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导语】春晚涵盖小品、歌曲、歌舞、杂技、魔术、戏曲、相声剧等多种艺术形式,把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观众带入到狂欢之中,打造“普天同庆,盛世欢歌”的节日景象。为您倾力推荐了2021年春晚心得体会参考素材【三篇】,希望您及时采纳。
【篇一】2021年春晚心得体会参考素材
快快乐乐看春晚,平平安安过大年。1月24日晚8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如约而至,北京主会场与郑州分会场、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三地隔空联动,围绕“共圆小康梦,欢乐过大年”的主题,兼顾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统一,倾情上演了歌舞、小品、相声、戏曲、武术、魔术杂技等形式多样的节目,为观众们献上了一道精彩纷呈的精致文化大餐。同时,今年春晚体现社会热点,关注奋战在抗击疫情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老百姓,传递了众志成城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本届春晚收视率较往年大幅增长。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4日24时,春晚新媒体平台直播累计到达人次为11.16亿次,电视端直播为5.89亿人。另有560多家海外媒体转播和报道了春晚。其中通过优兔、脸谱等观看春晚直播的触达人次超过2462万。
一、众志成城抗疫情,平安幸福过大年
近期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全国人民的心。春节联欢晚会作为一台承载年度大事件、展望美好未来的晚会,在除夕夜播出前及时加入了与抗击疫情相关主题词,致敬奋战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一线的白衣天使们与全体武汉市民。在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里,信息与信心成为抗击疫情的“疫苗”。主持人白岩松撰写《爱是桥梁》,并与康辉、水均益、贺红梅、海霞、欧阳夏丹等主持人共同演绎,向全体国人传递“我们一定赢”的坚定信心。“这个年多和家人在一起,跟亲情在一起,跟爱在一起”,他们用朴实的语句歌颂百折不挠的意志,一句句温暖如春、发自肺腑的问候与关切承载着生命的重量,也承载着团结的力量。
与疫情相关的公益广告《大爱无疆》回顾了人们面对疫情不畏艰险、用爱传递平安的点点滴滴,也为这次抵抗疫情送来了科学防范的力量。
二、融汇传统与时尚,描绘幸福祥和生活
鼠年春晚以守正创新为特色。聚焦老百姓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幸福生活,打造“中国年”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节目题材丰富内容多样,既有高站位,又能接地气,既有大气磅礴的表演,也不乏流行时尚的歌舞。
春晚开场舞《春潮颂》让演员与观众近距离接触,打破了台上台下界限,增强了现场互动性。北京主会场美轮美奂的舞台营造出盛世满园的景象,现场舞美设计灵感源于灯笼上的“黄穗子”,观众仿佛置身于大红灯笼下。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无人机阵与现代光影美轮美奂,郑州分会场张灯结彩、火树银花,彰显出中国年浓郁的民俗气息。融入当下年轻人最喜爱的流行元素,也是春晚舞台上必不可少的环节。劲歌热舞全新演绎《过年迪斯科》,“全场跟我一起画个龙,画出一条中国龙,伸出拇指我们挺胸抬起头,为咱中国加个油!”#过年迪斯科#的话题登上热搜。
