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红色文化广场设计方案(长春文化广场的广场简介)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方案范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科学有序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是综合考量事情或问题相关的因素后所制定的书面计划。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方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方案1

一、项目背景

1、生态优势:明正德年间(1506—1521),县令王伯令众自巴河口修筑江堤。自此积水成湖。昔日,湖区积水成灾,人们望天兴叹,故称“望天湖”。明清时期,湖水与长江相连,湖面上水波浩渺,渔船在长江和湖中往来频繁,渔船在长江和湖中往来频繁,打渔作业者昼夜不息。望天湖是浠水县第二大湖,位于巴河镇,湖区面积约万亩,流域面积169平方公里。望天湖无工业污染源,水质清澈,水产品质量上乘。

2、人文优势:望天湖历史悠久灿烂。古时,望天湖是长江北岸泛区之一,后因长江冲击成洲(伍洲)。相传清嘉庆乙卯(1819)科状元,陈沆应殿试时,嘉庆皇帝问他的祖籍,陈沆回答说:“家住火龙岗,门对望天湖。”又问他家里有多少人丁,陈沆回答说:“日有千人撒网,夜有万盏明灯。”自此,望天湖闻名遐迩。望天湖文化底蕴丰厚,明末阁老姚明恭,清朝状元陈沆,现代著名的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均出生在望天湖边,可谓“名人湖”。

3、区位优势:望天湖地处巴河镇,与黄冈市驻地黄州仅一河之隔,与鄂州市隔江相望,与黄石市相距车程仅20分钟,与武汉车程仅1小时。公路发达,与黄州直通公汽,大广高速穿镇而过。水系发达,有长江及巴河水系,自古是水码头,在90年代仍有“汉九班”边通九江、黄石、黄州、鄂州、武汉。

4、品牌优势:闻一多先生作为“双百人物”,已成为浠水县的品牌,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巨大推动作用,可以更好地推动浠水

的科学发展。目前,县政府拟与闻一多基金会结成长期的合作关系,秉承弘扬爱国主义,致力于科技文化教育事业的宗旨,共同打造闻一多基金会战略合作示范区和浠水经济社会发展的升级版。

二、旅游定位:

望天湖总体上打的是乡村旅游牌,以名人效应、乡村田园、湖光山色、大别山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休闲度假、考察学习、参与体验的旅游活动。

望天湖地域特色文化类型多样,其中主要包括:名人——湖畔诞生状元、宰相、诗人等众多名人,渔农——长江渔业文化,神农——农耕文化、风情——民俗文化等。一方面,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得以展示和传承。一方面,以闻一多品牌知名度的缇高,进一步提升了望天湖文化内涵,两者相得益彰文。

三、初步规划

对望天湖实行整体规划,规划布局凸显“文化”、“休闲”、“动感”、“自然”、“生态”的特征,体现重点突出、主次分明的原则,望天湖生态文化休闲旅游区神总体布局结构为“三区一带”:

文化小镇区:游客集散中心、信息中心、服务中心、休闲娱乐及度假中心,其功能定位与项目设置直接影响到游客进入旅游区的第一印象。重点以展示名人事迹和大别山民俗为核心风格,建设一个文化小镇,包括名人展厅(闻一多诗人、陈沆状元、姚明恭宰相,以及巴河流域的名人事迹展),一条大别山民俗风情街。

农耕体验区:以一定规模的文化广场形式体现,主建筑风格和附属景观主要体现当地的特色文化,夜间烧烤及休闲的主场所,可作集会广场、开办文化活动、文化宣传展示。

水上娱乐区:以望天湖渔场及其附属设施为基础,利用其水域面积广、视野开阔、远景优美、水源充足等特色,打造以渔业文化为核心的水上娱乐、水上休闲。

一带:游船观光带,根据水系的现状特点,沿水系建设一条主观光游路。通过自然和人造景观整治,丰富景观内容、营造景区环境。如重建闻一多故居、陈沆状元府、姚明恭宰相府,环湖油菜花海等。

总投资约需5亿元,以闻一多基金会为平台,加大争资力度和招商力度,通过“以商养文、以文促商”,以旅游地产、望天湖系列水产品开发等筹措发展资金。

文化旅游项目策划方案2

前言

一座印象中的城市,一个印象中的剪影——杭州西湖欢迎您!

