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模块化运作(什么是钢结构的产业化模块化)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POP运作模式,全称卖点广告(Point Of Purchase)运作模式,是指商业销售中的一种店头促销工具,通过摆设在店头的展示物为,刺激引导消费和活跃卖场气氛。它的形式有展板,户外招牌,橱窗海报,价目表,店内台牌,吊旗,甚至是立体卡通模型等色彩强烈,夸张幽默,能有效地吸引顾客的视点唤起购买欲,它作为一种低价高效的广告方式已被广泛应用。

拓展资料

POP主要应用于超市卖场及各类零售终端专卖店等,各大型超市卖场多采用印刷成统一模板后由美工根据要求填写文字内容,以满足玲琅满目的货品柜面不同的使用要求,机动性和时效性都很强.所以一般单纯的手绘POP是难以胜任的,必需以模块化方式批量制作。

中小型零售店,产品专卖店目前有向品牌经营连锁经营的趋势发展,在产品组织结构促销计划,店面风格等不少和品牌经营者厂家同步运作,但在POP的使用上不少还是各自主张采用不同的文案,推出不同的折扣信息,有的店面甚至还有用黄纸毛笔书写“特大喜讯”之类的招贴……这显然不适应品牌运作的趋势,也许在这一点上品牌供应商应该考虑的更多。

参考资料POP——百度百科

按承重材料的不同,结构可分成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砖石结

构、钢-混组合结构等。钢结构具有自重轻、强度高、抗震性能好、便于工业化

生产、节能环保、可循环使用等特点。钢结构建筑主要采用H型钢、冷弯型钢等

材料为骨架制作受力构件,特种螺栓等进行栓(焊)接,彩涂板或具有隔热、防

水、隔音等功能的其它材料作为屋面、楼层及墙体围护结构,工厂模块化构筑而

成。钢结构建筑可大致分为高层和重型钢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轻钢结构、

钢-混组合结构、住宅钢结构等多种结构体系。

钢结构对钢材有强度、塑性、韧性、可焊性等基本性能要求;较重要结构的

关键节点部位,还要求厚度方向性能;从抗震角度出发,要求一定屈强比(≤

0.85);为延长建筑的寿命,提高建筑抗火灾能力,还可要求钢材耐蚀和耐火。

一、国外钢结构市场与技术现状

0世纪初诞生了轻钢结构房屋,二战期间因高施工速度的需要,轻钢房屋得到

快速发展;40年代出现了门式刚架结构;50年代,出现工业化程度较高的钢结构住

宅,形成了工厂化的钢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并延续至今;60年代住宅建筑工业化高潮

遍及欧洲并发展到美、加、日等发达国家,彩色压型板及冷弯薄壁檩条组成的轻质

围护体系开始大量应用。轻钢结构是发达国家目前主要的建筑结构形式。

国外钢结构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第一、钢铁工业提供了丰富的建筑用钢物资基础。

第二、钢结构具有安装容易、施工周期短、抗震性能好、投资回收快、环境污

染小等优势。

第三、环保要求严格和资源充分利用,促使业主、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选择钢

结构。

第四、成熟配套技术和产品推动了钢结构业发展。

发达国家先进的钢铁工业,使钢铁材料品种和质量可充分满足钢结构需求,充

裕的钢材资源提供了物资保障,钢铁新材料的不断开发推动了钢结构的技术进步,

造就了钢结构业的普及,推动现代建筑业发展。近年国外建筑用钢量约占钢材总消

耗量的30%,并仍呈明显上升趋势。

日本JFE公司开发的部分建筑用钢新产品:

1、超厚H型钢,翼缘厚度可达100~120mm;

2、复合不锈钢板,SS400或SM400基材复合SUS304;

3、低屈强比高强钢,600MPa级甚至800MPa级高强度钢,屈强比小于0.8;

4、桥梁用材,800MPa级高强度钢得到广泛应用,低预热型800MPa级高强钢可

做到预热温度低于50℃;