鼠年春晚语言类节目题材多样化。深度反映社会现实、展现百姓生活,寓教于乐,金句频出,笑点密集。贾冰、秦岚等用一出《风雪饺子情》,讲述了寒冬里温暖人心的爱心故事,并同时向年夜仍坚守在岗位、牺牲小家欢聚成全大家团圆的工作人员致敬;春晚老搭档“沈马组合”沈腾、马丽也再度登台,搭档表演小品《走过场》,讽刺形式主义;啼笑皆非的小品《机场姐妹花》,道出了服务行业的酸甜苦辣,赞美了敬业精神;闫妮、孙涛、王迅则是首次合作,用诙谐幽默的方式讲述了生活中“快乐其实很简单”的道理,向观众传递了“返璞归真”的美好理念;郭涛、梅婷再度携手续写《父母爱情》,展现老一辈军人家庭真挚朴实的情感故事,一句简单的“我爱你”催人泪下,也向所有人表达了“传达爱”的重要性;小品《喜欢你喜欢我》集中了多位四川、重庆籍演员,融入使用独具特色的四川方言,嬉笑怒骂间令人捧腹,表达了当代年轻人对甜蜜爱情的美好向往。
三、唱响爱国主旋律,打造浓厚真挚家国情怀
回望2019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祖国20周年等大事件历历在目。鼠年春晚用心编排,展现祖国日新月异的繁荣发展,传播爱国主义精神,唱响爱国主旋律,打造出浓厚的家国情怀。
今年春晚特别邀请歌唱家郭兰英与青年歌手共同唱响经典歌曲《我的祖国》。当年近90岁的老艺术家郭兰英神采奕奕地登台,用依然清脆嘹亮的声音唱响经典旋律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舞台画面同步播放视频展现我国近年来多项重大历史成就,以及屠呦呦、袁隆平等国家勋章获得者的深情讲述,带领观众重温这些年来中国的飞速发展与社会变革。
李光羲、蒋大为、佟铁鑫、蔡国庆、莫华伦与青年歌手合作,共同献唱《亲爱的中国》。观众深受感染,浓郁爱国之情在胸中激荡。
在粤港澳大湾区分会场,演员成龙再次登上春晚舞台,激情演唱歌曲《万里长城永不倒》。现场舞狮欢聚,小提琴齐奏,豪情万丈,震撼人心,将春晚推向了小高潮。
四、载歌载舞展新颜,呈现各地脱贫致富新气象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鼠年春晚用载歌载舞的形式呈现出祖国各地欣欣向荣、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景象。
在郑州分会场,孙楠和李宇春从一片绿色的麦田上缓缓划过,动情演唱《幸福长流的母亲河》。舞台出现“2020决胜小康”字样。舞蹈演员们变幻拼出“如意”“牡丹”“祝福”等图案与字样,寓意2020年祖国各项事业宏图大展,百姓生活万事如意。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关于脱贫攻坚的好消息不断从祖国各地纷纷飞向北京。舞蹈《边寨喜讯》正是描绘了这样的场景,正如歌词中唱到的,“边寨喜讯到北京,脱贫致富阳光暖,恩情记在心里,真情放在心里,世世代代唱不完。”
乌兰图雅、凤凰传奇等联袂演出歌曲《锦绣小康》,舞台上用超大型剪纸讲述各地脱贫致富后的新气象,背景以剪贴画的形式展现祖国河山大好,城市焕然一新,各族人民幸福感获得感满满。
五、携手共进谱新篇,展现奋进新时代昂扬斗志
不负韶华,只争朝夕。鼠年春晚推出大批洋溢着浓浓青春朝气的精彩节目,展现出全国人民同心共筑中国梦、携手奋进新时代的昂扬斗志。
“这是荣耀的起点,挥洒了汗水才会无悔。这是翱翔的起点,巨龙肩上展翅高飞。”罗志祥、王嘉尔、易烊千玺等演唱青春欢快的《青春的起点》,唱出了当代青年追逐梦想、大胆拼搏、奋发向上的积极人生态度。
张韶涵、杨紫、王源等年轻人献唱作曲家谷建芬创作的《再次相约二十年》,用深情演唱诠释追梦情怀,携手相约共圆中国梦。
【篇二】2021年春晚心得体会参考素材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盛大节日。观看从1983年开始举办的央视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新民俗。30多年来,家家户户在电视机前共同守岁,喜迎美好农历新年,成就了一幅万众参与、家国一心的动人画卷。
春晚,呈现了中国人的文化根脉。京剧、豫剧、越剧、黄梅戏、粤剧……精致的扮相,华美的服饰,悠扬的唱腔,利落的招式,让观众在感受戏曲美、奇、巧、趣的同时,更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悠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感到振奋。武术《少林魂》展现出少林武术的精气神;舞蹈《敦煌飞天》则以精妙的创意,上演了一场芭蕾与敦煌文化的精彩碰撞。丰富多元的文化元素汇聚融合,春晚舞台新意迭出、生趣盎然。这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的一个精致缩影。“文化提气,做中国人有底气”,正如网友留言所说,在世界大舞台上,我们平和大度、充满自信。
