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态布局也叫做固定布局,网页内容区采⽤绝对宽度,网页内每个模块的尺寸大小固定,一般整体在浏览器内居中显示,并会设置最小宽度min-width,当分辨率小于最小宽度就会出现滚动条,如果大于最小宽度则内容居中外加背景。
应用场景目前大部分的高校官网、医院官网、政府网站等都是静态布局,而且设计风格上也很老旧,当然并不是说静态布局的风格就是老旧,这个布局和设计风格没有多大关系,有很多新闻门户类、企业官网等网站采用静态布局,同样也很出彩。
优点这种布局方式对设计师和前端来说都是最简单的,不用去考虑兼容性等问题。设计和开发成本低,后期维护成本低
缺点在小屏上有可能出现横向滚动条,在大屏上会出现大量的空白,不能根据用户的屏幕尺寸做出不同的表现,用户体验比较差。
流式布局是指页面按照百分比%定义宽度(也就是长度单位不是我们平常使用的px,而是百分数),来适配不同的屏幕分辨率,在不同的分辨率下网页布局保持不变,一般搭配min-、max-属性来控制尺寸流动范围,以免过大或者过小影响展示和阅读,页面内元素的高度和文字大小往往px来固定住,方便页面排版和阅读。流式布局的特点是,如果宽度太小,放不下两个元素,后面的元素会自动滚动到前面元素的下方,不会在水平方向overflow(溢出),避免了水平滚动条的出现。
应用场景流式布局典型的代表是栅格系统,一般页面中采用百分比定宽的部分都可以看做是流动布局的属性。目前大部分网页为了实现更好的视觉效果都会全局或局部使用流式布局。
优点在不同分辨率屏幕上能够很好的展示页面元素,如果设计得当,流动布局能避免在小屏幕上出现水平滚动条,对于差别不是很大的屏幕分辨率十分友好。
缺点当屏幕分辨率差异过大时,因为宽度使用%百分比定义,但是高度和文字大小等大都是用px来固定,有些页面元素宽度被拉的很高,页面缩小后,一些字或者图片或者图表等会产生堆叠,显示效果不太好控制。
响应式布局是指网页分别为不同的屏幕分辨率定义不同的布局,同时在每个布局中,各元素大小采用百分比定义宽度,即页面元素宽度随着窗口调整而自动适配。可以看做是定义了几个不同尺寸的流式布局。
优点能够适应pc、pad和移动端,在任何尺寸的屏幕上都能呈现完美的视觉效果
缺点要匹配足够多的屏幕大小,需要设计多个版本,设计和开发工作量大
弹性布局翻译过来不是em/rem layout,因为弹性布局采用的单位是em或者rem,为了直观,所以直接采用了单位缩写去区分。em和rem是一个相对长度单位,页面内各元素的尺寸采用em/rem做单位,em是相对其父元素大小,rem是始终相对于html大小,即页面根元素。
优点弹性适配不同的分辨率,视觉效果比较好
缺点 em以父节点font-size大小为参考点,进行任何元素设置,都需要知道他父元素的大小,容易造成页面排版混乱,rem支持的浏览器比较少。
个人理解的,felx布局主要是用来定义页面内某些元素相对于父级元素的对齐、排序、分布等排版方式,通过调整父级内元素的宽高,从而在任何显示设备上实现对可用显示空间最佳填充的能力。
优点能够很好的契合移动端,无需考虑分辨率问题,移动端flex布局占据主流
缺点 PC端网页兼容性不好,ie浏览器必须是10.0版本以上;对设计稿要求很高,需要是有规律的设计稿,比如栅格系统;网页内容较多时,flex布局不太好控制。
八种
1.T型布局
T型布局是指页面顶部为横条网站标志和广告条,下方左半部分为主菜单,右半部分为显示内容的布局。因为菜单背景饺探,整体效果类似英文字母T,所以称之为T型布局,这是网页设计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布局方式。其优点是页面结构清晰,主次分明,是初学者最容易学习的布局方法;缺点是规矩呆板,如果把握不好,在细节和色彩搭配上不注意,容易让人看了之后感到乏味。
2.“口”型布局
“口”型布局是页面上下各有一个广告条,左边是主菜单,右边是友情链接等内容,中间是主要内容。其优点是充分利用了版面,信息量大;缺点是页面拥挤,不够灵活。
3.“国”型布局