还记得千年前的西子湖畔,驿外断桥处,许仙与白娘子的惊鸿一瞥,他们缘定今生,演绎了旷世绝恋。他们是西子湖畔永远抹不去的记忆,西子湖畔、雷峰不倒,他们的爱情永在

还记得“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西湖是一首诗,一幅天然的画,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任时光荏苒,岁月变迁,她仍旧那副不老的容颜,那么多的人为她倾倒。

还记得她迎来了那么多呵护她的人。年过半百的白居易当看到她时就迫不及待的为她写了《杭州刺史谢上表》。他为她留下一湖清水,一道芳堤,六井清泉,二百首诗。送别白居易她又迎来大文豪苏轼为她说了如此的话“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盖不可废也“送走一位大文豪又迎来一位贤太守位她更添美丽。如今的她恢复了”六桥烟柳“固有的景色,更显娇媚之态。

还记得夕阳斜照,余辉洒满大地,坐一处静谧的庭院,沏上一壶西湖龙井,慢慢的品味这萦绕在唇齿间的清香,这是多么的惬意啊!与一位才貌双全的“佳人“一起拥抱这醉人的醇香。

还记得她也有许多同样是佳人倾城的姐妹:“柳浪闻莺“”梅坞早春“”三台云水“也如美酒般醉人。

谁不怜惜这样的江南女子,她飘逸脱俗,她清新秀雅,她既有大家闺秀之风范也有小家碧玉之可爱,如一位出尘的仙子一般美好。

让我们化作一草一木,共同走进她,走进我们梦中的仙子——西湖。

西湖文化游之一探惊奇(文化游涉及篇目)

《西湖文化旅游项目策划书》的挖掘源于《大学语文》文言文篇目中张岱的《西湖七月半》中描写七月半游人到西湖游览的盛况。作者张岱一生是一个大起大落的过程,一明清易代为转折点,分为截然不同,反差极大的两种生活状态。张岱青少年时条件优越,追求精致生活。他自称好风流之士,明亡之后,到了清朝,他坚持不事清朝,避居山中,布衣素食都难以为继。唯以写著作来旧梦重温,多为他对往日繁华景象的追怀。

张岱善写小品文,他能诗善文,兼通戏曲、音乐。他得小品文文笔流丽清新,但后世留下的著作并不多,他的这篇著作写法独特,面对被许多文人雅士所赞颂的西湖,他脱开窠臼,不写西湖景色,偏写七月半西湖看月之人。在冷眼旁观中重现了当时的民风,可谓构思新奇,立意别致,通篇喧哗与冷寂,庸俗与清雅,对比手法的运用为文章增色不少。

西湖文化游之二探惊奇(篇目文化内涵挖掘)

张岱的这篇《西湖七月半》一脱前人写西湖写其美景的束缚,以人衬景,是个绝妙的手法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幅幅色彩明丽的风俗画张岱可称晚明小品文的集大成者。小品文是极富个性色彩的文体。以篇幅短小,形式灵活,内容随意为特点,且小品文能与汉赋、唐诗、宋词相并列且毫不逊色。但这篇文章存在一个问题,作者张岱虽自诩清高拔俗情致与避世雅游的态度,终究还是留恋湖光山色,并未脱传统文人清高习气与风雅情怀。故这次策划书将以西湖一些固有的景色、人文为本次宣传的重点,以张岱《西湖七月半》作为一个基点来宣传这次的西湖文化游,让人们深入了解这如画般的西湖。

