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设计美学的收获(设计美学心得)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首先谈谈我对这个课程的老师的感受,一个光头,或者说是半个光头吧。第一次见面是在大一新生介绍的时候,映像最深的不是他给我们说的内容,而是他说话时一摇一摆边走边说的样子,还有多次的打断另一位老师说话的表现。他给我的感觉就是,我们什么都不知道,在他眼里,我们就跟刚出生的小孩一样。我觉得他有一点骄傲,心里想着,你真有这么牛逼吗,有的话,怎么会在这个不怎么样的大学教书。这是我当时真实的感受!

直到大二他才正式给我们上课,跟我对他的第一映像一样,还是那种好像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看透的样子。心里想着,这回要好好的看看你到底有多牛逼。

几个星期的课上完后,我的感受是,确实他的上课方式跟其他的老师有很大的不同,他有很强的个性,对很多事物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这确实是很多老师没有的,至少是我遇到过的老师不具备的。他很喜欢向我们提问题,让我们回答,其实我认为,刚开始的时候,是让我们猜,看看谁能猜中他的答案。这是我觉得很好的一点,他想用这样的方式然我们思考,确实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我们几乎没有思考。我渐渐的发现,班上同学对他的敬畏之情越来越深,即使上他的课会让一部同学感到有压力(这虽说是我个人的看法,但却是我仔细观察过的),还有一部分同学要是在上他课的时候要是回答出了他的问题,我想他们会高兴至少一上午,特别在回答了他的问题后还被他说了一句“很好”的时候。他会给我们布置作业,但和传统的作业不一样的是,他让我们画手,当然不只是画手,他说不要画那种照相机能拍下来的那种手,说白了就是要有一定内涵的手,有么是抽象的,要么能引起他的共鸣。第一次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人能让他满意。在大家都在冥思苦想到底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作品有内涵的时候,我悄悄地发现,他要的其实不是有内涵的,有意义的,而是好看的,但要原创的。从他收上去的那几幅作品中我可以看出,好看的原创的即使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或是说意义表达不明确的。都可以让他满意,还可以得到他的一声“很好”。在我发现的这个“秘诀”之后。我的作品也让他满意了。不光是我的,还有很多同学都可以了。但在我看来,同学们的热情和认真程度没有前几次那么高,却通过了这么多作品,我在想是不是他有意放宽了要求。或者更重要的是,第一次检查作业的时候,他只是为了“要难倒我们”而难倒我们,来显示他的高要求,和我们的不行。就目前来看,要交他以后布置的作业,应该没有那么困难了吧。

设计概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多学科相互交叉,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融合,具有整体的科学表现特征的新兴艺术类学科。艺术的形式美感,科学的核心内容及技术的工艺特征完美地构成了艺术设计的全部内涵。它是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科学。

艺术设计的基本原理可以从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及技术性等三个方面加以认识,设计的艺术性包括对设计物像的造型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特征及材料肌理特征等方面的理解与表现。

设计的艺术性是基于对设计物象的基本认识和在设计创造活动中对物的形态特征,色彩装饰盒材料肌理等的理解,依据功能性,舒适性,装饰性,审美性,等需要加以主观的,合理的,符合形式美感法则的创造性活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通过部分创造和改变物的性质。通过造物的方法,形成物品为人所用,获得文化的价值和意义。

设计的目的是适应生活的具体需要,顺应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构成历史性的文化积累,从而证明人类高度文明的具体所在。

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设计的的创意性特征体现出设计作品的文化特征与积淀,具有思想的导向性及象征性,设计的奇妙思想包括对视觉与知觉甚至触觉的冲击,隐喻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创意直接体现设计的生命力。

设计的图形特征

在设计中有文字图形,图案图形,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无论那种形式都是设计表现的重要手段,对设计的成败至关重要。以图形为主的设计具有极强的装饰感和视觉感的冲击力。

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设计的产品型特征往往突出产品的使用功能性与舒适性,重点表现在产品的造型形态上。强调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及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实用与舒适经常作为标准规范。

设计的科学特征

设计的科学性特征严格地界定了产品的规范技术指标,并突出表现在新技术新科技的成果应用上。先进的技术含量代表着时代的发展与时尚,体现综合的科技与经济实力。

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设计的工艺性特征是产品的制造加工的完美展示,是设计的功能性,舒适性及艺术性的具体体现。无论产品的外观造型及内部构造,其精准的工艺技术都将是优质产品的重要保证。

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设计的市场性特征是商品创造社会的唯一经济指示,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价值。好的设计通常能够给予产品最大的附加值,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按产品的种类来划分,产品设计可分为交通工具设计、家用物品设计、家具设计、信息产品设计、医疗器械设计、体育用品设计等等。随着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不断丰富及人类多样化需求的不断扩展,产品设计的种类也将不断增加。

交通工具设计

人类生存离不开交通工具,今天,它对改变人类生活方式、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早期,人们利用交通工具的主要目的是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更注重交通工具的速度和安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人们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现代人对交通工具的消费欲求,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速度和安全基本需求之上,而是更加追求使用过程中的自由和舒适及个性化。舒适性的结构设计和个性化、象征性的造型,是现代人的重要品位和需求。

家用物品设计

家用物品是人们家庭生活最常接触的产品,被广泛地划分为家用电器以及生活日常用品两大类。现代家用物品的设计紧随时代潮流的发展方向,从功能到形式都有了新的定义和追求。高科技的发展使得家用电器的功能不断完善和多样化,形式上追求简约的设计风格和尊重自然地环保理念使其更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未来家用物品的设计将更大地受到家庭电器家具化和个性化的趋势影响,从人的更高层次的需求入手,把科技与人的观念贯穿其中,使用其设计日趋符合人类更好的生存发展的需要。

