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新型主流媒体(简述什么是新型主流媒体)

媒体模版 admin 浏览 评论

李鹏和陈翔认为主流媒体的价值体系包含四个层面:主流资讯、主流受众、主流市场、主流品牌。[9]我根据上述对主流媒体的言论。特别强调主流广告,把主流广告从主流市场中独立出来研究,并把主流资讯的内涵扩大,变为主流信息。从而得出主流媒体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显著特征:报道了主流信息,拥有了主流受众,占据了主流市场,吸引了主流广告,形成了主流品牌的媒体。

1、主流受众。所谓主流受众是指:掌握消费的话语权(他们的消费能力较强);掌握管理的话语权(也就是说他们握有一定的经济政治权力);掌握知识话语权(他们属于文化精英类,至少接近这个社会阶层);掌握时尚话语权的媒体受众。简而言之,主流人群指的是年轻、有钱、有文化、有势力和有发展前途、追求时尚的人群,是广告商最为青睐的人群。哪家媒体赢得了这个人群,它发行量不一定很高,只要读者稳定,商家就愿意把高额广告费用投给这样的媒体。

2、主流信息。为了拥有广告商趋之若鹜的主流受众。媒体就必须提供适合其口味的媒体产品。人们,尤其是主流受众,需要最多的是新闻及生活、工作、学习、休闲等方面的信息,其中尤以新闻为主。乐山曾经对传播内容作过六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是与每个受众的生活都有关的内容,如:政策、科技、健康、经济等;第二层是与部分受众有关,但能引起其他受众关注的内容,如:发生在就近地区的灾难、事故、事件等;第三层是与本地受众无关的,但内容反应的是不可预见性事件,或是由于突发性造成危害极大的,或者趣味性极强的,并具有悬念性质的内容,如:9·11恐怖事件、某地区的大地震等;第四层是与受众无关,但却是受众精神上感受所需要的内容,如:体育、世界杯足球赛、娱乐等;第五层是与受众无关,但却能激发受众情感共振或诉求的内容,如:文化随笔、散文等;第六层是专业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只与专业的人士有关,如IT、生物技术、化工技术等。这种信息划分的方法的一优点是,不同的信息内容与不同受众的信息需要相关联。我们认为从上述六个方面来看,如果它反映了主流意识形态、把握了舆论动向、具有权威的报道风、较高重大事件报道强度、并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的信息就是主流信息。

3、主流市场。有什么样的受众就有什么样的市场,有什么样的市场就有什么样的广告。媒体主流化,打造主流市场有两个向度,一个向度是广告,我们在下一个问题中详述,另一向度就是市场细分的主流化。目标细分市场必须是有购买力、有辐射性、有发展前景的中心城市和次中心城市,或者说目标市场在这个区域内处于主流地位,它代表了这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是这个区域物流、资本流、信息流的集散地。我们强调市场细分的含义并不只限于地理位置上,更在于人们的心理。

4、主流广告。我们认为,一家媒体的广告数量不多、但广告总额很高、又占据了本地广告市场较高份额、广告形式独特、广告创意优秀、广告主实力雄厚、广告可信度和权威性高,那么它就拥有了主流广告。为此媒体需要优化广告市场结构,调整广告资源,净化广告市场,发掘广告前景。吸引有影响力、有实力的企业投放广告。杜绝虚假广告、低级广告、庸俗广告、垃圾广告,培养成长性看好、潜力强劲的广告市场。同时纠正广告即利润的看法,确定广告即信息、广告即读者、广告即服务的新型广告理念。

5、主流品牌。各媒体间竞争加剧,供求失衡加上市场的链接,必然导致媒体品牌意识的加强。因为新闻同质化,是我国媒体市场混战的典型特色,媒体之间的替代性十分明显,竞争底线相当脆弱。而高品位的传播”不仅能产生良好的社会声誉,更能赢得丰厚的市场回报;反之,高经济回报对进一步提升传播品质又会产生积极互动。在节目过剩的时期,受众首选的标准就是偏好和忠诚度,即品牌。只有高品位、高视听率的品牌才能拥有较多的受众,进而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所谓主流品牌就是竞争区域内的优势品牌,受众、广告客户认同的首选品牌。主流品牌战略,体现在新闻报道创新上,就是争取独家新闻,打造品牌栏目,构建强势版面。