中国人的底气源自不懈的奋斗。《和祖国在一起》高唱出“平凡如我,非凡是你,为了你,我要做更好的自己”,这是无数奋斗者的真情告白;《青春畅想》激励我们“乘风破浪,同心携手,实现梦想”,奔腾的“万千小溪”成就祖国发展的“浩浩长江”……
中国人以这样的精神风貌,铸就了改革开放伟大奇迹,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春晚以隆重热烈的仪式,为成就喝彩、为未来鼓劲。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元素引人注目,嫦娥四号、“复兴号”高铁、国产大飞机、港珠澳大桥一次次让观众热血沸腾。井冈山革命老区的蓬勃发展、长春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活力、深圳特区的开放姿态,呈现出多彩中国的发展图景。更闪亮的奋斗足迹、更优质的子女教育、更美好的老年生活……春晚舞台上一个个故事勾勒出幸福中国的美好画面。
【篇三】2021年春晚心得体会参考素材
作为千家万户共同的“年夜饭”,除夕之夜,猪年春晚精彩上演。整台晚会气势恢宏,北京主演播场与江西井冈山、吉林长春(一汽)、广东深圳等分会场的隔空互动,共同营造“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的佳节氛围。这顿镶嵌着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大餐”,彰显当代“追梦人”执着追梦的坚定信念,讴歌新时代中国人民满满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奋斗”构成春晚的年味。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xx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今年央视春晚用丰富多彩的节目,表达出人民对新时代美好生活执着奋斗的“主题词”:《青春跃起来》的歌声激励着年青一代勇于追梦;歌曲《我奋斗我幸福》传递出“奋斗才能梦想成真”的理念;《和祖国在一起》《幸福中国一起走》,展现了人们奋斗前行的画卷。身处新时代,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奋进新时代、欢度幸福年”的时代主角。
团圆是春晚醇香的年味。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日子,一曲《妈,我回来啦》,唱出了游子归家的热切之情;小品《站台》解读出新时代不同的团圆方式,尽情演绎了爱与宽容、理解的真谛,传递出内涵更外延的温暖。“存私房钱”的男士,是为了爱父母,值班的民警舍小家,是为了大家团圆,“失忆的老伯”可以忘记其他一切,但忘不掉爱人……千姿百态的生活,到了春节,就凝聚成了年味。
烟火气息是春晚最重的年味。不同风格的语言类节目,扣民生热点,接时代地气,勾勒出日常百态的百姓生活。讽刺小品《演戏给你看》,抨击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腐败现象,反映出基层反腐的成效,这样的年味,自然受百姓待见。小品《“儿子”来了》,则以欺骗老年人购买假冒伪劣保健品现象为“蓝本”,展示出富足中尚存的阴暗面,也提醒大家“谨防幸福被套牢”。小品《占位子》在幽默诙谐之中,反映出物质生活充裕之后尚需要理念的优化,孩子的健康成长更需精神陪护。这些负面现象,生活中不乏见,年味中自会有。
年味不仅是见个面、问声好,它是五彩现实的映衬。央视春晚抓住了活生生的现实,自然就能勾兑出浓郁的年味。尽管众口难调是每年春晚面临的窘境,但只要把准了国人的脉动,让文艺作品灌满年味,就会成为大家不离不弃的“年夜饭”。让笑过之后有思考,掉过眼泪生喜悦,这样的春晚就值得点赞。
2022高考作文素材解析800字五篇范文
高考结束后大家最关心的就是高考语文作文题目了,2022年各地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是什么?难度如何,是否能分析透彻都是我们关注的焦点,下面我为大家带来2022高考作文素材解析800字,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参考阅读!
