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版面是怎样安排的
报纸版面的安排是一项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它既要体现编辑对所刊发的文章的理解和刊载意图,又要依据一定的美学原则,尽可能地让内容与形式得到完美的结合。
版面如一张报纸的面孔。安排得好的版面,仿佛一张五官端正的面孔,能给人赏心悦目之感。所以,重视版面的安排,是办报者非常注重的一项工作。
版面空间是报纸一个版为刊载文章和图片所提供的空间。通俗地理解,版面就是一张白纸,它本身并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它一旦成为报纸的版面,它把文章刊载在哪个位置,用什么形式刊出等,就体现着编者的意图了。
认识和掌握报纸版面诸要素,编辑就能自觉地运用版面空间为版面内容服务。
-版序-
一张报纸,起码有两个版,多则几十或几百个版。每个版都是一个版面空间,以《人民日报》为例,它每天出八个版,第一版到第八版,这个安排顺序就是版序。
谈到版面安排,我们先要掌握报纸编辑学中一个概念:强势。它指的是版面具有的吸引读者注意的特性。报纸不同的版面或某一版面的不同区域,对读者的吸引力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他们的强势不同。
从报纸的版序来看,各版的强势程度如何呢?
以我们的阅读习惯来说,我们一般总是先看第一版再去翻阅其他版。也就是说,第一版比其他版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所以它最有强势。我国的报纸,一般都把最重要的新闻登在第一版,并称之为“要闻版”,就是这个道理。
其他各版的强势情况总的来说是:右边的版要优于左边的版。具体来说,即第三版优于第二版,第五版优于第四版。以此类推。理由是读者看完第一版面翻页的时候,第二版是翻动的,而第三版则是相对静止的,读者视线总是先落在第三版,然后才转向第二版。因此,国外习惯于把转版的文章放在第二版、第四版等强势较弱的版。
为解决各版强势差别所造成的矛盾,报纸编辑通常采取以下办法:
第一,要闻版开头,接转其他版。尽量让要闻版上多登重要稿件篇数,长的文章留一些转入其他强势较弱的版。但这样也会造成新的麻烦,即读者读一篇文章就要翻页,不太方便。因此,十分重要的文章最好不要转版。
第二,题在要闻版,文在其他版。这就等于是在第一版上辟出一小块空间为其他版的重要文章做一个简要目录。有些报纸采取这种方法,以“导读”形式出现。但编排上要注意与其他文章区别开,四周要加框。
第三,要闻版登摘要,其他版登全文。它的好处还是为缓解要闻版空间小的矛盾。其短处是摘要与全文免不了重复,故浪费了版面。
-栏-
报纸的版面很宽,需要从纵向划分为若干栏。报纸每一栏的宽度是相当的;一张报纸的各个版划作几栏必须统一、固定。这种统一的、固定的、宽度相等的栏,称为基本栏。一个版划分为几个基本栏,主要根据是为读者阅读方便,为编者方便排版。
我国的报纸,像《人民日报》这些对开的版,都是采用八栏制。每栏正好排十三个小五号字。一些四开报纸,一般采用六栏制。
组版编辑在安排某篇文章占用的版面空间时,按栏、行计算,就可以据某篇文章的字数划出一定的版面。这给排版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是,在实际排版时,文章的题与文很少只排一栏,而是跨几个栏。同时,为了编排方便与便于阅读,组版编辑通常可以将基本栏作些适当的变化,如将两栏合为一栏,将三栏破为两栏等。
-区域-
报纸上的每一个版面可分为若干区域。将一个版面水平二等分,可分为上半区、下半区;垂直二等分,可分为左半区、右半区。将以上两种划分重合,一个版可分为上左、上右、下左、下右三个区域。按强势情况而论,上半区优于下半区;左半区优于右半区(直排版面则右半区优于左半区)。
报纸版面的区域,除上述一般情况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区域,主要是指报头、报眼、头条等。
所谓报头,是每家报纸第一版上放报名的地方。通常是放在这个版面的左上方或上端中央,按区域强势,这是最能吸引人之处。报头上除刊印报纸名称外,还常写明报纸创刊日期,总的印行期数,当日报纸的版面数、出版日期和登记号码(代号)。有的还注明主办者名称。
报眼,是指报头旁边的一小块版面。通常刊登比较重要的文字和图片,也有的刊登当日报纸的内容提要、天气预报与日历表等。
头条,是报纸各版的头条消息,通常刊登在横排报纸的左上角或上半版,特别引人注目。报纸的第一版的头条,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头版头条,是这一期报纸最重要的内容。
-形状-
