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AE制作影视片头教程,为三联的朋友们讲述了制作的影视片头的思路和步骤,希望对三联网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1.首先设计好片头的基本风格,色调和分镜头。
2.在3DSMAX中建立标志的模型。用line勾线做出标志然后将其bevel,调整参数,建立如图场景模型。
3.材质。给标志分配好ID号的制作多维材质,主体为兰色反光材质,倒边为白金属
4.用标志做多个适合场景运动的背景,生成后在合成软件中将其模糊。
5.根据设计好的方案制作好场景,在标志周围加上沿路径转动的英文字母。
6.调整好灯光和摄象机,设置好每一个分镜头。
7.制作long字上的假质量光(渲染速度快易控制)使用Gradient(渐变)做透明贴图来制作。
8.渲染设置
9.合成剪辑输出
10.使用premiere把图象和声音合成输出,以
Matrox
DigiSuited的板卡为例,输出Matrox
M-JPEG的文件格式:尺寸720/576
每秒25帧,象素比是1.067
声音是4800Hz
16Bit-Stereo,最后输出到Betacam磁带上。
11.新闻12点的片头就这样做完了。
1:闪白:通常我不会直接使用白帧叠化,而且在原素材上调高gamma和亮度作一个动画,然后再使用叠化,这样你会看见画面中的亮部先泛出白色,然后整个画面才显白,闪白消失也是一样.这种过渡方式感觉颇类似光学变化,不单调,而且最好保持即使在最白的时候也隐约有东西可见,也就是说不用纯白一色的,长度我的经验是单数如5,7,9之类的比双数好,闪入闪出最好差一帧. 2:其实我从来都很少用纯粹的切,一般都是以1-2帧的叠化来代替,看上去会更顺一点. 3:画面色彩:其实这是个大题目,不能一概而论,有些部分可能要详细解释才行.-画面中我尽量避免纯黑,纯白出现,即使是黑色,往往也用压到非常暗的红色,蓝色等来代替,具体色彩倾向由片子影调决定.-有时候感觉片子不够亮或不够暗,通常用增大亮部面积和比例之类的相对方法解决.尽量避免整体加亮或减暗的绝对方法处理.最常使用的工具是颜色曲线.-对于必不可少的金属字或者说金属光泽的质感,其实这也是个大题目.要掌握的原则主要是,金属质感的东西里面一定会有暗部,也就是说"金不怕黑",其次尽量用一定数量动画的灯来照出流动的高光效果来代替反射贴图的动画.而且我经常使用负值的灯来制造暗部. 4:构图:电视构图,除非表现严肃,力量等,否则尽量使用非正的,有透视关系的构图.尽量从剪辑,衔接的角度去考虑构图,不要太执着于单画面构图,以电视的长宽比,单个镜头的构图非常困难. 5:声音与画面:声音与画面,尤其是环境声,不必和画面剪辑严格对应,一般来说环境声先入,后出.如果说是对剪辑节奏和音乐中的重音的话,往往根据波形图和画面的剪切点错开1-2帧才是正确的.重要的是拿你的眼睛和耳朵去感觉,不要太执着与波型图和剪切点的一致. 6:正常的画面色彩:电视上正常的画面色彩在电脑上的表现往往是过于饱和的,电视的特性之一就是,亮度会增加,保护度会下降.但是过于饱和的色彩容易看腻,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注意颜色层次过渡,不要仅仅把注意力放在色块上. 7:我个人调整颜色遵循以下法则: 7-a:首先去掉颜色,只看灰度图.调整出正确的过渡和明暗层次. 7-b:把色块部分颜色先调好,也就是最有色彩倾向的部分.比如说远处是冷色调,近处是暖色调.或者反一反之类的,其实是颜色的设计过程. 7-c:控制颜色过渡,使得过渡不单调,通常使用颜色曲线工具来避免线性过渡. 7-d:绝对尊重画质,以上过程不得明显导致画质下降,否则宁可不调,或微调. 7-e:避免过度调整. 8:光效:我个人更倾向于硬的,快速变化或者说始终保持变化(不管这变化是大是小)的光效果,不喜欢过度模糊的,僵硬的光效.所以,一般如有可能,尽量自己制作最合理的光效,比如说使用Ps画个几层,然后再合成上去,甚少直接使用软件插件的光效.