家具设计

家具是人类日常生活与工作必不可少的物质器具,它渗透于人类现代现代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体机能是家具设计的主要依据。21世纪是科技时代,也是生态文明时代。按国际社会所承认的原则进行设计,产品设计要考虑解决好自然材料的合理运用。家具设计也应顺应时代潮流,尽量减少资源的消耗,注重资源和材料的再生利用,按“绿色家具”的原则设计家具。家具设计将在环保型材料和绿色纹理漆面等方面充分考虑,使设计出的家具更利于人们的健康,更符合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审美需求。

我认为艺术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创造前所未有的、新颖有意的、使人类的生活更加美好的东西。”

艺术即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和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可以不拘一格,不限手段、形式、材料,创造比真实世界更完美和谐的世界。在创造的过程中,表现出的是人类的精神世界。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更广泛地应用于生活各个方面。

设计一直起着提高人类生活水准和推动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重要作用。它来源于市场的需求,是市场的产物。它与市场紧密相连,毫无疑问,没有市场的需求就没有设计。反之,设计又促进了市场的繁荣和发展。更确切的说设计是一种创造性行为,它要根据对现实的观察,对未来的想象,独特地去创造性地设想与构思。

由上综合看出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来源于社会的需要,艺术设计带来的,不仅是精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并提高了产品的审美附加值。

所以,掌握相关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对于学好设计概论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哲学、美学、心理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与艺术密切相关,掌握这些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可以互相沟通,相得益彰。同时对加深对艺术理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其次广泛涉猎各种艺术门类,获取丰富的艺术实证资料,以避免艺术理论的枯燥无味。艺术是一个十分繁复的领域,包括文学、绘画、音乐、舞蹈、建筑、雕塑、工艺、戏剧、影视等,甚至包括今天刚兴起的网络艺术、游戏艺术。

还有理论联系实际,是学好设计概论的根本法则。理论来源于实践,其生命力在于对人的实践行为的概括和指导。理论如果不联系实际,就是教条,不但无益甚至有害。艺术理论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精辟地理解专业课所讲授的内容,提高我们对生活的艺术感悟力;反过来,较高的艺术感悟力对于提升我们的艺术理论水平,促进我们对艺术现象的理论思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通过设计概论课程的学习,我才真正对艺术有所了解。我选修艺术概论这门课主要是想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艺术欣赏水平,结合所学专业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设计概论这一门课虽然已告一段落,可我对艺术的理解还远远不够,我会在以后的艺术道路上不断的学习、充实自己,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设计人。

设计美学的学科特点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用性。西方美学与艺术理论从古希腊起一直到19世纪,始终是以哲学为主导,围绕抽象的哲学理论而展开的。但哲学家本身并非艺术家,自己没有艺术创作经验,他们的理论很难指导艺术创作与欣赏。19世纪后美学发展逐渐成熟,针对各部类的艺术与创作,逐渐发展出各领域的美学。同样,在现代工业文明发生伊始,美学也开始关注现实应用中的问题,设计美学也就应运而生。因此,强烈的现实应用性是设计美学的首要特征。

第二,审美性。设计活动是一种基于现实应用基础上的艺术创造活动,因此与功能性相联系的是审美性特征。设计的艺术性和审美性首先体现为设计是一种美的“造型艺术”或“视觉艺术”。所以,设计美学所研究的艺术性内容,往往与视觉美学、造型艺术所研究的内容相似。从具体应用角度看,设计是把某种计划、规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所以,这种视觉语言只有具备了艺术化的特征,才会体现出设计作为美的形式的特点。因此,除了符合功能性的要求之外,审美性是现代设计必须重视的问题。

第三,技术性。设计是建立在技术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现代工业技术的革命引起了设计理论和应用的产生。技术因素不但是设计美学的基本因素以及设计的基础和依托,而且也决定了设计审美风格的形成。工业文明的发展,使机器化大生产代替了传统的手工艺生产,工艺美学也被现代设计美学取代。工业时代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方式,使功能主义成为基本的审美法则,简洁、抽象、科学化的设计审美原则曾风靡一时。可见,现代主义设计审美风格的形成,主要是现代技术影响的结果。

第四,创新性。艺术创新和创造不但是审美的要求,更是现代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就是创新。如果缺少发明,设计将失去价值;如果缺少创造,产品将失去生命。因人们的审美心理蕴含着求新、求异、求美的特征,所以就决定了设计必须做到求新、求异、求变。所谓设计的创新,包含着不同的层次,它可以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良,也可以是完全的创新。因此,设计的核心是一种创造行为,设计美学研究的就是一种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方法。独创性是设计美学区别于其它学科门类的主要特征。

第五,市场性。设计美学研究的依托是市场规律,市场竞争的法则造就了设计的审美趣味。早期设计美学,功能主义的审美风格就是工业时代追求经济效益的结果,现代主义风格就是市场作用的显著结果。市场的核心是消费者的基本需求,正是这种消费需求影响着消费者对设计风格的要求不断发生变化。所以,市场需求法则和市场规律是设计师创造的基本原则和准则。准确把握市场需求,紧跟时代潮流,是对每一个设计师最起码的要求。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设计美学的收获(设计美学心得)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