任何一篇稿件在版面空间中都表现为一定的形状。稿件在版面空间中的形状可分为三大类:一类是夹角为90°的四边形;一类是夹角为90°、边数为6和6以上的多边形;一类是其他几何图案如圆、三角形等。四边形比其他形状要具有强势,它结构简单,整体清晰,看起来也比较庄重。
先设置页面(选择纸张,报纸一般用A3,页边距一般是上下一样,左右不一样:1、3版左小右大,2、4版左大右小,这样报纸的中缝才不会太宽)无论添加文字还是图片,都以文本框的形式,方便移动和调节。建议你在视图的工具栏中选择绘图、图片,这2个工具栏在排版过程中比较常用。点击绘图工具栏的文本框按钮就可以直接添加文本框了。图片如需放在文字下方,只要把文本框的格式设置成“填充:无填充颜色”,图片的版式调为“衬于文字下方”。注意要把文本框的线条去掉(选择无线条颜色)。如果是黑白报纸,图片可以通过图片工具栏的颜色选项中选择“灰度”,变成黑白的,再通过改变亮度、对比度调整为最佳效果,用裁剪去掉图片多余部分。一般报纸文字用9号字,行间距固定值13。文章标题用艺术字,比较严肃的用黑体即可。
Pagemaker
PageMaker是由创立桌面出版概念的公司之一Aldus于1985年推出,后来在升级至5.0版本时,被Adobe公司在1994年收购。
PageMaker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具,用来产生专业、高品质的出版刊物。它的稳定性、高品质及多变化的功能特别受到使用者的赞赏。另外,在6.5版中添加的一些新功能,让我们能够以多样化、高生产力的方式,通过印刷或是Internet来出版作品。还有,在6.5版中为与Adobe Photoshop 5.0配合使用提供了相当多的新功能,PageMaker在界面上及使用上就如同Adobe Photoshop,Adobe Illustrator及其他Adobe的产品一样,让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运用Adobe的产品。最重要的一点,在PageMaker的出版物中,置入图的方式可谓是最好的了。通过链接的方式置入图,可以确保印刷时的清晰度,这一点在彩色印刷时尤其重要。
PageMaker 6.5可以在WWW中传送HTML格式及PDF格式的出版刊物,同时还能保留出版刊物中的版面、字体以及图像等。在处理色彩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进,提供了更有效率的出版流程。而其他的新增功能也同时提高了和其他公司产品的相容性。
PageMaker操作简便但功能全面。借助丰富的模板、图形及直观的设计工具,用户可以迅速入门。作为最早的桌面排版软件,PageMaker曾取得过不错的业绩,但在后期与QuarkXPress的竞争中一直处于劣势。
由于PageMaker的核心技术相对陈旧,在7.0版本之后,Adobe公司便停止了对其的更新升级,而代之以新一代排版软件InDesign。PageMaker可以通过Trados的Story Collector for PageMaker辅助进行本地化排版工作。
不过随着PageMaker软件的淡出,本地化中PageMaker的项目也日益减少。PageMaker是平面设计与制作人员的理想伙伴,本软件主要用来处理图文编辑,菜单全中文化,界面、及工具的使用十分的简洁灵活,对于初学者来说很容易上手。因此目前诸多的广告公司、报社、制版公司、印刷厂等都已采用了Pagemaker作为图文编排的首选软件;Pagemaker的使用把以前落后粗糙的徒手设计--上色--手工制版的繁重过程,简化到了设计人员在电脑上一步即可完成,而且同时又给设计节省出大量的宝贵时间,思维空间也得以开拓。而制作人员也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得以解脱,真可谓是两全其美的软件。
由PageMaker设计制作出来的产品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如:说明书、杂志、画册、报纸、产品外包装、广告手提袋、广告招贴等等。它将为您的生活开拓出一片崭新的空间。
工具箱:
指针工具: F9、两下Shift+F1双击调出[自定格式]对话框 Alt+双击调出[页面设定]对话框
文本工具: Shift+F2双击调出[文字规格]对话框 Alt+双击调出[段落规格]对话框
椭圆工具: Shift+F3双击调出[填充和线型]对话框
矩形工具: Shift+F4双击调出[圆化角]对话框
对角线工具: Shift+F5双击调出[自定义线型]对话框
正交线工具: Shift+F6双击调出[自定义线型]对话框
多边形工具: Shift+F7双击调出[多边形设置]对话框
缩放工具: Shift+F8双击为100%大小 Alt+双击为全页显示
旋转工具: Shift+F9
