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主板的不同结构和种类,主板上的部件的种类有所区别。但是,主要的部件都
是一样的。具体来说,主板的主要部件有:
1.CPU插座。CPU插座根据CPU封装形式的不同主要分为4种,一种是Socket7插座,是
Pentium级别的CPU使用的,在主板上是一个接近正方形的白色扁平插座,边上带有一个
金属把手,将把手提起来,就可以让CPU自由放入插座中,然后按下把手,就可以将CPU
夹紧在插座上面;Socket370,这是供Celeron和Socket370结构的Pentium III CPU使用
的,它的样子与Socket7完全一样,只是要大一圈;Slot1,这是Pentium II/Pentium
III的插座,它的样子是一个狭长的插槽,CPU像一个插卡一样插入槽中,插槽的两边有
CPU的定位和夹紧装置;SlotA,是AMD K7的插槽,它的样子和Slot1一样,只不过管脚定
义完全不一样,而且插槽的定位方向也不同。
2.内存插槽。现在的主板内存插槽一般都是168线的内存插槽,用于SDRAM内存模块
的插接,每一个插槽的数据宽度为64位,因此,对于现在的CPU来说,只需要一根就可以
启动计算机。主流的主板上的内存插槽一般有2-4根,支持的最大内存容量一般在256M-
2G之间。
3.板卡扩展槽。板卡扩展槽是用来接插各种板卡的,如显卡、声卡、Modem卡以及网
卡等等。板卡插槽目前尚在使用的有PCI、ISA和AGP这几种。PCI插槽用于PCI总线的插卡
,在主板上一般是白色的插槽,根据主板的不同,一般有2-5个PCI插槽。ISA插槽的历史
很古老,早在286时代就有了,但是由于基于ISA的板卡数量众多,因此直到现在还没有
被彻底淘汰。ISA插槽一般是黑色的,长度明显超过PCI插槽,一般现在主板上有1-3根
ISA插槽,但有些新型的主板上面已经没有了。AGP插槽是褐色的插槽,长度比PCI插槽短
一点,每块主板只有一根,专门用于接插AGP显卡。很多集成了显卡的主板上面没有AGP
插槽。除了上面几种插槽外,一些新型的主板上面还有AMR插槽,这是一种很短的褐色插
槽,用于AMR插卡。
4.主板芯片组。主板芯片组是主板的核心部件,起到协调和控制数据在CPU、内存和
各种应用插卡之间流通的作用。在主板上面一般可以看到两片较大的方形芯片,有些上
面还带有散热器,这就是主板芯片组,它是主板上最核心的部件。
5.BIOS系统。主板的BIOS实际上是指一段程序,这段程序在开机后首先运行,对系
统的各个部件进行监测和初始化,另外,它还提供了一个界面,供用户对系统的各个部
分进行设置。BIOS程序保存在一片电可擦除的只读储存器(EEPROM或者FlashROM)中,
而用户设置的结果则是保存在一小块CMOS的存储器里,系统断电讯后靠一个锂电池来维
持数据。
6.时钟发生器。在主板上面,时钟发生器的具体位置不太容易看到,但其重要性却
不容忽视。时钟发生器由晶体振荡器和时钟芯片以及相应的电路组成。所有的系统时钟
都是由这个部分产生。许多主板都可以设置很多种外频,其实,能不能够设置这么多种
外频,完全是由时钟芯片所决定的。
7.I/0接口。I/0接口是用于连接各种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具体来说I/0接口主要有
一个键盘口、一个PS/2鼠标器接口、两个串行口、一个并行口(或称为打印口)、一个
游戏口和两个USB接口。
8.IDE接口和软驱接口。IDE接口和软驱接口在主板上分别是两个40针和一个28针排
线插座,IDE设备和软驱通过排线与之相连,每一个IDE插座可以接两个IDE设备,两个总
共可以接4个设备。IDE设备主要指硬盘、光驱以及使用IDE界面的其他设备等。现在有些
新主板上面增加了一个IDE控制器,因此,可能就会有4个IDE接口,总共可以接上8个IDE
设备。
9.电源模块。主板上的电源模块一般在主板的电源插座附近,它产生不同电压的电
流提供给主板上面的设备和插卡使用。电源模块的特点是有很多大型的直立电解电容器
、而且可能还有散热器或者带有铁心的线圈等。
一般来说主板上面的主要部件就这些。不过,现在有很多主板将原来单独的插卡上
面的功能都做到了主板上(叫做集成),因此,某些主板上面可能还有显示芯片、声音
芯片、SCSI控制器等等。
我们在使用电脑的时候,会发现主板里面有6个音频接口,却不知道这6个音频接口对应的功能是什么,其实它们6个接口各有各的功能,没有理解的小伙伴千万不要乱插,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带来主板音频接口的图解说明。
具体如下:
1、蓝色是音频输入端口度数,当计算机需要将音频与电视连接同步时使用。
2、黑色是后环绕扬声器接口,当使用四个以上声道时需要使用。
3、绿色是音频输出,如我们常用的耳机和双声道扬声器。
4、橙色是中置/低音炮内部喇叭接口,当使用六个以上频道时需要。
5、粉色是麦克风接口。
6、灰色是侧环绕扬声器接口,当使用8个以上声道时需要使用。
以上就是主板6个音频接口的图解,还没有了解的朋友可以通过上面的文章进行了解,希望对您有帮助。
主板可以说是电脑里面最重要的配件,它连接着所有硬件,最常用的。