主流人群、主流信息、主流广告、主流市场、主流品牌是同时存在的,彼此关联,不可分而析之,但是为了分析的条理分明我们才分而述之。在五大构面中,主流人群占据了主流地位。

1.迎合人们休闲娱乐时间碎片化的需求。由于工作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休闲时间呈现出碎片化倾向,新媒体正是迎合了这种需求而生的。2.满足随时随地地互动性表达、娱乐与信息需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第三代媒体在传播的诉求方面走向个性表达与交流阶段。对于网络电视和手机电视而言,消费者同时也是生产者。3.人们使用新媒体的目的性与选择的主动性更强。4.媒体使用与内容选择更具个性化,导致市场细分更加充分。优势:传播与更新速度快,成本低信息量大,内容丰富低成本全球传播检索便捷多媒体传播超文本互动性要素1建立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基础之上2以多媒体作为信息的呈现形式3具有全天候和全覆盖性的特征4在技术运营产品服务等商业模式上具有创新性5新媒体的边界不断变化呈现出媒介融合的趋势新媒体的典型代表1.博客:“信息爆炸的互联网也的确需要具备信息收集、阐释、整理能力,同时提供个人想法的信息收集者,无论是否走向商业道路,无论是否代表个人或机构或政府组织,博客们有望成为公众的网络信息代言人。”2.数字电视:作为新媒体之一的数字电视同样在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广电总局正式将2004年定为“数字电视年”,并计划2005年完成3000万用户的目标。可以预见,快速增长的数字电视用户将推动传媒产业价值链的快速发展

1.什么是新型主流媒体?

“新型主流媒体”是“新型传播集团”的基础。二者的核心功能都是要提升主流媒体在网络空间的舆论引导功能。中央提出媒体融合的战略目标,正是为了推动传统媒体掌握网络舆论空间的主导权,并能在网络空间中继续发挥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的功能。要具备这样的功能,必然要求主流媒体集团能够构建起一个运行在互联网上、与公众及社会各界具有广泛连接的媒体平台,在其上聚集起海量用户,并建立用户黏性。其本质就是建立在网络传播环境里与社会成员分享、交流信息的平台和渠道。对于我国传统主流媒体集团而言,构建用户平台既是实现正确舆论导向的需要,也是其自身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实现价值补偿和价值增值的需要。可以说,在网络空间里,“用户就是阵地,用户就是市场”,而用户平台就是阵地与市场的结合点。这是新型主流媒体的基本内涵之一,也是中国传统主流媒体集团在互联网转型中必须承受之重。

新型主流媒体的新闻内容生产能力和舆论引导力,在及时传递、解读权威信息之外,更多地表现为其对社会信息的聚合、分发能力以及通过平台对信息把关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往往需要通过技术实现,这就需要新型主流媒体在用户平台之上,建立起以“中央厨房”为代表的内容聚合和信息加工处理平台,建立起基于用户数据库和内容数据库的、通过算法实现精准推送的信息分发平台,这也是新型主流媒体的基本内涵。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新型主流媒体还必须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商业模式,能够通过市场的规范运营获得价值补偿和价值增值。这就要求新型主流媒体能够按照互联网的商业逻辑建立自身的商业模式。新型主流媒体在建立大型用户平台的基础上,通过对平台中的用户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了解用户需求,既可以为用户提供精准推送分发个性化的信息服务,也可以通过建立数据库销售能力,最终实现多种商品和服务的精准化且大规模的销售。基于数据库的媒体购物或媒体电子商务,将是未来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这是新型主流媒体第三方面的主要内涵。

转载请注明:片头模版 » 新型主流媒体(简述什么是新型主流媒体)

发表我的评论
取消评论

Hi,您需要填写昵称和邮箱!

  • 昵称 (必填)
  • 邮箱 (必填)

网友最新评论 ()