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础数据维护:生产管理的基础数据有:产品用料构成、工时定额、设备信息、生产线信息、工序信息等。系统支持基础数据的查询、打印、增加、修改、删除等操作。
2、产品用料:产品用料定义了每种产品的材料构成及用量,即:生产某种产品需要哪些材料?要多少?当生产单下达后,系统根据产品用料表自动计算所需物料及用量。
3、设备信息:设备信息记录了各种设备的基本信息,如:所在生产线名称、设备名称、型号、工作状态、责任人、安装时间、原值、折旧年限、折旧方法、净残值等,可为成本计算提供依据。
4、工时定额:工时定额定义了每道工序的标准工时,可以此为标准进行工时统计。
5、生产线信息:生产线信息记录了各生产线的基本信息,如:生产线编号、生产线名称、对应工序、安装地点等。
6、工序信息:工序信息定义了各道工序的工序编号、工序名称、作业内容。
7、模具库:模具库用于存放模具信息,如:模具编号、名称、规格、对应客户等,可以多种条件随时查询。
8、生产计划维护:生产计划来自:销售管理、生产管理本身以及库存管理,生产计划是下达生产任务的依据。
系统支持生产计划的查询、打印、修改、删除、追加计划等操作。
9、下生产单:生产单是执行生产计划的第一步,填写时可直接引用生产计划,也可手动填写。生产单确认后,系统将依据产品用料表自动计算所需物料,生成物料需求清单。
10、生产备料:生产备料根据物料需求清单确定库存物料是否短缺,如果短缺,那么是外购,还是生产?外购多少,生产多少?备料单确认后,系统将依据外购数量、生产数量,自动生成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
11、生产领料:备料完成后,不足部分的物料等待采购或生产,已有的材料可先领取,以便进行生产,生产领料后即可进行生产。
12、工序进料:工序进料用于记录进入生产线各道工序的物料量,并根据领料量,计算物料剩余量。
13、工序退料:工序退料用于将多领或错领的物料退还仓库,退料单确认后,物料直接入仓。
14、工序记录:工序记录用于对产品生产的每道工序进行详细记录,以便及时了解产品的完成情况。系统支持工序记录的查询、打印、新增、修改、删除等操作。
15、工时统计:工时统计依据工时定额,计算并统计产品生产的人工工时,以便计算工人工资。
16、制定维修计划:维修计划用于制定设备的短期、长期、临时的维修计划,以便及时、准确、高效地对设备进行必要的维修,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17、生产月报表:生产月报表对当月的材料使用情况进行了统计,统计的信息有:材料名称、单位、投料量、使用量、废料量、材料利用率(%)等。
流水生产的技巧:
1、工作地专业化,组成流水线的各个工作地都固定完成一道或少数几道工序。
2、工作地按工艺过程顺序排列,加工对象在工序间按单向流动。
3、生产具有节奏性,加工对象在各道工序间按一定的时间间隔(节拍)投入或产出。
4、各道工序工作地数量同各道工序单件作业时间的比例相一致。
5、每条流水线应当满足一定的编制效率,一般在85%以上。
1.计划衣服裁片的尺码和数量及裁剪的布料层数等通常是根据客人所订购(订购合同)的指示的尺码及件数的配搭(ASSORTMENT)来计划拉布的层数及所需裁剪的床数。
2.排唛架制作(MARKER PLANNING)
一般而言,制衣厂将布匹裁成衫片形状,然后组合为可穿着的成衣。为了准确剪裁大量成衣,需采用特别的裁剪仪器及安排唛架。检查了纸样的准确性之后,把纸样片铺在纸上排列,造成一个组合,这个组合在行内叫唛架。唛架的作用是以最省料的原则下安排,使直接成本减至最低,最准确的用量是从唛架计算出来。唛架的编排是一项技巧工作,必须考虑多项技术需求,例如:布纹的方向、布料的阔度、布料的性质、尺码的组合及预备拉布的长度等等,电脑辅助唛架设计亦是最早及最广泛为制衣业所应用之技术之一。
3.拉布及裁剪
拉布时,工作人员以人手或机器将一层一层长度均等的衣料根据(i)的计划及(ii)的唛架长度叠置在裁床上。整理好之后,将唛架放在整叠衣料上面。然后,裁剪技工会按照唛架的形状来裁剪衣料。裁剪好的裁片会根据车缝部的要求分类和捆扎起来。为控制生产,每一扎裁片都会系上标签,然后再送到车缝生产线缝成整件衣服。如果款式需用里布或朴布,所需的过程也大同小异。
4.黏朴
部份裁片如需黏朴的话,一般都被安排到黏朴机放置的地方进行。因为这是一部特别的机器,一般是利用适当热力及压力将布料与朴黏合在一起。
5.车缝
在这个过程中,各块裁片会缝合成为整件衣服。一般来说,车缝工序都是按照一定的次序来进行,由不同的工人来车缝衣服的不同部份。但分配的方法是需预先制定生产工序表(表2.1.8),并利用技术管理人员加上生产管理安排合适的工序予合适的工人,令裁片能在最短的时间流通各既定的工人,将整件衣服车缝完成。至于裁片和辅料,则可以用人手、运输带或架空的运送装置从一个车缝岗位送往另一个车缝岗位去。制衣厂内,车缝生产线所占的地方及人数是各项程序之冠,所以制衣厂的管理完善与否,车缝生产线所占的比例也最大。部份质量要求较高的产品,在车缝生产线上亦需加上中熨设备,将车缝完成部份工序的半成品加以中熨,然后才继续车缝,原因是部份位置在完成车缝后才整熨是较困难或不可能。车缝生产线的安排也因不同的要求及不同的需要而有所不同,在成衣生产管理上是一重要的课题。
6.整熨
衣服制成之后,就会经过整熨处理,以达至理想的外型。整熨后的衣服特别美观。整熨时主要是需用热力,蒸气和压力。热力和蒸气使物料软化,而压力则有助将布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状。不同的布料所需的蒸气和压力份量都有所不同。
整熨所需用的设备亦因应不同产品而有所差异。最基本的是电熨斗,当然在工业上所用的熨斗一般有别于家庭式的,所需的蒸气可分为中央式设计及独立式。因需用蒸气的关系,一般都需要同时设有抽湿的装置,把多余的蒸气抽去及抽干衣服,令其长期保持良好的外观。抽湿装置亦可分为中央式设计及独立式装置。压力方面,除手用电熨斗可用人手加上压力外,一般外衣生产都会利用夹机来增加衣服外观的美观及耐看。其次的整熨设备有运输带型式的设计,半自动化的设备及人像机等等。
7.包装
包装的方法可分为平装(折装)或挂装,因应不同的产品及不同顾客的需求而定。平装或折装的过程中,工人将每一件制成的衣服根据客人的要求折好,放进胶袋里面。当然,如有需要挂牌或其他的吊牌也应在这个程序时处理,然后再将包装好的衣服放进纸箱内。如顾客需要挂装式的,成衣也会吊在衣架上,然后挂上胶袋口,封上胶袋。这个工序才算完成。挂装的运费成本较昂贵,其优点是能保持衣服的外观,不至压绉衣服。
8.存仓
一箱一箱的成衣或一件一件的挂架成衣送到货仓存放,直至装箱(货柜集装箱)和发送出去离开工厂为止,生产的工作才算全部完成。生产平装成衣与时常生产挂装成衣的成品仓的设备有所不同,挂装成衣生产工厂的成品仓需安装适当的设备供吊挂完成的成衣,亦需有很多可推动的车架供内部运输用途。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服装生产流水线工序(急求制衣厂生产流水线工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