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记者的权利与义务(记者的职权是什么)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现实中的记者的概念,与这个行业诞生的初衷相比较,已经大相径庭。

从初衷上说,记者的职责有如下内容:

1、及时捕捉新闻线索,有不折不挠的职业精神,能够顺着线索及时找到重要新闻和独家新闻;

2、按照规范要求完成上级下发的任务,能够在经常采访的区域能够获得第一手消息,确保新闻的实效性;

3、有严于律己的职业精神,不虚报新闻,对自己报道的新闻负法律责任,有一定的职业道德,不接受有偿的新闻报道要求;

4、拥有吃苦耐劳的拼搏精神,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要不畏风雨,坚守在新闻报道的第一线;

5、采写新闻报道时,附带的照片需要经过当事人同意,不得私自刊登。

而事实上,现实中的记者记者更多是这样的:

1、咄咄逼人,虚张声势。

这是趁着一般人对媒体的忌惮和恐惧,装腔作势,一上来就一副兴师问罪的驾驶,动不动就打断你的话,不给你说话的机会,破坏你的心态,还莫喷出来一连串须有的罪名,一条有一条,扰乱你的阵脚让你慌乱或者暴躁、仪态全无、出错、口误……等等。

2、偷梁换柱、偷换概念。

比如有报道称,有哥博士去送外卖了。就有个记者发表报道,说是考了博士全都去送外卖,博士可以说一文不值,上学根本没有意义,然后牵扯到对国家的教育体系的批判。其实,1个人,这就是个特例,根本不能说明领域性问题,博士那么多高薪、那么多老总你怎么不说?1个送了外卖他就就立马说成“全都”,其实这个“全都”只是个假设,但他会在这里大肆做文章、不但长篇大论,而且都是应用了当今社会最普遍的话题,什么学费高、什么培训机构多、什么外国都上学免费……这种技巧会让很多人根本留意不到这其实是个个例而已。这个记者,他看不到国家把一个文盲居多的国家发展到现在?不,他能看见,甚至他向上几代也有文盲,但他的唯一目的就是这篇稿子能有多少关注率,自己能拿到多少奖金。

3、唯利是图,不择手段。

现在大部分记者的唯一目的,就是把记者当份工作,没有任何操守,他们想的只有如何抓住把柄,没有把柄,他就给你制造个把柄,然后以这个把柄去要挟、索取。而且,有些记者无耻至极,他会把一个芝麻大的事,渲染成斗大,然后将写好的稿件发给“主角”,一句话:你看怎么办吧。然后主角就会出面协调,很明显对方是为了利益,很多主角就会息事宁人,顺便多个人脉,然后无非就是吃、喝、玩,最后拿着厚厚的“信封”拍屁股走人。最无耻的就是,有些记者有自己的圈子和团队,这其实更应该叫团伙,这个要挟完了,会通知下一个去,主角会遭受到“车乱战”反复被勒索。但是,记者就是记者,就算他们整你、抹黑你、污蔑你,但人家的嘴巴就是媒体或自媒体,发言权在人家手里,你能怎么办?

4、见钱眼开,毫无公正。

你给媒体投稿试试,你给报社投稿试。比如报社,爆料、告人的,只要主角有关系,报社绝对不报;赞美的、歌颂的,你没掏钱买板块,别想着出刊。但是,如果你爆料、告人的主角,媒体不认识,如果主角够有钱,或者够有影响力,那就热闹了,甚至有人花钱买你手里的料。所以,很多记者没有获得暗拍的权限,但就是不规定出示证件,偷拍、诱导对方,然后卖黑料,或者直接要挟。同样,就算是已经被曝光的被发布的,只要钱给够,就能撤稿、删帖、

5、夸大其词、哗众取宠。

打个比喻,如果一个气囊漏气了,正确的做法是想着如何修补。但如果是记者发现了,他们的想法就是如何维持这个漏洞,这样就有了持续的素材,还有很多记者会捣乱,或者直接诱导相关因素,让这个漏洞越来越大,这样就有了更好的素材。