“国”型布局又称为“同”型布局,是一些大型网站喜欢使用的布局类型。页面顶部是一横条,横条左部设置网站标志,右部是横条广告,横条下部是水平放置的主导航栏。导航栏下方分为左中右三栏,左边一般放置内容导航、二级栏目、注册登录、搜索引擎等,右边一般放置动态新闻、热点内容、友情链接等,中间显示网页的主体内容,在页面的最下方是一横条状菜单或广告,也可以是网站的一些基本信息、联系方式、版权声明等。这种布局通常用于主页设计,主要优点是页面容纳的内容多,信息量大。
4.标题正文型布局
标题正文型布局最上方是标题或广告等内容,下方是正文,通常文章页面或注册页面采用此种布局,其特点是简洁明快,干扰信息少,较为正规。
5.“三”型布局
“三”型布局具有简洁明快的艺术效果,适合于艺术类、收藏类、展示类网站。这种布局往往采用简单的图像和线条代替拥挤的文字,给浏览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使其感觉进入了一幅完整的画面,而不是一个分门别类的超市。它的一级页面和二级页面的链接都按行水平排列在页面的中部,网站标志非常醒目。
6.“川”型布局
“川”型布局比较特殊,整个页面在垂直方向分为3列,网站的内容按栏目分布在这3列中,可以最大限度地突出主页的索引功能。如果网站栏Bf良多,可以考虑采用这种布局。它和“国”形布局的主要区别是:把主内容区换成了各个二级页面的链接,其中的不足是二级栏目比例不易配置平衡,色彩不易协调。
7.POP布局
POP布局像一张宣传海报,以一张精美图片作为页面的设计中心,在适当位置放置主菜单,常用于时尚类站点。这种布局方式不讲究上下和左右的对称,但要求平衡有韵律,能达到动感的效果,其优点是漂亮吸引入,缺点是速度慢。
8.变化型
采用上述几种布局的结合与变化,布局采用上、下、左、右结合的综合型框架,再结合F1ash动画,使页面形式更加多样,视觉冲击力更强。
网页布局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上述几种类型,至于哪种布局类型最好,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从网站内容、页面结构和表现形式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同时也需要制作者具有较高的设计水平。
网站建设中网页设计布局大致可分为:“国”字型、拐角型、标题正文型、左右框架型、上下框架型、综合框架型、封面型、Flash型、变化型这九种。
1、国字类型:也被称为同字型,顶部是网站的标题、横幅广告条,然后是网站的主体内容条,而左右分别是一些比较小的内容条,中间就是主要内容,最底部是网站的一些基本信息、联系方式、版权声明等。这也是现在网上见到的差不多最多的一种结构类型。
2、拐角型:这种类型其实与国字型很相近的,只是在形式上不一样,最上面的部分是网站的标题以及网站的横幅广告条,一种很常见的类型是最上面是标题及广告,左侧是导航链接。
3、标题正文类型:上面是网站的标题,或者是类似的东西,接着就是网站的正文内容,例如是一些文章或者是注册登录页面。
4、左右框架类型:这是一种左右分别为两页的框架结构,一般布局是:左边是导航链接,最上面有时是一个小的标题或标志,而右面就是主要内容,最常使用是论坛网站,企业网站中的内页有很多是采用这种布局方式的;这种类型的布局的特点是结构清晰明了。
5、上下框架类型:与左右框架类型类似,只是这种类型是上下两页的框架。
6、综合框架类型:其实就是左右框架类型和上下框架类型的结合体。
7、封面型:这种类型基本上是出现在一些网站的首页,多是精美平面结合小动画,再加几个简单链接或仅是一个“进入”链接或无任何提示。
8、Flash型:其实这与封面型结构是类似的,采用了目前非常流行的Flash,与封面型不同的是,由于Flash强大的功能,页面所表达的信息更丰富,其视觉效果及听觉效果如果处理得当,绝不差于传统的多媒体。
9、变化型:即上面几种类型的结合与变化,但所实现的功能的实质是那种上、左、右结构的综合框架型。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网页设计布局分析(网页设计的布局有哪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