西湖文化游之三探惊奇

以张岱《西湖七月半》作为一个基点来进一步探索西湖文化游,让大家了解这个被称作“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西子湖。在这次的西湖文化游可让大家先感受一下。西子湖“静如处子”之美西湖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透露处那些美丽。西湖也有“动如脱兔”之美每年都可去钱塘观潮,让大家感受那种“卷起沙堆似雪堆”的惊心动魄之美西湖不仅独善山水秀丽之美,林壑幽深之胜。她更有着她丰富的内涵。她有着丰富的文物古迹,优美动人的神话传说。自然、人文、历史、艺术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她古迹遍布,拥有国家重点保护单位25处还有39处文物保护点壑各类专题博物馆点缀其中,为之增色。可见西湖不仅是一位美女,她更是以为有着很好内涵的文化美女。

西湖文化游营销方案

西湖文化游前期市场调查说明:

西湖历来是无数游人心目中向往的旅游胜地。她吸引人的方面是多方位的。西湖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拥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文化保护单位,在西湖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后她各方面的文化、经济价值有了更大的提高。因此杭州西湖景区及周边也推出了讲解景点历史文化,展示西子湖的风貌为目的的多媒体电子导游服务。据这些服务项目的推出给我们的西湖文化游的宣传和实施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再加上西湖有着得天独厚的旅游条件,特开展此次文化游是比较有利的。

活动主题:赏西子之美悟文化之韵——西湖文化二日游

推广目的:为进一步宣传西湖文化游,让广大游客畅游西湖风景之美领略西湖文化之韵。将推出此次的文化游活动。此次文化游更突出的来介绍西湖文化,让游人更深刻了解西湖美景背后所存在的文化意味。让人更深层次的了解西子湖便可让身处喧闹尘世的人们领略一切美景,彻底的心灵净化。放下自己涨势的事情,与大子让来一次近距离的接触。

活动时间:12.23——12.24

活动对象:广大游客

活动地点:西湖风景区

活动内容:

1.活动说明:

第一天活动主题为“寻访西子古韵,品味西湖龙井”主要的活动地在西湖十景之九的梅坞,在这里举行一个茶文化活动。

2.活动路线:早上十点之前杭州市区接团(l老城区),乘船游西湖(约45分钟)、登三潭印月、断桥、外观雷峰塔、游花港观鱼、苏堤春晓(约30分钟)、听《岳王庙》故事、游灵隐飞来峰(约60分钟,灵隐寺香自理奍(30元)、梅家坞问茶、车游钱塘江风光、观六合塔秀姿、参观江南丝绸文化(约50分钟),约五点半结束,晚上特别推荐自费前往宋城景区欣赏大型表演(约50分钟)

3梅坞茶文化活动介绍:

(1)参加游玩活动的游客们自行组合分成六个“探茶“小分队

(2)“探茶“小分队进入梅家坞文化村后将由人员带领参观梅家坞现有的160余家乡间茶坊,然后到村里的接待室,进行了解梅家坞的茶历史,茶采摘炒制和茶的功能,并惊醒茶艺表演的观赏(时间约一个小时)

(3)在进行观赏结束后6个“探茶“小分队将进行一次炒茶继茶艺表演

(4)每个小组均会分配相等数量的茶叶并进行手工炒制。在炒制的过程中每个小组分别进行对诗比赛,若哪组间断时间超过5秒,就会进行扣分

(5)在茶炒制完毕后,进行茶艺展示的环节。“探茶“小分队可进行自由的发挥

(6)根据炒制茶叶的外形,茶汤色泽,香气滋味以及茶艺展示的效果进行评比

注:此次活动的场地及原材料的提供是事先联系好梅家坞的一间茶坊,并邀请了茶坊的老板及村民来当评委,共有十个人。评委支持哪队就喝哪队的茶,以喝得茶的数量进行评比,评选出一二三名获奖的`队伍将获得送出的大礼包。

第二天活动内容:

活动说明:

1、第二天得日程中,正值圣诞节的平安夜,针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我们将在我们行程的第二站“万松书院“举行“良缘双对,情牵梁祝院”的甜蜜活动