其次,尽量避免长时间使用光效,且很好的控制光效的层次,通常即使是最简单的glow,我都会合个2-3层,亮度和颜色有偏差的上去. 9:动画:安排好动画节奏关系,如果不是要强调节奏的话,动画不要在同一帧上,但是也要避免过度的规律性和过度的协调.这点上,我往往强调于适当打破观众的节奏.不然,整片就会四平八稳,缺乏冲击力. 10:学会做假来破坏点规律性,对于变化不大的镜头,可以用圈mask来控制调整范围,这点上类似在画面上画画.有时候可能会有些小破绽,但是运动起来,或者在整片中却感觉很好,这点上需要取舍,不必只着眼于一个镜头.由此也可以推出下一条. 11.如有可能,预览时至少带上前后镜头.这点在flint或者cyborg之类的软件里没问题,在其他软件里还是挺麻烦的. 12:学会抄袭:可以抄袭的不仅仅是形式、动画等等。对擅长抄袭的人来说,一切皆可借鉴。比如配色也可以抄袭,首先要选择画面明暗层次接近,影调适合的图片、片子,然后就可以直接在画面上取颜色。当然好的抄袭者会加入自己的理解,而且往往把不仅仅盯着一条抄袭,抄完之后你也很难看出哪部分是抄袭的,这种抄袭就是一种借鉴和升华的创作方式。 13:许多时候,在合成时需要考虑真实性。我个人把真实分成三种方式:物理真实,视觉真实和心理真实。前2种容易解释,心理真实通常指在合成一些我们没有视觉经验的镜头时候,比如说太空中的爆炸。真实的太空爆炸很可能不同于我们在电影上看见的那些,对于这种景象,我们没有真实的视觉经验,只能拿一些类似的视觉经验来判断,比如说地球上的爆炸加上太空中的失重感等等。在制作这种镜头如一些比如人在城市中游泳之类的镜头,我一般强调先要心理真实,找到合适的借鉴视觉经验,在画面上往往70%的画面真实就足以让观众满意,另外30%可以作为视觉效果的考虑而不去管真实与否。这个题目太大,有空慢慢解释。 13-add:把以上具体化的话,在要求真实的合成中,我通常考虑的是:饱和度接近,暗部色类似,光源位置一致。同画面中,饱和度通常都比较一致,灰蒙蒙的环境中不会有特别艳丽的景物,但是要注意,饱和度往往不是完全一致的,有时候也用来拉开距离感。暗部色是没有直接光照的环境影响,同一环境中不管什么质感,只要距离在一定范围之内肯定接近。光源位置这个道理大家肯定都懂。只要做好以上几步,画面上的真实一般就有了保证,当然透视也要看上去准确,一般来说做到70%就够了,如果做到100%那么那就是电影而不是广告。另外30%可以留给画面效果表达上。 14:最好的合成学习素材在 上。这里提供了各种各样顶级电影的最优秀的合成镜头的高质量trailer。足可以让你对色彩、特效、构图等等造成颠覆性的影响。比如说,许多人都以为胶片都是有明显grain,颜色如同挂历般的,那么你看看这上面的镜头,是否真的是那样的么? 15:有时候需要一个节奏强烈的剪切点,这时我会考虑是否使用碎切的方法.在2段切或者快速白闪的素材之间放入2-3段局部画面或强烈偏色的画面,长度一般每段不超过2帧,可以是有关系的,也可以毫无关系的. 16:在一些时间紧凑但是无法省略的广告片中,有时候不考虑动作是否连续,采用因果剪辑法.可能一个镜头才有起步的趋势,下一镜头已经出了门口. 17:学会制作参考素材.03年的时候做过一条1min的台湾广告,中间需要一串水珠贯穿整片时而分开,时而流动,并且是一个镜头到底.对于这种复杂的运动,可能无论哪种动态计算或者先进的方法都不可能满足所有状况.因此我拿流体和particle制作了一些中间的动态效果,参考这些动画的速度和形状,用几百颗变形球手动调出了一个1分钟的动画,一稿而过.当然其中还蕴含了另一个道理,不要怕手调和麻烦,关键是找到方法. 18:key:key的一个过程就是把差异最大化,诸位可以自行试验下把一层黑白图减去颜色图是否会变得好key点。这个办法可以把亮度统一,可惜的是许多时候因为精度溢出等问题,边缘不是很好,还是要结合多种方式来。重要的还是根据原素材看怎么把差异增大。 19:水墨效果:这个效果已经有许多人讨论过了,本来不想再说什么。但是看了后觉得还需要有一点补充,水墨晕开的部分我觉得并不仅仅是一个blur的部分,往往加上一点gamma来破坏下线性过渡会有更好的效果。