5、新型彩涂板,如:高耐蚀性(用于室外装置)、高加工性(成形性好,用

于建筑屋顶材料)以及内装修用的“SkeletonColour”彩板(色彩感、耐锈蚀和化

学腐蚀、润滑性都大大提高)。

二、国内钢结构市场与技术现状

高层钢结构建筑:上世纪80年代初至2003年3月,我国已建和在建高层钢结

构建筑计59幢,高层建筑钢结构跨入国际行列,获得较大成功。代表作品有:高 420.5m的上海金茂大厦;高291m全部采用钢管混凝土柱、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深圳赛格大厦;采用国产钢材、国内设计、制造及施工的高200m的大连世贸中心等。最初,我国钢结构高层建筑主要钢材为进口的A572、SM490B等型材或板材。近年由于国产钢材品种增加、性能满足要求、价格便宜,因而普遍采用,但高要求的重点工程,仍进口Q420和Q460板材。重型工业厂房:近几年建设增加较快,钢结构用量较大。主要用于钢铁、火电、造船、电子、汽车、机械制造及水利建设等行业。特别是用于近年各钢铁企

业兴建大型炼钢、轧钢厂房。2005年冶金厂房等重型工业厂房竣工面积约800万

m2,用钢量达到80万t。其用钢技术要求与高层钢结构相同。

空间结构:近年以网架和网壳为代表的空间结构既用于民用建筑,也用在烟

草行业厂房、汽车装配车间等工业厂房、机库、候机楼、体育馆、展览中心、大

剧院、博物馆等。近年建成的飞机航站楼、会展中心、体育场馆、大剧院、音乐

厅等大跨度空间结构,采用圆钢管、矩型钢管制作空间桁架、拱架及斜拉网架结

构,加上波浪形屋面成为各地新颖和富有现代感的标志性建筑物。悬索和膜结构

目前用量还不大,处于发展阶段,但如国家体育场(鸟巢)、国家游泳中心(水

立方)等2008奥运场馆等已选用ETFE、PTFE膜材作屋面和墙面。

轻型钢结构:轻钢结构用钢量一般40kg/m2左右(不含钢筋用量),结构类

型有门式刚架、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等。近年在我国发展很快、应用广泛。主要

用于轻型工业厂房、棉粮仓库、码头和保税区仓库、农产品、建材、家具等各类

交易市场、体育场馆、展览厅及活动房屋、加层建筑等。

钢-混组合结构:充分合理组合了钢材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点,具有优异

的静、动力工作性能,且节约大量钢材、降低工程造价和加快施工进度。在不同

的情况下,可以取代钢筋混凝土结构,可取代钢结构,对环境污染较少,是符合

中国建筑结构发展方向、可以广泛推广的一种比较新颖的结构。自上世纪80年代

开始,已广泛应用于冶金、造船、电力、交通等部门,并进入了桥梁工程和高层

与超高层建筑中。

钢结构住宅:我国钢结构住宅建筑产业化正在起步发展。各地建了大量低层、

多层、高层钢结构住宅试点示范工程,体现了钢结构住宅发展的良好势头。近几

年钢结构住宅建筑已完成近300万m2的试点工程建筑,用钢约15万t。

我国各类钢结构钢材用量统计(2005年):

特种构筑物钢结构6.1%;水电建设2.3%;锅炉钢结构4.6%;塔桅结构

11.4%;海洋平台1.5%;铁路、公路桥梁3.8%;模板、脚手架19.8%;

重型工业厂房6.1%;网架和网壳0.8%;空间桁架0.5%;门式刚架、轻型厂

房3.4%;拱型波纹钢、屋盖结构0.3%;住宅钢结构1.1%;城市建设用钢材

38.1%。

国内钢结构消费各类钢材比例:

高频焊接H型钢0.3%;热轧H型钢16.6%;特厚板2.2%;彩色钢板11.8

%;镀锌钢板1.5%;无缝、直缝钢管3.7%;冷弯型钢6.3%;其他(型钢等)