2022高考作文素材解析800字1棋法蕴含人生辩证法
——朱四倍
不少人为了所谓的精彩人生,常常以极端功利的心态去追求所谓的成功,不仅得不偿失,反而南辕北辙、陷入歧途、一事无成。就好比下围棋时,有些棋手过于追求妙手,而忽视了本手的基础性作用,最终输掉了比赛。一场比赛输了不要紧,对人生来说就不一样了。一味追求超出自身能力的妙手,就可能导致人生航线的偏离,犯下不可弥补的错误。
其实,在围棋中,除了本手、妙手、俗手的下法外,还有一种糟糕透顶的恶手下法。如果说,俗手是幼稚的、不清不楚的话,恶手就是盲目的、无效率的瞎下;俗手是在无形中带来无形损失,恶手是在有形中造成明显的损失。
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也要如下围棋一样,多下本手、不下恶手、少下俗手、偶尔妙手。不能想当然地混淆、模糊了价值选择。天天求妙,往往一事无成。相反,应该把基础性的本手作为常态的选择,把偶尔的妙手作为人生的赏赐,进而拒绝俗手和恶手。
华罗庚先生说,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这启示我们,如果不注重学习的循序渐进规律,试图通过所谓的速成法去取得耀眼的成绩,都是不现实的。功夫必须下在平时,多做本手式的常态化拼搏,才能在学习上取得好成绩。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长,前进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为了理想能坚持、不懈怠,才能创造无愧于时代的人生。青年人既要有追求妙手的理想,更要有脚踏实地、持续前行的定力,从点滴做起,下好本手棋,走好人生的每一个阶段。如是,方不至于在华而不实的所谓妙手追求中迷失了航向。
下好人生本手棋,也要有“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的精进之心。面对悬崖峭壁,一百年也看不出一条缝来。但用斧凿,能进一寸进一寸,得进一尺进一尺,不断积累,飞跃必来,突破随之。如果我们拥有日拱一卒的志向,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人生的妙手棋可能就会在不经意间出现,而俗手棋和恶手棋就可能被避免。
多下本手、不下恶手、少下俗手、偶尔妙手,就是“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智慧所在。下好本手棋是我们愈行愈远、愈行愈稳的人生底座,那种挖空心思追逐妙手棋的空想仅仅是一厢情愿。这是我们都应该明白的人生辩证法。
(作者系河南信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文章主题来自全国新高考I卷)
2022高考作文素材解析800字2学习今说
——王寿斌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因而古人强调“学不可以已”。当今时代,科技突飞猛进,海量信息爆炸,且瞬息万变,终身学习的理念深入人心。然而,审时度势,一味依赖“不已”式的“勤学”,已经不合时宜、难成主流,迫切需要与时俱进地改进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知识内容庞杂,需要我们精心甄别、选择性地学习。生活在改革开放时代和网络社会,生存于内循环与外循环交织的国际国内大环境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形形色色的海量信息。其中不乏伪知识、毒信息、谬观点,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细心甄别,有选择地学习,而不能囫囵吞枣、全盘吸收。
知识结构跨界融合,突出应用为先,需要我们组建团队共同学习。与古人以吟诗作赋为旨归的学习不同,现代人的学习更讲究面向应用。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施和完成项目,最终为了改造自然、发展社会、造福人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掌握大量的跨界知识和技能,学习以团队形式为主、分工协作为辅,客观上淡化个人英雄主义,讲究团队成员之间知识与技能的互补与互助。
知识更新难以预测,可谓日新月异,需要未雨绸缪超前学习。现代科技的发展往往受制于一些瓶颈技术,一旦取得突破,便会突飞猛进。以人工智能为例,其早就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但却因为海量存储技术、图形识别技术、大数据处理、物联网、智能算法等关键技术不够成熟而长期停滞不前,直到近几年取得突破性进展,进而快速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各个领域。要适应智能时代的需求,我们必须超前学习,提前做好相关知识积累和技能储备,以期有备无患、从容应对、超前引领。
明末清初著名诗人冯班在《钝吟杂录》中指出,学习有法,学无定法,贵在得法。身处科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时代,我们广大青年必须审时度势,与时俱进地改良学习方法,高度重视选择性学习、协作性学习、超前性学习,方能高效汲取时代精华,永立时代潮头,勇担时代重任。
(作者系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党委副书记;文章主题来自北京卷)
2022高考作文素材解析800字3而今迈步从头越
——王彦力
每个行业的人都有自己要跨越的藩篱,都有自己要开拓的事业。跨越虽难,但一路艰险、一路生花。