枯笔和飞白的话,呈下降抛物线变换,写意的一般呈上升抛物线变换。 20:我个人调色时从不信任任何显示器和监视器,不管他们有多贵。总是创建一张标准pal色卡,对比着调。 21:有时候吃不准某个元素使用什么颜色好时,我会在色相上打个key,渲染段动画,然后选出颜色最好看的那张。 22:安全框只能作为参考,实际上每台电视机的显示范围都不同,所以是不保险的,而左右安全框比上下安全框更不保险,一些16:9的电视完全可以看见左右安全框外的东西,titile safe在纯平电视机出来后就基本只剩下构图上的意义了。 23:在片头色彩上,我最谨慎使用的是黄色,这个颜色如果不准的话很容易显得既土且脏,可惜每台电视机都多少有点差异。因此在暖色调中我会给黄色加入一点红,使用橙色代替,冷色调中不使用黄色或者严格控制面积。 24:对于色彩和景深控制,这部分非常容易调过,导致片子强烈偏向某一色调或景深层次太过分明,粗看一眼觉得好看,多看几遍就不耐看了。所以我建议片子至少要隔天再检查下,往往在你觉得OK的时候,参数再回来点,才是好的。 25:一条成熟的片子,首先是没有明显缺点。如果要我在没有明显缺点和有缺点,但是也会有亮点情况下我选择前者。可惜,开始的2年我尽选后者。 26:我始终相信客户最了解他们的产品,也最清楚他们的产品怎么卖才好,这方面他们或多或少的做了基础调查工作等,不是我们作为作为制作人员一拍脑袋就会比他们强的。因此在于产品宣传点和打动目标群体产生购买力方面,我尊重他们的意见,但是在画面和艺术性上,我可以坚持自己的观点,他们要是这方面比你强又何必找你做片。
这篇教程和的朋友们介绍用用AE给影视片头调色的技巧,教程属于理论知识。很有用。也算一个例子吧。发上来和的朋友们一起学习。在片头制作中的调色技巧
随着计算机运算能力的不断提高,调色在片头制作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也由此产生了许多实拍达不到的艺术效果,前所未有地拓展了影视作品的表现空间和表现能力。尤其是近两年来各种模仿或逼近胶片效果的调色手法不断涌现,大概是因为胶片效果的色彩饱和度和颗粒细腻度让它在影视界内经久不衰。但是其胶转磁调色系统(“达芬奇”),这种需要十几万甚至上百万元的设备才能实现的技术又让不少业内人士望而却步。因而拿视频素材来模仿胶片效果,不只是有视觉上的需要,更有经济上的需要,这就出现了各种利用软件功能使视频素材模仿胶片效果的调色技巧和制作手法。而电视的片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秒或几十秒,但它是方针与宗旨的具体体现,是主题的凝炼与概括。如何用这短小精悍的片头表现和阐明所需要表达的内容.就需要根据主题思想,运用各种色彩感情和艺术手段进行画面的构思和设计。在充分体现节目文题思想的基础上,使画面或生动活泼或宏伟大气,让观众从画面中感觉画面外的立意和匠心,它体现创作者为片头作品所注入的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渗透到每幅画面就会产生一种统一的、吻合主题思想的视觉情调,从而将观众的思绪和情感带入预期的艺术境界中。
在节目后期制作中,有很多是抽象与具象结合的画面.我们可以将若干色彩元素抽离开单独使用,下面便是笔者运用AfterEffects(以下简称“AE”)在片头制作中调色方面的一些心得与技巧,仅供大家参考。
一、根据画面明暗调整
如果画面太亮且灰,缺少饱和度,黑色的部分有很明显的空缺,比如说画面中应该黑的颜色像头发、眼睛等不够黑,画面不够生动,那就用AE中的curves来调比较合适,它相当于图像曝光的伽玛曲线。电影胶片的伽玛曲线呈现长“s”形,他的灰度感觉很生动,要使电视摄像镜头尽可能接近胶片的效果,就要对curves进行调整,它大约有14个控制点来调整曲线,而这些就是curves能更精确地控制画面的原因,当然这里只用3个点来控制就够了.如图1所示。通过对 curves的调整,黑色的部分补充了进来,让图像应该黑的地方“压”下去,该亮的“提”起来,这样色调也均衡了,整个画面都明显生动了许多。