裁剪工具: Shift+F11
控制面板:
排式: Ctrl+Y调色板: Ctrl+K控制板: Ctrl+'脚本: Ctrl+F9主版页面: Ctrl+H
页面:
单击鼠标右键: 100%大小到全页显示 Ctrl+Alt+单击鼠标左键: 100%大小到全页显示
Ctrl+Alt+Shift+单击鼠标左键或右键:任一种大小到200%大小 Shift+单击鼠标右键:任一种大小到200%大小
Ctrl+1 100%大小 Ctrl+2 200%大小
Ctrl+4 400%大小 Ctrl+5 50%大小
Ctrl+7 75%大小 Ctrl+0全页显示
Ctrl+空格键显示+号放大镜单击为放大 Ctrl+Alt+空格键或Alt+空格键显示-号放大镜,单击为缩小
徒手工具 Alt+拖移(缩放工具除外)
若要在打开的出版物中,全部页面都要显示同一尺寸的页面时,则需要在点击页面标签时,按着Ctrl+Alt+Shift。
向前翻页 F11向后翻页 F12激活菜单 F10(按菜单括号内的字母可以使用菜单)
跳页 Ctrl+/
自动跳页 Shift+布局>跳页,它会永不停息地从头到底开始翻页,如要停下来,则点一下鼠标或按一下键盘
设置自动页码 Ctrl+Shift+3(在主版页上)
拼贴全部文档 Shift+窗口>全部拼贴(必须打开二个以上文档)
叠排全部文档 Shift+窗口>全部叠排(必须打开二个以上文档)
在当前页的末尾加一页 Ctrl+Shift+'显示标尺 Ctrl+R
对齐标尺 Ctrl+Shift+Y
显示参考线 Ctrl+J
新建 Ctrl+N
打开 Ctrl+O
打开出版物副本 Shift+文件>旧文件>文件名
关闭 Ctrl+W
关闭全部文档 Shift+文件>全部关闭(必须打开二个以上文档)
存储 Ctrl+S
存储全部文档 Shift+文件>全部存储(必须打开二个以上文档)
置入 Ctrl+D
链接 Ctrl+Shift+D
打印 Ctrl+P
退出 Ctrl+Q
选择菜单命令 Alt+菜单括号内字母(如:要选择文件菜单下的输出命令,则按住Alt,然后按F,再按E)
.
文字:
自动行距--Ctrl+Shift+A正常字宽--Ctrl+Shift+X正常体--Ctrl+Shift+空格粗体--Ctrl+Shift+B
斜体--Ctrl+Shift+I下划线--Ctrl+Shift+U阴文(白字)--Ctrl+Shift+V无字距--Ctrl+Shift+Q
文字规格--Ctrl+T段落规格--Ctrl+M缩排/制表符--Ctrl+I左对齐--Ctrl+Shift+L
右对齐--Ctrl+Shift+R居中--Ctrl+Shift+C齐行--Ctrl+Shift+J强制对齐--Ctrl+Shift+F
字号加大--Ctrl+Shift+>字号缩小--Ctrl+Shift+<上标--Ctrl+Shift+\下标--Ctrl+\
控制板中字符按钮与段落按钮的切换(在选中文本工具的情况下)Ctrl+Shift+`(1前面的符号)
还原--Ctrl+Z剪切--Ctrl+X拷贝--Ctrl+C粘贴--Ctrl+V、Insert键
原地粘贴--Ctrl+Shift+P清除--Del遮色--Ctrl+6遮色与组合--Shift+成分>遮色与组合
全选--Ctrl+A(若为指针工具,则全选所有对象,若为文本工具,则全选所有文本)
(查找、改变和拼写检查等其它的快捷键在按Ctrl+E或三击文本块进入编辑文章窗口内有效)
编辑文章--Ctrl+E查找--Ctrl+F查找下一个--Ctrl+G改变--Ctrl+H
拼写检查--Ctrl+L索引条目--Ctrl+:定义排式--Ctrl+3填充与线型--Ctrl+F3
移至最前--Ctrl+F移前一层--Ctrl+8移至最后--Ctrl+B移后一层--Ctrl+9
群组--Ctrl+G解散群组--Ctrl+U锁定位置--Ctrl+L
补充:
1)在排文时,光标变成载文小图像时,按Ctrl键变自动排
文,按Shift键变半自动排文。
2)临时显示高分辨图像 Ctrl+Shift+鼠标右键
3)用不同的应用软件编辑链接物件(比如置入的文本用记事本编辑的,现在想用Word编辑)方法是按Shift+Alt+编辑>编辑原件,选Word即可。否则只能调出记事本编辑。
4)印刷名词:全方em、半方和四分之一方。
这三者都是空格符。不过它们和通常用空格健产生的空格以及非断行空格不同,只与字体及点大小有关。全方就是一个字的空格,半方是半个字的空格,四分之一方是一个字的1/4。快捷键分别为全方:Ctrl+Shift+M,半方:Ctrl+Shift+N,四分之一方:Ctrl+Shift+T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报纸排版设计怎么做(如何用Word给报纸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