奥运的跨越,就是中国的跨越。从刘长春单刀赴奥运,到如今奥运赛场上几百人的中国运动员队伍;从中国零奖牌,到《义勇军进行曲》在赛场一次次奏响;从“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一届奥运会”的历史之问,到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和冬奥会……国运兴则体育兴。中国的奥运历程,正是中华民族从百废待兴到奋起直追、再到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一次又一次历史性跨越。
科技的跨越,就是中国的跨越。从1999年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发射,到神舟十三号乘组顺利返回地球;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难以自给,到第三代杂交晚稻亩产突破1000公斤;从清末马拉火车的愚昧闹剧,到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世界领先的动车组“复兴号”问世……科技强则国家强。正是一次次艰难的跨越,才让中国从落后挨打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具备智能自动化生产和数字化供应链的科技大国。
经济的跨越,就是中国的跨越。从贫穷落后的农业中国,成长为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前列的工业制造大国;从单薄的实体行业,到全国产业数字化转型,2021年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企业数量超过160万家;从1949年国内生产总值仅有123亿美元,到2008年的31.4万亿元,再到2021年突破110万亿元大关……经济是中国发展的命脉。中国经济的不断跨越腾飞,展现了中国人的拼搏、韧性与活力,让中国重回世界的焦点。
文化的跨越,就是中国的跨越。从“韩流”席卷中国青少年一代,到“国潮”蔚然成风热浪不断;从大量文物沉睡在库房、为世间遗忘,到故宫文创上线;从19世纪末好莱坞电影中对华人的刻板印象,到李子柒的YouTube订阅量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将田园生活和中华文化传递给世界……文化兴则国运兴。从2008年的活字、击缶、三千弟子,到2022年冰墩墩的全球爆火,中国文化和创意逐步收获了世界更多的理解与认同。文化的跨越,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和独特气质;文化的跨越,使得中华民族的精神图腾历久弥新。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中国跨越从来不是单薄的议题,相反,它背后是无数执着奋斗的人们,无数默默奉献的人们,无数艰难探索的人们,在坚韧的民族精神的照耀下,乘风破浪、扶摇而上,跨越艰难险阻,开辟着时代的新篇章。
(作者系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学生;文章主题来自全国乙卷)
2022高考作文素材解析800字4人间烟火,最美的风景
——唐伟
刘禹锡《竹枝词》:“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烟火气也就是人间生气,浸润着人生的每时每刻。有生命,有生活,就有烟火。有烟火相伴,才是真实的人生;让生活充满烟火气,亦是许多人终生追求的目标。
袅袅炊烟,那是镌刻在记忆中的风景。房顶上徐徐轻烟回旋上升又随风而逝的景象,让人无比怀念。那意味着,慈祥的母亲又围在灶台边开始劳作,为全家人精心准备饭菜。那烟火之中,有为母者对家人深沉厚重的爱,有饥肠辘辘的孩子的无限期待,有在外劳作的男人的挂念,有生活的温馨与温暖。过去,对于饱受饥饿折磨的孩童们而言,那轻徐绕梁的炊烟,是聚合全家的集结号,是家人团坐、其乐融融的召唤令。那一刻如此温暖、如此温馨、如此祥和,让生活充满温情与幸福,成为童年中对生活最真实的印记。
一日炊烟,一生追求。人间烟火,那是家乡的味道,是家人的身影,是友情的象征,更是生活的真谛。及至长大,随着经历的增长,阅历的增加,烟火气外形已然发生了变化。清洁能源的使用,让袅袅炊烟成为往事,家家生火、户户生烟的场景一去不返。但烟火之气的团圆与相聚,烟火下的温情与温暖,烟火下的一日三餐、柴米油盐,构成了生活的点点滴滴,那并非生活的全部,却又代表着生活的全部。
人的一生,与烟火相伴。生活追求不同,对烟火的感悟也不尽相同。有人于平凡烟火中,于庸常的生活形态中觅到了人生意义、生活真谛与生命价值。他们在人间烟火中保持着对幸福的追求、情感的延续、信念的坚持,于初心不变中保持本色不变,在珍惜中去守护,在守护中去升华,让人间烟火温暖着自己,也照射着别人。
于是,我们看到了无数平凡者的伟大。疫情袭来,那些坚守在一线的逆行者,他们从事着最平常的工作,却守望着人间烟火,让每个人的生活精彩依然;在脱贫攻坚第一线,那些为脱贫致富而忙碌的驻村工作队员、结对帮扶人员,他们忙碌的身姿与贫困家庭的点滴构成了和谐的画面;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第一线,解放军战士从废墟中扒出受伤的民众,与时间赛跑抢救每个生命,他们背着伤员奔跑的背影直抵灵魂深处……
正是无数的他与她,还有他们,用责任与担当,守护着人间烟火,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让社会如此幸福安康。人间烟火,那是人间最美的风景,也是我们对生活的领悟与追求。
(作者系四川省营山县纪委驻交通纪检组组长;文章主题来自天津卷)
2022高考作文素材解析800字5在线
——王瑶
“听说你们那里又地震了,都好着吗?”