2、活动路线:

早七点半集合,游览灵山风水幻境(约50分钟)、万松书院、吴山天风、城隍阁(约40分钟)、逛南宋请河坊、可自费参观《黄龙洞》民俗风情园(自费门票15元,约五点返市区结束

3、“良缘双对,情牵梁祝院”活动内容介绍:

(1)在参加此次活动的游人中任意选五队情侣游客参加此次的甜蜜活动

(2)参赛的选手在万松书院都回穿上古代学子的服饰,男女分别站成一排

(3)女游客站在事先准备好的屏风后面,男游客站在离屏风一米的前面,手中拿有一个篮筐,女游客在后面扔红色的球,男游客在前面接

(1)根据接球的数量来进行评比,评选出前三名的队伍

(2)获奖的队伍得到一个特别的机会“大声表达你的爱“会提供获奖队伍甜蜜的幸福大餐,地点为西子湖畔

注:西湖二日游会组织游客集体住宿在杭州宾馆。、

推广方式:

1、在活动前的一个月内餐厅、咖啡厅等地点的负责人进行联系,凡是进店的顾客赠送本次西湖文化游得特别精美画册,上印有此次活动的说明

2、公交车站,地铁站等候处的屏幕上介绍此次文化游的广告

3、在旅游网站上开辟专栏进行此次活动的介绍,可进行在线的交流

4、在一些路段挂宣传横幅

5、活动前一周内在推广地点散发传单

费用预算

1、预订茶坊 500

2、大礼包礼品 300

3、传单 XX

4、横幅 1000

5服装 1000

6、精美画册 XX

费用合计 6800

预备金 4000

广告效果预测

希望通各种媒体方式介绍此次的西湖文化游活动,并产生一定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可以了解西湖。

参考资料

1、涉及篇目参考《大学语文》中张岱《西湖七月半》

2、百度搜索“西湖“相关内容

3、杭州导游网

特别链接

颍州西湖

颍州西湖位于安徽省阜阳城西北一公里新泉河两岸,是古代颍河、清河、小汝河、白龙沟四水汇流处,因阜阳在北魏以后称颍州而得名,为唐、宋、明、清历代名胜。

福州西湖

福州西湖位于福州市市区西北部卧龙山西北隅湖滨路,为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郡守严高所凿,唐末就已经是游览胜地;五代时,闽王王审知次子王延钧继位,在此建造亭、台、楼、榭,湖中设楼船,西湖成为御花园;到宋代更富盛景。清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林则徐为湖岸砌石,重新修建;1914年辟为西湖公园

惠州西湖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

惠州西湖

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区内,原名丰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颍州西湖齐名。

扬州瘦西湖

瘦西湖位于扬州市城西北,六朝以来即为风景胜地,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的“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湖上园林,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清乾隆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成为扬州雍容华贵的象征。

沈阳西湖

沈阳西湖,距沈阳市区40公里,位于新民市当堡镇境内。有万亩水面,湖水清澈碧绿,象一块巨大的翡翠,能够看见鱼儿在水下快活地游来游去。

兰州小西湖

兰州小西湖又称莲荡池、莲花荡。明洪武十一年,朱元璋封藩,十四子朱模被封为肃王。建文元年肃王府从甘州(今张掖)移至兰州,因肃王思念南方水乡之美,遂于建文四年建莲荡池,周五里,花木畅茂,鱼鳖充盈,供其游憩赏玩,后毁于战火。

桂林西湖

在桂林城西、隐山与西山之间。水面面积原有700多亩,碧波荡漾,称为西湖。

南昌西湖

南昌自古就有西湖,湖边的主景孺子亭是为纪念东汉高士徐孺子而建造的,三国、西晋、隋、唐、宋等朝代多次兴废。这里原是徐孺子读书的地方,蕴含着“徐孺下陈蕃之榻”(王勃《滕王阁序》中名句)的历史典故。现在的孺子亭公园建于1979年,有观鱼廊、赏荷亭,漫步园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颇具苏州园林的风格