13.3%;中厚板44.3%。

2004年我国钢结构用钢材约1350万t,占全年钢材总产量29266万t的4.6%。

国产钢材基本可以满足钢结构加工需要,但在具体品种规格和性能方面与国外比还

有差距,如高强度大规格超厚H型钢、高强度超厚板等,高档产品差距仍较大。

三、国内钢结构企业现状

我国钢结构业发展极为迅速,已涌现出一批具有相当规模的钢结构加工企业。

钢构企业总数已发展到上千家。其中年产能力在5~15万t之间的有10多家;装备

水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能力接近国际水平的也有10多家。这些企业设计、制

图、放样基本上是由计算机用各种专业软件完成,能承担我国国家级工程的钢结

构制造,如:大跨度桥梁、巨型水坝闸门、高层和大跨度房屋结构等。在市场机

制下,一大批中小规模的加工企业应运而生,虽然年产能力不足1万t,但这些企

业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长,可弥补大企业的不足。此外,随着国外资本和技术设

备进入我国,出现了许多中外合资企业、独资企业、民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

我国钢结构行业发展在体制、规模、加工方向等方面形成了多样化趋势。2005年

我国钢结构产量已达1500万t,产值约1200亿元。但当前钢结构行业面临钢结构

产能远大于实际产量,很多企业任务不足,生产能力不能发挥,供需差距拉大,

导致恶性竞争,相互压价等混乱局面。

国内重要钢结构企业(2005年):

中铁山桥集团;中国二十二冶金属结构公司;上海宝冶建设有限公司;中远川

崎重工钢结构有限公司;上海冠达尔钢结构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

公司;浙江东南网架集团;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长江精工钢结构(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山东莱钢建设有限公司;杭州大地网架制造有限公司等。

我国钢结构业与国外差距:一是观念落后,对钢结构产业符合可持续性发展的

认识有待提高;二是设计理念落后,不能适应市场需要;三是钢材价格变化过快,

涨跌幅度过大,市场竞争无序,企业利润波动很大;四是科研资金投入不足,钢构

标准及规范编修期长;五是钢结构加工制作、施工安装装备相对落后,劳动生产率

还需进一步提高。

四、国内钢构企业运作模式分析

外资钢结构公司:国外全资钢结构公司具有知名度高、资金雄厚、技术先进、

品牌较响、质量优异、收费较贵等特点,这些企业(如上海美建钢结构公司、上海

巴特勒钢结构公司)在钢结构技术方面积累较多,具备综合优势,且拥有企业独特

的业务、设计软件支撑系统,市场范围覆盖全国。

经营模式:设计、加工、施工一体化,其中重钢方面以设计与工程总包为主。

市场定位:大面积厂房项目、多高层项目、大型展馆等特种建筑。

大型民营钢结构公司:资金较充足、品牌较响、设计制作施工力量较强,质量

较好,市场范围遍及全国,一般在各地分区域设立分公司,大都具有特定的钢结构

体系优势(如浙江杭萧、浙江精工在高层钢结构方面、东南网架在网架方面)。

经营模式:设计、加工、施工一体化。

市场定位:各种厂房项目、多高层项目、展馆等特种建筑。

中小型民营钢结构公司:企业运作灵活、整体实力较弱、质量一般,市场范围

集中在所属特定区域,依靠与企业周边区域业主建立的一定业务关系介入市场,生

产运营成本较低。经营模式有以下三种类型:

经营模式之一:提供材料与加工为主。市场定位:构件加工。

经营模式之二:设计、加工、施工一体化。市场定位:厂房、多层项目。

经营模式之三:工程总包与设计。市场定位:各种厂房、多层项目等。

国有钢结构公司:一般为大、中型钢构企业,市场范围覆盖面较广(如宝冶、

中建系统等)

经营模式:以提供材料与加工、工程施工为主,内部工程比重较大。

市场定位:重钢为主,以各种厂房、建筑结构项目居多。

五、国内钢构企业发展要素:

一是必须市场化高效运作。在钢结构领域,良好的品牌、建立一定的业主、设

计院的关系网是获得项目的源头。同时企业必须具备较强且反应快速的设计能力、

报价能力、准确估计成本与获利能力(熟悉构件加工、材料供应、施工安装情况,

能够把握成本与工期)。

二是具有技术与产品质量优势。优秀的人才与精良的软硬件设备是钢构企业的

核心技术优势,依靠技术优势保证方案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安装质量是钢构企业

生存发展的基础(以浙江杭萧为例,专门建立了研发中心大楼,解决外地人才后顾

之忧,具有先进的重钢特殊加工设备;外资钢结构公司更是具有企业独特的业务软

件支撑系统)。

三是要重视资金流的控制。目前我国钢结构企业工程垫资普遍较为严重,工程

款最终的回笼是个难题,实际运做资金流易出问题。国有钢结构企业对垫资既有体

制上的问题,也有程序上的问题。

四是需建立良好的公司运作机制。国有钢结构企业大都运作机制不灵活、产权

结构单一、经营管理粗放、从业人员众多,极大制约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实

行市场化的运作体系,才能使经营僵化、发展缓慢的国有企业走出困境。

钢结构产业的发展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关。钢铁新技术、新材料不

断出现,为钢构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和技术基础。国家政策导向从节约用

钢、合理用钢向鼓励用钢转变,为钢构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钢结构产业

逐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2004年全国钢构总量为1200万t,从现在起到2020

年我国钢构将以每年6%~7%的速度增长。钢结构产业处在发展壮大阶段,属于成

长型朝阳行业,发展前景广阔。

对钢铁产品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是国外大公司通行的

做法。如蒂森利用自身原料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纽柯专门设置建筑系统事业部,

生产房屋用零部件;浦项以钢铁为主导,还涉及民用建筑、电子、通讯、半导体

晶片制作、工厂自动化、能源和环境保护等;新日铁涉足领域扩大到电子、工程制

造、信息等,其工程建设业务已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广泛的认可。因此,国内大钢

厂利用自身建材产品的优势,发展钢结构产业十分必要。

机架式模块化UPS在功率器件技术和制造工艺方面继承了传统UPS技术发展的成果,但在系统架构方面,以多模块并联为基础,不仅实现了系统模块的热插拔,而且更好地处理了系统模块独立运作、相互协作和平稳转换的关系。

1946年,美国货车司机马尔科姆.麦克莱恩研制发明集装箱运输货物获得成功,1956年,他的第一支集装箱船队“理想六号”驶出了纽瓦克港。从此世界储运史悄悄地翻开了新的一页。

一种简单的装储形式的变革—集装箱用于储运,码头装卸时间大大缩短,由数天压缩到数小时,而且每一艘船只的储运量比以前提高了五倍,美国到欧洲的货运时间足足减少了四周。

如今,一种机架式的模块化UPS也正在或即将悄悄地引起一种这样的变革。

按标准化模式生产的UPS

机架式模块化UPS相对于传统立式(塔式)结构UPS而言,能够安装在标准机柜中,节省占地面积与空间,便于安装、使用及维护,能够使用较短的功率连接电缆。通过减少关键设备与负载之间的故障点,模块化UPS可提高整个系统的可用性。

从设计和工作的原理方面来讲的,模块化UPS包括整流器、逆变器,有些还包括静态旁路开关及附属的控制电路、CPU主控板等。模块化最大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任何一个模块出现故障并不会影响其他模块的正常工作,而且可通过热插拔特性缩短系统的安装和修复时间。

除此之外,模块化UPS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好的可扩展性,这也为用户的投资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和集装箱在工厂就开始装货的道理一样,机架式模块化UPS的安装调试也是在工厂就开始的。以标准化的模块为基础的UPS,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制造过程中,可以制定统一的标准,让整套系统中的所有部件都能发挥出最佳性能,同时也可避免因兼容问题而出现的系统故障。

机架式模块化UPS可以根据当前的业务需求进行配置,并且能在以后添加更多模块。这种系统的优化能力显著降低了总拥有成本。

模块化设计在重新配置功率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方面,提供了极大的灵活性。在安装、升级、重新配置或移动

本文转载自UPS吧论坛中国UPS第一论坛。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模块化运作(什么是钢结构的产业化模块化)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