“好着呢!”
上周三下午,课上了大半,忽然感觉地面晃动,教室里也一阵骚动。我反应过来:地震了!组织学生疏散完毕后,就发现收到了妈妈发来的信息。但,她此时不应该在照顾一岁多的孙女吗,怎么还有时间刷手机看新闻?正疑惑着,又见手机亮起,妈妈又回了句:“没事就好,可把我担心的!”
眼泪忽然就来了。记忆一遍遍重叠,类似的场景曾经也出现过。掐指一算。已有两年未回老家。忽才意识到,关于我,以及我所在之处的风吹草动,妈妈都在手机那头关注着。小到明日的天气,大到身边的新闻,不都是远在老家的妈妈第一时间转发给我的吗?原来,她一直在线着呢!关注着儿子,也念着与儿子有关的一切。
即便山水阻隔,我们却始终在线,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所爱之人。
三年前,仲夏。
我和妻子打算出趟远门,留下女儿交由岳父岳母照顾。路途当中,妻子便忍不住想要打电话问问女儿现状。还没等我们拨通电话,岳父就先一步发来一段语音。那是女儿稚嫩的声音:“我很乖,你们不用担心!”我和妻子眼眶湿润,这么小的孩子,刚学会说话不久,怎么就能表达如此美满的意思呢?
那几日,我们的旅行很愉快,妻子放下对女儿的担心。后来我才知道,我们出门后,女儿便开始哭闹,岳父意识到我们会担心孩子,便教导女儿发来语音,以打消我们的忧虑。于是,我们便听到了那句暖心的留言。
风,忽然就很温柔。阳光铺洒的每一片大地,都写满了幸福与喜悦。我们总放心不下他人,却不承想,他人也始终在线,也在努力读懂我们,用最温暖的语言,来表达对我们的爱。
即便尚且年轻,我们愿相互在线,用对彼此的牵挂,诉说着绵延的思念。
今年除夕夜,我们带着女儿,在隔家千里之外的海南岛度过。那夜,女儿和我们一起,拨通视频电话,打给女儿的爷爷奶奶,还有她的外公外婆。家人虽然分隔三地,但我们共度一个除夕,把最美满的祝福,隔着屏幕,送给彼此。
时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还有相处的方式。曾经的天涯海角,已不再是想象不到的遥远。无穷的远方,也都只是一网之隔。你爱的人,爱你的人,始终都在线着呢!
“此刻,我们在距离地球400公里的太空,祝福我们的祖国国泰民安,祝福各民族群众新春快乐。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电视上,“太空出差三人组”从太空带来春节的祝福。
天南海北,千山万水,我们与家人在线,我们与朋友在线,我们与全中国在线。这日子一帧一帧美满,我们爱过的人,走过的路,梦想过的伟岸和辽阔,如今都清晰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与所爱之人在线,与所爱之国在线,我们没有了距离,只有满满的笑意和温柔。
春晚开始的时候,我们仨、我的爸妈、妻子的爸妈,大家正在不同地方,收看同一个节目,也都在手机里,分享着彼此的快乐。我们,原来未曾分离;我们,原来一直在线。
此时此刻,全中国的人都在线;全中国的爱,也都在线。
(作者系成都市新津区成外学校初中部教师;文章主题来自北京卷)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2021除夕视频素材(2021年春晚心得体会参考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