注:以上资料为以西湖命名的旅游景点,给热爱旅游的游客们提供资料,让大家领略不同西湖文化。

;

文化广场以新民主大街道路中心线至地质宫广场主楼中央为南北主轴,中轴线全长429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为:文化广场主入口、南北主路。中心广场的中央是太阳鸟雕塑,北面是露天音乐坛,跨过东西主路是1万平方米的主楼前庭广场,最北端为地质宫主楼。整个中轴线采用天然花岗石铺砌,给人以自然、庄严、厚重的感觉。中心广场至主入口两侧均为广场绿化用地和园路用地,总面积4万平方米,还饲养了3000只广场鸽,为整个广场增添情趣。

文化广场建于1996年8月,是长春市最大的城市休闲广场,它坐落于市区中心。地处:东至东民主大街,南接解放大路,西至西民主大街,北邻是吉林大学朝阳校区,总占地面积20.5公顷,是国内城市中较大的休闲广场。

文化广场前身为地质宫广场,历史上地质宫广场曾是伪满州国的国都广场,始建于1933年,名为“帝宫广场”、“顺天广场”,建国后,地质宫广场作为我市的大型集会广场,在全市的政治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八十年代初期,广场东半部被改造成城市公共绿地。

地质宫的历史连同它前面的文化广场可以追溯到1938年。伪满洲国成立后,日本人着手规划长春。不久,他们便把今天的解放大路以北,东、西民主大街之间的这个区域定为“宫廷建筑用地”。

地质宫位于“八大部”建筑中心区—新民大街北端,是长春科技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教学楼,地质宫曾为日伪新宫内府所在地。地质宫是作为溥仪的正式“皇宫”来修建的。1938年9月动工,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财力紧张而停工,只完成地下部分,而金碧辉煌的宫殿系50年代完工。1953年,在原来基础上修建了这座绿色瓦顶,宫殿式建筑,建筑面积三万平方米。因为是长春地质学院教学楼故名“地质宫”。地质宫是典型中国古代建筑风格门前广场有18万平米,称文化广场。地质宫内设有地质博物馆,从各种珍贵钻石,矿产直到各种古生物化石标本,恐龙化石等应有尽有,如矿物的标本,有宝石和象牙,化石,还有恐龙化石,真骨含量百分之七十。还有古老的三叶虫,恐龙骨架。里面的陈列给人一种古朴沧桑的感觉。在那里会让人感觉沉浸在历史的长河里。没有豪华的装修,红色的木地板,朴素的陈列柜,但每一件藏品都很珍贵。是六大自然科学之一,地学胜地。

殿前的草坪广场可容50多万人集会。站在宫殿的中轴线上向南眺望,一条宽80米的笔直的新民大街直向南湖公园延伸,中线花坛为松、柏、丁香树风景带和两侧的高可钻天的杨树,形成1500米的绿色长廊,伪国务院及下属“八大部”的办公室全部坐落大街两侧,形成一个菱形景区,建筑各具特色,绝无雷同。

1996年初,经市政府批准,将地质宫广场改建命名为文化广场,同年五月拉开了彻底改造广场的序幕。长春市政府把文化广场的改建工程列为九六年为全市人民办的十二件实事之一。当年宋春华市长在长春市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把地质宫广场建设成以草坪为主,合理配植植物造景的文化广场。为了使广场改建工程有一个高起点,高水平的规划控制,面向全国征集了改造规划方案,国内很多著名大专院校,规划设计院、所,对地质宫广场的改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极高的热情。经过各路精英的激烈角逐和专家的最后评审,确定以清华大学的设计方案为主,以长春规划院、长春市园林管理处的方案作为补充,由清华大学完成方案的综合工作。

