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排文字的行文方向,从整行上来看是从右向左。在报纸排版的时候,标题、正文是从右向左竖排。
从汉字的特点和人的生理习惯来看、因为是右手写字、左手执册,一个字的笔顺自然是从上至下,自左而右的方便。
如果从右往左写,写左半部时,毛笔势必挡住右半字形,不便于安排结构,影响结字的美观。而每个汉字的末笔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写完上一字的末笔紧接着写下一字的起笔,竖式书写比横式书写更方便,更便于笔势的连贯。
注意事项:
1955年1月1日,《光明日报》改变了布局,而不是“右横向书”改为“水平左书”,也在这一天,报纸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并排报纸告诉读者”,引用了中国现代书籍,报纸和期刊布局需要改变,要顺应时代的进步与发展要顺应人们生活习惯的变化而变化,横向文字是一种发展趋势。
事实上,早在四年前,陈家庚先生在政协第二次会议上就提到了“汉字横写”的问题。光明日报的做法是非常重要的一步的第一步,这是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各大报纸更换版本的第一步。1956年以后,全国上下都对左书横写产生了反应。
1.文字横排是我们常用的排法,也习惯的横排方式来阅读;
2.文字竖排常见于古书,是古时用竹简记录文字传承下来的方式;
横排优点:字数多适合横排适合,现代文化也是横版为主,阅读方便。
竖排优点:字数少,可以用竖排,或者古书,古代文化可以用竖排来增强古韵。
电脑文字排版:
电脑是由使用左起横排的英语国家美国所发展的,所用的阿拉伯数字系统也是横排的,因此就初期性能较差的电脑来说,横排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当时用电脑排版的汉字圈语文,多数也采用了横排。
不过到了近年,随着电脑的性能与容量增加,以及电脑普及化、多语言化的潮流,用家也开始要求左起横排以外的语文排列方式。
Microsoft Word等文书处理软件首当其冲,早期便在相关版本引入竖排系统,方便东亚地区的用户。后来的一些电子书籍和贺卡制作软件等,也加入了兼容竖排的功能。
目前能够进行竖排编辑与桌面出版的电脑文书软件有Adobe Indesign、Microsoft Word与QuarkXPress等等,这些软件对于中文竖排编辑的支援主要有:增加中英文混排,可以将中文字型与西方语言字型结合成自订的字体集
避头点功能,能自动不让标点符号出现在行首或行末,减少中文排版上的不美观。过去这些功能必须要进行插件才能够实现,目前新的桌面出版软件则都支援了中文竖排功能。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文字排版
我们看到的一张报纸是四个版面,ABCD四个版。现在晚报是32张就是64个版面,有的是16张就是32个版面,基本上一张四个版的较多,其它的以此类推。
关于报纸版面的基本概念。
(1)开张:报纸面积的大小。
(2)版序:版面的先后次序。
(3)版心:除去四周留的空白,一块版面上真正容纳文字与图片的区域。
(4)报头:报纸第一版刊登报名与其他内容的区域。
(5)报眼:又称报耳,指横排报纸报头旁边的版面。
(6)报线:版心的边线。
(7)报眉:眉线上方所印的文字。
(8)中缝:一张报纸相邻两块版之间的空隙。
(9)头条:以横排报纸左上方、竖排报纸右上方的重要位置刊登的最重要的稿件。
(10)通版:打通报纸上同一面上相邻的两个版而形成的版。
扩展资料:
报纸排版要讲规范化:
一是在进行版面设计时,要周密地考虑到每一篇稿件在版式结构中的位置,主题鲜明、主次分明,力戒轻重倒置,随意拼凑。全版既突出中心,又相互呼应,消息、评论、通讯、专栏、各种文、图稿件,各得其所,既保持足够的信息量,又体现报道意图,引导读者依照版面的安排,取舍阅读。
二是划版要规范,在编排文字稿件的走向时,要用多变的走文形式,使版式结构中的块状形态变化多端,要注意版面形块分割合理。
三是标题讲规格、求美,做到题文相符,力求简洁标题的主题、肩题、副题字号,大小依次可差三档左右,搭配不合适则影响美观。
四是图片放置合理,根据图片本身内容以及与整个版面的协调等情况,设计图片的大小尺寸,或加框、线点缀。
五是用字规范,一般报纸有固定的字号,字体;评论、按语、图片说明等文用活体字;对作者署名头衔、文章署名、讯头、讯尾、记者、通讯员姓名等,均应按报纸需要与习惯,规定统一的字型、字号,避免各版大小不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报纸排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版面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横排报纸与竖排报纸(为什么报纸的版式是竖排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