还有一种方法是利用图层的叠加模式来调整,在AE中将素材复制一层,将上面一层的叠合方式设为SoftLight,如图2所示。这时候你会发现所有的色彩都变饱和了,而且暗部加重.画面有了分量。然后,将该层做一点Blur模糊,整个画面就变得柔和了,颗粒噪波减弱了很多。如果画面本身已经很暗,那就将叠加方式设为 Screen.然后调整明暗和Blur。当然色彩也不要过饱和,最好是对着监视器调色,并经常把调色的结果输出到电视机上观察电脑和电视的差别(最好是动态,可以对比信噪比)。二、根据色彩成分调整
色彩成分调整就是挑选具有鲜明色存在的场景来调。比如一幅街道的画面,应该呈现出灰绿色调。这时候应该挑那种有鲜明红色或黄色等等亮眼色的镜头,先用上面的方法调整,如果不够,那就在Hue/saturation里面单独提纯红或黄,将标尺向右拉,若数值过大,后果是纯色出现噪波,那么就复制原始层。用Luminosity叠和方式,使下面层的色彩影响上面一层,但颗粒度不变,这样当把下面层Blur以后,基本画面既保持了原有的颗粒,又提高了色彩纯度。调整时需要很细心的将有微小色彩差别的区域在Hue/saturation里圈出,逐次调整色系使其区分开,然后给予统一处理。
这里还有一点重要的原则:鲜艳的不一定就是好的!一味地增加饱和度或色彩纯度会使画面出现噪波,而噪波的增加会让画面失去通透感、颜色不纯,使图像清晰度下降,拿第一版的素材和倒了几版的素材比较看会更明显,单纯地增加饱和度就会使画面噪波增加,而胶片由于本身感光原理不同,所以噪波极小(即使有那也是在胶转磁的时候出现)。
三、根据主题色调调整
主题色的调整AE的调色工具很多,并不局限于单独使用某一个特效,往往可以组合应用。至于具体偏色,蓝、黄、还是绿要看具体片头的主题内容来定。比如蓝色调,通常这个色调用的较多,原因是胶片的感光在同一个场景中,各色彩之间有着微妙的平衡关系.而当将视频素材人为的提高某些色彩的纯度时,其他中间色都跟不上,看起来就很假,这时候,将所有中间色调向一种色调倾向会有助于凸现主题鲜明的颜色,基本上基调的色相应该偏主题色的补色。人对色彩的敏感比其他都来得强烈,所以调色的中心就在于色彩的搭配上。当使整个色调倾向于蓝的时候,红和黄也会跟着变成偏紫和偏绿,这时候在Hue/saturation里面单选紫或绿,将它在色轮上调回红和黄。最后,得到的画面是在蓝基调上的鲜明红黄,暗部色彩浓重,亮部饱和,画面颗粒细腻。
此外还可以利用固态层的叠加做统一色调的调整。如建立一个带颜色的soild层,置于图层的上面,让其与下面的图层做Color叠加,定好大的色调,然后再复制下面的图层置顶,并调节该图层的opacity值。这种方法也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而且速度比较快,几乎不用滤镜就能实现。笔者在片头调色中最喜欢用的就是这种方法,而且若将 Solid层的颜色设为灰色系,还可以做出“消色”的感觉,效果不错哦
四、处理好主题色与补色的关系
比如室内景,一般情况下主光源为冷色,辅助光为暖色,那么暗部相对偏暖。这些特征有时在视频素材中不能得到体现,调整过程中就必须人为地向这个倾向去调。有时同是室内景,因主题色为黄或绿色,调整方向又有所区别,就需要祛除一切不和谐色系。又比如室内人物多,杂乱,无主题色。那么画面必须突出光感,营造氛围。调整过的画面感觉清澈干净,这时可以运用柔光的效果。但柔光不能乱用,会使画面模糊不清。在主题色和其补色之间,色彩渐变的层次越多,画面越沉稳,但这些中性色全部都得非常含蓄,绝对不能自己凸现出来。
再比如室外景,若阳光很直,景物线条轮廓僵硬.色彩杂乱。而主题色为大红,画面中又有大面积的纯白或橘黄色,所以可以根据需要将所有其他灰度色彩都调向任何一种色系,但蓝色是比较普遍的做法,且效果明显。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影视片头设计教程(AE制作影视片头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