改建后的广场打破了多年来东西两侧“分而治之”的格局,采取中轴对称的手法使整个广场浑然成为一体。广场以新民主大街道路中心至长春科技大学主楼中央为南北主轴.中轴线全长420米,由南向北依次排列着:广场入口3500平方米的主入口集散地,然后是35米宽100米长的南北主路至中心地段。主路以北衔接16000平方米,可容纳上万人的中心广场。中心广场中央建有37米高主体雕塑“太阳鸟”(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说太阳里有一只三足鸟或人面鸟身,腹部有一个太阳的羽人形象的传说,作者借用了神化传说的内容,运用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出太阳鸟这一形象,以表现人类对太阳的赞美和对光明的向往与追求)

文化广场的改建工程于1996年5月20日动工,8月21日主体工程完工,历时三个月,完成第一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九七二期工程,对文化广场树木配植又作了进一步的补充,种植了大量的东北红豆杉、黑松、黄檗、鸾枝等十几种乔、灌木,并种植花卉进行彩化。同时,从1998-2003年相继对广场东、南、西、北主要入口设置了人物石雕,分别代表一年四季的春、夏、秋、冬。2000年在喜庆长春建城200周年之际,文化广场在全市亮化工程中更新增设各种主体彩灯10余种,其中:广场南主入口东西排列设有海鸥灯20盏;中轴主路两侧设有水晶灯22盏;中心广场南邻东西草坪分别设有电子礼花灯各5盏;中心广场北段东西两侧南北排列分别设有满天星灯各4盏;舞台两侧东西排列分别设有彩色激光射灯各5盏;广场北段东西主路设有燕尾灯18盏;广场外围东西两侧分别设有高杆灯3盏以及U形路和广场周边人行步道、树木彩化等照明灯计173基2077盏。

文化广场自开放以来,平均每天接待游人上万人次,高峰时可达十多万人次。省、市一些重大活动,如长春电影节、长春书市、科技展会、亚洲艺术节、全国汽车拉力赛以及迎庆香港、澳门回归,纪念长春建城二百周年、各大博览会等大型庆贺活动都在此举行,每年大中型文艺演出上百场次,群众自发性的自娱自乐活动也随处可见,有声有色。广场每年重大活动和文艺演出活动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极大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构筑了文化广场独特的文化风景线。文化广场已成为长春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为长春市精神文明建设和城市环境建设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红色文化形象设计的背景及重要性(一)大别山(黄冈)红色文化开发现状黄冈地处大别山腹地,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湖北的东大门和武汉城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不仅有丰富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而且绿色生态资源富集、历史人文积淀深厚。相对于井冈山、延安、韶山等革命圣地,黄冈红色文化的开发起步较晚。但是,在国家和湖北省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黄冈围绕打造大别山红色文化品牌,全市旅游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旅游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全市拥有大别山生态、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佛教文化、名人文化、李时珍医药保健5条精品旅游线路。由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国家林业局、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湖北省林业厅、省旅游局、黄冈市政府承办的大型旅游节“2010首届中国黄冈大别山旅游节”,打响大别山红色、生态、文化、旅游品牌,进一步提升了黄冈的知名度、美誉度。

(二)红色文化形象设计基本理论

红色文化形象设计是受企业CI策划的启发和广告业的影响带动,以及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在对旅游地和红色文化景点传统意义的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形象识别和营销系统,它对区域的旅游经济开发能产生巨大的推动力,是红色文化景区生存发展和壮大的必由之路。

红色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整体由三部分构成:1.理念形象设计(MI)。这是红色文化形象设计的核心,主要是解决红色区旅游的基本定位问题,即红色区将在旅游者心目中树立并传播怎样的一种形象,它到底是怎样的旅游景区。2.行为形象设计(BI)。在服务业的应用主要是从业人员的接待行为标准化和当地民众为实现品牌内涵的行为自觉化,以此来诠释红色品牌的精神内涵。3.视觉形象设计(VI)。VI是从视觉的角度对红色品牌进行包装,具体有代表红色文化品牌形象的LOGO、宣传海报、展板、宣传片、宣传册等。VI设计应围绕红色文化品牌的主题定位进行,将红色文化品牌精神内涵的视觉化形象以造型、颜色、字体变形等手法表现出来。