先是说CPU插槽,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就是装CPU的地方。英特尔用LGA结构,AMD还是针脚插座。只要针脚数对上,一般都是兼容的。
打开百度APP,查看更多高清图片
然后是内存插槽,内存分DDR1,2,3和4代,现在基本上都是3和4代了。不同代数频率也不同,具体可以到主板官网上查最高能到多少。理论上只要是代数一样接口就一样,是可以兼容的。这是某些高级内存频率比较高,低级的主板最高上不去,就只能在低频下运行了。
安装显卡的叫做PCI-EX16槽,有的主板是可以有多个,可以串联多块显卡提高性能,Nvidia的就叫SLI,AMD的叫交叉火力,有的可以支持三块。用来装13绝对够拉风。
短的叫做PCI-EX1槽,用来插USB扩展、无线网卡、声卡等,用来扩展电脑的硬件,替代老主板的PCI
供电部分,主板供电的是用24pin,已经是有24个针脚,老主板或者电源是用20pin的
找电源里面最大那坨插进去就是了,注意有卡口方向的
CPU供电部分,现在都是用8Pin接口了,如果再高级的可能会有8+4pin,甚至是8+8pin口
电源上的CPU供电线是这样的,千万不要忘记插了
它长得有的像显卡的PCI-E供电线,不要搞错了,虽然形状不一样,一般插不进去,但是也不排除大力出奇迹哦。
再说说数据储存口,现在主流的接口有STAT和M.2两种
SATA一般位于主板右下角L型的接口,也是分1,2和3代,样子都一样,可以互相兼容。现在主流已经是SATA3了。它可以插机械硬盘和2.5寸的SSD。
现在比较新的主板都支持M.2接口,一般位于主板中间,M.2不知可以装SSD还可以装高速的无线网卡。关于M.2的详细规格,以后会专门写一篇文章说明。
还有一种叫做U.2接口,它可以走SATA-EXPRESS通道,它可以和走PCI-E的M.2一样快。
下面说一下主板上面的针脚。先说风扇接口,现在一般都是4pin,也有老主板或者其他机箱风扇是3pin。接口是可以互相兼容,区别是4Pin口可以调节风扇速度。CPU的一般标有CPU FAN。如果插错了或者没有接,开机时候可能会有报警提示。这些4pin口不一定只能接风扇,还可以接水冷系统的泵。
装过电脑的人都知道,电脑组装最难的一点就是安装主板的接口线缆,也是最需要注意的地方,因为要是接口线接错了,很可能会把电脑主板给烧毁了,所以这步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主板接口线缆安装图解教程。
1.主板供电接口
在主板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长方形的插槽,这个插槽就是电源为主板提供供电的插槽(如下图)。现在主板供电的接口主要有24针与 20针两种,在中高端的主板上,一般都采用24PIN的主板供电接口规划,低端的产品一般为20PIN。不论采用24PIN和20PIN,其插法都是一样的。
为主板供电的接口采用了防呆式的规划,只有按正确的方式才能够插入。通过仔细观察也会发现在主板供电的接口上的一面有一个凸起的槽,而在电源的供电接口上的一面也采用了卡扣式的规划,这样规划的好处一是为防止用户反插,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两个接口更加牢固的安装在一起。
2.处理器供电接口
可以看到,上图的USB接口有些相似于PATA接口的规划,采用了防呆式的规划方式,大家只有以正确的方向才能够插入USB接口,方向不正确是无法接入的,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同时也避免因接法不正确而烧毁主板的现象。
5.主板上的扩展前置音频接口
如今的主板上均提供了集成的音频芯片,并且性能上完全能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要,因此我们便没有再去单独购买声卡的必要。为了方便用户的运用,现在大部分机箱除了具备前置的USB接口外,音频接口也被移植到了机箱的前面板上,为使机箱前面板的上耳机和话筒能够正常运用,我们还应该将前置的音频线与主板正确的进行连接。
上图中便是扩展的音频接口。其中AAFP为符合AC97’音效的前置音频接口,ADH为符合ADA音效的扩展音频接口,SPDIF_OUT是同轴音频接口,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一下前置音频接的安装方式(见下图)。
上图为机箱前置音频插孔与主板相连接的扩展插口,前置的音频接口一般为双声道,L表示左声道,R表示右声道。其中MIC为前置的话筒接口,对应主板上的MIC,HPOUT-L为左声道输出,对应主板上的HP-L或Line out-L(视采用的音频规范不一样,如采用的是ADA音效规范,则接HP-L,下同),HPOUT-R为右声道输出,对应主板上的HP-R或Line out-R,按照分别对应的接口依次接入即可。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主板接口图解(电脑主板音频接口图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