6、避重就轻,转移话题。

还是举例说明该:美国多年来一直在对其他国家发动战争,迫害当地民众,于是在一次采访中就有记者问美国总统布什:“那么多民房被毁,那么多无辜民众丧生,你们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布什:“我打算在杀死50万阿富汗民众和1个骑着单车带着棒球帽的7岁男孩。”一片哗然之下,好几个记者抢着问:“这个小男孩是谁?他做了什么,会导致你想这么对他?”布什:“你看,其实连你自己都不在乎50万阿富汗人的死活。”这就是转移话题,只是这次是记者被耍了。记者转移话题的例子很多,有避重就轻的,有抬杠的,有胡扯的,李子就不多说了,你去一些抖音视频的评论区看看就知道了,与那些评论逻辑相同。

其实,我举的这些例子都只不过是一些最浅显的,术业有专攻,人家记者有很多专业及技术和手段,就好比各行各业一样,比如火箭,一般人谁懂?在这个领域斗智斗勇,一般人能玩过设计师吗?所以,外行人只有“挨打”的份儿。

所以,现在的形势就是,但凡是个记者、报社或者电台的人,都是关系网四通八达,行行业业都有路子,关系广得很,为啥呢?

呵呵。

关于新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错误的是新闻记者证是由省级新闻出版主管单位统一印制并核。

新闻记者的权利

1、采访权(隐性采访包括偷拍偷录和涉入式采访、拒绝采访)

2、报道权:报道权是指新闻工作者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将自己获取的新闻、材料和数据,经过写作编辑后利用新闻传播媒介公开传播的权利。(采来能报、采来不能报、采来过后报)

3、舆论监督权(批评权、评论权)

4、优待权(交通、通讯方面)

5、人身权:人身权是指公民依法所享有的涉及其生存和发展空间安全的自由度。

6、著作权:新闻工作者的新闻作品享有著作权,这些作品不管发表与否均受保护。

7、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作品享有的著作权包括精神权利和物质权利两方面。精神权利是指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物质权利包括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

新闻记者的义务

1、更正与答辩:更正,是指新闻报道中具体事项的交代出现失实,相关人有权要求媒体作出更正,媒体自身也有责任在发现差错时主动更正。答辩,是指被新闻报道提及的相关人,有权对报道内容的公正性或全面性进行答辩。

2、不得泄露国家秘密(绝密、机密、秘密)。

3、不得损害司法尊严。

4、不得侵害公民的隐私权。

5、不得搞“新闻诽谤”:无中生有,无事生非。

6、不得搞“有偿新闻”。

7、不得借采访的名义“拉”广告。

8、不得损害职业秘密、尊重当事人的正当要求、严正声明。

9、不得发布禁载新闻(破坏四项基本原则的、破坏民族团结的)。

专业化水平:

所谓“记者的专业化”,就是指每一个记者都要争取成为他所从事的报道领域的专家。在信息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受众知识、文化水平提升。

记者需要在全能型的基础上向专家型转变,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专家型记者的特点是在具备一个普通记者各项基本素质的同时,兼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

下面关于新闻记者的权利和义务哪一条是错误的?〔A ]

〔A〕新闻记者证是由省级新闻出版主管单位统一印制并核。

〔B〕任何承受合法采访的单位,都有保护和配合的义务。

〔 C〕新闻记者应承担对采访结果真实性负责的义务。

〔D〕新闻记者合法的采访活动本身是不受追究的。

作为新闻工作者,担负着引导正确舆论导向的重任。要树立法制观念,还要掌握应知应会应懂的法律知识。案件报道不应影响司法公正和法律判决。

不偏袒诉讼任何一方。在记者的工作中,最有意义同时也是最富挑战性的就是获取新闻线索。要找到好的新闻线索,必须具备较强的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专家型记者的特点是在具备一个普通记者各项基本素质的同时,兼备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不追求新闻的时效性。

而致力于深度报道和背景报道,追求热点焦点,追求深刻生动,追求新颖独特,就是要求记者需要在全能型的基础上向专家型转变。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记者的权利与义务(记者的职权是什么)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