(三)红色文化形象设计的重要性

目前,在黄冈的整体文化开发中,文化产业不够发达。随着旅游经济的发展,黄冈应拓展红色文化产业、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在升华革命历史文化名区形象的同时,促进度假休闲旅游产品的开发,以形成红色文化组合产品。总之,黄冈红色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有赖于其红色文化形象的合理定位和有效设计。

二、红色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方案

(一)红色文化理念形象设计(MI)

根据红色文化资源的自身特色,概括、提炼出具有黄冈特色的代表性理念,设计推出一套相关口号,如国外宣传口号、国内宣传口号等。

(二)红色文化行为形象设计(BI)

黄冈红色文化形象的BI建设主要从管理形象、当地民众形象和公关活动三方面展开:1.管理形象设计。景区服务形象方面,管理必须做到:服务人员应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举止文明大方;业务素质高,能提供顾客最满意的服务;服务意识好,爱岗敬业。2.市民形象设计。着力提高市民素质。当前要通过各级学校系统进行城市文明教育;推广全民说普通话,评选“精神文明十佳人物”;树立黄冈革命老区市民热情好客的文明形象。3.公关服务活动设计。公关活动是塑造和推介红色文化形象的重要途径,可使游客进一步了解旅游地的革命历史文化,这是塑造旅游形象和推广旅游形象的重要途径。

(三)红色文化视觉形象设计(VI)

1.红色文化标志性景观设计。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当突出名人、名山、名镇、名园、名校、名区的特点,强调一些地标性的景观;特别注意景区灯饰亮化工程,注重绿地系统建设。

2.红色专线道路网络结构。城区内,应更新现有旅游交通工具(旅游车、船等),可开通都市观光车,注重旅游接待单位与车站的有效衔接,建立旅游车站和旅游码头。目前,市政府全面推进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建设进程,一期路基工程基本完工。与此同时,发挥各方积极性,大力改善景区公路交通条件。

3.红色形象空间布局及设计。包括第一印象区、最后印象区、光环效应区和地标区。第一印象区,指旅游者进入黄冈时最先接触到的地域,包括城区出入口、汽车站、火车站等地段,其设计应突出红色主题,注重创意的独特性。光环效应区,包括黄冈的主要街区、广场及主要景区,如烈士陵园、名人故居、革命历史博物馆等,是全区形象塑造的重点地域。地标区,指逐渐成为黄冈形象特征标志的区域,与第一印象区有着同等的地位,如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陵园、李先念故居纪念馆、天堂寨等地段。

4.红色文化形象标识的传播。红色文化标识设计有利于旅游目的地的品牌建设,旅游形象标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黄冈可以通过自己的红色文化标志,并通过多层次的传播使红色文化形象标志形成集中的冲击效应。通过红色文化纪念品、城市旅游车辆外型设计、旅游广告、图册、互联网的建设等方式进行红色文化主题宣传。

三、红色文化品牌管理机构及推广组织形式

要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就必须进行红色文化的长期规划,依法对红色文化文物设施予以保护和红色文化开发。有必要成立红色文化品牌文化视觉形象设计研究机构,协助政府相关部门开展研究,力争专项开发研究资金,并下发指导性文件要求各个红色景区的支持和配合。研究机构可以设置在高校,致力于开展全市红色文化品牌文化视觉形象设计及红色文化商品的设计、开发、生产、营销等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1]黄冈市人民政府.黄冈市“十一五”旅游发展规划纲要[R].黄冈政府网,2007-09-27.

[2]杨安宁.红色旅游开发的几点建议――以大别山红色旅游区为例[J].市场论坛,2006(10).

[3]符远.标志与VI设计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12-18.

作者单位:鄂东职业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轩蕾)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红色文化广场设计方案(长春文化广场的广场简介)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