。标在需要离空的位置上,空一字距用#表示,空二字距用##算表示。连续号是把两处连接在一起的符号,用于需要连接的地方,箭头指向连接处。

9.空行号:>、<空行号是表示空行或缩行的符号。第一符号用于需要空一行的两行之间,标在行的左端;第二个符号用于应联结的两行之间,也标在行的左端。

正确使用修改符号,能够明白无误地标示修改的情况,避免造成文字混乱。作者在修改论文时,能正确地运用这些符号,可以使修改的稿子保持整洁,理清头绪。8

标点符号用法ppt_论“标点符号”在PPT中的创新技巧

Garr Renolds在《演说之禅》中有个观点,我非常认同。大意是说:“如果你希望 PPT更有说服力,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引用名人名言。”名人具有很好的标榜作用,通常人都有一些“追星”,只是有些人追毛泽东,有些人追 Lady GaGa,有些人追凤姐而已。

今天我就略谈一下标点在 PPT中的变化。为了说清楚,暂时以“引号”为例。引号在 PPT中也能创新?这个问题在我看来也是一个类似于“世界不缺乏美,只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的问题。 No.1创新:单侧引号创新本质:减少引号数量 Fish解析:我记得初中时候有次考试作文题目就是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居然有位哥们作文主题写成“旅游可以强身健体”,进而引申到“有了强健体魄才能为国报效”,洋洋洒洒数千言,激情澎湃,最后得了全年级第一名,得了奖励,只不过是倒数第一名得了老师全年级各班都作为“审题不清”的反面教材的课堂朗读的奖励 Well这当然是个题外话,,。

,呵呵。美好的校园生活总是令人向往!苏轼的这首诗无非告诉大家,“不要限在一个空间里思考问题,多从不同方面看,肯定有不同的视角。”引号通常是两个,但目前越来越流行单边引号。有些朋友开始很不习惯,但你不得不承认,即使却一边引号,你还是能看懂这个意思,换言之,引号的作用仍然存在,那不就 OK啦? No.2创新:空心引号创新本质:变化字体 Fish解析:在上面这个案例中,引号非常突出,我采用了“Romeral inline”字体,将原来实心的引号变成了空心,这样也比较有趣。Lonely Fish一贯赞成“让 PPT成为你的办公室情人”,你要逐步去尝试爱上 PPT,迷上 PPT,依赖 PPT,这样你的职场认同感会越来越强。千万别小看 PPT对于你工作的帮助,设计的好的 PPT绝对会增加老总对你的好感。 No.3创新:点缀修饰创新本质:增加背景 Fish解析:以上这张案例是我特地设计出来让大家再换个视角看问题的例子。引号这时候已经“隐藏”到蓝色填充背景中,作为点缀去修饰单调的蓝背景。这是完全区别于之前两种常规思路的一种新思路。虽然仍然是单边引号,通过这种设计,你基本不会觉得特别突兀,或者感觉“缺少了另一边”,同时功能性也没减少。所以,这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思路。

引号其实只是一个引子,其实本质上标点符号也是可以有所创新的。以下我做一下总结:?要知其一,更知其二:大家都知道标点符号的作用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文字意思,如果你换个角度看,标点符号则可以看作是一种设计元素?要善其用,但不盛用:标点符号创新设计偶尔为止是一种“美”,而过度使用则让人感觉非常繁琐,正所谓“物极必反”即为此意?要具慧眼,更需贯通:世界真的不缺乏美,缺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当真正具备了发现美的眼睛的时候,距离醍醐灌顶的境界就不远了虽然今天我主要讲的是引号在 PPT中的创新使用,其实呢,今天的范例本身是很好的工作型 PPT的范例。

如果经常看我博客的朋友直到现在还认为字多就肯定做不好 PPT的话,我觉得你可能对于 PPT的理解真的不够全面。本质上说,通常一个人做事情达不到目标,他第一个会认为这个目标很可能有问题,而不是思考自己选的方法很可能有问题。

多多思考,更 SMART一点,你距离成功可能会更近一点!我要加油!大家同样加油!我们一起加油!谢谢大家!

标点符号用法ppt_如何幻灯片不让标点符号出现在句首

如何幻灯片不让标点符号出现在句首2011-08-29 21:32这个问题已经困扰了我很久了我常用的一个模版,在使用时经常会出现标点符号换行时出现在句首,这个非常难看,害得我每次出现都得去调整文本框的大小来调整标点符号的位置。今天终于解决了??在模板里面,选中文字,然后点击“段落(P)...”选项,然后点击中文版式选项卡,把“按中文习惯控制首尾字符”和“允许标点溢出边界”复选框都上。就可以解决了。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是:创模模版时,默认的语言不是中文所致。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50个工作中最常用ppt技巧(标点符号用法ppt)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