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中国互联网影视新媒体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总体发展趋势良好【组图】
行业主要公司:字节跳动;南方新媒体;芒果超媒;快手科技等
本文核心数据:网络视频用户规模;综合视频市场规模;电影票房收入
——中国互联网影视新媒体行业主体
互联网影视是一个新技术带来的新领域,新媒体将传播载体从广播电视扩大到电脑、手机,将传播渠道从无线、有线网扩大到卫星、互联网,并呈现与广播电视有很大不同的传播方式,更好地满足受众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需求。我们面对的影视媒体将是包括电视、手机、网络的综合媒体。近两年,由于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肆虐,让原本发展蓬勃的院线电影业大受冲击,为了寻求突破点,不少院线电影开始通过线上放映的方式实现回报。同时在互联网影视行业发展逐渐扩大背景下,通过新媒体方式放映、宣传、传播、讨论等模式逐渐发展成熟。当前,互联网影视新媒体主体类型主要有影视平台、短视频平台、内容社区平台。
——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逐年上升
中国综合视频用户规模呈现上涨趋势,2021年综合视频用户规模约达7.34亿人,使用率约达74%。
——中国综合视频市场规模保持增长
根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公布的2021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17-2021年中国综合视频市场规模整体呈现上涨趋势,2020年中国综合视频市场规模为1190.30亿元,初步统计2021年约为1280亿元。
——中国网络电影分账破千万数整体呈现增长状态
2019-2021年中国网络电影分账破千万数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状态,2021年中国网络电影分账破千万数量为61部。
——VR将成为中国互联网影视新媒体行业新发展方向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视听新媒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人均移动互联网花费时间增多
互联网经济是近年来中国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之一。2019年,中国人均互联网经济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32.0%。中国拥有一大批不断增长的智能手机用户。在智能手机的热潮推动下,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从2014年的55680万人增长至2019年的83070万人,复合年增长率为8.3%。
自2014-2019年,中国人均移动互联花费的时间每年均有所上升。这为行业客户、媒体平台及自媒体发布者提供了商机,在争取用户关注方面竞争激烈。
自媒体指用户在自媒体平台上注册的线上账户,用于以文本、图片、音频或视频内容等各种形式向公众发布内容。在2013年自媒体出现之前,移动互联网用户主要透过门户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获取内容。自2013年以来,自媒体快速发展,按2018年中国在移动设备上花费的时间计,其已成为主流媒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和抖音等领先自媒体平台日渐受移动互联网用户关注而普及的推动下,行业客户对自媒体投放的资源和营销预算多于传统门户网站。以2019年收益计,自媒体营销市场规模约占移动广告市场总额的三分之一。以收益计的自媒体营销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人民币162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1593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57.9%.
2019年在中国自媒体营销市场中,效果自媒体营销市场规模为318亿元,市场份额为19.97%;非效果类自媒体营销市场规模为1274亿元,市场份额为80.03%。
效果类营销增长迅速
效果类营销指互联网受众进行特定的行动(如点击、下载或销售)时向行业客户收取费用的一种线上营销类型,这有别于费用不取决于成功营销活动的其他营销形式。出于此原因,效果类营销模式下的营销活动对各行业客户而言极为精准。与自媒体营销的发展一致,效果类自媒体营销分部亦快速增长,原因是行业客户更加关注其营销活动的表现和结果。效果类自媒体营销市场的市场规模由2014年的人民币13亿元增加至2019年的人民币318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0.0%。
效果类自媒体营销分为应用营销、线上推广活动、Html5营销及电子商务营销。
应用营销旨在鼓励用户安装所推广的移动应用程序;线上推广活动旨在宣传营销活动、明确品牌定位或推广营业活动;Html5相关内容营销是较新的营销方式,旨在引流转向Html5内容或小程序以供进一步潜在消费;电子商务营销旨在影响实物产品的线上购买决定。
2019年在效果类自媒体营销市场中,应用营销市场规模为153亿元,市场份额占比为48.11%;线上推广活动营销市场规模为111亿元,市场份额占比为34.91%。
——更多数据及分析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新媒体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传媒产业是生产和传播各种以文字、图片、语言、影像等符号形态的内容产品以及提供各种信息服务的企业或机构按照市场化方式形成的企业集群。自1979年恢复广告经营以来,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我国传媒机构沿着产业化路径不断前进,逐渐成长为一个庞大产业。目前我国传媒产业在技术和政策的引导下加速融合发展,传统媒体在竞争中积极探索转型发展,网络媒体占比不断提高。
传媒行业进入移动融合时代
中国传媒产业40多年的发展历程可分为5个发展阶段:1979—1984年为经营恢复期,1985—1991年为初步探索期,1992—2000年为产业化浪潮期,2001—2008年为颠覆与转型期,2009年至今为融合移动互联期。40年多来推动行业发展的三大要素来自政策、技术和资本,传媒产业在三大要素的博弈下前行。
网络媒体占比达八成
进入21世纪,大众媒体开始衰微,被称为传统媒体,互联网被称为”新媒体”;10年前传媒产业结构还可以说是四分天下:纸质媒体、电波媒体、互联网媒体、手机移动媒体等。
目前,网络媒体的规模已经远超传统媒体的市场规模,根据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网络媒体社会价值白皮书2019》公布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传媒产业规模已突破2万亿元,其中互联网传媒占据了传媒业市场的八成,传媒产业发展进入大众自媒体传播时代,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融合取得了很大进展。
传媒产业总规模突破2万亿元
2017年中国传媒核心产业总规模达18966.7亿元,同比增长了16.6%。2018年中国传媒产业总规模达20959.5亿元,突破2万亿元大关,根据清华大学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CTR、CSM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9)》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传媒产业规模预计达到22887.8亿元,增长速度达9.2%,传媒产业整体格局在保持稳健的同时进行深度的结构性调整和政策规制的调整。
传统媒体收入占比不断下滑
近年来,互联网媒体的快速发展抢占了传统媒体的生存空间,传统纸媒逐渐走向衰落,其他传统媒体发展缓慢,从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来看,2019年传统纸媒市场规模占比继续缩减,其中报刊业占比从2018年的2.04%下降至2019年的1.43%,图书收入占比由2018年的5.16%下降至4.47%;广播电视收入占比也有所下降,同时电影行业2019年整体景气度大幅下降,与之相对应的是互联网视听节目内容收入快速增长,网络游戏收入变化不大,同时在直播等新兴互联网业态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媒产业移动内容及增值收入快速增长,占比由2018年的38.52%增加至2019年的46.13%。
注:①.2018年数据为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传媒蓝皮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9)》中披露的数据;②.2019年数据为前瞻产业研究院结合《2019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2019中国互联网广告发展报告》、《2019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中披露的数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广电总局、国家电影局、CNNIC披露的相关官方数据以及前瞻跟踪数据综合分析所得。
传媒产业加速融合发展
随着互联网与传统媒体的融合走向深化,中国传媒产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传媒产业规模占到世界传媒产业的1/7。中国传媒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加速转型,传媒产业发展进入大众自媒体传播时代,大众媒体、平台化媒体、自媒体等传媒形态并存且相互竞争。在数字经济、网络空间、5G、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传媒产业将变得更加复杂,并迎来新的风口期。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媒体融合发展路径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新媒体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浅谈新媒体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