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线是软件文档或源码(或其它产出物)的一个稳定版本,它是进一步开发的基础.所以,当基线形成后,项目负责SCM的人需要通知相关人员基线已经形成,并且哪儿可以找到这基线了的版本.这个过程可被认为内部的发布.至于对外的正式发布,更是应当从基线了的版本中发布.
基线是项目储存库中每个工件版本在特定时期的一个“快照”。它提供一个正式标准,随后的工作基于此标准,并且只有经过授权后才能变更这个标准。建立一个初始基线后,以后每次对其进行的变更都将记录为一个差值,直到建成下一个基线。
参与项目的开发人员将基线所代表的各版本的目录和文件填入他们的工作区。随着工作的进展,基线将合并自从上次建立基线以来开发人员已经交付的工作。变更一旦并入基线,开发人员就采用新的基线,以与项目中的变更保持同步。调整基线将把集成工作区中的文件并入开发工作区。
原因建立基线的三大原因是:重现性、可追踪性和报告。重现性是指及时返回并重新生成软件系统给定发布版的能力,或者是在项目中的早些时候重新生成开发环境的能力。可追踪性建立项目工件之间的前后继承关系。其目的在于确保设计满足要求、代码实施设计以及用正确代码编译可执行文件。报告来源于一个基线内容同另一个基线内容的比较。基线比较有助于调试并生成发布说明。建立基线后,需要标注所有组成构件和基线,以便能够对其进行识别和重新建立。
建筑基线是建筑场地的施工控制基准线,即在建筑场地布置一条或几条轴线。它适用于建筑设计总平面图布置比较简单的小型建筑场地。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建筑基线的布设形式,应根据建筑物的分布、施工场地地形等因素来确定。常用的布设形式有“一”字形、“L”形、“十”字形和“T”形
建筑基线的布设要求
1)建筑基线应尽可能靠近拟建的主要建筑物,并与其主要轴线平行,以便使用比较简单的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定位。 2)建筑基线上的基线点应不少于三个,以便相互检核。 3)建筑基线应尽可能与施工场地的建筑红线相连系。 4)基线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和不易被破坏的地方,为能长期保存,要埋设永久性的混凝土桩。
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
根据施工场地的条件不同,建筑基线的测设方法有以下两种: 1)根据建筑红线测设建筑基线由城市测绘部门测定的建筑用地界定基准线,称为建筑红线。在城市建设区,建筑红线可用作建筑基线测设的依据。如右图所示,AB、AC为建筑红线,1、2、3为建筑基线点,利用建筑红线测设建筑基线的方法如下:首先,从A点沿AB方向量取D2定出P点,沿AC方向量取D1定出Q点。然后,过B点作AB的垂线,沿垂线量取D1定出2点,作出标志;过C点作AC的垂线,沿垂线量取D2定出3点,作出标志;用细线拉出直线P3和Q2,两条直线的交点即为1点,作出标志。最后,在1点安置经纬仪,精确观测∠213,其与90˚的差值应小于±20〃。根据附近已有控制点测设建筑基线在新建筑区,可以利用建筑基线的设计坐标和附近已有控制点的坐标,用极坐标法测设建筑基线。如下图所示,A、B为附近已有控制点,1、2、3为选定的建筑基线点。测设方法如下:首先,根据已知控制点和建筑基线点的坐标,计算出测设数据Β1、D1、Β2、D2、Β3、D3。然后,用极坐标法测设1、2、3点。
摄影的解释(1) [take a photograph]∶照相摄影留念(2) [shoot a film]∶拍电影全景摄影详细解释(1).见“摄景”。(2).照相;拍电影或电视。郑泽《壬子秋日钝庵邀摄影像作诗奉呈》:“摄影纪盛游,或左亦或右。”洪深《电影戏剧表演术》第一章一:“戏剧对于人生,不能像摄影的对于景物那样,一些不走样地反映。”如:摄影棚。(3).指照片。《孽海花》第十一回:“菶如拆开看了,又拆了那纸包,却密密层层的包着,直到末层,方露出那一张一尺大的西法摄影。上头却是两个美丽的西洋妇人。”(4).引申指如实反映。黄人《<清文汇>序》:“有一代之政教风尚,则有一代之学术思想,蜕故孳新,瞤息不可复省,而有为之摄影者曰史,而有为之留声者曰文。”词语分解摄的解释摄(摄)è拿,吸取:摄取。摄像。摄影。摄食。保养:摄生。摄重(恘)。珍摄。代理:摄行(妌)(代职务)。摄政(代君主管理国家)。捕捉:勾摄。迫近:“摄乎大国之间”。古同“慑”,怕,使影的解释影ǐ物体挡住光线时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间无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响。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无影无踪。影影绰绰(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风捉影。含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基线名词解释(基线的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